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坊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坊望,又稱里望[1],是中晚唐時期一種模仿郡望的稱呼方式[2]

發展

[編輯]

浙江大學歷史系教授梁太濟認為,唐初以來的大一統局面以及長期的和平環境,又經歷了安史之亂的大動亂,那些高門望族的生存環境和生活條件都有了較大的變化,甚至「唯鄭氏不離滎陽」的滎陽鄭氏也都城居了,其他鼎甲之家的遷徙之劇、變化之烈更加明顯。既然遷徙至他處的高門望族,如崗頭盧澤底李土門崔家八寶崔家等所彰示,由於原有郡望已經不能確切予以表識,而另行改用更醒目的稱呼,所以其遷居兩京(長安、洛陽)的房分或家族,改用坊望予以稱呼[2]

城居以後的高門望族,絕大多數已不再保持宗族聚居形式,雖屬同一祖先或同一房分的後人,分居不同的坊反而變得十分常見。比如「楊氏盛門」,分居於履道坊、靖恭坊、修行坊、新昌坊四坊,他們不僅同屬弘農楊氏,而且同屬弘農楊氏中的越公房。履道坊在洛陽,居住於履道坊的楊憑楊凝兄弟雖冠以履道坊望,但他們在長安永寧坊又另有其第宅。滎陽鄭氏遷入長安者,出於北祖的鄭餘慶與出於南祖的鄭絪同住昭國坊,可是與鄭餘慶不僅同出北祖,而且還是同祖父堂兄弟的鄭珣瑜,兩人關係顯然遠較鄭絪為近,但卻並未同住一坊,鄭珣瑜與其子鄭朗的第宅另在宣平坊。另外盧光濟所撰《王渙墓誌》中記載「故相國太平鄭公與君有中外之密」,此「相國太平鄭公」經岑仲勉考訂「即鄭延昌,當是住在太平坊,故稱太平鄭相」。鄭延昌亦出自鄭氏北祖,是鄭珣瑜、鄭餘慶的從孫。這樣,滎陽鄭氏北祖的後人遷居長安者,至少分居於昭國坊、宣平坊、太平坊三坊。為了在稱謂上予以區別,當然有多種方法,而更簡便,在中晚唐更為流行的風習,卻是如弘農楊氏越公房四家,滎陽鄭氏北祖三家那樣,以所居之坊分別稱之。《因話錄》中用「永寧少師」和「靖安少師」稱呼兩位宰相李固言李宗閔,李固言出自趙郡李氏南祖,李宗閔出自宗室小鄭王房,名義上屬於隴西李氏,出自不同郡望的李固言和李宗閔,竟也被人以坊望予以區別。稱坊望的風習,便這樣仿照社會上仍然流行的稱郡望風習,並依傍稱郡望風習,而流行了[2]

這種稱坊望風習,《國史補》、《南部新書》皆說是「近俗」。《國史補》約成書於唐文宗大和年間(827年-835年)。《南部新書》據卷首錢明易《序》,成書於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間(1008年-1016年)。兩者相距約180年。由於《南部新書》所載皆唐時故事,間及五代,其所書「近俗」,實系沿襲唐人,或許即《國史補》的用語,非著書當時之「近俗」。從兩書所舉實例判斷,李吉甫唐憲宗朝宰相,而靖恭、修行二楊家已是晚唐的風雲人物,則《南部新書》之「近俗」,實已囊括整個中晚唐。雖然《資治通鑑》胡三省注認為稱坊望僅只是「唐末」的習俗,而《新唐書·李景讓傳》則是將它的起點置於「元和後」的,這也許是對《國史補》所書「近俗」的合理銓釋。《太平廣記·卷一八八》引《嘉話錄》和《太平廣記·卷一八六》引《嘉話錄》都記載了唐德宗貞元年間稱坊望的風習,而《嘉話錄》皆是作者韋絢在長慶元年在夔州向刺史劉禹錫問學之所得,成書雖在大中年間,書中涉及的唐德宗朝政事,當是永貞元年劉禹錫貶離京師前的親見親聞,只是其間難免會有後出用語的羼雜。因此大致判斷,貞元年間稱坊望風習可能業已出現[2]

關於被冠以坊望而稱的對象,《國史補》和《南部新書》都說是「權臣」,《資治通鑑》胡三省注說是「大臣有時望者」,《新唐書·李景讓傳》說是「大臣有德望者」。「大臣」未必都是「權臣」,「大臣」或「權臣」也未必個個都有「德望」或「時望」,有「德望」或「時望」者也未必都是「大臣」或「權臣」。只是從所加的這些限定詞中,可以體味到得以稱坊望的人是有所選擇的。宰相當然既是「大臣」又是「權臣」。從遺留至今的稱坊望實例來看,開始它也確實多用於對曾居相位者的稱呼。隨着時間的推移,得以稱坊望的對象也在日益擴大。大和年間,坊望業已擴大至用以稱侍御史一類官員。與此大約同時或稍後,對侍郎,乃至郎中、員外郎、左右補闕等亦稱坊望的現象就不再罕見了。諸司侍郎是正四品下「清望官」;郎官、拾補、侍御的官品更低,卻也仍然是「清官」要職。到了晚唐,甚至出現了對采纈鋪主人乃至普通居士亦稱坊望的記載[2]

唐代對人的稱謂,除姓名、表字、別號以外,尚有官名(包括其別稱、俗稱)、封爵、諡號、籍貫、郡望、行第等等,稱坊望只是眾多稱謂中較後出的一種。稱坊望的形式也很多,最常見的形式是往往在坊名前後綴以官名、姓氏、封邑、行第,以及未必定是爵位的尊稱「公」,如「靖安李少師」,「安邑劉補闕」,「丞相修行楊公」,「光德劉公」,「永寧王二十」。大都不揭示其名,但亦時有例外,如「永寧李相蔚」。就對某一個人而言,坊望往往是與其他不只一個稱謂重疊而稱的,而就涉及多人的某條記事而言,則又往往出現對此人用坊望,對彼人不用坊望,諸種稱謂交錯混雜而用的現象。也有在同一記載中對同一人更迭使用坊望及其他稱謂的[2]

中晚唐應進士科試或科目選試士人舉子的請謁行卷求知己活動,對稱坊望風習的形成和擴展,起着推動或助長作用。請謁行卷求知己,要「卷頭有眼」,即首先要找准對象。其次,即使「不必孜孜求見」,也得要「投謁慶弔及時」,都是必須親自登門的。這就要熟悉其門戶所在,首要的是住在哪一坊。每年集中長安的舉子不下千人,每名舉子請謁的對象絕不會只限於一人。冠有坊名的一張張名單流轉其聞,其數量也就相當可觀。稱坊望風習,趁此湧現,趁此泛漲[2]

隋朝大興城城坊平面圖。


目前已知的坊望使用列表

[編輯]
姓名 身份 氏族和房支 所居的坊 所居坊的所在地 史料出處
李吉甫 官吏 趙郡李氏西祖 安邑坊 長安朱雀門街東第四街街東從北第五坊 唐國史補[3][4]
新唐書[5]
南部新書[6]
資治通鑑音注[7]
唐語林[8]
雲溪友議[9]
李宗閔 官吏 唐朝宗室小鄭王房 靖安坊 長安朱雀門街東第二街街東從北第五坊 南部新書[6]
因話錄[10]
資治通鑑[11]
雲溪友議[12]
幽閒鼓吹[13]
唐語林[14]
楊汝士 官吏 弘農楊氏越公房 靖恭坊 長安朱雀門街東第五街街東從北第七坊 長安志[15]
海錄碎事[16]
宋史[17]
南部新書[18]
楊虞卿 官吏 弘農楊氏越公房 靖恭坊 長安朱雀門街東第五街街東從北第七坊 長安志[15]
南部新書[18]
楊漢公 官吏 弘農楊氏越公房 靖恭坊 長安朱雀門街東第五街街東從北第七坊 長安志[15]
南部新書[18]
楊魯士 官吏 弘農楊氏越公房 靖恭坊 長安朱雀門街東第五街街東從北第七坊 長安志[15]
南部新書[18]
楊希古 官吏 弘農楊氏越公房 靖恭坊 長安朱雀門街東第五街街東從北第七坊 海錄碎事[16]
玉泉子[19]
楊收 官吏 弘農楊氏越公房 修行坊 長安朱雀門街東第四街街東從北第八坊 北夢瑣言[20]
唐摭言[21]
太平廣記[22]
南部新書[18]
楊發 官吏 弘農楊氏越公房 修行坊 長安朱雀門街東第四街街東從北第八坊 南部新書[18]
楊假 官吏 弘農楊氏越公房 修行坊 長安朱雀門街東第四街街東從北第八坊 南部新書[18]
楊嚴 官吏 弘農楊氏越公房 修行坊 長安朱雀門街東第四街街東從北第八坊 南部新書[18]
韋澳 官吏 京兆韋氏逍遙公房 通化坊(俗稱驛坊) 長安朱雀門街西第一街從北第二坊 南部新書[6]
李景讓 官吏 隴西李氏敦煌房 樂和坊 洛陽定鼎門街東第二坊凡六坊從南第一坊 南部新書[6]
《新唐書》[23]
《唐摭言》[24]
劉崇望 官吏 河南劉氏 光德坊 長安朱雀門街西第三街北來第六坊 資治通鑑音注[7]
《資治通鑑》[25]
鄭珣瑜 官吏 滎陽鄭氏北祖第二房 宣平坊 長安朱雀門街東第四街街東從北第六坊 太平廣記[26]
鄭餘慶 官吏 滎陽鄭氏北祖第二房 昭國坊 長安朱雀門街東第三街街東從北第十坊 太平廣記[27]
因話錄[28]
鄭絪 官吏 滎陽鄭氏南祖 昭國坊 長安朱雀門街東第三街街東從北第十坊 酉陽雜俎[29]
長安志[30]
因話錄[28]
鄭注 官吏 魚鄭 善和坊 長安朱雀門街西第一街街西從北第一坊 資治通鑑考異[31]
張言 平民 宣陽坊 長安朱雀門街東第三街街東從北第六坊 北里志[32]
王居士 平民 長樂坊 長安朱雀門街東第四街街東從北第一坊 唐闕史[33]
李正己 平民 永樂坊 長安朱雀門街東第二街街東從北第四坊 兩京新記[34]
裴垍 官吏 河東裴氏東眷裴 光德坊 長安朱雀門街西第三街北來第六坊 因話錄[35]
唐語林[8]
王涯 官吏 烏丸王氏 永寧坊 長安朱雀門街東第三街北來第八坊 唐語林[8]
王播 官吏 太原王氏第四房 光福坊 長安朱雀門街東第一街北來第六坊 唐語林[8]
路岩 官吏 路氏 新昌坊 長安朱雀門街東第五街北來第八坊 劇談錄[36]
劉鄴 官吏 丹陽劉氏 永寧坊 長安朱雀門街東第三街北來第八坊 《唐摭言》[37]
裴坦 官吏 河東裴氏裴丕支系 太平坊 長安朱雀門街西第二街北來第一坊 《唐摭言》[38]
楊憑 官吏 弘農楊氏越公房 履道坊 洛陽長夏門東第四街從南向北第二坊 宋史[17]
南部新書[18]
楊凌 官吏 弘農楊氏越公房 履道坊 洛陽長夏門東第四街從南向北第二坊 南部新書[18]
楊凝 官吏 弘農楊氏越公房 履道坊 洛陽長夏門東第四街從南向北第二坊 南部新書[18]
鄭延昌 官吏 滎陽鄭氏北祖第二房 太平坊 長安朱雀門街西第二街北來第一坊 王渙墓誌[39]
李固言 官吏 趙郡李氏南祖 永寧坊 長安朱雀門街東第三街北來第八坊 唐語林[14]
李蔚 官吏 隴西李氏姑臧大房 永寧坊 長安朱雀門街東第三街北來第八坊 《南部新書》[40]
李德裕 官吏 趙郡李氏西祖 安邑坊 長安朱雀門街東第四街街東從北第五坊 幽閒鼓吹[13]
楊於陵 官吏 弘農楊氏越公房 新昌坊 長安朱雀門街東第五街北來第八坊 宋史[17]
南部新書[18]
王崇 官吏 太平坊 長安朱雀門街西第二街北來第一坊 《唐摭言》[41]
竇賢 官吏 太平坊 長安朱雀門街西第二街北來第一坊 《唐摭言》[41]
崔彥昭 官吏 清河崔氏清河小房 靖恭坊 長安朱雀門街東第五街街東從北第七坊 長安志[42]
鄭畋 官吏 滎陽鄭氏房支不詳 升道坊 長安朱雀門街東第五街街東從北第九坊 《劇談錄》[43]
《黃御史集》[44]
盧攜 官吏 范陽盧氏房支不詳 靖恭坊 長安朱雀門街東第五街街東從北第七坊 《黃御史集》[45]
裴休 官吏 河東裴氏東眷裴 昇平坊 長安朱雀門街東第四街街東從北第九坊 雲溪友議[46]
崔邠 官吏 清河崔氏清河小房 靖恭坊 長安朱雀門街東第五街街東從北第七坊 南部新書[47]
李鏻 官吏 唐朝宗室小鄭王房 靖安坊 長安朱雀門街東第二街街東從北第五坊 舊五代史[48]
裴定 官吏 河東裴氏中眷裴第三房 新昌坊 長安朱雀門街東第五街北來第八坊 《唐故銀青光祿大夫明州刺史河東裴公(定)墓志銘並序》[49]

參考資料

[編輯]
  1. ^ 嚴耕望. 《唐仆尚丞郎表》. 北京: 中華書局. 1986年: 889 (中文(繁體)).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編. 《邓广名教授百年诞辰纪念论文集:1907-2007》. 北京: 中華書局. 2008年11月: 581–594. ISBN 978-7-101-05799-7 (中文(簡體)). 
  3. ^ 《唐國史補·卷中》:近俗以權臣所居坊呼之,李安邑最著,如爵邑焉。及卒,太常議諡,度支郎中張仲方駁曰:「吉甫議信不着,又興兵戎,以害生物,不可美諡。」其子上訴,乃貶仲方。
  4. ^ 《唐國史補·卷下》:憲宗朝,則有杜邠公之器量,鄭少保之清儉,鄭武陽之精粹,李安邑之智計,裴中書之秉持,李僕射之強貞,韋河南之堅正,裴晉公之宏達,亦各行其志也。
  5. ^ 《新唐書·卷一百四十六·列傳第七十一》:吉甫居安邑里,時號「安邑李丞相」。
  6. ^ 6.0 6.1 6.2 6.3 《南部新書·己》:近俗以權臣所居坊呼之;安邑,李吉甫也;靖安,李宗閔也;驛坊,韋澳也;樂和,李景讓也;靖恭、修行。二楊也,皆放此。
  7. ^ 7.0 7.1 《資治通鑑音注·卷二百四十四》:李宗閔蓋居靖安坊,因以稱之;如後劉崇望居光德坊,呼為光德劉公之類。
  8. ^ 8.0 8.1 8.2 8.3 《唐語林·卷六》:永寧王二十、光福王八二相,皆出於先安邑李丞相之門。安邑薨於位,一王素服受慰;一王則不然,中有變色,是誰過歟?又曰:「李安邑之為淮海也,樹置裴光德,及去則除授不同。」李再入相,對憲宗曰:「臣路逢中人送節與吳少陽,不勝憤憤。」聖顏赬然。翌日,罷李丞相蕃為太子詹事,蓋與節是蕃之謀也。又論:征元濟時饋運使皆不得其人,數日,罷光德為太子賓客;主饋運者,裴之所除也。
  9. ^ 《雲溪友議·卷下》:安邑李相公吉甫,初自省郎為信州刺史。時吳武陵郎中,貴溪人也,將欲赴舉,以哀情告於州牧,而遺五布三帛矣。吳以輕鮮,以書讓焉。其詞唐突,不存桑梓之分,乃非其禮,正郎微誚焉。贊皇母氏諫曰:「小兒方求成人,何得與舉子相忤?」遂與米二百斛。趙郡果為宰輔,竟其憾焉。
  10. ^ 《因話錄·卷二·商部上》:靖安李少師,雖居貴位,不以威重隔物。
  11. ^ 《資治通鑑·卷二百四十四》:悰再三與約,乃詣德裕。德裕迎揖曰:「公何為訪此寂寥?」悰曰:「靖安相公令悰達意。」
  12. ^ 《雲溪友議·卷中》:柳每於東川席上,狂縱日甚,干忤楊公,詩曰:「莫言名位未相儔,風月何曾阻獻酬。前輩不須輕後輩,靖安今日在衡州。」靖安李宗閔尚書,與楊公中外昆弟,況有朗陵之分。
  13. ^ 13.0 13.1 《幽閒鼓吹》:邠公再三與約,乃馳詣安邑門,門人報:「杜尹來。」朱崖迎揖曰:「安得訪此寂寞?」對曰:「靖安相公有意旨令某傳達。」
  14. ^ 14.0 14.1 《唐語林·卷七》:元和已來,宰相有兩李少師,故以所居別之。永寧少師固言,性狷急,不為士大夫所稱;靖安少師者,宗閔也。
  15. ^ 15.0 15.1 15.2 15.3 《長安志·卷九》:刑部尚書楊汝士宅。(與其弟虞卿、漢公、魯士同居,號靖恭楊家,為冠蓋盛游。
  16. ^ 16.0 16.1 《海錄碎事·卷七上》:楊汝士父子並為公卿,居靜恭里,號靖恭楊家。
  17. ^ 17.0 17.1 17.2 《宋史·卷三百七·列傳第六十六》:楊覃,字申錫,漢太尉震之後。唐有京兆尹憑居履道坊,僕射於陵居新昌坊,刑部尚書汝士居靖恭坊,時稱「三楊」,皆為盛門,而靖恭尤著。
  18. ^ 18.00 18.01 18.02 18.03 18.04 18.05 18.06 18.07 18.08 18.09 18.10 18.11 《南部新書·乙》:楊氏於靜恭一房猶盛,汝士、虞卿、漢公、魯士是也。虞卿生知退,知退生堪,堪生承休,承休生岩,岩生郁,郁生覃。覃,太平興國八年成名,近為諫議大夫,知廣州,卒。堪為翰林承旨學士,隨僖皇幸蜀,真在中和院。承休自刑部員外郎使浙右,值多難,水陸相阻,遂不歸。岩侍行,十六矣。我曾祖武肅辟之幕下。先人承襲,岩已為丞相。及叔父西上,岩以圖籍入覲,卒於秀州,年八十餘。今刑部郎中直集賢院侃,亦岩之第三子郾孫也,蠙之子。司封員外郎蛻,即岩第三子郾之子。郾入京為員外郎分司,判西台卒。侃端拱二年成名。蛻淳化三年登科。修行即四季也,發、假、收、岩,履道即憑、凌、凝也。新昌即於陵也。後涉入相,即修行房也。制下之日,母氏垂泣不悅,以收故也。
  19. ^ 《玉泉子》:楊希古,靖恭諸楊也。朋黨連結,悉相期以死。
  20. ^ 《北夢瑣言·卷一二》:唐相國楊收,江州人,祖為本州都押衙,父直為蘭溪縣主簿,生四子發、假、收、嚴,皆登進士第。收即大拜,發以下皆至丞郎。發以春為義,其房子以柷以乘為名。假以夏為義,其房子以照為名。收以秋為義,其房子以鉅、鏻、鑣、鑒為名。嚴以冬為義,其房子以注、涉、洞為名。盡有文學,登高第,號曰修竹楊家,與靜恭諸楊比於華盛。
  21. ^ 《唐摭言·卷十》:李群玉,不知何許人,詩篇妍麗,才力遒健。咸通中,丞相修行楊公為奧主,進詩三百篇,授麟台讎校。
  22. ^ 《太平廣記·卷二三七》:咸通中,崔安潛以清德峻望,為鎮時風,宰相楊收師重焉。欲設食相召,無由可入。先請崔公之門人,方便為言,至於再三,終未許,楊意轉堅。稍稍亦有流言,或勸崔曰:「時相不可堅拒。」不得已而許之。楊甚喜,遽令排比,然後請日祗候。先是崔公親情間人,亦與楊通舊。欲求事,請公言之,終難啟口。將赴楊之召,謂親情曰:「修行今召我食。明日,爾但與側近祗候,此際必言之。倘或要見,爾便須即來。」
  23. ^ 《新唐書·卷一百七十七·列傳一百二》:元和後,大臣有德望者,以居里顯,景讓宅東都樂和里,世稱清德者,號「樂和李公」雲。
  24. ^ 《唐摭言·卷三》:開成五年,樂和李公榜,於時上在諒暗,故新人游賞,率常稚飲。
  25. ^ 《資治通鑑·卷二百六十》:初,崔胤除河中節度使,河東進奏官薛志勤揚言曰:「崔公雖重德,以之代王珂,不若光德劉公於我公厚也。」光德劉公者,太常卿劉崇望也。
  26. ^ 《太平廣記·卷一八六》:劉禹錫曰:「宣平鄭相之銓衡也,選人相賀得入其銓。」
  27. ^ 《太平廣記·卷一八八》:又渠牟因對德宗,德宗問之曰:「我擬用鄭絪作宰相,如何?」渠牟曰:「若用此人,必敗陛下公事。」他日又問,對亦如此。帝曰:「我用鄭絪定也,卿勿更言。」絪即昭國司徒公也。再入相位,以清儉文學,號為賢相,於今傳之。渠牟之毀濫也。
  28. ^ 28.0 28.1 《因話錄·卷二·商部上》:司徒鄭真公,每在方鎮,崇樹公家,陳設器用,無不精備。至於宴犒之事,未嘗刻薄。而居常奉身,過於儉素。中外婚嫁,無日無之,凡是禮物,皆經神慮。公與其宗叔太子太傅絪,俱住招國,太傅第在南,出自南祖;司徒第在北,出自北祖。時人謂之「南鄭相」、「北鄭相」。
  29. ^ 《酉陽雜俎·續集卷五》:元和中,卿相多游此院。桐至夏有汗,污人衣如輠脂,不可浣。昭國東門鄭相,嘗與丞郎數人避暑,惡其汗,謂素曰:「弟子為和尚伐此樹,各植一松也。」
  30. ^ 《長安志·卷七》:元和中,卿相多游此院,柏至夏有汗,污人衣如輠脂不可浣,招國鄭相惡其汗,謂素曰:「弟子為伐此樹各植一松也。」
  31. ^ 《資治通鑑考異·卷二十一》:考異曰:舊傳:「李訓初名仲言,居洛中。李逢吉為留守,思入相。訓揣知其意,即以奇計動之,自言與鄭注善。逢吉遺訓金帛珍寶數百萬,令持入長安以賂注。」又曰:「初,注構宋申錫事,帝深惡之,欲令京兆尹杖殺。至是,以藥稍效,始善遇之。」獻替記曰:「先是,上惡鄭注極甚,嘗謂樞密使曰:『卿知有善和端公,無嘆京兆尹懦弱,不能斃於枯木!』
  32. ^ 《北里志》:其南二妓乃宜之與母也,因於棚後候其女傭以詢之曰:宣陽彩纈鋪張言為街使郎官置宴,張即宜之所主也。
  33. ^ 《唐闕史·卷下》:有長樂王居士者,耄年鶴髮,精彩不衰。
  34. ^ 《兩京新記·卷三》:觀內有道士馮黃庭碑,又有道士巴西李榮碑,永樂李正己為其文也。
  35. ^ 《因話錄·卷五·徵部》:裴光德垍在中書。有故人,官亦不卑,自遠相訪。
  36. ^ 《劇談錄·卷上》:時路相國秉鈞持權,與之不葉。一旦,重在新昌私第,值於公適至,路曰:「某與之賓朋,處士垂箔細看,此人終作宰相否?」
  37. ^ 《唐摭言·卷三》:新進士尤重櫻桃宴。乾符四年,永寧劉公第二子覃及第;時公以故相鎮淮南,敕邸吏日以銀一鋌資覃醵罰,而覃所費往往數倍。
  38. ^ 《唐摭言·卷四》:劉虛白與太平裴公早同硯席。及公主文,虛白猶是舉子。
  39. ^ 岑仲勉, 《从王涣墓志解决了晚唐史一两个问题》, 《歷史研究》 (09期), 1957年, (09期) 
  40. ^ 《南部新書·己》:永寧李相蔚在淮海,暇日,攜酒樂訪節判韋公昭度,公不在。
  41. ^ 41.0 41.1 《唐摭言·卷七》:太平王崇、竇賢二家,率以科目為資,足以升沈後進,故科目舉人相謂曰:「未見王竇,徒勞漫走。」
  42. ^ 《長安志·卷九》:秦中記靖恭崔公尚書為樂卿,自靖恭宅露冕從板輿入太常,觀者樂之。沅按唐書傳無為太常卿事,雲是太子太保非太傅。
  43. ^ 《劇談錄·卷下》:是時,升道鄭相國在內庭,夜草麻制,具述其事雲:「安數畝之居,仍非已有;卻四方之賂,惟畏人知。」
  44. ^ 《黃御史集·卷七》:代鄭郎中上興道鄭相書
  45. ^ 《唐兩京城坊考·卷三》:《黃滔集》有《代鄭郎中上靖恭盧相書》,蓋攜也。
  46. ^ 《雲溪友議·卷中》:東川處士柳全節,習百家之言,衣華陽鶴氅,或呼為「柳尊師」,又曰「柳百經」也。有子棠,應進士舉,才思優贍,見者奇之。龐嚴舍人眷眄諸歌姬,方戲於階,問:「牆頭何人也?」曰:「柳秀才也。」遽命姬者飾妝,召柳秀才對觀之。龐公曰:「恐牆上遠見,不得分明。」因請細而觀矚。棠深恥之,不辭而去。時裴諫議休相公,因封事出漢州,即棠舊知也。聞棠來,且喜;及再謁,則藍衫木簡而已。裴公問其故,對曰:「名場孤寒,虛擲光景。欲求斗粟之養,以成子道焉。」有宴,召馮戡、胡據、柳棠三舉士。裴公於棠名下注曰:「此柳秀才,已於鹽鐵求事,不用屈私。」令棠見之,蓋惜其舉子也。柳棠之欲罷舉者,為龐門之有失矣,乃棄藍袍而歸舊服。非時請見司諫,司諫謂曰:「酌然子年方少,篇翰如流,不可驥垂長坂,蘭謝深林。況今急士之秋,必能首送。」兼與薦書。開成二年,上第。後歸東川,歷旬,但於狹斜舊遊之處,不謁府主楊尚書汝士。楊公謂諸賓曰:「每見報,前柳棠秀才,多於妓家飲酒,或三更至暮,竟未相訪。社日必相召焉。」及召棠至,已在醉鄉矣。斟三器酒內一巨魚杯,棠不即飲。楊公乃誚曰:「文章謾道能吞鳯,杯酒何曾解吃魚。今日梓州張社會,應須遭這老尚書。」棠荅曰:「未向燕台逢厚禮,幸因社會接餘歡。一魚吃了終無恨,鯤化成鵬也不難。」初,棠與馮戡爭先,棠所頡頏;及第後,戡與詩曰:「桃花浪里成龍去,竹葉山頭退鷁飛。」棠、戡為友甚善焉。柳每於東川席上,狂縱日甚,干忤楊公,詩曰:「莫言名位未相儔,風月何曾阻獻酬?前輩不須輕後輩,靖安今日在衡州。」靖安,李宗閔尚書,與楊公中外昆弟,況有朗陵之分。東川益怒,為書讓其座主高鍇侍郎曰:「柳棠者,凶悖嚚豎,識者惡之。狡過仲容,才非犬子。且膺門之貴,豈宜有此生乎?」小宗伯曰:「某濫司文柄,以副懸旄,夙夜兢惶,恐招訕謗。是以搜求俊彥,冀輔聰明,不敢蔽才,與棠及第。」東川又書曰:「昔周公撻伯禽,以戒成王也;昌邑殺王式,(式,昌邑之師也。)而怨霍光乎?豈不由師傅之情爾?興亡之道,孔子先推德行,然後文學焉。吾師垂訓,千古不易。前書雲『不敢蔽才』,何必一柳棠矣!若以篇章取之,寧失於何植、王滌也?」高公又復書曰:「唐堯之聖也,不致丹朱之賢;宣尼之明也,不免仲由之害。如其可化,安有墜典?伊祁九子,盡可等於黃唐;門人三千,悉能繼於顏閔。若棠者,自求瑕玷,難以磨滅。其所忤黷尊威,亦予謬舉之過也。」棠聞二公交讓,不任憂惕,又不敢遠申卑謝,遂之劍州王使君。使君者,善畫松竹狗兔,以十五侯而四郡守。棠至,聯夕而飲。王君辭曰:「某以衰朽,恐乖去就。小男忝趨文場,不知許容侍座否?老夫暫歸憩歇焉。」王氏之子洎醉,輕易之甚。棠呵之曰:「公稱舉人,與棠分有前後。畫師之子,安得無禮於先輩乎?」王氏乃自去其道服,空戴黃葛巾,謂棠曰:「我大似賢尊,尊師幸不喧酗耳!」棠轉益怒,叱咤而散。柳生雖登科第,始參越嶲軍事,而夭喪。且渤海高公,三榜一百二十人,多平人得路。若柳棠者,誠累恩門舉主。昇平裴公曰:「人不易知乎?」
  47. ^ 《南部新書·乙》:五方師子本領出在太常,靖恭崔尚書邠為樂卿,左軍並教坊曾移牒索此戲,稱雲備行從。
  48. ^ 《舊五代史·卷一百八·列傳五》:長興中,以與明宗有舊,常貯入相之意,從容謂時相曰:「唐祚中興,宜敦敘宗室,才高者合居相位。仆雖不才,曾事莊宗霸府,見今上於藩邸時。家代重侯累相,靖安李氏,不在諸族之下;論才較藝,何讓眾人。久置仆於朝行,諸君安乎?」
  49. ^ 吳鋼主編;陝西省古籍整理辦公室,洛陽市第二文物工作隊編;王京陽等點校. 《全唐文补遗 第8辑》. 西安: 三秦出版社. 2005年6月: 158. ISBN 7-80628-944-5 (中文(繁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