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包豪斯中的女性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包豪斯樓梯上的編織班女生,1927年

包豪斯由於其男女平等的政策被視為一個進步的學術機構,它接受不論男女學生參加其課程。[1]在婦女被拒絕進入正規藝術學院的時代,包豪斯為她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教育和藝術發展機會,儘管通常只在編織和其他當時被認為適合女性的領域。[2][3]

包豪斯由建築師沃爾特·格羅皮烏斯於1919年創立,一直運營到1933年。學校的主要目標是藝術的統一。[4]包豪斯教授將美術、工藝和工業藝術以及設計理論相結合,以培養能夠創作出既實用又美觀的作品的藝術家,以迎合日益工業化的世界。[4]這所學校對藝術、建築、平面設計、室內設計、工業設計和印刷術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

包豪斯簡史

[編輯]

包豪斯成立之初,學校位於魏瑪[4]在第一年,申請的女學生多於男學生。被錄取的學生來自不同的社會經濟和教育背景。[1]

課程從藝術的技術介紹開始,通過對材料、色彩理論和形式關係的研究,旨在為學生以後在專業課程中的學習做準備。[4]

最初,大多數女學生專攻編織或陶藝學科。然而,隨着包豪斯的發展,女學生也被鼓勵攻讀其他課程。這一轉變主要是由激進的匈牙利藝術家莫霍利-納吉·拉斯洛推動的,他於1923年成為包豪斯管理層的一員。[5]

1925年,包豪斯搬到了德紹,格羅皮烏斯在那裏為學校設計了一座體現包豪斯基本設計理論的新建築。[4]1928年,格羅皮烏斯卸任領導人職務,由建築師漢斯·邁耶繼任。

幾年後,日趨保守的地方政府迫使邁耶辭職,並由路德維希·密斯·凡德羅接任。[4]1932年,學校再次遷往柏林

由於選址和領導層的變化,包豪斯學校的藝術和政治目標不斷轉移,這導致了學校的財務不穩定。[4]由於反現代主義納粹政府日益增加的政治壓力,包豪斯於1933年解散。[4]

一些重要的女性藝術家

[編輯]

安妮·亞伯斯1899年6月12日出生於柏林。她在一個富裕的家庭長大,自小就對視覺藝術產生了興趣。她創作了許多素描油畫,同時在印象派藝術家馬丁·勃蘭登堡指導下學習。儘管她的家庭很傳統,但她還是離開了家庭生活,開始追求藝術事業。[4][6]1922年,亞伯斯作為一個年輕的學生進入了包豪斯,在那裏她專門學習編織。[6]在她的職業生涯中,她成功地將紡織工藝與工業生產和抽象現代主義設計相結合,將三個領域融為一體。[2]亞伯斯於1994年5月9日去世。

利斯·拜爾出生於1906年。1928年,在包豪斯,她設計了一件藍色的連衣裙。她於1973年去世。[7][8]

瑪麗安·勃蘭特的肖像

瑪麗安·勃蘭特於1893年10月1日出生在開姆尼茨。一開始,勃蘭特接受過繪畫培訓,但最終成為了第一位進入包豪斯金屬加工項目的女性。勃蘭特師從莫霍利-納吉,最終被任命為工作室助理。勃蘭特於1928年接替莫霍利-納吉成為工作室總監。[4]她的家居用品工業設計已被公認為包豪斯美學的標誌性表達。[4]勃蘭特於1983年6月18日去世。

凱特·伯斯,德國攝影師、家具設計師和建築師,1924年至1928年在包豪斯學習家具設計,師從莫霍利-納吉。[9]

阿爾瑪·希德霍夫-布希爾出生於1899年1月4日。她於1922年到1925年在包豪斯學習,在約瑟夫·哈特維格和保羅·克利的指導下學習雕塑色彩理論。最終,布希爾成為了一名成功的玩具設計師。[2]她最成功的作品包括一個娃娃系列。布希爾於1944年9月25日在法蘭克福附近的一次爆炸中喪生。

弗里德爾·迪克-布蘭戴斯,1898年7月30日出生於維也納。她自1919年到1923年間就讀於包豪斯,在那裏她參與了紡織品設計、版畫裝訂排版工作坊。布蘭戴斯在學校和她的職業生涯中表現出色。她在繪畫、珠寶服裝設計以及室內設計領域特別成功。[2]迪克於1944年10月9日在奧斯威辛集中營去世。

伊爾斯·費林出生於1896年4月25日。她自1920年開始就讀於包豪斯,她在雕塑、繪畫和戲劇工作室學習。費林是學校唯一的女雕塑家。雖然她未能從包豪斯畢業,但她的事業很成功,她因為劇院和電影設計舞台和服裝而聞名。[2]她開發了一種圓形舞台設計,並於1922年獲得專利。費林於1982年2月25日去世。

瑪格麗特·弗里德蘭德-維爾登海恩出生於1896年10月11日。瑪格麗特是第一位完成學徒考試的德國女陶藝大師。1940年代前往美國之前,她在阿姆斯特丹建立了一個成功的工作室。[2]然後,她在加利福尼亞取得了成功的職業生涯。[2]瑪格麗特於1985年2月24日去世。

格特魯·格魯諾出生於1870年7月8日。她發展了關於聲音、顏色和運動之間關係的理論。格魯諾從1919年到1923年在包豪斯任教,在那裏她教授舞蹈、音樂和「實用和聲」課程。[2]她最初被聘為助教,但最終成為學校唯一的女班主任。格魯諾於1944年6月11日去世。

德特·赫爾姆1898年12月3日出生於柏林。赫爾姆曾在魏瑪大公薩克森藝術學校卡塞爾藝術學院學習,並於1919年起就讀於包豪斯,她是壁畫和紡織工作室的學徒。1922年,她在魏瑪手工業商會通過了裝飾畫家的職業資格考試。1921年,她參與了格羅皮烏斯的項目,她製作了一個應用窗簾並擔任室內設計顧問。1922/1923年,她在編織車間工作,並於1923年在包豪斯展覽的展覽委員會工作,她為展覽貢獻了一個由四部分組成的紡織屏風和一個幾何壁掛。她從1924年開始在羅斯托克工作,1932年開始在漢堡工作。從1933年起,她因「半猶太人」身份被帝國文化院禁止從事專業工作,但她仍以筆名繼續從事文學工作。她於1941年2月24日在漢堡去世。

弗洛倫斯·亨利於1893年6月28日出生於紐約市。最初,亨利加入了包豪斯的繪畫工作室學習。後來,她轉而參加了莫霍利-納吉教授的暑期攝影課程。到1928年,亨利停止繪畫並離開了學校。她最終在巴黎建立了一家成功的攝影工作室。[2]在她的職業生涯中,亨利主要專注於前衛攝影。她於1982年7月24日去世。

格蕾特·海曼-呂本斯坦出生於1899年8月10日。她是一位陶藝家,曾在藝術方面接受過教育,並最終獲得了專業上的成功。[2]1923年,她創辦了Hael藝術陶瓷工作室,這是一項非常有利可圖的生意,直到1933年被迫關閉並出售。最終,她移居英國,繼續製作陶瓷和繪畫,在戰後的倫敦受到讚譽。[2]海曼於1990年11月11日去世。

基蒂·范·德·米伊爾·德克爾於1908年2月22日出生。她是一位荷蘭紡織藝術家。她從1929年到1932年在包豪斯學習。她於2004年12月6日去世。她1935年設計的洗碗布至今仍在為蒂爾堡的紡織博物館展出。[10][11]

露西婭·莫霍利於1894年1月18日出生於布拉格。她在包豪斯接受攝影師培訓。莫霍利拍攝了許多對包豪斯歷史記載至關重要的照片。[2]她也是大師莫霍利-納吉的妻子。[2]在她的職業生涯中,她和她的丈夫在暗房中試驗了不同的工藝,如物影成像。露西婭於1989年5月17日去世。

莉莉·賴希於1885年6月16日出生於柏林。莉莉之前有從事刺繡工作的經驗,並設計了各種服裝和家具。1932年,她開始在包豪斯任教,並指導室內設計工作室。儘管包豪斯不久後關閉,但作為室內設計師繼續擁有成功的職業生涯。[2]她於1947年12月14日去世。

貢塔·斯特爾茨爾

盧·舍佩爾出生於1901年5月15日,是一位技藝高超的畫家,自1920年就讀於包豪斯。她在學校學習壁畫,並作為畫家、兒童讀物插畫師和建築設計師開展了漫長的職業生涯。[2]1922年離開學校後,她還繼續從事劇場設計、插圖和色彩理論領域的工作。[5]舍佩爾於1976年4月11日在柏林去世。

格蕾特·斯特恩出生於1904年5月9日。斯特恩於1930年到1933年就讀於包豪斯,在那裏她學習並隨後教授攝影。在她職業生涯的後期,她與包豪斯攝影師艾倫·羅森博格建立了攝影實踐教學。[2]由於納粹德國的政治氣候,斯特恩移居阿根廷,於1999年12月24日去世。

貢塔·斯特爾茨爾出生於1897年3月5日。她在包豪斯學習編織和紡織。畢業後,貢塔於1926年回到包豪斯領導編織車間。她成為第一位正式的女系主任,也是學校唯一的女碩士。[2]貢塔在學校編織車間的發展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因為她專注於設計和編織用於商業和工業用途的抽象紡織品。[4]

爭議

[編輯]

儘管該校因其對性別平等採取了更為進步的方法而受到讚揚,但還是有一些人批評包豪斯的聲譽,聲稱許多女性成員在該校短暫就學期間和之後都沒有被注意到。[1]還有人聲稱,儘管學校在性別平等方面有進步的想法,但其管理卻植根於過去的理想和厭女症的思想。[5]例如格特魯德·阿恩特,她渴望學習建築,但在校方聲稱沒有適合她的建築課程後,她轉而轉向更家庭化或女性化的編織學科。[5]同樣,學校也試圖將貝尼塔·科赫-奧特重新轉入更家庭化的學科,但她堅持原來的學業,成為紡織設計和藝術教育領域的影響力人物。[5]然而,在她就學期間,她經常被鼓勵放棄一些課程,以便花更多時間從事園藝工作。[2]

另一個批評源于格羅皮烏斯宣佈的性別平等"在教學領域仍然是理論上的"。[12]這是指教師隊伍中的性別比例,其中魏瑪分校的45名教師中只有6名是女性。[2]隨着學校的發展,男女教師的比例並沒多大改善。此外,女教員人數的減少與女性入學率的下降相一致。[2]女性入學率的下降也與格羅皮烏斯對女性錄取政策的改變相關。由於最初大量湧入的女學生,格羅皮烏斯表示「在可預見的未來,只有才華橫溢的女性才會被學校錄取。」[12]有人爭辯說,這讓格羅皮烏斯以天賦認可為藉口接受了更少的女學生,這也導致了女學生的減少。

此外,也有人對學校提供的學徒計劃提出批評。如前所述,包豪斯的大多數女學生專攻編織。然而,學校沒有提供織造學徒證書,這意味着女性無法在商會註冊她們的行業。這使他們無法獲得碩士學位,從而限制了他們未來職業的可能性。[2]

展覽

[編輯]
包豪斯設計博物館

近年來,柏林的包豪斯設計博物館通過舉辦一系列名為「女性包豪斯」的展覽,試圖彌補那些在學校被邊緣化的包豪斯女性。在這些展覽中,展出了包豪斯女性成員的作品。[5]最新的展覽是關于格特魯德·阿恩特的。展覽展示了她在包豪斯學習紡織時的作品,還包括她在包豪斯開始並在後來的職業生涯中繼續進行的攝影實驗。[5]參展的其他女性藝術家包括紡織設計師貝尼塔·科赫-奧特以及劇場設計師盧·舍佩爾。[5]包豪斯檔案館計劃繼續製作該系列,並在未來展示更多項目。

最近的學術興趣和出版物

[編輯]

近年來,包豪斯的女性受到了更多關注,因為學者們持續認識到她們對視覺藝術和視覺文化的貢獻。《衛報》《紐約時報》等主要報紙最近發表了有關包豪斯爭議的文章,特別批評了它作為促進性別平等的機構的聲譽。菲頓出版最近發表了一篇文章,讚揚了包豪斯的女性先驅,其中包括格特魯德·阿恩特拍攝的照片。[13]2009年,烏爾里克·穆勒出版了《包豪斯女性:藝術、手工藝、設計》一書,恰逢現代藝術博物館舉辦的包豪斯展覽。穆勒的書描寫了包豪斯的20位女性成員,並討論了她們在包豪斯以及更大的藝術史背景下的生活、作品和遺產。[12]

畫廊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1.2 Glancey, Jonathan. Haus proud: The women of Bauhaus. The Guardian. 2009-11-06 [2017-04-04]. ISSN 0261-307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18) (英國英語).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Buller, Rachel Epp. Review of Bauhaus Women: Art, Handicraft, Design, Ulrike Müller. Woman's Art Journal. 2010-01-01, 31 (2): 55–57. JSTOR 41331089. 
  3. ^ The Other Art History: The Forgotten Women of Bauhaus. Artspace. [失效連結]
  4. ^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4.11 Alexandra Griffith Winton. The Bauhaus, 1919–1933. The Met's Heilbrunn Timeline of Art History. [2017-04-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05). 
  5. ^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Rawsthorn, Alice. Female Pioneers of the Bauhaus. The New York Times. 2013-03-22 [2017-04-04]. ISSN 0362-43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18). 
  6. ^ 6.0 6.1 Josef and Anni Albers Foundation. www.albersfoundation.org. [2017-04-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31). 
  7. ^ Lis Beyer-Volger. Bauhaus Kooperation. [13 May 2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3) (英語). 
  8. ^ Beyer-Volger, Lis. Deutsche Biographie. [13 May 2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29) (德語). 
  9. ^ Kitty van der Mijll Dekker. RKD. [14 November 2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18) (荷蘭語). 
  10. ^ Kitty van der Mijll Dekker Bauhaus Glass Cloth. TextielMuseum. [15 November 2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18) (英語). 
  11. ^ 12.0 12.1 12.2 Müller, Rachel Epp. Bauhaus Women: Art, Handcraft, Design. Paris: Rizzoli International. 2009. 
  12. ^ Berlin salutes female pioneers of The Bauhaus | Art | Agenda | Phaidon. Phaidon. [2017-04-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15). 

參考書目

[編輯]
  • Baumhoff, Anja. The Gendered World of the Bauhaus. The Politics of Power at the Weimar Republic's Premier Art Institute, 1919–1931. Frankfurt and New York: Peter Lang, 2001. ISBN 3-631-37945-5ISBN 3-631-37945-5
  • Cimino, Eric. Student Life at the Bauhaus, 1919–1933. M.A. Thesis, UMass-Boston, 2003, Chapter 6 ("Women at the Bauhaus"). [2022-07-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08). 
  • Otto, Elizabeth and Patrick Rössler. Bauhaus Bodies: Gender, Sexuality and Body Culture in Modernism's Legendary Art School. London: Bloomsbury, 2019. ISBN 9781501344770ISBN 9781501344770
  • Otto, Elizabeth and Patrick Rössler. Bauhaus Women: A Global Perspective. London: Herbert Press, 2019. ISBN 9781912217960ISBN 9781912217960
  • Rössler, Patrick. Bauhaus Mädels. Köln: Taschen, 2019. ISBN 9783836563536ISBN 9783836563536

進一步閱讀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