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層面 (語言學)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語法研究的層面,也稱平面語言學上指語法研究的幾種視角, 包括句法層面、形態層面、語義層面和語用層面。 語法層面的方法論受到了查爾斯·莫里斯符號學的影響。1981年,胡裕樹在其主編的高校教材《現代漢語》裏提出了「三個平面」思路,即句法、語義和語用層面[1],之後胡裕樹、范曉又在《試論語法研究的三個平面》中比較詳細的討論了這一思想並舉例分析。[2]「三個平面」研究思路的確認,是80年代中國現代漢語語法研究大發展時期最重要的理論建樹之一,確立了現代漢語語法立體研究的觀念。[3]

漢語以外,也有相似層面論提出,如角田太作在探討日語和英語當中主語的定義時,主張應當從「語法分析的四個層面」(文法分析の四つのレベル)去分解主語,即動作者(施事)、主格、主題、主語,對應語義層面、形態層面、語用層面和句法層面。[4]對比「三個平面」,角田的「四個層面」還囊括了漢語語法研究所沒有的形態變化的視角。

句法層面

[編輯]

句法層面要求對句子進行句法分析,就是對詞語和詞語(符號與符號)按照一定方式組合構成的句法結構進行分析。使用的術語如句子成分主語謂語賓語短語類型如偏正詞組並列詞組等,方法如句子成分分析、層次分析。句法分析是偏重於結構和範式的。[2][4]

形態層面

[編輯]

句法層面要求對句子進行形態分析,就是對詞語的形態作分析,這些形態往往與句法和語義都有聯繫。使用的術語如語法格主格賓格斜格,以及配列上的主賓格作通格、中立型等。[4]

語義層面

[編輯]

語義層面要求對句子進行語義分析,就是對詞語和詞語所指的客觀內容(符號與內容)之間的關係進行分析。使用的術語如語義角色施事受事配價一價動詞二價動詞等,方法如語義特徵分析、配價結構分析。[2][3][4]

語用層面

[編輯]

語用層面要求對句子進行語用分析,就是對詞語與使用者(符號與內容)之間的關係進行分析,也就是分析人怎樣運用詞語和句子進行交際。使用的術語如話題述題表達重點焦點等。語用分析是側重於動態的。[2][4]

分析舉例

[編輯]
a. 我讀過《紅樓夢》了。
b. 《紅樓夢》我讀過了。

例句 a.當中:

  • 句法層面:「我」是主語。「讀過《紅樓夢》」是謂語。「《紅樓夢》」是賓語。
  • 形態層面:形態上沒有變化,故不分格。
  • 語義層面:「我」是動作「讀」的施事。「《紅樓夢》」是受事。
  • 語用層面:「我」是話題。「讀過《紅樓夢》」是述題。強調舊信息「我」。

例句 b.當中:

  • 句法層面:「《紅樓夢》」是主語。「我讀過」是謂語,「讀」是謂語動詞。
  • 形態層面:形態上沒有變化,故不分格。
  • 語義層面:「我」是動作「讀」的施事。「《紅樓夢》」是受事。與(1)相同。
  • 語用層面:「讀過《紅樓夢》」是話題。「我」是述題。強調舊信息「《紅樓夢》」。

[2]

參考文獻

[編輯]
  1. ^ 胡, 裕樹. 现代汉语:增订本.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1. 
  2. ^ 2.0 2.1 2.2 2.3 2.4 胡裕樹. 范曉. 试论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 新疆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1986, (02). 
  3. ^ 3.0 3.1 陸, 儉明; 沈, 陽. 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 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4: 36. ISBN 7301061064. 
  4. ^ 4.0 4.1 4.2 4.3 4.4 角田太作. 世界の言語と日本語 言語類型論から見た日本語 改訂版. くろしお出版. 2009: 117–239 (日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