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濕婆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濕婆
毀滅,冥想,瑜伽時間舞蹈之神
至高梵、至高存在(濕婆教
毀滅邪惡者、三相神
班加羅爾的巨大濕婆神像
其他名稱商羯羅、天真主、自在主
摩訶提婆、樓陀羅
參見:濕婆千名英語Shiva Sahasranama
天城體शिव
梵文轉寫Śiva
神系提婆薄伽梵
住處吉羅娑山屍陀林
真言Om Namah Shivaya
ॐ नमः शिवाय।
法寶三叉戟Trishula英語Trishula獸主法寶英語Pashupatastra
戰斧英語Parashu畢那迦英語Pinaka (Hinduism)
部屬與從神伽那英語Gana
符號英語Hindu_iconography與象徵林伽新月婆蘇吉
達摩魯鼓英語Damaru
性別
伐訶納英語Vahana白公牛南迪
地區與教派濕婆派
代表節日濕婆節沙羅伐拿月英語Shraavana
歌栗底迦月滿月日英語Kartik_Purnima畏怖節英語Bhairava Ashtami
個人資訊
配偶娑提雪山神女摩訶提毗
子女室建陀無憂妙伽內什
埃椰帕英語Ayyappan毗濕奴摩耶英語Vishnumaya安陀加英語Andhaka
摩納娑樓陀羅娑羅尼
對應其他神話的
對應佛教神話的大自在天青頸觀音

濕婆梵文:शिव,Śiva),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與梵天毗濕奴並稱,是印度教教徒最為敬畏的神之一,其教派濕婆派信徒奉其為最高神,有地、水、火、風、空、日、月、祭祀八種化身。配偶為雪山神女(化身:時母難近母[1]),兒子則為象頭神室建陀,女兒則為無憂妙。濕婆是宇宙與毀滅之神,印度哲學中「毀滅」有「再生」的含義,故也擔當創造(轉化)的職能,其原型來自吠陀教經典《吠陀經》中的提婆樓陀羅」。

此神被吸收入佛教後,成為居住在色究竟天(Akanistha,阿迦膩吒天)的聖者,在大乘佛教中,更被視為是位居法雲地的聖者。有些佛經中稱其為大自在天(Maheśvara,摩醯首羅),住色界之頂,為三千界之主。後來成為密宗護法之中的「大黑天」(Mahākāla,摩訶迦羅)。

背景簡介

[編輯]

濕婆的故事散見於各種印度文獻中,此外在尼泊爾斯里蘭卡峇里島的宗教傳統中也可以尋到痕跡[2]。在《梵書》、《奧義書》兩大史詩及往世書中都有他的神話,但是在早期的吠陀經典中沒有提到他。早期文獻中,濕婆神的地位並不高,後來地位逐漸上升,成為印度教主神之一,與梵天毗濕奴齊名。史前遺址比莫貝特卡石窟中也有一些作品可以說是在描繪濕婆[3][4][5],但霍華德·墨菲(Howard Morphy)認爲這是一種誤解,這些作品可能只是在描繪史前部族的狩獵場景而已[6]

由於印度教認為「毀滅」同時有「再生」的含義,因此認為具生殖能力的男性生殖器林伽」象徵濕婆的創造力,受到性力派濕婆派教徒的崇拜。濕婆是苦行之神,終年在喜馬拉雅山上的卡拉薩山修煉苦行,即位於西藏普蘭縣岡仁波齊峰,通過最嚴格的苦行和最徹底的沉思獲得最深奧的知識和神奇力量。此外,他還是舞蹈之神,在歡樂和悲傷時喜歡跳舞,創造剛、柔兩種舞蹈,被譽為「舞王」;舞蹈象徵濕婆的榮耀和宇宙的永恆運動,運動是為了使宇宙不朽。在一個時代將結束時,他透過跳「宇宙之舞」(或稱「毀滅之舞」)完成世界的毀滅並使之合併到世界精神之中。舞蹈姿態的濕婆被稱為「舞王」,是古印度流傳至今的濕婆神像中最常見的一種形象。

另一方面,濕婆也帶有「吉祥」的意味,在《梨俱吠陀》中是暴風神樓陀羅的別稱。一方面他是以豪雨、雷等進行破壞的神,另一方面他也是治療疾病的治癒神。濕婆的善行之一是分隔出七條聖河,恆河環繞着喜馬拉雅山中梅盧山上的梵天之城,從山上洶湧奔瀉而下。為了緩衝激流使之不至於釀成災禍,濕婆站在河水下面,河水蜿蜒流經他束起的頭髮之後分成七條河流,這七股河水便成為印度的七條聖河。

形象傳說

[編輯]

濕婆是妖魔鬼怪的統帥,外型被描繪成擁有五頭、三眼、四手,手中分執三股叉、水罐、神螺、鼓等;身着獸皮衣,渾身塗灰,頭上有一彎新月作為裝飾,頭髮盤成犄角形,上有恆河的象徵物,坐騎是一頭大白牛。相傳諸天神提婆阿修羅攪乳海時浮出一種能毀滅整個世界的毒藥,他吞下這種毒藥,頸部被燒成青黑色,故有「青頸」之稱。

傳說濕婆的妻子雪山神女從後面用雙手摀住濕婆雙目,瞬時從濕婆額頭出現第三隻眼。額上的第三隻眼能噴毀滅一切的神火,在宇宙週期性的毀滅之際,他會用這隻眼睛殺死所有神和其他一切生物,他也曾隻眼將作惡多端的金、銀、鐵三座惡魔城市和引誘他脫離苦行的愛神燒成灰燼。

此外,他還有一柄稱作「阿賈伽瓦」的三叉戟,是閃電的象徵,標誌着濕婆是風暴之神;有一口劍;一張稱作「比那卡」的弓和一根稱作「卡特萬伽」棍棒。此外,還有3條蛇纏在他身上,能飛快地衝向敵人:一條蛇纏在他束起的頭髮中,在他的頭上揚起頭兜;一條蛇纏在他的肩上或頸上;另一條蛇構成他的聖線。除了這些武器之外,濕婆的大部分狀貌特徵都強調此神凶暴的方面,他也正因此而廣為人知。

美國紐約市大都會博物館裏的宇宙之舞濕婆像。

家族

[編輯]

濕婆的第一任妻子是薩蒂,薩蒂因為不滿其父達剎對濕婆的侮辱而投火自盡,濕婆得悉自己的妻子因為達剎羞辱自己而自殺,就心如刀割,傷痛欲絕的濕婆於是殺死達剎,將之斬首,並縱火焚燒天界,於火中跳舞,打算毀滅世界。毗濕奴為了保護世界,於是施展法術與濕婆鬥法,並將薩蒂的遺體切割成108塊(一說52塊),散落於三界之中,此時梵天亦出面為之講和,濕婆覺得心灰意冷,決定入喜瑪拉雅山中隱居,與世隔絕。

薩蒂死後轉生喜瑪拉雅山之女雪山神女(有一種傳說認為,濕婆的正妻是三女神組合中的提毗,而薩蒂(Sati)與雪山神女(Parvati)是女神的四種化身中的兩個,另兩個化身分別是難近母時母)。雪山神女付出無數的努力,終於讓因失去前妻薩蒂而心灰意冷的濕婆回心轉意與她再婚。過了百年之久,而雪山神女在這漫長的期間內替濕婆生下了一個兒子象頭神,另一個兒子是室建陀

有些傳說中,他也娶了雪山神女的姊妹恆河女神

神話故事

[編輯]

三神相爭

[編輯]

有一天毗濕奴與梵天起了爭論,看誰更值得被崇敬。就在他們爭論不休時,在他們的面前出現一根火柱,熊熊火焰好似要燒燬宇宙。兩位大神見狀大驚失色,都決定應當去尋找火柱的來源。於是毗濕奴變成一頭巨大的野豬,順着柱子向下探尋了一千年;梵天變成一隻迅飛的天鵝,順着柱子向上亦尋了一千年。但他們都沒有到達柱子的盡頭,於是疲憊不堪地回到原地。當他們回到出發地相見時,濕婆出現在他們面前;此刻他們才發現這根柱子原來是濕婆的「林伽」(陽具)。於是兩位大神把濕婆奉為最偉大最值得崇敬的神。因此,印度教的濕婆派信徒把濕婆奉為宇宙最高的神,而毗濕奴與梵天兩位大神都在他之下。

射殺愛神

[編輯]

濕婆與雪山神女早在幾萬年前已經結下了一段情緣。當時的雪山神女是梵天之子達剎的女兒薩蒂,薩蒂與濕婆的生活本來是安穩無憂的,但後來,卻發生了一件事打破了他們美好的生活。話說薩蒂的父親-達剎有一次舉行了一場盛大的筵席,差不多整個宇宙的神祇都被邀請過來,但唯獨不邀請濕婆,薩蒂對此很不滿,她親自到場與其父親理論,可是招來眾神祇對濕婆的侮辱。薩蒂對此感到傷心欲絕,她十分自責,認為是自己令濕婆蒙羞,所以就投入火堆中自焚。濕婆得悉自己的妻子為了他而自殺,就心如刀割,決定於喜瑪拉雅山中隱修,與世隔絕。時過一萬年,死去的薩蒂轉世成雪山神女,由於上世因緣,所以今世的雪山神女還依然深愛着濕婆,可是濕婆卻已成為一個無慾無求的苦行者,對於雪山神女的愛無動於衷。

雪山神女在無計可施之下只好向愛神伽摩求救。一天,深愛着濕婆的雪山神女依例到喜瑪拉雅山上禮敬他,這時愛神伽摩手持甘蔗,蜜蜂和蝴蝶做的弓,搭上用鮮花做鏃的箭枝,向濕婆的心臟射出,中箭後的濕婆對於面前的雪山神女頓時心起愛慕之感,正當大功告成的時候,濕婆發現原來是愛神伽摩在搞事,想令他擺脫苦行,重墮愛慾之中,就大發雷霆。額頭上第三隻眼睛突然張開,發出可以毀滅宇宙間一切的神火,把愛神伽摩燒成灰燼,可是愛神伽摩卻未因此而死亡,只是他以後都要做一個無形無貌的神祇,故此,愛神伽摩被印度人稱為「無形」。

青頸毒汁

[編輯]

印度神話中,神祇的壽命雖比凡人長久,但終究也有生老病死。諸神一直被這個問題困擾不休,後來更與阿修羅有激烈的爭執,梵天為了調停這場爭執,就與阿修羅和諸神一起相議,決定同心協力去攪拌大海,就可以令大海出現長生不老的靈藥——蘇摩,後來諸神和阿修羅都成功令乳海(因大海已被攪拌成乳海)出現蘇摩,但在接近尾聲的時候,負責綑綁着宇宙最高山峰——須彌山去攪拌大海的巨蛇婆蘇吉卻忍受不了劇痛,口中噴出海量的毒汁,毒汁濺到地上匯聚成江河、流入大海,毒害三界眾生。諸神在無計可施之下決定找大神濕婆幫忙,濕婆不忍讓眾生受苦,把所有毒物吞入並存放在喉嚨處,並沒有吞下去,但濕婆神的喉嚨也被毒物燒成青色。因此,濕婆又被印度人稱為「尼羅亙沓」「नीलकण्ठ (nīlakaṇṭha)」,意即「青頸」。

參見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Philip Lee Ralph, Robert E. Lerner, Standish Meacham, Edward McNall Burns <世界文明史前篇> P443
  2. ^ James A. Boon. The Anthropological Romance of Bali 1597-1972.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7: 143, 205 [2016-10-23]. ISBN 978-0-521-21398-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05). 
  3. ^ Klaus K. Klostermaier, A Survey of Hinduism, 3rd Edition, State University of University Press: 24–25, 2007 [2016-10-23], ISBN 978-0-7914-7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1-22), ... prehistoric cave paintings at Bhimbetka (from ca. 100,000 to ca. 10,000 BCE) which were discovered only in 1967... 
  4. ^ Javid, Ali. World Heritage Monuments and Related Edifices in India. Algora Publishing. January 2008: 20–21 [2016-10-23]. ISBN 978-0-87586-484-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05). 
  5. ^ Mathpal, Yashodhar. Prehistoric Rock Paintings of Bhimbetka, Central India. Abhinav Publications. 1984: 220 [2016-10-23]. ISBN 978-81-7017-193-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05). 
  6. ^ Howard Morphy. Animals Into Art. Routledge. 2014: 364–366 [2016-10-23]. ISBN 978-1-317-59808-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05). 

外部連接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