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印度歷史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印度地區歷史悠久,是世界上最早出現文明的地區之一。而印度河是其古印度文明的發源地,在古印度文明滅亡後,雅利安人進入印度地區,在文化上並與當地人結合,創造了經典的吠陀文化。公元前3世紀中葉,孔雀王朝國王阿育王統一印度半島,但他之後,印度就進入了一個長期的列國的時代,南北的歷史也有所不同。公元8世紀,阿拉伯帝國開始入侵印度,引進了伊斯蘭文化。穆斯林最終在印度建立了莫臥兒帝國。15世紀末,渡海而來的西方殖民者蜂擁踏上印度,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印度對英國發動不合作運動。獨立後,制定了經濟發展的五年計劃冷戰結束後的印度經濟自由化,在過去十年已經大幅度地擴大規模。

地理

[編輯]

地理上的印度次大陸在西北部、北部和東北部以高大的山脈興都庫什山脈喜馬拉雅山脈)為界,其餘部分面向印度洋。除了南印度的一些國家以外,印度人在歷史上並不十分關注海洋歐洲人到來前的海洋不是印度政治史中的重要因素。次大陸與外界的交往傳統上是通過陸路,尤其是西北部興都庫什山脈的那些山口開伯爾山口古馬爾山口博倫山口)。外族入侵者進入印度通常取道這些山口,亞歷山大大帝、巴卑爾和艾哈邁德沙阿·阿卜達利都是如此,雅利安人本身可能亦如是。

地理上屬於伊朗高原阿富汗俾路支,在政治和歷史上與印度有着密切聯繫。孔雀王朝和後來很多外族征服者建立的印度王朝,其領土都包含阿富汗;德里蘇丹國主要是突厥人統治的國家。直到今日,巴基斯坦的疆域仍然包括地理上位於次大陸範圍之外的俾路支省

次大陸本身可以分為三個區域:北印的印度河-恆河平原,南印的德干高原,和印度半島最南端。在英國人最終控制整個次大陸之前,印度從未實現過政治上的完全統一,其分野大概即以這三個區域為界。在三個區域中,北方平原的地位最為重要,印度歷史上的重大事件大都發生於這裏。北印再被拉其普塔納沙漠阿拉瓦利嶺分為印度河流域地區和恆河流域地區。東部的恆河流域誕生過印度早期的許多重要國家,但其政治中心地位在穆斯林入侵以後被西北部的德里取代。

北印和南印大致以溫迪亞山脈為界,溫迪亞山脈以南的德干和半島南端相對於北印擁有幾乎獨立的政治史。受到山脈的阻礙,北方的國家很難擴張到南方。一些強大的北印政權雖然征服德干,但對這些地區並無法實行穩固的控制。至於最南面的區域,即克里希納河以外的部分,雖然沒有明顯的與德干高原的地理分界,但它在歷史上是絕少受到北印或德干地區影響的。

南端地區在英國統治之前從未受印度斯坦的政府管轄。相對於北方,南印只有一些地域性的王國,它們沒有像北方帝國那樣把勢力大舉推進到北印去,因而南印史在學術研究上受到的重視不若北印史。由於南方的歷史進程獨立於北方,而且無法按北印的政治史分期,所以古代與中世紀的印度史,北印與南印經常要分別論述。[1]

史料問題

[編輯]

印度歷史的史料學問題主要集中在古代印度史(即穆斯林征服以前的印度史);這段時期的可靠史料極度匱乏。相對而言,伊斯蘭教時期的史料就非常豐富。而唐玄奘的《大唐西域記》被認為是可靠的古代印度史料。

各穆斯林王朝都留下很多官方文件、編年史邸報,可供歷史學家查閱研究;一些統治者的傳記也是十分寶貴的文獻(如著名的巴卑爾回憶錄)。不那麼可靠的史料,還包括此一時期到過印度的外國人的遊記等等。關於英國統治時期的歷史,則有許多政府檔案可以利用。

搜尋穆斯林征服以前的的史料是印度史料學的主要困難。這主要是由於,印度方面本身不重視對於歷史的記載;不少硏究印度歷史的學者都苦於印度歷史文獻的匱乏,例如大中華地區著名的印度歷史專家吳俊才在他的著作:《 印度史》( 三民書局出版)序言中這樣寫道:印度本國於印度歷史的研究,都是到了一九四七年脫離英國殖民統治後,才特別加以留意,而在此前的英國殖民時期,再之前的莫臥兒帝國時期,都是異族入主印度,並不鼓勵印度人硏究自己的歷史;印度人又沒有構造起一種有效的保存重大歷史事件的制度。11世紀到過印度的穆斯林學者比魯尼(Al-Biruni)評論說:「印度人不十分注意事物的歷史次序;他們在述說國王的年代系列時是漫不經心的,當要他們非說不可的時候,就困惑起來,不知說什麼好,他們總是代之以講故事。」[2]比魯尼的話是非常接近於事實的。在印度不存在類似其他國家的相對可靠的官方史書,卻存在着大量宗教典籍、文學作品和民間傳說;許多歷史事件就混在這些東西裏面流傳下來(印度人沒有保存文獻於後世的習慣,加之濕熱氣候不適合保存書籍,相關資料多靠歷代口傳保留下來)。所以關於古印度歷史的史料,必須從各種來源中搜集,有時甚至要到文學和自然科學著作中去考證古代印度的歷史事件。

常見的史料包括:

  • 印度本地的歷史文獻
    • 各種王朝世系表。這是一種常見體裁,但是大多數印度王表的可靠性與可考性都不高。許多這種表是夾在哲學和文學作品的段落中。往世書和史詩都經常追述古老的印度王朝(如《摩訶婆羅多》的附篇訶利世系里詳細地追述日種王朝月種王朝的系譜)。考慮到往世書的實際創作時間及其宗教目的,不能把它裡面包含的古代王朝世系當作可靠的歷史記載。
    • 編年史。最著名的此類作品是完成於12世紀的《諸王流派》(或譯為《王河》),這是一本喀什米爾的王朝史,以喀什米爾地區的歷史為中心。此書可能是由作者(迦爾訶那)根據王室檔案編輯而成的,對於12世紀以前的幾個世紀的記載堪稱信史;但是它對更古老時期的記載的可靠性很低,比如它竟把喀什米爾諸王的世系上溯到前20世紀。
    • 一些介於史實和傳說之間的歷史故事,如「吠羅曼伽本行」、「勇健王九所行贊」等等,尤其是比爾訶那的長詩《遮婁其王朝史》。[3]它們具有演義性質,但是仍然反映一些歷史事件。
  • 外國人的著作
    • 孔雀王朝時期客居印度的塞琉古帝國使節麥加斯蒂尼留下的記載一直是研究該王朝的重要史料。麥加斯蒂尼所寫的《印度記》早已散佚,現存的部分是在其他希臘作者的引用中流傳下來的。希臘和羅馬的古典作家,如希羅多德阿庇安普盧塔克等在其著作中也多次提到印度。關於亞歷山大大帝入侵印度這一史實,幾乎完全是得自於希臘人的敘述;印度方面沒有保留任何記載。
    • 中國佛教求法僧人的著作是考察印度古典時期的關鍵史料。這裏面最著名的有法顯的著作(反映笈多王朝的情況)和玄奘的著作(反映戒日王時期的情況)。另外,漢書中保存關於貴霜帝國及其起源的珍貴記載;藏傳佛教藏文譯三藏中有一些巴利文經典和中文經典中沒有的篇章,對研究佛教在印度的發展具有巨大價值。
  • 宗教和哲學文獻
    • 婆羅門教的大量典籍是保存印度上古歷史事件的寶庫。早期吠陀時代的情況幾乎完全依賴吠陀本集梵書中的內容來推斷。類似的文獻還有森林書奧義書,尤其是往世書(往世書的典型結構包含一個稱為「梵薩奴查里塔」的敘述古代王朝世系的部分)。但是,這類材料里的史實往往和哲學思辯及教派說教雜糅在一起,而且很難分辨歷史事實與神話傳說,在利用時必須嚴加批判。
    • 佛教的典籍三藏對研究佛陀時代及其後的印度歷史具有重大價值。值得注意的是,在許多史實問題上,佛教材料提供的說法與婆羅門教材料矛盾。對此類不同來源的史料進行對比研究對於構建古代印度史具有重大意義。與此類似的還有耆那教的典籍。
  • 印度的兩大史詩,《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難以歸類為任何一種文獻,尤其是《摩訶婆羅多》幾乎是一部文獻總集。但是在兩部史詩中反映印度上古的一些歷史事件是學術界的普遍觀點。
  • 銘文材料。古代所留下的銘文可能是考察印度歷史的最可靠材料。銘文材料的重要意義在於,它有助於考定歷史事件發生的確切日期,而且相對可信。重要的銘文包括阿育王的銘文和笈多王朝的銘文。外國的銘文,如波斯國王大流士一世的著名銘文有時也對構建印度歷史的某一部分有所幫助。大流士一世的貝西斯敦銘文(Behistun Inscription)即有提到大流士為大夏犍陀羅、撒塔吉地亞(Sattagydia)等地之王。[4]
  • 錢幣是關於印度歷史的知識的重要來源。有關大夏希臘人和塞人在印度建立政權的具體情況,幾乎完全是通過對古錢幣的研究構建而成的。錢幣通常印有統治者的頭像和名字,這就為建立一份年表提供基本材料。另外,古錢幣的成色、流通地域等情況間接反映經濟和政治情況;某一位王公發行的錢幣的出土地域常常是其統治範圍的有力證據。古錢幣的另一個重大意義是它可以用來驗證文獻材料的真實性[5]

史前文化

[編輯]
比莫貝特卡石窟的壁畫

在19世紀以前,由於史料的匱乏,人們對於印度的史前史幾乎一無所知。20世紀的一些重大考古發現改變這種情況。過去人們誤以爲印度的歷史即為雅利安人之歷史,但隨着印度河流域文明的發現這一觀點已被完全否定;雅利安人的到來,已不再被認為是印度文明的開端。考古研究表明,印度在舊石器時代即已成為人類的定居之所。到雅利安人入侵時,已有許多民族定居於印度,這些居民的成分複雜;他們之中的一些人擁有高度發達的文化。關於這些古代居民,只有吠陀文獻和早期的泰米爾文獻保留一些模糊的記載,其它情況完全依賴於考古學

舊石器時代

[編輯]

訥爾默達河谷地區發現的一些零散的早期人類化石(後定名為訥爾默達人)表明至少在舊石器時代中期印度已有人類居住。訥爾默達人的系屬分類未定(直立人智人);對於其生存年代,考古學家的估計從距今20萬年到50萬年不等。訥爾默達人化石是南亞地區現存最古老的人類化石。次大陸最早的人工製品的年代早於訥爾默達人,該石器遺址發現於巴基斯坦北部的希瓦利克山,其時代大約為200萬年前。希瓦利克遺址中包含大量獸骨化石,但沒有人類化石伴隨出土。[6]在晚於希瓦利克遺址的地質年代發現的人類活動痕跡明顯增多。按照印度考古學界的意見,印度的舊石器文化從喜馬拉雅冰期序列的第二冰期開始,可以分為早期、中期和晚期三個階段。

有兩個舊石器時代遺址經過廣泛研究被作為印度早期舊石器文化的典型,即北方的梭安文化和南方的馬德拉斯文化。梭安文化分佈於印度河河谷及其支流梭安河,中心位於拉瓦爾品第(現屬巴基斯坦)一帶,但實際在傑盧姆河流域以至南印的安得拉邦也有發現。該文化最早的舊石器發現於第二冰河期的台地上,稱為前梭安石器。在第二間冰期台地上發現的較前梭安石器為進步的石器稱為早期梭安石器。在第三冰河期第二層台地上發現晚期梭安石器,其中首次出現用勒瓦婁哇技術處理的工具。梭安文化的遺蹟亦發現於第三間冰期和第四冰河期的台地。[7]梭安文化的主要特徵,是單面的礫石工具,以砍砸器為代表性器物,以後逐漸出現刮削器和石片工具等。馬德拉斯文化廣泛分佈於印度中部和南部某些特定區域,以馬德拉斯附近發現的手斧為典型。馬德拉斯文化的遺址,按照雨期和間雨期分為若干層次;[8]前期的石器主要用石核加工,後期開始利用石片,原料也從石英石轉為玄武岩。馬德拉斯文化似乎比梭安文化更為先進,該文化的代表性器物是雙面手斧和砍劈器

舊石器時代中期大約從距今14萬年前持續到距今2.5萬年前。在巴基斯坦賈克巴巴德縣羅赫里山,發現屬於這一時期的石料加工場遺址。

舊石器時代晚期大約開始於4萬年前,結束於1.5萬年前。這一時期的遺址以普拉瓦拉河流域的涅瓦薩文化II為典型。涅瓦薩文化II的石器有石葉工具、石片工具和石錐工具。[8]舊石器時代晚期的代表性器物是利用經初步打制的石核製成的兩面平行的石片。20世紀90年代,又在卡納塔克邦發現一個採石場遺址。

印度的舊石器時代居民不會使用金屬,也不懂得種地。他們的生活大抵是以狩獵採集為主。也有推測這一時期的人已經開始馴養家畜和種植大麥。由於他們不實行墓葬,也沒有辦法找到這些原始居民的骨骼用於人類學研究。[9]

中石器時代

[編輯]

按照印度學者的意見,次大陸沒有經歷過中石器時代,舊石器時代以後接着就是新石器時代[9]但根據石器工具發展的特徵,一般仍從新石器時代中分出中石器時代階段,其年代大約始自公元前30000年,並經過2.5萬年的時間跨度。

中石器時代對應地質學上的全新世[8]中石器文化廣泛分佈於次大陸各地及斯里蘭卡;在斯里蘭卡發現最早的中石器時代遺址,而最北的遺址發現於興都庫什山脈,那裏的文化看起來是同一地區舊石器文化的直接發展。在西孟加拉和印度南部等地,發現許多中石器時代的小型石器和燧石;古吉拉特邦朗格拉傑發現一製造工具的場所,此地並發現粗製陶器、人類骨骸和獸骨[10]拉賈斯坦邦巴戈爾也是一處重要遺址。

印度中石器文化的特徵是使用所謂細石器。細石器較舊石器時代的石器製品小,加工也更加細緻,有刮削器、切肉刀、手斧、鑽頭等多種類型。中石器時代的居民仍然以漁獵和採集為生,雖然也發現一些可能表明此時已有人從事馴養動物和小規模農業活動的證據。無論如何農業畜牧不是這一時期的主要生活方式。印度最古老的岩洞壁畫發現於舊石器時代的遺址中;在中石器時代人生活的山洞裏,岩畫更加頻繁地出現,它們表現狩獵等人類活動的生動場景。一些遺址可能保存最早的宗教活動的痕跡。

據估計印度的中石器時代最晚結束於距今5000年前。現代人類(智人)在這一時期進入次大陸,其時間大約是在1.2萬年前最後一個冰河時期的末期。

新石器時代

[編輯]

大約自公元前6000年以後起印度各地進入新石器時代。新石器文化的分佈範圍更加廣泛。俾路支斯坦信德地區的新石器文化出現較早;印度河以東地區的已發現遺址則屬於較晚的年代。[11]不同地區的新石器文化延續時間不盡相同:在俾路支,新石器文化很快進化為金石並用階段;而在克什米爾和中印度森林地區,新石器文化出現較晚,結束也較晚。在邁索爾阿薩姆邦也發現重要的新石器時代遺址。從俾路支的遺址推斷,該地區的文化與鄰近的伊朗文化和阿富汗文化有密切關係。[11]

印度新石器文化總體來說晚於兩河流域文化。這時雖然還沒有完全放棄粗石器的使用,不過新石器時代的人使用的石器大多數已是經過打磨加工的適於更多不同用途的工具。在極個別的地區發現銅器。這一時期的居民留下一些墓葬,在克什米爾和南部印度的婆羅門吉里皮克利哈爾等地都發現了屬於新石器時代的墓穴。他們耕種土地,飼養動物並掌握取火方法。在克什米爾的布爾扎霍姆岩洞內發現的遺址表明此時已製造陶器。他們能造船和織布。但是,此時是否已經從游牧和狩獵的生活方式轉為定居務農,還沒有確定。邁索爾地區高原上的新石器時代人顯然是游牧的。新石器時代的印度居民與舊石器時代的居住者是否屬於同一種族,這是很難說的。

金石並用時代

[編輯]

印度的金石並用時代,或稱為紅銅時代,是部分學者提出的介於新石器時代和哈拉帕文明之間的一個時代。其具體時間大約在公元前第4千紀中葉至第3千紀中葉。這一時代的人們所用工具仍以石器和骨器為主,但金屬也已經進入人類生活。黃金可能是印度原始居民最早利用的金屬,不過他們只把黃金用來做飾品。最早作為實用工具的金屬也許是紅銅,在金石並用時代的遺蹟中常有發現。紅銅器的形式有斧子鑿子、銅環和銅條等。這一時期的文化大抵建立在畜牧和種植業基礎上,人們飼養牛羊,種植大麥、小麥和豆類

金石並用時代的文化主要發現於恆河與亞穆納河河間地,以及拉賈斯坦旁遮普古吉拉特[12]

古代史

[編輯]

哈拉帕文化

[編輯]

已知的最古老的巴基斯坦印度文明是公元前第三千紀的印度河流域文明,通常以其代表遺址所在地哈拉帕(在西旁遮普)命名,稱為哈拉帕文化。哈拉帕文化在達到相當發達和成熟的情況下,由於至今不明的原因而衰落以至最終徹底消失。

1921-1924年,印度河上游的哈拉帕遺址及下游的摩亨佐-達羅遺址相繼被發現。經科學測定,這是一些處在公元前2300-前1750年的遠古文明,比吠陀文明要早出現一千多年。兩遺址出土大量印章,這些印章有玉石,有銅,刻畫數百個字符圖形,這些文字和中國的甲骨文有許多類似之處,但至今仍然未能釋讀成功。

吠陀文化

[編輯]
祭司國王像,出自印度河流域文明

取代哈拉帕文化的是由西北方進入印度的雅利安人帶來的新文化體系,這一文化(有時以其聖典的名字稱為吠陀文化)是古典印度文化的起源。早期吠陀時代的歷史幾乎完全無從考查;梨俱吠陀描述這一時期雅利安人的主要活動是祭祀遷徙和對土著居民(可能是達羅毗荼人)進行征服。雅利安人在這時的主要祭祀對象是代表自然力量的因陀羅阿耆尼諸神。在吠陀時代晚期,雅利安人的文化相較以前有很大發展;他們從早期主要居住的旁遮普移入恆河流域地區。種姓制度在這時大概已經出現。崇拜梵天毗濕奴濕婆三大神的婆羅門教代替敬奉自然神靈的早期吠陀信仰,這種宗教的一個顯著特點是抬高祭司階層(婆羅門)的地位。往世書印度大史詩描述這一時期雅利安人分成不同的部落集團,而且人民中已經有被稱為「羅闍」的領導者出現(王)。敵對的部落集團之間進行頻繁的戰爭,最終形成為數眾多的早期印度國家。在前600年時,印度有不少於20個這樣的國家,吠陀時代到這時通常認為已經結束。這一歷史時期是所謂的列國時期,因為佛教產生於這一時期,也常稱為佛陀時期。列國時代的印度精神生活十分活躍,出現許多哲學宗教流派,其中影響最為久遠的即是佛教和耆那教。通常稱這次思想爆發為「沙門思潮」,新湧現的許多思想潮流的一個共同點是,它們都反對婆羅門在印度社會中的特權地位。

十六雄國時期

[編輯]
印度十六雄國分佈圖

十六雄國是十六個強盛的王國或共和國,其範圍涵蓋肥沃的印度河-恆河平原,其實也有其他較小的國家,散佈在這個範圍上。通常所指的十六雄國是:迦屍憍薩羅鴦伽摩揭陀弗栗恃(跋耆)、末羅支提跋蹉俱盧般遮羅摩差耶修羅色那阿濕波阿槃底犍陀羅甘菩遮(劍洴沙)。在許多印度邦國之中,位於今比哈爾邦摩揭陀國逐漸居於優勢地位。印度可信的政治史開始於頻毗娑羅(瓶沙王)統治摩揭陀的時期。往世書和各教派的典籍證明這位君主的存在,以及他積極的政治活動導致摩揭陀的實力大大增強。頻毗娑羅之子阿闍世(未生怨王)執行擴張政策,大概在北印度確立某種盟主地位;他支持佛教的發展,使佛教在王舍城舉行第一次結集。大約從前4世紀開始,難陀王朝統治摩揭陀;這個王朝的建立人摩訶帕德摩·難陀是一個比阿闍世還要強大得多的統治者,甚至德干高原的某些地區也服從他的王權。[13]

波斯人與希臘人的入侵

[編輯]
亞歷山大帝國的勢力大約可達印度河

公元前6世紀末期,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國王大流士一世征服印度河平原一帶。這是有記載的印度雅利安人社會與其它發達文明的第一次政治接觸。大流士一世統治的印度河平原被劃為數個省(satrapy)。在大流士之後侵入印度的是來自歐洲的征服者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大帝,波斯帝國的衰落導致他可以長驅直入亞洲,其兵鋒所及最遠之處就是印度。亞歷山大對印度西北部地區的侵略在印度文獻中沒有留下任何記載,然而它可能對孔雀王朝的興起產生推波助瀾的作用。

孔雀王朝

[編輯]
阿育王時期孔雀王朝的領土範圍

亞歷山大撤出印度之後不久,被稱為月護王的旃陀羅笈多推翻摩揭陀的難陀王室。旃陀羅笈多建立起印度歷史上的第一個帝國式政權孔雀王朝。他趕走希臘人在旁遮普的殘餘力量,逐漸征服北印度的大部分地區。月護王在位後期擊退塞琉古一世的入侵,並獲得對阿富汗的統治權。孔雀王朝終於在阿育王時期到達顛峰,這位偉大的君主完成對南方羯陵伽的征服,這樣除了極南端的一些國家以外整個印度都在形式上統一於帝國政權之下。阿育王大力支持佛教,廣泛進行傳教活動。但是,孔雀王朝的強盛在阿育王去世之後即告終止。摩揭陀的力量退縮回它本來居有的地區,印度恢復列國時代的那種分裂狀態。

貴霜王朝

[編輯]
迦膩色伽一世時期貴霜王朝的範圍

從前2世紀初開始,大夏希臘人、塞人安息人先後侵入印度;塞人的侵略尤其廣泛,他們在整個西印度建立許多公國。大月氏人成為最成功的侵入者,他們由北方進入,擊敗當地勢力,在北印度建立強大的貴霜帝國。貴霜王朝在迦膩色伽一世的時期達到鼎盛,這個國家被列舉為古典世界的四大帝國(羅馬帝國安息、貴霜帝國和漢朝)之一。貴霜時代的寶貴產物是大乘佛教犍陀羅藝術

笈多王朝

[編輯]
笈多王朝的領土範圍

貴霜帝國在強盛約兩世紀之後分裂為一些小的政治力量。取代他們在北印度的優勢地位的是旃陀羅笈多一世建立的笈多王朝。笈多王朝是孔雀王朝之後印度的第一個強大王朝,也是由印度人建立的最後一個帝國政權,常常被認為是印度古典文化的黃金時期。與孔雀王朝一樣,笈多王朝的發源地是在摩揭陀;這個王朝的頭幾位君主都是征服者,他們確實統一北印度,但在南方則並沒有擴張得太遠。旃陀羅笈多二世取得一次對塞人的輝煌勝利,常常被認為是印度傳說中的偉大英雄超日王。笈多王朝的文化非常繁榮。婆羅門教再度興起,不過此時它已經開始向現代印度教轉變;佛教和耆那教繼續擁有廣泛信徒。笈多君主的宗教政策總體上來說是容許所有教派傳播。在文學上,出現古代印度最偉大的詩人迦梨陀娑

後笈多王朝

[編輯]

中亞侵入印度的嚈噠人(白匈奴)嚴重地損害笈多王朝。嚈噠人後來被印度社會所同化,但他們在5~6世紀的活動促成帝國的解體。許多地方王公和民族反對笈多王朝的中央權力,於是這個帝國迅速瓦解。所謂後笈多王朝(實際上與真正的笈多王室沒有關係)的統治權力再次退回摩揭陀。6-7世紀之間,波斯薩珊王朝還統治過印度河平原。7世紀的印度是分裂和混亂的,除了卡瑙季曲女城)的統治者戒日王在北印度建立過短暫的霸權之外,沒有一個王公擁有廣大的權力。不過,在南印度則興起幾個強盛的政權,如遮婁其人(其統治者打敗戒日王的進攻)、羅濕陀羅拘陀王朝帕拉瓦人

拉其普特時期

[編輯]
約750-900年,西印的瞿折羅-普臘蒂哈臘王朝(綠色)、南印的羅濕陀羅拘陀(橙色)、東印的波羅王朝(紫色)鼎立,形成卡瑙傑三角(Kannauj Triangle,指三角鬥爭、爭奪中央的卡瑙傑地區)

大約在7世紀北印度興起一種新的力量,即拉其普特人。他們在7~8世紀之後的印度歷史中起突出作用。從7世紀中葉直到12世紀末穆斯林征服北印度之間的歷史時期常常被稱為拉其普特時期。在這段時間裏,幾乎所有的北印度政權都是拉其普特人建立的;南方的遮婁其人也是拉其普特人的一支。拉其普特人並不是一個統一的民族,他們中特別重要的有瞿折羅-布羅蒂訶羅人兆漢人和遮婁其人。各拉其普特王國之間混戰不已,同時又激烈抵抗伊斯蘭教力量對印度的侵略,以致拉其普特人常被認為是印度教的保衛者。期間在750-1174年間的波羅王朝統一過北印度。

阿拉伯人在8世紀初征服印度西北部的信德,揭開穆斯林入侵印度的序幕。

9~11世紀在南印度出現幾個強大的王國,如朱羅國(注輦)和潘地亞。其中朱羅國曾經侵入印度尼西亞諸島嶼。

伊斯蘭時期

[編輯]
1206-1526年的德里蘇丹國,左圖:13世紀奴隸王朝擴大至深紅區;中圖:13世紀卡爾吉到14世紀圖格魯克王朝擴大的淺紅色區;右圖:1398年帖木兒摧毀北印度後,15世紀苟延殘喘的賽義德(暗棕)和洛迪王朝(橘色)

德里蘇丹國

[編輯]

伊斯蘭對印度的真正征服開始於11世紀,是由中亞的突厥人進行的。加茲尼王朝蘇丹馬茂德入侵印度12次以上,在北印度造成嚴重破壞。加茲尼王朝在中亞的領土於1173年被其位於阿富汗的原附庸廓爾王朝吞併。廓爾王朝的統治者穆伊茲-烏德-丁·穆罕默德(廓爾的穆罕默德)在1192年的第二次德賴戰役中決定性地擊敗兆漢人;他留在印度的總督(出身奴隸顧特卜-烏德-丁·艾伯克於1206年採用蘇丹頭銜統治被穆斯林征服的北印度地區,定都德里。此後直到莫臥兒帝國建立,北印度的歷史即為德里蘇丹國的歷史。

德里蘇丹國是由來自阿富汗的突厥人建立的穆斯林政權。先後有5個王朝在德里進行過統治:奴隸王朝卡爾吉王朝圖格魯克王朝賽義德王朝洛迪王朝。由於這些王朝首都始終位於德里,故統稱此時期為德里蘇丹國。不過,德里蘇丹國並非統一整個印度的帝國。除了在阿拉-烏德-丁·卡爾吉等極強大的蘇丹統治時期,德里蘇丹國充其量只是北印度的一個最大的王國。北印度的拉其普特人繼續保有強大的力量,而南印度則幾乎從未進入蘇丹政權的版圖。阿拉-烏德-丁·卡爾吉時期對德干地區的3次大舉入侵使德干北部服從蘇丹統治直到14世紀;菲羅茲·圖格魯克蘇丹臣服印度教王公統治的奧里薩。困擾蘇丹的問題主要是叛亂和外部入侵。在整個德里蘇丹國存在時期,叛亂和王室內訌層出不窮。各地的分立勢頭從未被有效遏止,幾個著名的蘇丹都曾鎮壓過大規模的叛亂。外部入侵的威脅開始主要是來自蒙古人,後來則是中亞的征服者帖木兒。1398年帖木兒的可怕入侵終於使搖搖欲墜的蘇丹政權徹底崩潰。德里蘇丹國在帖木兒撤離之後實際上解體了,獨立王國林立各地,雖然還有名義上的蘇丹,但他們的權力幾乎只限於德里和旁遮普。

德里蘇丹國時期,印度的穆斯林文化有很大發展。蘇丹摧毀原有印度宗教寺廟並限制新建、禁止宗教節日慶典,以及迫害印度教徒[14]。伊斯蘭式的宏偉建築在印度聳立起來,這一時期所形成的建築風格有時被稱為德里風格。在文學上,產生阿密爾·胡斯魯這樣的偉大詩人。突厥人也帶來一種有害制度:在宮廷和貴胄之家中流行的奴隸制。特別值得提出的是烏爾都語在蘇丹時代產生,以及羅第王朝末期出現錫克教

1526年莫臥兒之巴卑爾入侵前夕的洛迪王朝

莫臥兒帝國

[編輯]
莫臥兒帝國擴張圖:綠色-巴卑爾、暗土色-阿克巴征服並保持到沙賈漢、暗米色-奧朗則布

德里蘇丹國瓦解造成的權力真空並沒有持續很長時間,新的穆斯林征服者很快在西北方出現。1526年,帖木兒的直系後代巴卑爾從中亞進入印度,在第一次帕尼帕特戰役中擊潰羅第王朝的最後一個蘇丹易卜拉欣·羅第。巴卑爾佔領德里並被尊為「印度斯坦的皇帝」。他繼而在1527年擊敗拉其普特人,1529年又消滅阿富汗人的殘存力量。由巴卑爾建立的政權被稱為莫臥兒帝國,意為「蒙古人的帝國」,因為巴卑爾的血統由母系可以上溯到成吉思汗。巴卑爾的統治只是莫臥兒帝國的肇始,他還未來得及鞏固莫臥兒人在北印的地位便已去世。行政、司法和財政制度都沒有建立;這些關鍵事物實際上是由莫臥兒人的敵人舍爾沙締造的。舍爾沙是南比哈爾地區的阿富汗人首領,他在1540年打敗並趕走巴卑爾的繼承人胡馬雍,短暫地恢復阿富汗人在印度的統治。舍爾沙的統治時期很短,但是卻十分重要。他壓服孟加拉的叛亂,並把它分成19個小行政單位;征服瓜廖爾;打敗最強的拉其普特人領袖馬爾德夫。在短短5年之內,幾乎整個印度北部都被他征服。在舍爾沙於1545年陣亡之前,他已經在北印建立自上而下的行政制度,舉行土地清丈以確定稅制,並進行貨幣改革。舍爾沙的統治事實上為莫臥兒帝國的最終建成鋪平道路。在舍爾沙死後,胡馬雍得到波斯國王太美斯普一世的支持返回印度,不久奪回德里;但他在與主要敵人阿迪爾沙阿交鋒之前突然死去,完成莫臥兒人偉業的任務歸於其子阿克巴。阿克巴最強大的敵人是阿迪爾沙阿的印度教將軍喜穆。喜穆利用胡馬雍之死奪取阿格拉和德里,並自稱為「超日王」,可能在印度復興起一個印度教的王朝。阿克巴在1556年關鍵的第二次帕尼帕特戰役中打敗喜穆,於是在印度再也沒有可以與莫臥兒人抗衡的力量。

阿克巴是莫臥兒帝國的真正建立人和最偉大的皇帝。他在漫長的統治期間(1556-1605年在位)征服印度北部全境,並把帝國的版圖第一次擴展到印度南方。由於對拉其普特人採取懷柔政策,大多數好戰的拉其普特部族都歸順帝國的統治。對異教的寬容是阿克巴的顯著特點,他不僅免除非穆斯林的人頭稅,還企圖倡導一種融合印度教與伊斯蘭教的宗教改革。以蘇巴()為單位的全國行政制度形成,印度教徒也被允許擔任政府官員。阿克巴時代的印度是伊斯蘭世界最強大的帝國之一,來印貿易的英國東印度公司和使節對他大加讚譽,說他和當時英格蘭「聖潔女王」伊利沙伯一世(1558年至1603年在位)同樣英明偉大。

1605年阿克巴去世後,莫臥兒帝國先後由賈漢吉爾沙賈漢統治,這是兩個才能較為遜色的統治者,但後者的治國才幹仍有稱道之處。1657年重振武功並蓋出泰姬瑪哈陵(絕世名勝)的沙賈漢終於被自己的兒子奧朗則布推翻失去皇位。

奧朗則布是莫臥兒王朝最重要但也最具爭議的皇帝。他放棄莫臥兒帝國初期尤其是阿克巴時代的宗教寬容政策,加強伊斯蘭教的宗教地位,企圖使印度完全伊斯蘭化。奧朗則布恢復對非穆斯林徵收人頭稅,將印度教徒逐出政府,並大舉拆毀印度教廟宇與神像。這些短視的政策導致帝國境內的非穆斯林與政府的矛盾突然尖銳起來,並很快演變成武裝鬥爭。堅持自己信仰的錫克教徒和拉其普特人成為莫臥兒帝國公開的敵人;奧朗則布雖然多次打敗他們,卻無法徹底消滅其反抗力量。最危險的國內敵人是新興的馬拉塔人國家,它後來發展出可與莫臥兒帝國匹敵的軍事能力。另一方面,由於奧朗則布力圖消滅他的政治對手,莫臥兒帝國帝國的疆域在他在位時擴張到最大限度。他長期駐留在德干指揮對該地區各穆斯林小國的征服,這些國家是16世紀初德干的伊斯蘭教強國巴赫曼尼王朝分裂後形成的。其結果是奧朗則布取得勝利,將德干地區併入帝國版圖,成為印度南方的最高統治者。除了次大陸極南端和馬拉塔帝國以外,奧朗則布統一整個印度。

奧朗則布去世後的莫臥兒帝國稱為「後期莫臥兒」。這一時期的特點是,皇帝大都昏庸無能,馬拉塔人愈戰愈強,大有取莫臥兒而代之的趨勢。但是,決定印度命運的因素是歐洲列強

近現代史

[編輯]

殖民地時期

[編輯]

最早在印度建立據點的歐洲國家是葡萄牙,他們的殖民地位於莫臥兒帝國版圖之外。此後荷蘭人也積極介入,並打敗葡萄牙人。奧朗則布在帝國極盛時期忽視歐洲殖民者的危險,而他的子孫們在被迫面對歐洲人時已經由於帝國衰落而軟弱無力。到了18世紀,在印度追求利益的歐洲強國主要是英國法國。經過一番鬥爭,英國人取得優勢,把法國的存在削弱到只剩下幾個小殖民點。

經營英國在印度事務的主要實體是不列顛東印度公司,這個商業貿易企業由於莫臥兒帝國的分裂而得以步步蠶食各獨立印度王公的領土,最後成為印度的實際統治者。早期東印度公司尚不能與帝國政府直接對抗,但成功地利用個人友誼從穆罕默德·法魯赫·西亞爾皇帝手中獲得貿易特權。在西亞爾死於宮廷陰謀之後,一連串短命的皇帝先後上台,帝國陷入混亂,偏遠的省份紛紛獨立。馬拉塔人的力量十分強盛,他們從帝國手中奪取拉賈斯坦古吉拉特等地;但內部鬥爭也損害他們,使其從統一的王國變為鬆散的聯盟(馬拉塔國家聯盟)。1739年,波斯國王納迪爾沙阿入侵印度,焚掠德里,並割走印度河以西的所有印度領土。此後阿富汗的統治者艾哈邁德沙·杜蘭尼又多次侵略印度,特別是在1761年的第三次帕尼帕特戰役中,印度本土唯一有希望取代莫臥兒人建立強大政權的馬拉塔人也遭到他毀滅性的打擊。這些事件在客觀上為東印度公司建立殖民統治創造便利。由於印度國內的各種力量均遭重創,英國人有可能動用武力來實現目的。1757年,英國軍官柯拉夫普拉西戰役中打敗得到法國支持的孟加拉王公西拉傑·烏德·道拉,使孟加拉成為東印度公司的傀儡,為征服整個北印鋪平道路。在1764年的布克薩爾戰役中,英國人粉碎企圖擺脫控制的孟加拉王公米爾·卡西姆與莫臥兒皇帝的聯軍,徒有虛名的莫臥兒帝國政府從此也聽命於殖民者。此後歷經邁索爾戰爭和三次馬拉塔戰爭,印度國內比較強大的反抗英國統治的力量基本上都被消滅。1818年馬拉塔人勢力最後覆滅後,大多數印度王公都承認東印度公司的宗主權。最晚被英國兼併的印度領土有信德(1843年)、錫克人控制的旁遮普(1849年)、貝拉爾(1853年)和奧德(1856年)。

倫敦的外交及印度事務部大樓

由於殖民者的種種不公正政策,1857年爆發著名的印度民族大起義。起義的直接導火索是在印度裔士兵中流傳關於分發塗有動物油脂子彈的傳言,這嚴重地觸犯印度人的宗教信仰。起義主要由封建王公領導,並推舉末代莫臥兒皇帝巴哈杜爾沙阿二世為名義上的領袖。穆斯林和印度教徒都積極參加,暴動迅速擴及印度領土的三分之二。英國人集中全部力量,利用錫克教徒和廓爾喀僱傭軍的人力,嚴厲地鎮壓這次起義。1857年印度起義帶來重大的政治後果。英國政府認識到其印度政策存在嚴重弊端,開始進行重大調整。1858年通過的《改善印度管理法》取消東印度公司,由印度事務大臣接管其全部職權;並成立以印度總督為首的印度政府。英國人也正式結束已無存在意義的莫臥兒王朝,將巴哈杜爾沙阿二世流放到緬甸。此後印度進入由英政府直接統治的時代。

1876年,維多利亞女王(英語:Queen Victoria)被冠以印度女皇英語Empress of India)頭銜,以英國繼承印度皇統的方式,正式稱帝,是英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皇(英語:Empress),象徵大英帝國成立。英國直接統治下的印度(稱英屬印度)分為13個省,其中包括緬甸。另外約有700個由印度王公統治的土邦在英國嚴密監督下存在着,這種土邦佔整個印度面積的五分之二(有些省里也有土邦)。以印度為根據地,在亞洲遏制俄國擴張的思想使一些英國官員致力於西北方向擴展英屬印度的疆域,結果引發1878年至1880年的第二次阿富汗戰爭。在社會經濟方面,英國人在創立現代教育體系、修築鐵路、發展印度本地工業等問題上有所建樹。自19世紀中期起,英國資本大量輸入印度,印度資本主義得以快速發展;在此基礎上產生印度資產階級,其精英階層將影響印度的未來。以羅姆·摩罕·羅易為代表的知識分子掀起印度的啟蒙運動,其意義在於通過對印度教進行改革使古老的印度社會向現代文明轉變;梵社雅利安社羅摩克里希納傳教會等宗教改革社團的積極活動,終於在推動社會進步、喚醒民族意識上產生巨大作用。在進行印度教改革的同時,比較激進的印度知識分子發起政治改革運動,要求英國政府給予印度人民更高的權利。在孟加拉、孟買馬德拉斯三大管區都出現民族主義組織。1885年,印度國大黨成立,該黨的早期政治主張主要是要求實行代議制。後來鑑於國大黨的政治影響,印度的伊斯蘭教領袖們認為穆斯林世界在適應現代社會方面落後印度教徒太多,遂於1906年組建全印穆斯林聯盟。英國人有意識地利用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間的矛盾。

在1885年以後,印度幾乎每年都有民族主義者的集會,但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官僚顯然漠視印度人的訴求。英國人在印度的統治目標僅僅是避免出現饑荒;1906年以前,儘管緩慢地推行着公職人員的印度化,但英國政府從未考慮過讓印度自治。1905年時任總督的寇松勳爵草率地將孟加拉劃分為兩個省,結果引發有政治自覺的印度人的廣泛憤怒,反英運動在孟加拉內外迅速發展起來。這次運動由國大黨領導,最後因英政府的強力干預而被平息,國大黨內部也發生激變(極端派被開除出黨)。穆斯林聯盟在這次事件中支持英國政府,這說明穆斯林和印度教徒在國家前途問題上已經分道揚鑣。1909年英國通過莫萊-明托改革法案,規定穆斯林和印度教徒在立法機構改選中實行分別選舉,此後教派政治成為制度,印度民族運動分裂。

英屬印度的政治地圖(1939年以後)

印巴分治

[編輯]

第一次世界大戰對印度民族主義的發展帶來重大影響。印度精英階層在戰時積極支持英國,希望以此換取民族自治;但英國在戰後的行為令他們大失所望。英政府在戰爭結束後繼續執行軍管法令,而且還制訂新的鎮壓法案(羅拉特法)。1919年4月13日發生英軍屠殺印度群眾的阿姆利則慘案。這些事實使已經成為國大黨主要人物的莫罕達斯·卡拉姆昌德·甘地轉變對英政府的態度,並於1920年改組國大黨。國大黨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多次領導反英鬥爭,其指導方針是甘地提倡的非暴力不合作。然而,印度教徒和伊斯蘭教徒之間的分歧也在加深。穆罕默德·阿里·真納崛起為國大黨內的穆斯林領袖,與掌握印度教群眾的甘地分庭抗禮。1928年的尼赫魯報告因為主要反映印度教徒的意願,曾引起穆斯林的強烈反彈。英國當局在1930年至1932年召集全印王公和政治領袖舉行三次倫敦圓桌會議,並於1935年通過新的印度法案(1935年印度政府法案),在使國大黨掌握重大權力的同時也加劇兩派之間的不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印度民族運動繼續發展。1944年甘地與真納的會晤以失敗告終,而印度穆斯林已經廣泛支持建立獨立的伊斯蘭教國家。二戰結束後,英國實力急劇衰落,其在印度的殖民統治已經不可能維持。1946年發生印度皇家海軍起義,事件之後英國立刻派遣內閣特使團前來談判,主要內容在於討論國大黨和穆斯林聯盟之間的矛盾以便移交政權。1947年英國提出蒙巴頓方案。根據該方案,巴基斯坦印度兩個自治領分別於1947年8月14日和8月15日成立,英國在印度的統治宣告結束。

印度共和國

[編輯]

獨立後的印度共和國面臨着一系列嚴重問題,尤其是印巴分治所帶來的後遺症。獨立後第一年印度與巴基斯坦就由於克什米爾爭端而爆發軍事衝突。尼赫魯執政時代,印度傾向於社會主義,並仿照蘇聯制定經濟發展的五年計劃,但在外交方面獨立於蘇、兩個超級大國的集團之外,而選擇成為發展中國家的代言人。但是,1962年暴發的中印邊境戰爭否定尼赫魯的外交目標,並對印度與中國之間的關係產生長遠的不利影響。拉爾·巴哈杜爾·夏斯特里執政時期與巴基斯坦在克什米爾進行三星期的戰鬥。此後是甘地夫人的長期執政時代,印度在1971年的第三次印巴戰爭中大獲全勝,但也付出倒向蘇聯的政治代價。1974年印度進行第一次核試驗。甘地夫人在1977年大選中被政敵莫拉爾吉·德賽擊敗,但很快又成功奪回政權,直到1984年因其對錫克教的強硬態度遇刺身亡。甘地夫人之子拉吉夫·甘地在母親死後繼任印度總理,他於1991年被斯里蘭卡泰米爾猛虎組織暗殺。1998年至2004年印度人民黨執政時期,印度經濟持續高速增長,並於1998年5月連續進行5次核試驗成為公開的核大國。21世紀初的印度,已成為世界第四大經濟體(按購買力評價),被廣泛認為是潛在超級大國之一。2007年7月19日的總統選舉,普拉蒂巴·帕蒂爾獲勝,成為印度共和國的首位女總統。[15]

參考文獻

[編輯]

引用

[編輯]
  1. ^ 印度通史,第一卷,7頁~16頁
  2. ^ 印度通史,第一卷,27頁
  3. ^ 《梵語文學史》,360頁
  4. ^ 存档副本. [2010-04-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9-25). 
  5. ^ 印度通史,第一卷,33頁
  6. ^ 印度文明,37頁
  7. ^ 世界上古史綱,342頁
  8. ^ 8.0 8.1 8.2 世界上古史綱,343頁
  9. ^ 9.0 9.1 印度通史,44頁
  10. ^ 大美百科全書,中文版印度條目
  11. ^ 11.0 11.1 印度通史,上卷,344頁
  12. ^ 中國大百科全書·外國歷史卷,1065頁
  13. ^ 印度通史,第一卷,103頁
  14. ^ 《普通高級中學選修歷史下冊》.莊尚武主編.翰林出版社
  15. ^ 周珺,簡訊:帕蒂爾當選印度首位女總統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新華網

書籍

[編輯]
  • 《印度通史》,商務印書館,書號:11017·224
  • 《大美百科全書》
  • 《中國大百科全書·外國歷史卷》
  • 《世界通史》,人民出版社,書號:11001·201,1962年第一版
  • 《世界上古史綱》,人民出版社,書號:11001·362,1979年第一版
  • 《蘇聯歷史百科全書·人物卷》,1961~1973
  • 《印度文明》,ISBN 7-5004-4377-3
  • 《古印度:神秘的土地》,ISBN 7-5080-2597-0
  • 《印度史》(吳俊才著,三民書局)
  • 《梵語文學史》,金克木著,江西教育出版社,ISBN 7-5392-3150-5/I351·092

外部連結

[編輯]

參見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