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封裕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封裕五胡十六國時代前燕官員,渤海郡蓨縣人,前燕東夷校尉封抽之子。從兄弟封放封奕,其子封衡,字百華。

他在鮮卑慕容部大人慕容廆麾下為官,313年四月,和宋該、皇甫岌、皇甫真、繆愷、劉斌、封奕同掌樞要。

337年九月,鮮卑慕容部大人慕容皝即位燕王,封裕擔任記室監。後任記室參軍。

345年正月,慕容皝把牛借給貧民,讓他們在苑囿中佃耕,賦稅收取十分之八,自己有牛的收稅十分之七。封裕於是上書規諫:

臣聞聖王之宰國也,薄賦而藏於百姓,分之以三等之田,十一而稅之;寒者衣之,飢者食之,使家給人足。雖水旱而不為災者,何也?高選農官,務盡勸課,人治周田百畝,亦不假牛力;力田者受旌顯之賞,惰農者有不齒之罰。又量事置官,量官置人,使官必稱須,人不虛位,度歲入多少,裁而祿之。供百僚之外,藏之太倉,三年之耕,餘一年之粟。以斯而積,公用於何不足?水旱其如百姓何!雖務農之令屢發,二千石令長莫有志勤在公、銳盡地利者。故漢祖知其如此,以墾田不實,征殺二千石以十數,是以之際,號次昇平。

自永嘉喪亂,百姓流亡,中原蕭條,千里無煙,饑寒流隕,相繼溝壑。先王以神武聖略,保全一方,威以殄奸,德以懷遠,故九州之人,塞表殊類,襁負萬里,若赤子之歸慈父,流人之多舊土十倍有餘,人殷地狹,故無田者十有四焉。殿下以英聖之資,克廣先業,南摧強趙,東滅句麗,開境三千,戶增十萬,繼武闡廣之功,有高西伯。宜省罷諸苑,以業流人。人至而無資產者,賜之以牧牛。人既殿下之人,牛豈失乎!善藏者藏於百姓,若斯而已矣。邇者深副樂土之望,中國之人皆將壺餐奉迎,石季龍誰與居乎!且魏、晉雖道消之世,猶削百姓不至於七八,持官牛田者官得六分,百姓得四分,私牛而官田者與官中分,百姓安之,人皆悅樂。臣猶曰非明王之道,而況增乎!且水旱之厄,所不免,王者宜浚治溝澮,循西門、史起溉灌之法,旱則決溝為雨,水則入於溝瀆,上無《雲漢》之憂,下無昏墊之患。

句麗、百濟宇文段部之人,皆兵勢所徙,非如中國慕義而至,咸有思歸之心。今戶垂十萬,狹湊都城,恐方將為國家深害,宜分其兄弟宗屬,徙於西境諸城,撫之以恩,檢之以法,使不得散在居人,知國之虛實。

今中原未平,資畜宜廣,官司猥多,游食不少,一夫不耕,歲受其飢。必取於耕者而食之,一人食一人之力,游食數萬,損亦如之,安可以家給人足,治致昇平!殿下降覽古今之事多矣,政之巨患莫甚於斯。其有經略出世,才稱時求者,自可隨須置之列位。非此已往,其耕而食,蠶而衣,亦天之道也。

殿下聖性寬明,思言若渴,故人盡芻蕘,有犯無隱。前者參軍王憲、大夫劉明並竭忠獻款,以貢至言,雖頗有逆鱗,意在無責。主者奏以妖言犯上,至之於法,殿下慈弘苞納,恕其大辟,猶削黜禁錮,不齒於朝。其言是也,殿下固宜納之;如其非也,宜亮其狂狷。罪諫臣而求直言,亦猶北行詣越,豈有得邪!右長史宋該等阿媚苟容,輕劾諫士,己無骨鯁,嫉人有之,掩蔽耳目,不忠之甚。

四業者國之所資,教學者有國盛事。習戰務農,尤其本也。百工商賈,猶其末耳。宜量軍國所須,置其員數,已外歸之於農,教之戰法,學者三年無成,亦宜還之於農,不可徒充大員,以塞聰俊之路。

臣之所言當也,願時速施行;非也,登加罪戮,使天下知朝廷從善如流,罰惡不淹。王憲、劉明,忠臣也,願宥忤鱗之愆,收其藥石之效。

[1]

慕容皝看到封裕上書後、下令全部廢除苑囿,交給百姓中沒有田地的人耕種。實在貧窮的,官府借給耕牛;財力有餘卻想得到官府耕牛的,都依照魏、晉舊法收稅。命令溝瀆按時修治。工商之人、學員人數,都應當裁減選擇。王憲、劉明,可以恢復原來官職,仍當諫官。如有想指出君主的過失的人,不論貴賤,不必有所忌諱。

封裕忠正耿直,深知王臣的禮節,特賜錢五萬。

慕容皝奨勵學問,一有時間就到學捨去,經常親臨學校講授。考查錄用生徒達一千多人,人數還在不斷增加。這是封裕上書促進的。

350年九月,封裕被任命為河間郡太守。

351年二月,為阻止前燕救援後趙冉閔大司馬從事中郎常煒出使前燕龍城。燕王慕容儁派封裕去詰問常煒。封裕問道:「冉閔是石氏的養子,卻為叛逆之舉,怎敢狂妄地自稱尊號。」常煒說:「商湯放逐夏桀周武王討伐商紂,以此而振興了商、周的大業;曹操被宦官養育,最終奠定了曹魏的基礎。如果不是順應了上天之命,怎麼能夠成功。由此可見,何必還要來責問我。」封裕說:「聽人說冉閔初立的時候,曾用金子為自己鑄像來占卜成敗,但沒有鑄成,是真的嗎?」常煒說:「沒有聽說過。」封裕說:「從南方來的人都說確實是這樣,你為什麼要隱瞞?」常煒說:「奸人假傳天命迷惑人心,就要假借祥瑞、偽托占卜。大魏皇帝握有傳國印璽,佔據中州,受之於天命。還要取決於金像嗎?」封裕說:「傳國璽在哪裏?」常煒說:「在鄴城。」封裕說:「張舉說在襄國。」常煒說:「誅殺胡人混亂之中,在鄴城的人幾乎全滅,逃脫漏網的也潛伏在水渠水溝中,他們怎會知道傳國印璽在哪裏。他們為了求救,什麼荒誕謊言都能說,何況一個傳國印璽。」慕容儁認為張舉所說的是真話,於是就在常煒身邊堆上木柴,派封裕勸誘道:「請你再想想,沒必要白白地化為灰燼。」常煒厲言正色,寧死不屈。慕容儁沒有殺他,把常煒囚禁在龍城。封裕官至中書監

註釋

[編輯]
  1. ^ 《晉書 卷109 慕容皝》

參考文獻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