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滄州鐵獅子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滄州鐵獅子
滄州鐵獅子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
地址河北省滄縣
分類石刻及其他
時代後周
編號1-134
認定時間1961年

滄州鐵獅子,又名鎮海吼,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河北省滄州市滄縣舊州鎮的滄縣古城內,是一座鐵質獅子造像。據縣誌記載,鐵獅身上有銘文稱其始建於後周廣順三年(953年),其具體建造的目的至今尚存爭議。該鐵獅現實際身長為6.264米,體寬為2.981米,通高為5.47米,腹部中空,重32噸,獅身原有多處銘文,但多已漫漶不清。滄州鐵獅子自1957年起屢次得到修繕,但歷次修繕均出現了新的問題,這些新問題都加重了鐵獅的損毀。1961年,滄州鐵獅子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

[編輯]

滄州鐵獅子和景縣景州塔正定縣隆興寺菩薩像以及趙縣趙州橋並稱為河北古代四寶。根據鐵獅子脖子右側及牙邊原有的銘文記載,這座鐵獅子鑄造於後周廣順三年(953年)[a]。關於這座鐵獅的具體用途,比較常見的共有三種不同的說法。一種認為這座鐵獅子是後周世宗北伐期間發動罪犯服繇役鑄造,用以鎮城的[b];另一種說法認為鐵獅子是用於鎮海的,故而得別名「鎮海吼」[c];還有一種說法根據鐵獅腹腔內的疑似金剛經經文和背上的形似蓮盆的盆狀物,認為鐵獅子原應為一座寺廟的附屬建築,背上原應有文殊菩薩的造像,而與其相對的應有一尊白象和普賢菩薩的造像[1][2]

鐵獅自明朝起就已出現殘毀跡象。

  • 清朝嘉慶八年(1803年),鐵獅被大風颳倒[d][e]
  • 光緒十九年(1893年)代理知州宮昱組織人力把鐵獅扶起來。由於沒有合適的起重設備,這次扶正採取了挖坑之後用大繩拉入坑中的方式,扶正後的鐵獅底部比周圍的農田低了很多。鐵獅的腹部在這次維修中用磚撐了起來,頭部和蓮盆則用石條撐起。抗日戰爭時期,鐵獅下頜被砸掉,碎塊佚失。
  • 中共建政後,1957年,當地政府在鐵獅上方修建了一座保護用的八角亭,並在鐵獅腳下澆築了水泥基座,鐵獅的腳趾部分用水泥修補。由於相較周邊農田位置較低,新建的保護亭並未起到太大的保護作用,反而導致雨水無法快速蒸發,熱量無法快速散出,加劇了鐵獅的鏽蝕[4]
  • 1958年大躍進時期,有當地人從鐵獅身上砸下碎塊拿去土法煉鋼
  • 1961年,滄州鐵獅子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
  • 1975年,鐵獅外的保護亭被拆除。
  • 1980年,在對鐵獅的金相整體評估之後,滄州地區文化局向河北省文物局提交了將鐵獅遷移保護的請示,並獲得了批准。
  • 1983年11月,鐵獅被整體遷移至原址北側8米的位置,這次搬遷中獅頭和蓮盆一度被拆,搬遷完成後又澆築回原位[4]
  • 1987年,鐵獅外表又加塗了保護塗料,以減緩鏽蝕。這次搬遷中為了加固鐵獅腿部,曾灌注了硫磺合劑,但硫磺合劑加速了鐵獅腿部的鏽蝕,且其凝固之後體積膨脹造成了鐵獅腿部出現了破損。
  • 1994年8月12日至1995年2月,文物部門重新修繕了鐵獅的腿部,並在鐵獅的腿部填充爐渣、石子、石灰作為新的填充物。這次維修之後鐵獅腿部徹底失去了承重功能,整座鐵獅只能用外加的鋼柱支撐。鐵獅腿部的新的填充物在此後數年繼續膨脹,使鐵獅出現了多條裂縫。
  • 2000年,鐵獅腿部填充物再次被清除[3]
  • 2010年,滄州鐵獅子入圍「河北最具影響力十大文物景觀」評選活動[6],但最終並未入選[7]
  • 2015年,鐵獅的四肢再次被曝出現嚴重裂紋[8]

結構

[編輯]

鐵獅子位於滄州市滄縣的滄州古城內,在城東門至西門的大道北側。該鐵獅實際身長為6.264米, 體寬為2.981米, 通高為5.47米,腹部中空,重32噸,估測其始建時重量在40噸以上。鐵獅採用分截疊鑄法澆鑄而成,根據獅身上的痕跡可知,每片澆築用的泥范寬35至45厘米,高20至25厘米,總共使用了約500塊泥范。頭部向南並上昂,嘴部大張,頭上有波浪形毛髮,四肢叉開,背部背有一個巨大的鐵盆,前胸和臀部有束帶,前胸帶的兩端分垂於肩部,臀部帶垂於胯部。頭頂及脖子下方各有銘文「獅子王」,脖子右側及牙邊有銘文「大周廣順三年鑄」,左側肋部有銘文「山東李雲造」,腹內有疑似金剛經的銘文,頭部內側有銘文「寶田、郭寶玉」[a],蓮盆內發現了「貝王□□用」的銘文。[1][3]

新滄州鐵獅子

[編輯]
位於獅城公園的新滄州鐵獅子

2011年3月28日,新滄州鐵獅子在滄州市的獅城公園建成,這隻新鐵獅子比原來的更大(是原來的1.32倍),重約120噸,它也開創了一個世界紀錄:世上最大的一次性整體澆鑄的鐵獅子。

註釋

[編輯]
  1. ^ 1.0 1.1 相關記載見《滄縣誌》,由於獅子已經被嚴重鏽蝕,縣誌所記載的銘文位置除獅脖處的銘文外,大多已經無法識讀[1]
  2. ^ 後周世宗北伐是顯德六年(959年)的事情,與縣誌所載的鑄造時間出入較大[2]
  3. ^ 反對觀點認為,早在東漢年間,渤海的海岸線就距離滄州非常遠,鎮海一說略顯牽強[2]
  4. ^ 也有說法稱颳倒的時間是在康熙初年[3]
  5. ^ 1982年11月,考古人員發掘了鐵獅周圍的土地,找到了鐵獅倒伏的痕跡以及澆築時殘留的鐵渣[3]

參考

[編輯]
  1. ^ 1.0 1.1 1.2 羅哲文. 沧州铁狮子. 文物. 1963-02: 38. 
  2. ^ 2.0 2.1 2.2 王敏之. 沧州铁狮子. 文物. 1980-04: 89–90. 
  3. ^ 3.0 3.1 3.2 3.3 王玉芳. 沧州铁狮历次维修保护概述. 文物春秋. 2008-03: 49–57. 
  4. ^ 4.0 4.1 王世傑. 沧州铁狮子移位保护工程. 古建園林技術. 1988-03: 40–44. 
  5. ^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文物局. 2012-06-06 [2018-0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08) (中文(中國大陸)). 
  6. ^ 燕赵都市报:“河北最具影响力十大文物景观”评选活动启动.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文物局. 2010-05-24 [2018-0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23) (中文(中國大陸)). 
  7. ^ 河北10大最具影响力文物景观出炉. 河北青年報. 2010-06-16 [2018-0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17) (中文(中國大陸)). 
  8. ^ 沧州铁狮子遭锈蚀四肢断裂 修复已停滞15年. 河北新聞網. 2015-09-30 [2018-0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17) (中文(中國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