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奧多西三世
狄奧多西·君士坦丁 Theodosius Constantinus | |
---|---|
羅馬人的皇帝 | |
羅馬皇帝 | |
統治 | 約715年5月–717年3月25日 |
前任 | 阿納斯塔修斯二世 |
繼任 | 利奧三世 |
逝世 | 717年以後,可能在754年7月24日 |
子嗣 | 塞奧多西 |
朝代 | 二十年混亂期 |
塞奧多西[1](希臘語:Θεοδόσιος;羅馬化:Theodósios)是在715年5月左右至717年3月25日期間在位的羅馬皇帝。在崛起掌權並奪取拜占庭帝國皇位之前,塞奧多西曾在阿德拉米狄翁擔任稅務官。715年,拜占庭海軍以及拜占庭帝國行省奧普西金軍區軍隊發動叛亂,反抗皇帝阿納斯塔修斯二世(713年-715年在位),他們擁戴並不情願的塞奧多西為皇帝。塞奧多西以狄奧多西·君士坦丁(拉丁語:Theodosius Constantinus)之名統治,現代歷史學家通常將他編號為狄奧多西三世(拉丁語:Theodosius III)。狄奧多西三世率軍來到克利索波利斯,然後進軍首都君士坦丁堡,於715年11月佔領君士坦丁堡城。阿納斯塔修斯幾個月後才同意退位,前往修道院隱居以換取自身安全。許多軍區認為狄奧多西三世不過是奧普西金軍區軍隊的傀儡,將軍伊蘇里亞人利奧領導下的安納托利亞軍區和將軍阿爾塔瓦斯杜斯領導下的亞美尼亞軍區拒絕承認他的皇帝地位。
716年夏,利奧與倭馬亞哈里發國結盟,宣佈自己為皇帝。狄奧多西三世則與保加利亞汗特爾維爾(700年-721年在位)統治下的保加爾人結盟,在色雷斯劃定明確邊界,將扎格利亞地區割讓給保加爾人,規定要向他們進貢。隨後,利奧進軍君士坦丁堡,佔領尼科米底亞城,俘虜許多官員,其中包括狄奧多西三世的同名兒子塞奧多西。兒子被俘後,狄奧多西三世聽從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日耳曼努斯及拜占庭元老院建議,與利奧談判,同意退位,承認利奧為皇帝。717年3月25日,利奧進入君士坦丁堡,最終奪取政權,允許狄奧多西三世和他兒子退隱到一座修道院中。狄奧多西三世具體去世時間並不確定,但可能是在754年7月24日。
歷史
[編輯]背景
[編輯]倭馬亞哈里發國在阿拉伯人第一次圍攻君士坦丁堡(674年—678年)被擊退之後,阿拉伯人和拜占庭人之間迎來一段和平時期[2]。羅馬皇帝查士丁尼二世(685年—695年、705年—711年在位)重啟戰事,結果導致阿拉伯人取得一系列勝利。結果,拜占庭人失去對亞美尼亞高原和高加索各封國的控制,阿拉伯人逐漸蠶食拜占庭帝國邊境地區。每年,哈里發國將領都會對拜占庭帝國領土發動突襲,奪取堡壘和城鎮[3][4][5]。712年之後,拜占庭帝國防禦力量開始變得脆弱,因為阿拉伯人侵襲拜占庭帝國小亞細亞日益深入,而且拜占庭帝國應對侵襲愈發無力;許多邊境地區人口減少,居民要麼被殺,要麼被奴役,要麼被迫逃離,其結果就是許多邊境要塞,尤其是奇里乞亞邊境要塞,逐漸被廢棄[6][7]。這些侵襲勝利讓阿拉伯人越發膽大,早在哈里發瓦利德一世(705年—715年在位)統治時期,他們就準備對君士坦丁堡發動第二次進攻。瓦利德一世去世後,他的繼任者蘇萊曼(715年—717年在位)繼續籌劃這場戰役[8][9][10]。716年末,蘇萊曼開始在阿勒頗北部達比克平原集結兵力,交給他弟弟馬斯拉馬·伊本·阿卜杜勒-馬利克指揮[11][12]。
斯拉夫人和保加爾人對拜占庭帝國北部邊境構成的威脅也日益嚴重,威脅着拜占庭帝國控制巴爾幹半島[13]。在羅馬皇帝菲利彼庫斯(711年—713年在位)統治期間,712年,保加爾人在汗特爾維爾統御下一路推進至君士坦丁堡城牆下,劫掠城郊地區,拜占庭貴族夏天常在首都郊區的別墅和莊園裏避暑[14]。
狄奧多西三世在被稱為二十年混亂期的時期上台掌權,這一時期的特點是皇帝與貴族之間爭鬥不斷、政治局勢不穩定、皇帝更迭頻繁。當時貴族大多是小亞細亞本地人,除阻止皇帝權力增強、維持現狀之外,很少有強烈政治訴求[15][16]。二十年混亂期始於695年利奧提烏斯(695年—698年在位)推翻皇帝查士丁尼二世,結束統治長達八十年的伊拉克略王朝之時。在混亂期,先後有七位不同皇帝登上皇位,其中包括一度復辟的查士丁尼[16]。現代歷史學家羅米利·詹金斯指出,在695年至717年期間,唯一有能力的皇帝是提比略三世(698年—705年在位)和阿納斯塔修斯二世(713年—715年在位)。這場危機最終由皇帝利奧三世(717年—741年在位)結束,利奧三世推翻狄奧多西三世,他的王朝統治長達85年之久[17]。
登上皇位
[編輯]二十年動亂期 | |||
---|---|---|---|
年表 | |||
演替 | |||
|
|||
蘇萊曼的備戰行動,包括打造一支戰艦艦隊,很快就被拜占庭帝國察覺。皇帝阿納斯塔修斯二世開始着手準備抵禦這場新攻勢。這其中包括派遣貴族兼城市行政官錫諾普人丹尼爾,以外交使團為幌子去暗中偵察阿拉伯人的情況,同時加強君士坦丁堡防禦工事[18][19][20],增強拜占庭海軍實力。9世紀拜占庭歷史學家塞奧法尼斯稱,在715年初,阿納斯塔修斯二世曾命令海軍在羅得島集結,然後進軍鳳凰[6][21][22]。通常認為鳳凰是如今位於的呂基亞的菲尼凱,也可能是如今位於羅得島對面的鳳凰鎮[23],又或者是腓尼基即今黎巴嫩[6][10][21][22][24]。正是在鳳凰,奧普西金軍區軍隊發生譁變,反抗指揮官執事約翰,將他殺害,隨後乘船前往小亞細亞西南部的阿德拉米狄翁,擁立稅務官塞奧多西為皇帝,是為狄奧多西三世[6][10][22]。《祖克寧編年史》記載,狄奧多西三世以君士坦丁為帝號統治,他全名是「狄奧多西·君士坦丁」(Theodosius Constantinus)[25]。歷史學家約翰·巴格內爾·伯里認為,狄奧多西三世被選中不過是因為他名字聽起來有皇室風範,為人無害、默默無聞卻受人敬重,而且很容易被奧普西基昂軍區的人所控制[26]。研究拜占庭帝國的學者格雷厄姆·薩姆納提出,狄奧多西三世可能與皇帝提比略三世的兒子塞奧多西是同一個人,因此這就能解釋為什麼軍隊會選擇他,因為他能從自己身為因海軍叛亂而當上皇帝的父親那裏獲得正統性。提比略的兒子塞奧多西大約在729年成為以弗所主教,一直擔任該職,直到大約754年7月24日去世,而且他還參加過754年海爾里亞毀壞聖像宗教會議[27]。研究拜占庭帝國的歷史學家西里爾·曼戈和羅傑·斯科特認為這一理論不太可能成立,因為這意味着狄奧多西三世在退位後還得再活三十年。西里爾·曼戈提出,實際上成為主教的是狄奧多西三世的兒子,而非提比略三世的兒子[28]。
據說塞奧多西並不願意成為皇帝,塞奧法尼斯記載如下[29]:
這些叛亂者抵達阿德拉米狄翁時,由於群龍無首,他們發現有個名叫塞奧多西的當地人,此人負責收取公共賦稅,沒有政治背景,是個普通公民。他們力勸他當皇帝。然而,他逃到山裏躲了起來。但他們還是找到了他,強迫他接受眾人擁戴稱帝[29]。
大約在715年5月,奧普西金軍區軍隊在阿德拉米狄翁擁立塞奧多西為皇帝,是為狄奧多西三世[30][29]。阿納斯塔修斯率軍進入奧普西金軍區所在的比提尼亞,準備鎮壓叛亂。狄奧多西三世沒有留下來與阿納斯塔修斯作戰,而是率艦隊前往與君士坦丁堡隔博斯普魯斯海峽相望的克利索波利斯。狄奧多西三世從克利索波利斯出發,對君士坦丁堡展開長達六個月圍攻,之後首都內部支持者設法為他打開城門,使他得以在715年11月佔領君士坦丁堡城。阿納斯塔修斯在尼西亞停留數月,最終才同意退位,退隱到一座修道院中[30][31][32]。
統治
[編輯]狄奧多西三世稱帝後的首批舉措之一,就是將前任皇帝菲利彼庫斯-巴登斯移除的第六次大公會議相關內容的圖像展示重新安置在君士坦丁堡大皇宮內[30][33],這使他在《教宗名錄》中獲得「正統」的評價[30]。然而,喬治·奧斯特洛格爾斯基等歷史學家援引執事阿伽頌的說法,認為第六次大公會議相關圖像展示是阿納斯塔修斯二世恢復的[14]。拜占庭史料顯示,狄奧多西三世既不情願也沒有能力勝任皇帝之位,許多臣民都認為他是奧普西金軍區軍隊的傀儡皇帝。因此,將軍伊蘇里亞人利奧領導下的安納托利亞軍區和將軍阿爾塔瓦斯杜斯領導下的亞美尼亞軍區,都不承認狄奧多西三世即皇帝位的合法性[34][35]。儘管好幾個軍區此前未曾採取任何行動阻止阿納斯塔修斯被推翻,但他們對狄奧多西三世登極表示不滿,於是利奧在716年夏自行宣佈自己為羅馬皇帝[35][36][37]。利奧還尋求阿拉伯人支持,阿拉伯人認為拜占庭帝國內部不團結對他們有利,覺得這種混亂局面會削弱拜占庭帝國,從而更便於他們趁機奪取君士坦丁堡[38][39]。狄奧多西三世與保加爾汗特爾維爾(700年—721年在位)談判,簽訂一項條約,很可能是為確保在即將到來的阿拉伯人進攻時能獲得他支持。該條約確定拜占庭帝國與保加利亞帝國在色雷斯的邊界,將扎格利亞地區割讓給保加爾人,還規定拜占庭人要向保加爾人進貢、兩國互相遣返政治避難者、兩國達成一些貿易協定[30]。
大約在此時,蘇萊曼開始進軍拜占庭帝國領土,圍攻阿莫里烏姆,另有一支軍隊進入卡帕多西亞[40]。經過與利奧談判,他們撤軍[41]。利奧在宣佈自己為皇帝后不久便率軍向君士坦丁堡進發,先是佔領尼科米底亞,找到狄奧多西三世的同名兒子塞奧多西,將他俘虜,然後進軍克利索波利斯。兒子被俘後,狄奧多西三世聽從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日耳曼努斯及拜占庭元老院建議,同意退位,承認利奧為皇帝[35][42][43]。伯里指出,君士坦丁堡貴族原本可能會支持人畜無害、不太可能在政治上削弱他們的狄奧多西三世,但由於狄奧多西三世沒有能力應對阿拉伯人的威脅,所以他們轉而支持利奧。伯里還進一步指出,普世牧首、元老院、主要官員舉行會議,選擇利奧而非狄奧多西三世,而這一決定在狄奧多西三世本人知曉並同意的情況下做出,狄奧多西三世接受這一決定[44]。伯里推測,如果沒有阿拉伯人的威脅,狄奧多西三世有可能會繼續掌權,而且可能會有一連串有名無實的皇帝在他之後即位,受宮廷官員和貴族控制[45]。
717年3月25日,利奧進入君士坦丁堡,最終奪取政權,允許狄奧多西三世和同名兒子塞奧多西以修道士的身份退隱到一座修道院中[35][43][46]。狄奧多西三世退隱到修道院後,如果他與提比略三世的兒子塞奧多西是同一個人,那麼他可能在大約729年成為以弗所主教,而且如果是同一個人,按照薩姆納的說法,他於754年7月24日去世。狄奧多西三世或是他兒子被安葬在以弗所的聖菲利普教堂里[30][47]。人們對狄奧多西三世的統治情況所知甚少[48]。
參考文獻
[編輯]引用
[編輯]- ^ 譯名見陳志強《拜占庭政治史論》、《拜占庭文明》、《鷹旗飄落》、《拜占庭帝國大通史》及指文烽火工作室《戰爭事典035》
- ^ Lilie 1976,第81–82, 97–106頁.
- ^ Blankinship 1994,第31頁.
- ^ Haldon 1990,第72頁.
- ^ Lilie 1976,第107–120頁.
- ^ 6.0 6.1 6.2 6.3 Haldon 1990,第80頁.
- ^ Lilie 1976,第120–122, 139–140頁.
- ^ Guilland 1955,第110頁.
- ^ Lilie 1976,第122頁.
- ^ 10.0 10.1 10.2 Treadgold 1997,第344頁.
- ^ Guilland 1955,第110–111頁.
- ^ Eisener 1997,第821頁.
- ^ Vasiliev 1980,第229頁.
- ^ 14.0 14.1 Ostrogorsky 1957,第136頁.
- ^ Bury 1889,第384–385頁.
- ^ 16.0 16.1 Jenkins 1987,第60頁.
- ^ Jenkins 1987,第63頁.
- ^ Mango & Scott 1997,第534頁.
- ^ Lilie 1976,第122–123頁.
- ^ Treadgold 1997,第343–344頁.
- ^ 21.0 21.1 Mango & Scott 1997,第535–536頁.
- ^ 22.0 22.1 22.2 Lilie 1976,第123–124頁.
- ^ Mango & Scott 1997,第537 (Note #5)頁.
- ^ Lilie 1976,第123 (Note #62)頁.
- ^ Harrack 1999,第149頁.
- ^ Bury 1889,第372–373頁.
- ^ Sumner 1976,第291–294頁.
- ^ Sumner 1976,第292頁.
- ^ 29.0 29.1 29.2 Sumner 1976,第291頁.
-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Neil 2000.
- ^ Haldon 1990,第80, 82頁.
- ^ Treadgold 1997,第344–345頁.
- ^ Ostrogorsky 1957,第135頁.
- ^ Lilie 1976,第124頁.
- ^ 35.0 35.1 35.2 35.3 Treadgold 1997,第345頁.
- ^ Mango & Scott 1997,第538–539頁.
- ^ Bury 1889,第378頁.
- ^ Guilland 1955,第118–119頁.
- ^ Lilie 1976,第125頁.
- ^ Bury 1889,第381頁.
- ^ Jenkins 1987,第62–63頁.
- ^ Haldon 1990,第82–83頁.
- ^ 43.0 43.1 Mango & Scott 1997,第540, 545頁.
- ^ Bury 1889,第383頁.
- ^ Bury 1889,第385–386頁.
- ^ Lilie 1976,第127–128頁.
- ^ Sumner 1976,第293頁.
- ^ Kazhdan 1991,第2052頁.
來源
[編輯]- Blankinship, Khalid Yahya, The End of the Jihâd State: The Reign of Hishām ibn ʻAbd al-Malik and the Collapse of the Umayyads, Albany,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4, ISBN 978-0-7914-1827-7
- Bury, John Bagnell, A History of the Later Roman Empire, from Arcadius to Irene (395 A.D. to 565 A.D.), University Park, Pennsylvania: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1889, OCLC 83109100
- Eisener, R., Sulaymān b. ʿAbd al-Malik, Bosworth, C. E.; van Donzel, E.; Heinrichs, W. P. & Lecomte, G. (編), The Encyclopaedia of Islam, Second Edition, Volume IX: San–Sze, Leiden: E. J. Brill: 821–822, 1997, ISBN 978-90-04-10422-8
- Guilland, Rodolphe, L'Expedition de Maslama contre Constantinople (717–718) [Maslama's Expedition to Constantinople (717–718)], Études byzantines (Paris: Publications de la Faculté des Lettres et Sciences Humaines de Paris), 1955: 109–133, OCLC 603552986 (法語)
- Haldon, John F., Byzantium in the Seventh Century: The Transformation of a Culture. Revised Edi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ISBN 978-0-521-31917-1
- Harrack, Amir, The Chronicle of Zuqnin, Parts III and IV A.D. 488–775, Toronto: Pontifical Institute of Mediaeval Studies, 1999, ISBN 978-0-88844-286-4
- Jenkins, Romilly J. H., Byzantium: The Imperial Centuries, AD 610-1071,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1987, ISBN 978-0-8020-6667-1
- Kazhdan, Alexander P., The Oxford Dictionary of Byzantiu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ISBN 978-0-19-504652-6
- Lilie, Ralph-Johannes, Die byzantinische Reaktion auf die Ausbreitung der Araber. Studien zur Strukturwandlung des byzantinischen Staates im 7. und 8. Jhd. [The Byzantine Response to the Spread of the Arabs. Studies on the Structural Change of the Byzantine State in the 7th and 8th Centuries] 22–23, Munich: Institut für Byzantinistik und Neugriechische Philologie der Universität München, 1976 (德語)
- Mango, Cyril; Scott, Roger, The Chronicle of Theophanes Confessor. Byzantine and Near Eastern History, AD 284–813,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ISBN 0-19-822568-7
- Ostrogorsky, George, History of the Byzantine State, New Brunswick, New Jersey: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1957, ISBN 0-8135-0599-2
- Neil, Bronwen, Theodosius III (715–717), De Imperatoribus Romanis, 2000 [8 August 2023]
- Sumner, Grant, Philippicus, Anastasius II and Theodosius III, Greek, Roman, and Byzantine Studies (University of Toronto), 1976, XVII: 287–294, ISSN 0017-3916, (原始內容存檔於16 January 2020)
- Treadgold, Warren. A History of the Byzantine State and Society. 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ISBN 0-8047-2630-2 (英語).
- Vasiliev, A. A., History of the Byzantine Empire: Vol. 1, 324–1453, Madison, Wisconsi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1980 [1958], ISBN 978-0-2998-0925-6
延伸閱讀
[編輯]- Brooks, E. W. The Campaign of 716–718 from Arabic Sources. The Journal of Hellenic Studies (The Society for the Promotion of Hellenic Studies). 1899, XIX: 20–21. JSTOR 623841. S2CID 163360931. doi:10.2307/623841.
統治者頭銜 | ||
---|---|---|
前任者: 阿納斯塔修斯二世 |
羅馬皇帝 715年5月–717年3月25日 |
繼任者: 利奧三世 |
官銜 | ||
前任者: 阿納斯塔修斯二世在714年 然後中止 |
羅馬執政官 716年 |
繼任者: 中止, 利奧三世在718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