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日山
末日山(Doom Mons)是土星最大的衛星-土衛六上一座被推定的冰火山及同名山峰,由「卡西尼-惠更斯號」探測器於2005年所發現。它高約4757英尺(1450米),為土衛六上體積最大的山脈,也是太陽系中最高的山脈之一。2012年被正式命名。
在星球上的位置
[編輯]末日山坐落在土衛六南半球南緯14-15度、西經40-41度之間[1],位於阿茲特蘭黑暗陸地區[2],可能與更遼闊的香格里拉黑暗區相連,並毗鄰深達1.7公里(1.1英里)的冰火山臼—索特拉光斑[3]。一道似乎發源於末日山的明亮葉狀流體特徵—目酰尼熔岩流(Mohini Fluctus),綿延伸向東北,全長超過200公里。它部分被沙丘覆蓋,包括在可看的末端處,表明它大約有數十米厚[3]。而東北偏北方約470公里(290英里)則坐落了另一座推測的冰火山特徵-直徑40公里(25英里),高度超過1公里(0.62英里)的孤山,在它的北面和東部也分佈有葉狀流地貌[3]。
特徵和高度
[編輯]從2005年開始,卡西尼-惠更斯號探測器的發現揭示出土衛六表面大致光滑,並有一些明顯的異常。許多土衛六「山脈」只不過是小山丘而已[4],但其中也有一些高達數百米。末日山目前被認為可能是土衛六上最大的山脈,且同名山峰也為最高山峰之一[5]。土衛六上最高峰的稱號被認為是由土衛六米斯林山脈所擁有[6],它可能形成於全球性收縮[7]。末日山則可能是一座巨大的雙峰冰火山[3],高出周圍相對平坦的平原1.45公里(0.9英里),在它西側有一處500-600米深的凹坑,其中還包含了一座400米深的圓形凹坑,而東面則是索特拉光斑[3]。
末日山常年受到由液體甲烷和乙烷、碳氫化合物塵埃、有機煙霧和托林霧霾等所構成的風、雨和雪的不斷侵襲。然而,末日山的頂峰及水冰冰蓋似乎非常清晰。它的表面特徵在不斷變化,並可能會因地下鹹海的影響而加劇[8]。另一方面,土衛六南極永久性颶風的不斷侵蝕,也阻止了山脈的進一步增高[9]。據信,末日山總寬度約60公里(37英里)[1]。2006年12月,在加利福尼亞三藩市舉行的美國地球物理聯盟會議上,卡西尼-惠更斯號探測器操控人員之一,亞利桑那大學的羅伯特·布朗對末日山作了如下描述:
「該山脈的高度足以產生出延伸至衛星上很遠地方的雲帶,你可以稱它為土衛六鋸齒山,附近似乎有幾座更小的山脈,還有一處圓形特徵(瓜博尼托撞擊坑),可能是一座古老小行星撞擊形成的隕石坑,其強度足以穿透土衛六的外殼。我推測這些山丘可能是撞擊後沿地殼裂縫滲出的一系列火山」[10]。
命名
[編輯]末日山取名自歐洛都因,一座約.羅.魯.托爾金虛構的中土大陸世界中的末日火山,最出名的是在《指環王》一書中[1]。天文學聯合會行星系命名工作組根據天體命名規則,將土衛六上的山脈均以托爾金作品中的山脈來命名。土衛六上以托爾金的作品命名的其它山丘或山脈還有孤山、愛蘭薩加山脈、明多陸安山脈、迷霧山脈、米斯林山脈和泰尼魁提爾山脈[11]。2012年11月13日,土衛六上的這座山脈被正式命名為末日山[12]。
小說
[編輯]巧合的是,在《指環王》出版之前,就已出現了一座名為「末日山」的虛構土衛六山脈—1935年科幻小說《飛行在土衛六上》中的一處重要場景。這是美國科幻作家斯坦利·格勞曼·溫鮑姆廣受讚譽的《行星系列》叢書中土衛六部分的一處地點之一。故事中末日山被稱為「死亡之山」,或「地獄之山」,居住着一些充滿敵意的本土野生動物,如「冰蟻」、「鞭擊樹」、「翼手龍般的「刀風箏」和誘發催眠的「巨大土衛六洞穴線蟲」。這裏的氣候被描述為類似北極圈,不斷受到呼嘯的刺骨風暴和颶風的襲擊。
參考文獻
[編輯]- ^ 1.0 1.1 1.2 Doom Mons. Gazetteer of Planetary Nomenclature. 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 (IAU) Working Group for Planetary System Nomenclature (WGPSN). 2012-11-13 [2014-06-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07).
- ^ Titan with VIMS background and RADAR strips (PDF). United States Geological Survey. [2012-11-14].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5-01).
- ^ 3.0 3.1 3.2 3.3 3.4 Lopes, R. M. C.; Kirk, R. L.; Mitchell, K. L.; LeGall, A.; Barnes, J. W.; Hayes, A.; Kargel, J.; Wye, L.; Radebaugh, J.; Stofan, E. R.; Janssen, M. A.; Neish, C. D.; Wall, S. D.; Wood, C. A.; Lunine, Jonathan I.; Malaska, M. J. Cryovolcanism on Titan: New results from Cassini RADAR and VIMS (PDF).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Planets. 2013-03-19, 118 (3): 416–435 [2021-11-23]. Bibcode:2013JGRE..118..416L. doi:10.1002/jgre.20062 .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9-09-01).
- ^ Cassini Solstice Mission: About Saturn & Its Moons. Cassini Solstice Mission. NASA. [2016-0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2-17).
- ^ To Visit Mount Doom In Real Life You Must Travel Where?. How-to Geek. [2016-0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27).
- ^ PIA20023: Radar View of Titan's Tallest Mountains. Photojournal.jpl.nasa.gov. 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 2016-03-24 [2016-03-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25).
- ^ Mitri, G.; Bland, M. T.; Showman, A. P.; Radebaugh, J.; Stiles, B.; Lopes, R. M. C.; Lunine, Jonathan I.; Pappalardo, R. T. Mountains on Titan: Modeling and observations.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2010-10-12, 115 (E10): E10002. Bibcode:2010JGRE..11510002M. doi:10.1029/2010JE003592 .
- ^ NASA – Massive Mountain Range Imaged on Saturn's Moon Titan. NASA. 2006-12-12 [2016-0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 ^ Mountains Discovered On Titan, Saturn's Largest Moon. Science Daily. 2007-12-21 [2016-0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23).
- ^ Lovett, Richard A. Mile-High Mountains Found on Saturn's Moon Titan. National Geographic. 2006-12-13 [2016-0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7-31).
- ^ Categories for Naming Features on Planets and Satellites. Gazetteer of Planetary Nomenclature. 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 [2012-11-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08).
- ^ Blue, Jennifer. Eight New Names for Titan Surface Features. USGS Astrologeology Science Center. 2012-11-13 [2019-07-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