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嚴繩孫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嚴繩孫
大清詹事府右中允
籍貫江南無錫縣
族裔漢族
字號字蓀友,又字冬蓀,號秋水
出生天啟三年(1623年)
逝世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
親屬(祖父)嚴一鵬
出身
  • 康熙十八年(1679年)己未科博學宏詞
著作
  • 《秋水集》

嚴繩孫(1623年—1702年),蓀友,又字冬蓀秋水,自號藕蕩漁人。江南無錫縣(今江蘇無錫市)人。清初學者。

生平

[編輯]

嚴繩孫六歲就能寫徑尺大字,其後以詩詞書畫聞名。他讀書不重強記,但所學終身不忘。嚴繩孫與顧貞觀秦松齡安璿等十人創立雲門社,時人稱之為「雲門十子」。

康熙十八年(1679年),中博學鴻詞,授翰林院檢討,參與《明史》編纂工作[1]。其後,歷任山西鄉試正考官、右中允兼翰林院編修,授承德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辭官隱歸[2]。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正月卒,享年八十。[3]

著作

[編輯]

嚴繩孫以善詩聞名,講求"發乎情",追求言有盡但意無窮的境界。著有《秋水集》,畫有《老樹寒鴉圖》、《江村草堂圖》等。

家庭

[編輯]

娶妻王氏,是中憲大夫福州府知事的女兒。有子三人:嚴沆曾、嚴泓曾及嚴溶曾。

評價

[編輯]

清朝詩人朱彝尊在嚴繩孫的墓誌銘中寫到:「君為文無定格,不屑蹈襲前人,適如其意而止。詩篇衝融恬易,鮮矯激之言。」

參考文獻

[編輯]
  1. ^ 《清稗類鈔·卷五十九》:嚴繩孫自陳疾不能試 嚴繩孫為康熙宏博大科四布衣之一,方被薦,貽書京師達官曰:「聞薦舉濫及賤名,某雖愚,自幼不希無妄之福,今行老矣,無論試而見黜,為不知者所姍笑,即不爾,去就當何從哉?竊謂堯舜在上,而欲全草澤之身以沒餘齒,詎有不得?惟幸加保護耳。」時有司奉詔敦趣,引疾,不許。既抵京,赴吏部,自陳疾不能應試狀,至再四,終不允。御試之日,發題賦詩各一首,嚴僅賦《省耕詩》一首而出,冀被放也。聖祖素諗其姓字,諭閣臣曰:「史局不可無此人。」仍用翰林。繩孫,字蓀友。
  2. ^ 《清稗類鈔·卷五十九》:嚴繩孫拂袖遽歸 嚴繩孫在職五年,嘗侍宴保和殿,和聖製《昇平嘉讌》詩稱旨,特命撤御前金盤棗脯以賜。又從容語左右:「嚴某好人,中外皆知。」時論謂旦夕當大用,而嚴竟拂袖遽歸。
  3. ^ 《清史稿·卷484》:嚴繩孫,字蓀友,無錫人,明尚書一鵬孫。六歲能作擘窠大書。試日,目疾作,第賦一詩,亦授檢討,撰明史隱逸傳。典試江西,尋遷中允,假歸。有秋水集。子泓曾,亦善畫工詩。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