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唇齒鼻音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唇齒鼻音
ɱ
IPA編號115
編碼
HTML碼(十進制)ɱ
Unicode碼(十六進制)U+0271
X-SAMPA音標F
ASCII音標M
IPA盲文英語IPA Braille⠖ (braille pattern dots-235)⠍ (braille pattern dots-134)
音頻範例

唇齒鼻音輔音的一種,在國際音標的符號是ɱ,X-SAMPA音標的符號則是F。國際音標中的ɱ符號是在小楷拉丁字母m的右下方加上一個向左的勾。

唇齒鼻音的發音方式和雙唇鼻音的十分相似,唯一不同之處是唇齒鼻音發音時下唇不與上唇接觸,而與上排牙齒接觸。唇齒鼻音中唇和牙齒的位置和其他唇齒音基本一樣,如/f//v/,但唇齒鼻音中唇和牙齒更合攏。

暫時尚未發現有語言將唇齒鼻音視為獨立的音素。雖然韃奇族(Teke)的庫庫雅方言(Kukuya, kkw)有獨立的唇齒鼻音音素,發音時雙唇會明顯凸出,但有人懷疑這樣的口形可以發出一個正統的塞音。(Ladefoged and Maddieson 1996: 18)雖然如此,唇齒鼻音在世界中仍然頗為普遍,通常作為雙唇鼻音的同位異音,在唇齒擦音/f//v/前出現。如英語comfort(舒適)和circumvent(包圍)。

現代漢語中的官話,因為/m//f/均只出現在字音開首,不會相連,故無此音。而中古漢語微母通常被擬作此音。[1]

特徵

[編輯]

唇齒鼻音特點:

該音見於

[編輯]

此音是/m/的同位異音,通常會出現在同時有/m//f//v/的語言中。當/m/出現在/f//v/前時,習慣上發/m/時會將後面唇齒的特性帶到前面,故出現唇齒鼻音。

語言 例詞 IPA 意義 備註
加泰羅尼亞語 mfora /ˈkaɱfuɾə/ 樟腦 加泰羅尼亞語音系
漢語 閩南語普寧話 滿 múa /ɱua˥˨/ 滿 /m//u/前的變體。
捷克語 tramvaj /ˈtraɱvaj/ 煤車 捷克語音系
丹麥語 symfoni /syɱfoˈniˀ/ 交響樂 丹麥語音系
荷蘭語[2][3] omvallen /ˈʔɔɱvɑlə(n)/ 跌倒 荷蘭語音系
英語 symphony /ˈsɪɱfənɪ/ 交響樂 英語音系
芬蘭語 kamferi /ˈkɑɱfe̞ri/ 樟腦 芬蘭語音系
希臘語[4] έμβρυο émvryo /ˈe̞ɱvrio̞/ 胚胎 注意發音。見現代希臘語音系
希伯來語 סימפוניה /siɱˈfoɲa/ 交響樂 現代希伯來語音系
意大利語[5] invece /iɱˈvetʃe/ 正相反 意大利語音系
喀麥隆地區語言英語Kukuya language 喀麥隆地區語言英語Teke language[6] /ɱíì/ 眼睛 注重發音。
馬其頓語 трамвај /traɱˈvaj/ 煤車 馬其頓語音系
挪威語 komfyr /kɔɱˈfyːɾ/ 火爐 挪威語音系
波蘭語 symfonia /sɨɱˈfɔɲä/ 交響樂 波蘭語音系
斯洛文尼亞語[7] simfonija /siɱfɔˈníːja/ 交響樂 /m//n//f//ʋ/之前的同位異音。[7]
西班牙語[8] influencia /ĩɱˈflwẽ̞nθja/ 影響 西班牙語音系
瑞典語 amfibie /aɱˈfiːbjɛ/ 兩棲類 瑞典語音系
西弗里斯語 ûnwis /uːɱʋɪs/[stress?] 不確定 /n/唇齒音之前的同位異音。

參考資料

[編輯]
  1. ^ 語言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语言学名词. 北京: 商務印書館. 2011. ISBN 9787100068710. 
  2. ^ Kooij & Van Oostendorp (2003:9頁)
  3. ^ Verhoeven (2005:243頁)
  4. ^ Newton (1972:10頁)
  5. ^ Rogers & d'Arcangeli (2004:118頁)
  6. ^ Paulian (1975:41頁)
  7. ^ 7.0 7.1 Šuštaršič, Komar & Petek (1999:136頁)
  8. ^ Martínez-Celdrán, Fernández-Planas & Carrera-Sabaté (2003:25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