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打銀行(新加坡)
渣打銀行(新加坡) Standard Chartered Singapore | |
---|---|
簡稱 | StanChart |
開設日期 | 1859年[1] |
總部地址 | 市中心, 中區, 新加坡 |
年營業額 | 美元 652 百萬(2019)[2] |
網站 | www |
渣打銀行(新加坡)有限公司是英國銀行和金融服務公司渣打銀行的新加坡分行公司。 該銀行於1859年開設第一家分行,是新加坡其中一間連續經營中最古老的銀行。[1] 該銀行於1999年10月獲得了新加坡的合格完全銀行(QFB)許可證,是最早獲得該許可證的外國銀行之一。[3]
該銀行(渣打銀行(新加坡)有限公司)於2013年正式註冊成立,以處理渣打銀行新加坡個人銀行零售和中小型企業銀行業務。[4]
於2018年,渣打銀行(Standard Chartered)在新加坡的業務與渣打銀行新加坡(Standard Chartered Singapore)合併,並向該公司轉讓了合格銀行(QFB)許可證。 它目前在該國擁有19個分支機構,7個優先銀行中心和31個自動取款機的網絡。[5][6] 通 atm 5 網絡下與花旗銀行新加坡,滙豐,印度國家銀行, 馬來亞銀行,蘇格蘭皇家銀行和中國銀行的共享網絡擴展了可供客戶使用的自動取款機數量。
歷史
[編輯]1860年代至1980年代:成立第一家分公司
[編輯]該銀行於1859年初開業,當時被稱為印度新金山中國渣打銀行,最初是一家代理機構,位於新加坡Flint Street和Battery Road之間的一棟三層樓高的建築中, 三樓用於員工住宿。[7]
於1861年,該銀行升級為分行,並在隨後的幾十年中在馬來亞中打印了鈔票。[8][9] 於1913年,該銀行收購了位於般咸街和炮台路之間的土地,並建造了一座新建築物來容納其在新加坡的業務。 這座高4層的建築於1916年完工,當時還設有新加坡商會和交流會。[10]
於1984年,該銀行總部在炮台路(Battery Road)建造了一座44層高的摩天大樓。該建築被稱為渣打銀行大廈,是全球最大的渣打銀行大樓,並且 代表當時英國公司最大的一筆投資。[11] 該建築物由當時的渣打銀行董事長Anthony Barber於1984年10月24日正式開業,當時該建築物位於該銀行1859年首次開業時的第一家分行所在地。[12] 於1986年,馬來亞銀行的創始人邱德拔以1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該銀行母公司渣打銀行的大量股份,後來成為該銀行集團的最大股東。[13][14] 在2004年去世後,淡馬錫控股於2006年收購了歐元 23億美元的股份,使新加坡政府的投資部門成為其最大股東。[15]
2000至今:本地公司
[編輯]於2007年,渣打銀行在新加坡開設了全球私人銀行總部。[16] 自1859年以來一直位於萊佛士坊,並於2011年將其新加坡公司辦公室遷至濱海灣金融中心。[17] 渣打銀行於2013年10月7日正式成立該銀行在當地的分行公司渣打銀行(新加坡)有限公司。 合併後,該銀行的新加坡消費者銀行零售和中小型企業銀行業務已轉移到新的分行公司。[4] 於2018年,渣打銀行的業務最終合併為渣打銀行新加坡分行,鞏固了集團在新加坡的所有業務,並成為在新加坡開展業務的第一家主要外資銀行。[5]
銀行服務
[編輯]渣打銀行為消費者和批發銀行客戶提供服務。 消費者銀行服務包括為個人和中小型企業提供的信用卡,個人貸款,汽車貸款,抵押,存款和財富管理服務。 批發銀行服務包括為公司和機構客戶提供貿易融資,現金管理,貸款,證券服務,外匯,債務資本市場和公司融資服務。[4]
參考文獻
[編輯]- ^ 1.0 1.1 (英文)渣打银行在新加坡庆祝成立160周年. The Business Times. 2019-02-19 [2020-04-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06).
- ^ (英文)亚太最大银行. The Asian Banker. [2020-04-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17).
- ^ (英文)关于我们-新加坡渣打银行. [2020-04-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3-17).
- ^ 4.0 4.1 4.2 (英文)渣打银行宣布新成立的本地分行公司董事会成员 (PDF). Standard Chartered (Singapore). 2013-10-01 [2020-04-07].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4-07-14).
- ^ 5.0 5.1 (英文)渣打银行是第一家整合所有新加坡业务的大型外资银行. The Business Times. 2018-02-23 [2020-04-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07).
- ^ (英文)StanChart将新加坡的其余业务转移到本地成立的单位. The Straits Times. 2018-02-22 [2020-04-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06).
- ^ (英文)渣打银行的新场所。. NewspaperSG, 新加坡國家檔案館. 1894-12-31 [2020-04-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07).
- ^ (英文)Niv Horesh. Shanghai's Bund and Beyond: British Banks, Banknote Issuance, and Monetary Policy in China, 1842–1937.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14 [2020-04-08]. ISBN 978-0-300-1436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28).
- ^ (英文)Collection of Historical banknotes—Hong Kong, Shanghai, China (PDF). [2012-07-09].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3-06-18).
- ^ (英文)The Chartered Bank. NewspaperSG. 1916-09-29 [2020-04-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07).
- ^ (英文)6 Battery Road. CapitaLand. [2008-02-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1-14).
- ^ (英文)Occasion for a lord and a 'lion' to meet. The Straits Times (retrieved from NLB). 1984-10-25 [2019-1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08).
- ^ (英文)History runs in a circle for both Khoos in $290 m deal.. NewspaperSG. 1981-03-01 [2020-04-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07).
- ^ (英文)Khoo death a twist to StanChart stake saga.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2020-04-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07).
- ^ (英文)Singapore snaps up 12 per cent stake in Standard Chartered bank. The Independent. 2006-03-28 [2020-04-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07).
- ^ (英文)渣打银行在新加坡设立私人银行总部. Newsgd.com. [2011-04-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8).
- ^ (英文)"Window To The Past, Portal To The Future".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 2019-02-13 [2020-04-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