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新會城池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新會城池是中國廣東省新會縣城防建築的總稱,由舊城(內城)、新城(子城、外城、二重城)組成,包括城牆城門敵樓警舖雉堞護城河等多道設施。民國初期,由於現代化城市建設,新會的城門連同城墻一併被拆除,現只作地名使用。

歷代城建

[編輯]
清朝道光年間繪製的《邑城內外全圖》,從中可以遍覽舊時新會的建築分佈。

新會城,開皇始為岡州治,開元二十三年(735年)以後為新會縣治,直到元初,未有城郭。

元季,主簿徐聞可,以土石為料修築新會土城,不久黃斌聚眾反元,攻陷並燒燬新會城。明洪武元年(1368年)六月,朱元璋廖永忠捕斬久據不降的農民軍領袖黃斌,正式將新會納入明朝的版圖。十七年(1384年),新會人岑得才請置千戶所及城池,是年開設,都指揮王臻領兵一千立柵鎮守。二十四年(1391年),王臻再築土城,開挖池塘環繞於城外。三十年(1397年),千戶宋斌改土城為磚石城,縣城城牆西起犀山東至馬山,周長六百六十丈,築有四座城門三個水門,其分別為東門南門西門北門西水關北水關以及東南關,縣衙、學宮建於城內,城區面積僅1.5平方公里。城址位於今新會第一中學一帶,是為「舊城」。

天順六年(1462年),廣西傜僮叛軍攻打新會,焚掠城外居民,縣丞陶魯號召、組織鄉民練武參軍。翌年,叛軍再次攻打新會,陶魯率兵擊退。鑑於前事之師,陶魯於成化十年(1474年)以蠔殼在舊城南面加築子城,內設馬路,外鑿城濠會城河),濠外又築竹基、重塹。城牆周長一千六百八十八丈,高一丈二尺;城濠長二千一百二十五丈,深一丈五尺,闊二丈二尺;濠外竹基二千五百八十七丈;基外重塹三千一百六十八丈。 正德十一年(1516年),知縣徐乾對子城進行了重修,將城牆加高至八丈。其後萬曆元年六月(1573年),兵備僉事何子明、知縣伍睿號召士紳捐資,在子城基礎上增修新城,周長九百六十丈,高一丈八尺。建有三座城門,分別為賓升門鎮海門寶成門;四座便門,分別為泗水門知政門庇民門惠民門;三座水門,分別為騎虎關清化關五顯關;兩座小水門,隆興關小富涌關。城區面積擴大兩倍。形成新會城池的「凸」字形格局。由此形成的新會城佈局此後一直延續了三百多年。三十五年(1607年),知縣王命璿將舊城北面用磚石增高三尺。崇禎十三年(1640年),城牆崩塌十餘處共百餘丈,知縣李光熙重修。永曆元年(1647年),內外城增高三尺。八年(1654年),增建炮臺、敵樓五座。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東城樓塌,馬山、南門、西門三處城牆共四十餘丈皆頹廢。十八年(1838年),知縣林星章重修。重修後舊城周長五里六百六十八丈,高、厚一丈九尺,四座城門各有高一丈的樓櫓;東西角樓兩座;外環水池一千六百八十丈,闊三丈,深七尺。新城由東至西長九百六十丈,高一丈八尺,厚一丈,三座城門均有樓櫓。城池共有炮臺、敵樓八座;垛口一千四百四十五個。新舊兩城周長共十里零一百五十七丈。是當時廣東省除廣州城、潮州城外,其它州縣皆不及新會城。

拆除城池

[編輯]

城門

[編輯]

參考

[編輯]
  • 《新會縣誌》賈雒英,1690年
  • 《新會縣誌》林星章,1841年
  • 《新會鄉土志》譚鑣,19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