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畜牧業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位於美國的養豬場
位於巴西的養雞場

畜牧業也稱動物養殖業,泛指人類馴養擇種繁殖陸生哺乳動物牲畜,主要是有蹄類)和鳥類家禽,主要是陸禽游禽)來生產經濟價值的第一產業,是廣義上農業的一個分支,一般細分為負責提供動物產品(主要是等)的飼養業和負責培育役用動物等)的馴養業。除了畜禽之外,還可包括爬行動物養殖(比如鱷類陸龜壁虎綠鬣蜥等)、昆蟲養殖(比如蜜蜂胭脂蟲蠟蟲等)、蝸牛養殖和蠕蟲養殖(比如蚯蚓水蛭等),但不包括水產養殖

畜牧業是人類生產中最古老的生產方式之一[1],目前在世界各地的許多大學中,都有關於畜牧業的學科。人類進行畜牧的目的主要是從被畜牧的動物身上獲取食物、皮毛等原材料,但也有為了保護某些瀕臨滅絕的動物種群而對其進行畜牧的例子。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的資料(截至2021年),全球牲畜養殖每年排放71億噸二氧化碳當量,佔所有人為溫室氣體排放量的14.5%,當中牛隻佔牲畜養殖排放量約65%[2]

概念

[編輯]

畜牧業是指用圈養、散養(放牧)或者二者結合的方式,飼養畜禽以取得動物產品或役畜的生產部門。它包括牲畜飼牧、家禽飼養、經濟獸類馴養等。

畜牧業在國民經濟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主要是:

  • 提供肉、奶、蛋類等動物性食品。
  • 為輕工業提供羊毛、山羊絨、皮、鬃、獸骨、腸衣等原料。
  • 通過畜產品出口取得外匯。
  • 促進畜牧業投入品工業和畜產品加工業的發展,增加勞動就業機會。
  • 為農作物生產提供有機肥料。
  • 增加農民收入。
  • 為農業和交通運輸業提供畜力。
  • 促進廣大牧區的經濟和文化發展,加強各民族間的團結。

起源

[編輯]

新石器革命後人類馴養野生動物時逐漸成型。畜牧業的起源和農業一樣,並不發生在某一特定地區,而是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古人類文明各自獨立發展出來的。因此由於各地的生態、氣候條件存在諸多差異,導致了不同地區最初開始畜牧的動物種類有所不同。隨着遷徙和通商的日漸發展,地區特有的馴養動物逐漸擴散到世界的其他適宜它們繁衍的地區。中原地區的牛、羊原來就是中東地區輸入的[來源請求]

畜牧對象

[編輯]

畜牧業在世界各地飼養多種不同的動物,在漢語中總體分為禽、畜兩類,簡單的分法為「二足而羽謂之禽,四足而毛謂之獸」(《爾雅·十七·釋鳥》),意思就是:兩腳帶羽毛的稱之為家禽,包括雞、鴨、鵝等鳥類;四腳有毛髮的稱之為家畜,包括豬、牛、羊、馬等。漢地的傳統畜牧對象是「五畜」(),除此之外還有山羊等;在青藏高原喜馬拉雅高原地區,飼養氂牛;在內蒙中東沙漠氣候地區,飼養駱駝;在南美洲,飼養駱馬羊駝天竺鼠;在中國東北北歐,飼養馴鹿。主要的家禽有等,除此之外火雞北美洲鵪鶉歐洲中國珠雞非洲也是重要的飼養品種。

註釋和參考文獻

[編輯]

註釋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从传统走向现代的新疆畜牧业--《新疆畜牧业》2013年09月期. www.cnki.com.cn. [2017-04-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25). 
  2. ^ Key facts and findings. FAO. [2021-09-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9-29). 

參見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