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約翰·加爾布雷斯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約翰·加爾布雷斯
John Galbraith
出生(1908-10-15)1908年10月15日
 加拿大安大略省愛奧那站英語Iona Station
逝世2006年4月29日(2006歲—04—29)(97歲)
 美國馬薩諸塞州坎布里奇
研究機構哈佛大學普林斯頓大學
學派制度經濟學
母校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

約翰·肯尼斯·高伯瑞(英語:John Kenneth Galbraith,1908年10月15日—2006年4月29日),又譯為約翰·加爾布雷斯、蓋布雷斯或蓋布瑞斯,生於加拿大安大略省蘇格蘭裔美國經濟學家制度經濟學家、後凱因斯學派、美國進步主義學者,外交官)。他關於經濟主題的書籍從1950年代到2000年代都是暢銷書。作為經濟學家,他從制度主義的角度傾向於後凱恩斯主義經濟學[1]

加爾布雷斯是一位多產的作家,著有四本著作,幾本小說,並發表了上千篇有關各個主題的散文。他曾在甘迺迪政府任美國駐印度大使。他的文學素養和坦率的態度使他一生享有盛譽。加爾布雷斯是為數不多的獲得二戰自由勳章(1946年)和總統自由勳章(2000年)者之一。因他對科學與公共事業的貢獻,法國政府授予他為榮譽軍官榮譽。

生平

[編輯]

1908年生於加拿大安大略省。1931年加爾布雷斯畢業於加國的貴湖大學,1933年取得同校碩士,1934年獲得柏克萊加州大學博士學位,並於同年獲聘於哈佛大學擔任導師。他同時也擁有來自全球超過五十個榮譽博士學位。曾任美國派駐印度大使。

1937年成為美國公民後,多次擔任歷任美國總統經濟顧問,如曾助民主黨杜魯門管控工資及物價水準。於1946年和2000年分別由杜魯門總統和同為民主黨的克林頓總統頒發「總統自由勳章」。

加爾布雷斯繼承美國製度學派的傳統,堅持以製度為經濟學的研究對象。認為把資源配置與利用作為研究對像是一種錯誤,不應將經濟學分為微觀宏觀。經濟學研究要改變重物輕人,只看產值不見福利的傾向。他研究了廣泛的課題,使製度經濟學成為龐大而復雜的體系。從制度角度分析資本主義社會,提出二元體系理論。認為美國社會由計劃體系和市場體係兩部分構成,計劃體係由1000家大公司組成,權力掌握在技術和管理人員手中,控制著市場和價格,從而也控制著市場體系。市場體系則由1200萬小企業、農場、個體經營者組成,完全聽任市場支配。由於計劃體系佔統治和支配地位,美國這種豐裕社會存在各種收入分配不平等、經濟發展不平衡、資源配置失調、通貨膨脹與失業等問題。為解決這些問題,需進行製度改革,通過國家力量使兩種體系的權力與收入平等化。稱實現兩種體系平等化的社會為新社會主義。

1962年11月9日,約翰·加爾布雷斯與印度總理尼赫魯會談,表達對印度的支持。

1961年至1963年間擔任美國駐印度大使。1962年10月27日,在中印開戰一周後,他在德里發表聲明:「麥克馬洪線是國際公認的邊界線,現予批准生效。因此,我們將它視為(東北邊境特區的)北部邊界。」[2]

著作

[編輯]

憑藉其豐富的經驗,共有三本重要作品:1958年的《富裕的社會》(The affluent Society),1967年出版《新工業國》(The New Industrial State)以及1973年的《經濟治國》(Economics and the Public Purpose)。

逸事

[編輯]

加爾布雷斯的身高有203公分,比英國經濟學家約翰·梅納德·凱恩斯的196公分還高。

參考

[編輯]
  1. ^ Davidson, Paul. Galbraith and the Post Keynesians. Journal of Post Keynesian Economics. 2005, 28 (1): 103–13. JSTOR 4225383. 
  2. ^ 美国之于阿鲁纳恰尔邦. 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 歐亞評論. [2012年12月24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年5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