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新登文廟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民國十一年(1922)《新登縣誌》文廟圖。

新登文廟為舊時中國浙江杭州府新登縣(曾名新城縣)縣學文廟,原位於城內東北隅,即今中國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新登鎮新登中學內,原建築僅存泮池,另在校園內的聖園碑林內存有原在萬仞宮牆兩側的下馬碑和原在尊經閣內的范氏心箴碑、程子動箴碑(四箴碑之一,與范氏心箴碑均為明嘉靖六年(1527)所立[1])。

新登文廟始建於唐長壽年間,原在城東南隅,明嘉靖十七年(1538)始遷至城東北隅多福寺舊址,其後在兩處位置之間反覆遷移,至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穩定在城東北隅,即今址[2][3]

據民國十一年(1922)《新登縣誌》記載及附圖,清末新登文廟佈局為前廟後學,主入口位於西南側,自禮門義路坊而入,中軸線上依次為萬仞宮牆、櫺星門三間(東有德配天地坊和鵬摶雲路坊,西有道冠古今坊和鯤化天池坊)、泮池泮橋、戟門三間(東有名宦祠,西有鄉賢祠)、大成殿三間(前有東西廡各六間)、明倫堂三間、尊經閣三間兩層(下為講堂)和文昌閣三間(位於中軸線偏東),戟門東側為魁星閣,自閣下通往明倫堂,東為崇聖祠三間、節孝祠和忠孝祠[4],明倫堂東有教諭署六間,西有訓導署五間[5]

圖集

[編輯]
泮池
范氏心箴碑、程子動箴碑

參考資料

[編輯]
  1. ^ 王逸群. 《富阳:古城学府修缮“圣园碑林”》. 浙江在線. [2020-06-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27). 
  2. ^ 明·溫朝祚修,方廉纂,《萬曆新城縣誌·卷二·學校》:儒學在縣治東南三十步,唐長壽中鼎建。……(嘉靖)十九年訓導唐堯儒白於監司,就城北多福寺改建。至四十五年諸生具呈提學道,復遷建縣南舊基,文廟仍舊。
  3. ^ 民國·徐士瀛修,張子榮、史錫永纂,《民國新登縣誌·卷十二·學校》:唐長壽中置,在縣東三十步(咸淳臨安志)。……嘉靖十七年遷儒學於城北隅廢寺,文廟仍舊。……是舉始於訓導唐堯儒,成於知縣聶瑩,十八年十一月落成。嘉靖四十四年攝縣事通判薛蟠、知縣廖詔、教諭何克念、汪遜、潘斗遷學於舊址。……崇禎五年知縣吳徵芳遷學於縣治東北黃山下,殿廡堂齋祠閣戟門一遵舊制(乾隆府志)。……同治五年知縣何維仁、教諭汪張斆、訓導姚濬常、邑人方坦、羅德移縣東舊先農壇,殿廡堂齋一遵舊制。……光緒二十一年由知縣周銳、邑紳鍾立廷、袁志成、徐錫鴻、吳德馨、陳謨創議分任經理,由袁志成、袁濤、陳書、袁思亨等捐資,仍遷學於城北舊址,殿廡堂齋祠閣戟門一遵舊制。《民國新登縣誌·卷七·壇廟寺觀上》:護國院在縣治東北,宋開寶二年建,後改為多福院,嘉靖間廢為儒學(萬曆縣誌)。
  4. ^ 《民國新登縣誌·卷十二·學校》:大成殿凡三楹,東廡凡六楹,西廡凡六楹,崇聖祠凡三楹,大成門在兩廡前,凡三楹(舊志),泮池在戟門外,中有石橋一座(舊志),今未建。櫺星門在泮池外,中為櫺星門,左曰德配天地,右曰道冠古今,騰蛟、起鳳二坊舊在南門廟學內,後二坊久廢。鵬摶雲路坊在櫺星門左(舊志),鯤化天池坊在櫺星門右(舊志),禮門義路坊在鯤化天池坊西(舊志),明倫堂凡三楹,在大成殿後(參舊志),尊經閣光緒二十一年仍就明倫堂後舊址建,凡三楹。講堂光緒二十一年仍遷學城北重建,即尊經閣下層。射圃今在縣東城外,廣一百步,長二百四十步(參舊志)。敬一亭在敬德齋左,明嘉靖十八年遷學城北隅建,內有宋范氏心箴碑、程子四箴碑,亭久圮,碑移至尊經閣。繪雲亭在黃山余支小山上,清康熙八年訓導盧懋純建,乾隆二十一年改為文昌閣(參舊志),今仍之。《民國新登縣誌·卷七·壇廟寺觀上》:賢良忠孝祠在學宮左側,常平倉舊基內,清雍正五年知縣羅爌建(雍正省志)。節孝祠在忠孝祠右,清雍正五年知縣羅爌建(舊志)。名宦祠在文廟戟門左,鄉賢祠在文廟戟門右。魁星閣在文廟戟門東。
  5. ^ 《民國新登縣誌·卷七·官署》:學署一教諭署,在明倫堂東,六間,一訓導署在明倫堂西,五間(參舊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