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拙政園

座標31°19′28″N 120°37′48″E / 31.324361°N 120.629876°E / 31.324361; 120.629876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蘇州古園林:拙政園
世界遺產
由上至下從左到右依次為:
位於拙政園中部的見山樓、遠香堂和香洲
官方名稱Classical Gardens of Suzhou: Humble Administrator's Garden(英文)
Jardins classiques de Suzhou: Le Jardin de l'Humble Administrateur(法文)
位置 中國亞洲和太平洋地區
標準文化:(i)(ii)(iii)(iv)(v)
參考編碼813
登錄年份1997年(第21屆會議
擴展年份2000年
拙政園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
地址江蘇省蘇州市
座標31°19′28″N 120°37′48″E / 31.324361°N 120.629876°E / 31.324361; 120.629876
分類古建築及歷史紀念建築物
時代
編號1-121
認定時間1961年
拙政園
蘇州園林
公佈批次第一批
編號001
文保等級世界文化遺產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所在轄區姑蘇區
地址東北街178號
面積45790平方米
園林類別宅第園林
建造年代始建於
權屬性質國有
管理主體蘇州市園林和綠化管理局
保護情況
開放情況開放
開放時間全年 7:30 - 17:30
(11月16日 - 次年2月29日為17:00閉園)
票價旺季(4/5/7/8/9/10月):90元
淡季(1/2/3/6/11/12月):70元
網站蘇州拙政園官網
蘇州園林拙政園中的船屋

拙政園,是中國江南一座園林,位於蘇州市姑蘇區東北街178號,始建於明朝正德年間,初為御史王獻臣佛寺以建。它是中國園林的傑出代表,亦是江南私家花園典範,1961年被國務院列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1年被國家計委、旅遊局、建設部列為國家級特殊遊覽參觀點,1997年,與其它數座園林一同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拙政園始建於明正德四年(1509),為明代弘治進士、御史王獻臣棄官回鄉後,在唐代陸龜蒙宅地和元代大弘寺舊址處拓建而成。取晉代文學家潘岳《閒居賦》中「築室種樹,逍遙自得……灌園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為政也」句意,將此園命名為拙政園。據傳王獻臣在建園之期,曾請吳門畫派的代表人物文徵明為其設計藍圖,形成以水為主、疏朗平淡、近乎自然風景的園林。王獻臣死後,其子一夜豪賭,將園輸給徐氏,其子孫後亦衰落。明崇禎四年(1631)園東部歸侍郎王心一,名「歸田園居」。園中部和西部,主人更換頻繁,乾隆初,中部復園歸太守蔣棨所有。咸豐十年(1860)太平軍進駐蘇州,拙政園為忠王府,相傳忠王李秀成以中部見山樓為其治事之所。光緒三年(1877)西部歸富商張履謙,名「補園」。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得到了保護修復,並於1952年正式對外開放。   

拙政園佔地面積78畝(52000平方米),全園分東、中、西三部分。另有住宅部分現為園林博物館展廳。東部明快開朗,以平岡遠山、松林草坪、竹塢曲水為主。中部為拙政園精華所在,池水面積佔1/3,以水為主,池廣樹茂,景色自然,臨水佈置了形體不一、高低錯落的建築,主次分明。西部水池呈曲尺形,其特點為台館分峙,迴廊起伏,水波倒影,別有情趣,裝飾華麗精美,主體建築為靠近住宅一側的卅六鴛鴦館。[1]

歷史

[編輯]

明正德四年(1509年),因官場失意而還鄉的御史王獻臣,以大弘寺址拓建為園,取晉代潘岳《閒居賦》中「灌園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是亦拙者之為政也」意,名為「拙政園」。中亘積水,浚治成池,瀰漫處「望若湖泊"。園多隙地,綴為花圃、竹叢、果園、桃林,建築物則稀疏錯落,共有堂、樓、亭、軒等三十一景,形成一個以水為主、疏朗平淡,近乎自然風景的園林,「廣袤二百餘畝,茂樹曲池,勝甲吳下」。

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文徵明依園中景物繪圖三十一幅,各系以詩,並作《王氏拙政園記》。

王獻臣死後,其子一夜賭博將園輸給徐氏。徐氏子孫後亦衰落,園漸荒廢。

明崇禎四年(1631年),園東部荒地十餘畝為侍郎王心一購得。王善畫山水,悉心經營,佈置丘壑,於崇禎八年(1635年)落成,名「歸田園居」。中有秋香樓、芙蓉榭、泛紅軒、蘭雪堂、漱石亭、桃花渡、竹香廊、嘯月台、紫藤塢、放眼亭諸勝,荷池廣四、五畝,牆外別有家田數畝。園中多奇峰,山石仿峨眉棧道。據清雍正六年(1728年)沈德潛作的《蘭雪堂圖記》,當時園中崇樓幽洞、名葩奇木、山禽怪獸,與已蕩為丘墟的拙政園中部適成對照。直至道光年間,王氏子孫尚居其地,但已漸荒圮,大部變為菜畦草地。

園之中部與西部則歸屬變化較繁。清初順治四、五年(1647—1648年)間,錢謙益(牧齋)曾構曲房於此,安置名妓柳如是在內居住。清兵入蘇,園為鎮將所佔。當時園主系徐氏第五代後人,不得已在清順治十年(1653年)以二千金將園廉售於大學士海寧陳之遴。陳得園後重加修葺,備極奢麗。內有寶珠山茶三四株,花時巨麗鮮妍,為江南所僅見。但陳長期在京,購園五年後即獲罪被謫遼東,客死於謫所,始終未見園中一花一木。清康熙元年(1662年),拙政園沒為官產,被圈封為寧海將軍府,次第為王、嚴兩鎮將所有。清康熙三年(1664年)又改為兵備道(安姓)行館,未有改作。之後,園被發還給陳之遴子,賣與吳三桂婿王永寧。在此以前,園主雖屢有變動,但大都仍拙政園之舊。至王永寧則大興土木,易置丘壑,園的面貌與文徵明圖記中所述已大不相同。園內建斑竹廳、娘娘廳,為三桂女起居處。又有楠木廳,列柱百餘,石礎徑三、四尺,高齊人腰,柱礎所刻皆升龍,又有白玉龍鳳鼓墩,窮極侈麗。至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拙政園改為蘇松常道新署,參議祖澤深將園修葺一新,增置堂三楹、重門三楹。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蘇松常道缺裁。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康熙帝玄燁南巡曾來此園。同年編成的《長洲縣誌》中寫道:「廿年來數易主,雖增葺壯麗,無復昔時山林雅致矣」。

拙政園自蘇松常道署裁撤(1683年)後,漸散為民居,先由王皋聞、顧璧斗兩富室分得,後總戎嚴公偉亦居於此。乾隆初,園又分為中部的「復園"和西部的「書園」兩部分。至此,原來渾然一體、統一規劃的拙政園,演變為相互分離、自成格局的三個園林。中部的復園歸太守蔣棨(字誦先,號信夫,1703-1780,為蔣燦玄孫、王揆外孫,袁枚親家)所有。當時園內荒涼滿目,蔣氏經營有年,始復舊觀。園中藏書萬卷,春秋佳日,名流觴詠,極一時之盛,曾有《復園嘉會圖》傳世。袁枚、趙翼、錢大昕等相繼來此,流連賦詩。袁枚有句云:「人生只合君家住,借得青山又借書」。但蔣棨歿後,園就逐漸荒落了。西部的書園主是太史葉士寬,中有擁書閣、讀書軒、行書廊、澆書亭諸勝,皆昔年廢地,由葉氏新築。擁書閣有十景,士寬之子樹藩曾與其甥武進趙懷玉賦詩記之。書園後歸道員沈元振,園中第宅為太常博士汪美基所居,旋又分屬程、趙、汪等姓。

清嘉慶十四年(1809年),刑部郎中海寧查世倓購得此園。蔣氏擁有復園七十餘年之後,至此易主。其時園中池堙石頹,查氏修繕經年,煥然一新,仍名復園。但為時不久,至嘉慶末年又歸吏部尚書協辦大學士平湖吳璥,其子觀察晉德也曾居此,故蘇人呼為吳園。春日遊人如織,攤販雜陳。雖然是園仍保持了「水木明瑟曠遠,有山澤間趣」的特點,但視舊園僅得三分之一。故清道光廿二年(1842年)梁章鉅挾惲南田圖遊園印證時,謂園景與一百六十多年前的惲圖已大不相同。由於吳氏長期在外地做官,疏於管理,逐漸亭台傾圮,池館蕭條。園南的東部花園第宅,其時歸部郎潘師益。潘與其子㬶在內營構瑞棠書屋。

清咸豐十年(1860年)六月二日(舊曆四月十三),太平軍進駐蘇州。太平天國忠王李秀成以拙政園並東面的潘㬶子潘愛軒宅、西面的汪碩甫宅合建忠王府,相傳見山樓為其治事之所。「工匠數百人終年不輟,工且未竣,城已破矣」(馬如飛《劫餘灰錄》)。據李鴻章後來給李鶴章的信中所述,「忠王府瓊樓玉宇,曲欄洞房,真如神仙窟宅」,「花園三四所,戲台兩三座,平生所未見之境也」。

清同治二年(1863年),李鴻章佔領蘇州後,將忠王府作為自己的江蘇巡撫行轅,藩臬司也在其中辦公。由善後局付白銀三千兩給原園主吳氏,以園歸公,西面的汪姓房屋仍歸汪氏。當時官府還附設醫藥局於園內,行醫施藥。過了一年多,有人入游,見園內「事物已頹損十之五」。至清同治五年(1866年),巡撫衙門遷離拙政園。

清同治十年(1871年)冬,南皮張之萬(光緒中為大學士,從弟張之洞)任江蘇巡撫時,居拙政園原潘宅房屋內。張能書畫,經營修治,漸復舊觀。有遠香堂、蘭畹、玉蘭院、柳堤、東廊、枇杷塢、水竹居、菜花樓、煙波畫舫、芍藥坡、月香亭、最宜處諸勝,繪有《吳園圖》十二冊。後張之萬升任浙閩總督,離蘇有日,就與右布政使並恩賜管理蘇州織造部堂德壽、糧儲道英朴、恩竹樵三人(俱滿族)商議,倡立會館,以價銀三千、修理費二千匯交藩庫。於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正月,改為「八旗奉直會館」,其範圍包括園的中部花園及前面的房屋,園仍名拙政。清光緒十三年(1887年)又曾修葺過一次,這一以水為主、水面闊廣、景色自然的格局基本保持至今。

清光緒三年(1877年),園西部花園的汪姓宅園以價銀六千五百兩售於吳縣富商張履謙,易名為「補園」。當時園中亭台只存一、二處,殘破不堪,已非昔日景況。經張履謙大加修葺,遂有塔影亭、留聽閣、浮翠閣、笠亭、與誰同坐軒、宜兩亭等勝景,又新建了精緻綺麗的卅六鴛鴦館、十八曼陀羅花館。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張獲得文徵明《王氏拙政園記》石刻碑拓,重摹上石,又得文徵明、沈周遺像,為之建「拜文揖沈之齋」。張氏以巨款經營多年,追求奢麗,部分失去了拙政園疏朗閒適的特點。但張與其孫紫東俱愛好崑曲,所構卅六鴛鴦館,其頂層結構為「卷棚頂」,音響效果甚佳。崑曲前輩俞振飛常隨父「曲聖」粟廬來此園遊憩度曲。

清宣統三年(1911年)11月21日,江蘇都督程德全曾通告全省,在此園召開江蘇臨時省議會。此時八旗奉直會館已改稱奉直會館。由於八旗奉直人遊宦於蘇的日益減少,會館經濟不佳,於是對外開放,收取游資。園中開闢茶室,並曾辟娛樂場,以唱滑稽戲、說書等招攬遊客。日常祗數十人入游,唱戲時可增至二、三百人。

民國八年(1919年)左右,奉直會館房宅(現蘇州博物館處)曾闢作時疫醫院。民國十七年(1928年)九月與廿三年(1934年)十月間,又二度被借作戒煙所。之後,還曾做過區公所。現工藝美校部分房宅在民國九年左右,售與李鴻章之侄、清末雲貴總督李經羲。經李以巨款翻修,甚為精緻。李不久即歿,子孫無人居蘇,房屋後曾抵押與某銀行。

民國十九年(1930年)七月十五日,園內迴廊因年久失修,突然坍倒,壓傷遊客兩人。此後,坍倒的迴廊一直用木頭支撐。見山樓後的木橋,也斷裂不能通行。至抗戰爆發前夕,一代名園已衰落至「狐鼠穿屋,蘚苔蔽路」的境地。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冬,日本侵略軍飛機幾度轟炸蘇州。遠香堂受震破損,南軒被焚毀,園內到處亭閣傾圮,枯葦敗荷,荒穢不堪。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江蘇省省長陳則民見奉直會館大部分房屋倖存未毀,即租用拙政園為偽省政府辦公處。還向張氏借租了補園。其間曾稍加修葺。陳群任偽省長時,又在西花園建日本式木屋一所,專門接待日軍將領、特務頭目等在內吃喝玩樂。

園的東部,即「歸田園居」久已荒廢,部分變為荒地,部分散為民居,與中部花園以牆隔絕。進出由道觀弄(1958年砌斷)與東北街相通。園內殯舍數間,棺柩雜陳,又有破舊民房十餘間,荒地一片。至偽江蘇省政府教育廳佔用時,將園東部花園與中部花園打通,造小洋房一所,供偽官居住。又將土墩上小亭(名補拙,現放眼亭)稍加修葺。余則野草遍地,荒蕪依然。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盤踞在拙政園的省政府隨之瓦解。1946年9月,國立社會教育學院從四川璧山遷蘇,借拙政園為校舍。中部花園和房屋部分為辦公教學區及學生宿舍,東部花園作為教職員宿舍,並將園外菜地(現天泉亭處)買下,闢作操場。西部的補園仍屬張氏。1948年,社會教育學院因校舍不足,又向張氏後人張逸儕租借了西部花園和部分房屋。

1949年,蘇州解放後,社教學院並遷無錫。拙政園及前部房屋由蘇南行政區蘇州行政區專員公署使用。1951年11月,拙政園被劃歸蘇南區文物管理委員會管理,專員公署另遷新址。文管部門立即修繕,延請專家名匠,規劃整治,山、水、橋、亭、廳、堂、牆、門,務期按原樣修復。1952年10月,工程竣工,同年11月6日,整修後的拙政園中部花園和西部花園正式開放。東部暫為花圃和職工宿舍。園前的房屋,中間部分(現博物館)歸蘇南文管會使用,東面(現工藝美校)為蘇南區蘇州圖書館(1951年11月遷入),西面(現平江區醫院)為洪澤小學。

1954年,市園林管理處成立後,從蘇南文管會接管了拙政園,年底開始又大加整修。之後,在東部花園重築圍牆,逐步浚池疊石,植樹蒔花。

1959年下半年起,又對東部花園進行大規模修建,新建了大門、芙蓉榭、涵青亭、秫香館等,1960年9月完工。至此,拙政園中、西、東三部重又合而為一,成為完整統一而又各有特色的名園。

1976年拙政園徵用土地九畝八分,擴大花圃面積。1979年以來,對園內建築、假山多次進行了維修,碑刻、匾額、楹聯、家具陳設等也陸續恢復。

1980年,以4萬元和木材26立方米大修遠香堂。

1985年,大修香洲、浮翠閣。

1988年3月30日,工藝美校搬出李宅,蘇州市園林管理局投資120萬元進行整修,1989年4月25日竣工。至此,拙政園宅園合一。

1992年9月,在拙政園的原住宅部分(李宅原工藝美校所用部分)中軸線建成了中國第一座以園林為專題的博物館。該館按四進廳堂佈置成「園原」、「園史」、「園趣」、和「園冶」四個展廳,展現蘇州園林在2000多年歷史中的歷程和風采。

2003年,整治東部周邊環境,建成園外苑。

2007年,建成園林博物館新館。[2]

規模

[編輯]
拙政園中部遠香堂南
拙政園中部見山樓
拙政園中部香洲

東部

[編輯]

系1959-1960年新建。今用為拙政園主要入口。重要的景點有秫香館、松林草坪、芙蓉榭、天泉亭等。東部的範圍大致相當於明朝王心一「歸田園居」,然景物全非,其風格與作為晚清遺產的拙政園不相屬。東部原稱「歸田園居」,是因為明崇禎四年(公元1631年)園東部歸侍郎王心一而得名。約31畝,因歸園早已荒蕪,全部為新建,佈局以平岡遠山、松林草坪、竹塢曲水為主。配以山池亭榭,仍保持疏朗明快的風格,主要建築有蘭雪堂、芙蓉榭、天泉亭、綴雲峰等,均為移建。[3]

中部

[編輯]

中部系晚清八旗奉直會館(建於1872年,1887年曾經大舉修葺)之遺存。[4]

中部是拙政園的主景區,為精華所在。面積約18.5畝。其總體佈局以水池為中心,亭台樓榭皆臨水而建,有的亭榭則直出水中,具有江南水鄉的特色。池廣樹茂,景色自然,臨水佈置了形體不一、高低錯落的建築,主次分明。總的格局仍保持明代園林渾厚、質樸、疏朗的藝術風格。以荷香喻人品的「遠香堂」為中部拙政園主景區的主體建築,位於水池南岸,隔池與東西兩山島相望,池水清澈廣闊,遍植荷花,山島上林蔭匝地,水岸藤蘿粉披,兩山溪谷間架有小橋,山島上各建一亭,西為「雪香雲蔚亭」,東為「待霜亭」,四季景色因時而異。遠香堂之西的「倚玉軒」與其西船舫形的「香洲」 (「香洲」名取以香草喻性情高傲之意)遙遙相對,兩者與其北面的「荷風四面亭」成三足鼎立之勢,都可隨勢賞荷。倚玉軒之西有一曲水灣深入南部居宅,這裏有三間水閣「小滄浪」,它以北面的廊橋「小飛虹」分隔空間,構成一個幽靜的水院。

主體建築為遠香堂,為拙政園之主建築。遠香堂是一座四面廳,建於明代王氏拙政園若墅堂的舊址上。它面水而築,面闊三間,結構精巧,周圍都是落地玻璃窗,可以從裏面看到周圍景色,堂的正中間匾額,題「遠香堂」三字,系今人張辛稼補書,原額為清沈德潛所書,文革中毀。堂的南面有小池和假山、竹林。堂的北面是寬闊的月台,月台臨池。池中有東西二島。西為雪香雲蔚亭所踞,亭子正對遠香堂的兩根柱子上配有署名「徵明」的對聯:「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亭中央「山花野鳥之間」的題額,署名「元璐」(明倪元璐)——此額對均系五十年代購自古舊商店。東則為待霜亭,原名「北山亭」,1981年以文氏園記三十一景中有待霜亭名目,乃以北山亭改待霜亭,題額徑用影印的文氏圖詠墨跡。兩島間以橋相連接。

遠香堂東小山上有繡綺亭,額系蘇南文管會踞此園時期(1951-1954)題制。更有枇杷園、海棠春塢、玲瓏館、嘉實亭(系假文氏園記名目所題,與明代拙政園之嘉實亭不相涉)、聽雨軒、梧竹幽居等眾多景點。從梧竹幽居向西遠望,可見北寺塔。西島西南水池中央,有荷風四面亭,亭西曲橋通向柳蔭路曲,自此折向北,經爬山廊,至見山樓。荷風四面亭南則以曲橋連接遠香堂西之倚玉軒(原名「南軒」,1955年假文氏園記三十一景名目改今名)。自倚玉軒向西,為小飛虹(亦假文氏園記名目所題,與明代拙政園之小飛虹不相涉),這是蘇州園林中唯一的廊橋。橋的南面有小滄浪水閣(亦假文氏園記名目所題,與明代拙政園之小滄浪不相涉),繞過水院,向北則為香洲,系一形式優美之畫舫。香洲西為玉蘭堂,隱於茂樹之後。堂前月台石欄,約系明末清初舊物。

從拙政園中園的建築物名來看,大都與荷花有關。王獻臣之所以要如此大力宣揚荷花,主要是為了表達他孤高不群的清高品格。中部景區還有微觀樓、玉蘭堂、見山樓等建築以及精巧的園中之園——枇杷園。[3]

拙政園西部三十六鴛鴦館
拙政園西部與誰同坐軒

西部

[編輯]

西部系晚清張履謙補園(建於1877年)之遺存。原為「補園」,面積約12.5畝,其水面迂迴,佈局緊湊,依山傍水建以亭閣。因被大加改建,所以乾隆後形成的工巧、造作的藝術的風格佔了上風,但水石部分同中部景區仍較接近,而起伏、曲折、凌波而過的水廊、溪澗則是蘇州古典園林造園藝術的佳作。西部主要建築為靠近住宅一側的三十六鴛鴦館,是當時園主人宴請賓客和聽曲的場所,廳內陳設考究。晴天由室內透過藍色玻璃窗觀看室外景色猶如一片雪景。三十六鴛鴦館的水池呈曲尺形,其特點為台館分峙,裝飾華麗精美。迴廊起伏,水波倒影,別有情趣。西部另一主要建築「與誰同坐軒」乃為扇亭,扇面兩側實牆上開着兩個扇形空窗,一個對着「倒影樓」,另一個對着「三十六鴛鴦館」,而後面的窗中又正好映入山上的笠亭,而笠亭的頂蓋又恰好配成一個完整的扇子。[3]

參考資料

[編輯]
  1. ^ 拙政园 - 苏州市园林局. ylj.suzhou.gov.cn. [2023-04-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04). 
  2. ^ Suzhou Shi yuan lin he lü hua guan li ju; 蘇州市園林和綠化管理局. Zhuo Zheng Yuan zhi. 拙政园志 Di 1 ban. Beijing: Wen hui chu ban she. 2012. ISBN 978-7-5496-0644-3. OCLC 852743779. 
  3. ^ 3.0 3.1 3.2 苏州园林 - 生态中国网. www.eco.gov.cn. [2023-04-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05). 
  4. ^ Liu, Dunzhen; 劉敦楨. Suzhou gu dian yuan lin. 苏州古典园林 Di 1 ban. Beijing: Zhongguo jian zhu gong ye chu ban she. 2005. ISBN 7-112-07465-7. OCLC 76959378. 

外部連結

[編輯]

參看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