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愛羣大酒店

座標23°6′43.41″N 113°15′05.59″E / 23.1120583°N 113.2515528°E / 23.1120583; 113.2515528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愛羣大酒店
位置 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沿江西路113號
官方名稱愛羣酒店
類型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評定時間1993年
參考編碼4-?
時代1937年
官方名稱新愛群大廈
評定時間2014年1月26日
參考編碼GZ-01-0069

愛羣大酒店(英語:Oi Kwan Hotel),是廣州市一家老牌酒店,位於沿江西路,由旅美華僑陳卓平等人出資400萬港幣興建,原為香港愛群人壽保險有限公司的物業,是廣州市第一座用鋼筋水泥構築的高層建築[1]。大廈在1937年至1967年保持了「廣州第一高樓」的地位。

大樓由1931年開始設計,1934年10月1日動工興建,1937年(民國二十六年)4月落成,7月開幕。在當時是擁有「頭頂電風扇,腳踏花階磚」享受的高級酒店,酒店因此在當時執華南旅遊業的牛耳,在海內外有較大的影響,而有「南中國之冠」的美譽[2]。不少政要名人如李宗仁于右任孫科霍英東馬萬祺何賢等曾下榻於此,而酒店大堂內一直懸掛李宗仁、孫科所贈題詞[3]

現酒店是廣州市旅遊局屬下的三星級酒店,由廣州市政府下屬公司嶺南集團管理及營運。1993年被公佈為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

[編輯]
愛群大廈巴士站,站名英文名所引用的愛群大酒店英文名「Oi Kwan」曾被廣州市交通委員會定為「Aiqun」,但近年巴士站名已跟隨回酒店原有英文名(參見廣州地名)。
外部圖片連結
image icon 愛羣各時期的相片
「香港愛羣人壽保險有限公司廣州分行」的牌匾,原立於愛羣大酒店門外至1949年10月,現藏於廣州近代史博物館
民國時期的西餐廳價目表。
廣州西濠,此乃愛羣大酒店前的馬路(現沿江西路),近大同酒家博濟醫院

酒店由建築師李炳垣、陳榮枝根據業主的「高冠全市、外表宏偉、建築堅固、設備舒適」的要求設計,基址在舊堤(長堤大馬路)與新堤(沿江西路)之間的三角位置[1]

1937年愛群大酒店開幕時,酒店準備了近百套文房四寶,數十名服務員磨張羅,數十名社會精英人士揮毫題字,包括孫科于右任余漢謀等。其中李宗仁的開幕題字是「賓至如歸」,左側題有「李宗仁題」四字並蓋章裝裱。

1948年至1949年,在遼沈平津淮海三大戰役失利後的大批民國政府高官撤到廣州,不少人入住愛群大酒店:立法院長童冠賢住2樓、甘肅省主席馬鴻逵住7樓、青海省主席馬步芳住8樓、行政院善後事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曾任北京大學校長的蔣夢麟住14樓,韓國大使館則在愛群租房。

1949年10月14日廣州解放時的愛群酒店,外牆貼有毛澤東形象的「中國人民站起來了」海報

1949年10月14日,解放軍進駐太平路(現人民路)一帶,中國人民解放軍廣州市軍事管制委員會「接管」(實際是沒收充公)了愛群大酒店。作為中共建政後的首任廣州市長葉劍英,就在愛群的西樓的二樓辦公,辦公室面積為40平方米左右。後來他也曾在此多次接待港澳人士及各國代表。葉劍英離開後辦公室被改成餐包房和餐廳大堂。而廖冰兄以「人間畫會」的名義發起製作題為「中國人民站起來了」的毛澤東巨像,與張光宇張正宇陽太陽王琦關山月廖冰兄楊秋人等30多位畫家集體繪製,獻給毛澤東建立的新政權。1949年11月7日,巨畫開始懸掛於愛群大酒店外牆,畫像高30多米、寬10米,從大廈的11樓一直掛至2樓,畫中描繪毛澤東揮手的形象,畫上書寫着「中國人民站起來了」八個大字。

後來酒店高處正中的「愛羣」二字及幾個招牌均被當局拆去。

1952年當局把酒店改名愛群大廈

1965年7月在東側興建一座佔地700多平方米,高67.32米、分18層、面積1.3萬平方米的的新愛群。新愛群比舊愛群略高,據稱是要顯示「新社會」勝於「舊社會」。

1978年3月的人民大廈

文化大革命期間,當局再把酒店改名為人民大廈,不久後人客驟減,經營困難,當局便將其經營權轉賣多次。

1981年8月,愛群引進外資進行全面裝修,由香港中港發展顧問有限公司承包工程,於1982年10月改造完畢。

1984年新愛群頂部的3層樓改建成旋轉餐廳,內部被改造,外牆再粉刷,鋼窗換成鋁合金窗。曾承辦第1至10屆廣交會的開、閉幕酒會。

1985年3月復名愛群大廈,1988年11月5日再復名愛群大酒店,由當時已88歲的書法家秦咢生書寫招牌,重新製成18米的大招牌懸於大廈高處正中,但順序變成了由左至右,與歷史不符,多年後再把順序改回右至左。地下招牌等後來也被部分按原樣重製恢復。

建築特色

[編輯]

酒店的建築面積為1.14萬平方米,高64,共15,有「南中國之冠」的美譽,被當時新聞界譽為「開廣州高層建築之新紀元」。建築佔地800多平方米,平面為三角形,它仿照美國當時時興的摩天大樓形式,是廣州當時唯一的鋼結構高層建築。設計師借鑑了紐約伍爾沃斯大樓新哥德式設計手法,同時融入嶺南建築特色,首層沿街以騎樓建築形式跨建行人路上,二樓以上建有天井,有利於炎熱氣候下的空氣對流並降低室溫,2至11樓四周為房,12樓以上為塔樓,外形採取垂直線形式,具有抗颱風性能。建築外牆白色水洗石米飾面。抗日戰爭初期為避免被轟炸塗成黑色,至1964年才重新粉刷。

當時,愛群也以設備最新式、完善、豪華而著稱。全座大樓擁有客房300間,雙人房設有電話、衛生間,上落有電梯。夏有風扇,冬有暖氣,還設有中西餐廳、酒吧。

英文名稱

[編輯]

愛羣大酒店從中華民國創始至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前,一直使用傳統的粵式郵政式拼音Oi Kwan Hotel」。而酒店被充公後就被改成漢語拼音Aiqun Hotel」,與很多國有企業的做法相同(部分在後來恢復,如大同酒家)。在中文復名後很長的一段日子裏,只有大門的外牆招牌可以見到原英文名,但內部實際並未恢復使用,造成「內外有別」的奇怪現象,不同的英文名令外籍人士認為是兩間不同的酒店。嶺南集團接管酒店後在商標重新使用原本的英文名。

參見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

23°6′43.41″N 113°15′05.59″E / 23.1120583°N 113.2515528°E / 23.1120583; 113.2515528

  1. ^ 1.0 1.1 歷史名勝·愛群大廈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廣州圖書館 2003-08-27
  2. ^ 愛群大酒店傳奇[失效連結] 歷史故事 廣州老字號傳奇
  3. ^ 舊貌新顏話「愛群」 2019-04-26 大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