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中央司令部
美國中央司令部 United States Central Command | |
---|---|
存在時期 | 1983至今 |
國家或地區 | 美國 |
種類 | 聯合作戰司令部 |
指揮部 | 佛羅里達州坦帕麥克迪爾空軍基地 |
別稱 | CENTCOM |
參與戰役 | 波斯灣戰爭 伊拉克戰爭 阿富汗戰爭 堅定決心行動 |
指揮官 | |
司令 | 邁克爾·E·庫里拉 陸軍上將 |
著名指揮官 | 大衛·H·彼得雷烏斯陸軍上將 威廉·J·法倫海軍上將 約翰·P·阿比扎伊德陸軍上將 湯米·R·弗蘭克斯陸軍上將 安東尼·C·津尼陸戰隊上將 諾曼·史瓦茲柯夫陸軍上將 |
美國中央司令部(英語:United States Central Command,縮寫為USCENTCOM)是美國國防部下的一個聯合作戰司令部,創建於1983年,其前身為快速部署聯合任務部隊(Rapid Deployment Joint Task Force,縮寫為RDJTF)。
「中央司令部」這個名稱,有可能讓人誤以為是美軍最高指揮機構,實際上該司令部是美軍的一個地域型聯合作戰司令部,僅負責中東和中亞地區的軍事行動的指揮。不過的確中央司令部也十分重要,作為美軍活躍的存在而參與了許多軍事行動,包括波斯灣戰爭、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中央司令部的軍隊近期主要佈署於伊拉克和阿富汗一帶執行戰鬥任務,還在科威特、巴林、卡塔爾、阿拉伯聯合酋長國、阿曼、巴基斯坦等國設有基地,中亞國家亦提供支援。先前,中央司令部軍隊也曾佈署於約旦和沙地阿拉伯,儘管後者國內並無駐紮實質的武裝部隊。現任司令為邁克爾·E·庫里拉 上將。
中央司令部指揮中心位於佛羅里達州坦帕的麥克迪爾空軍基地,另有2002年於多哈建立的埃斯薩利亞陸軍基地(Camp As Sayliyah),2009年又在卡塔爾建立烏代德空軍基地,作為美軍的前線指揮部,維護美軍在伊拉克地區的戰略利益。
內部觀察演習是中央司令部的主要事務之一,一直到1990年為止,它是每年都會舉辦的活動,而現在改為兩年一次。1990年前,內部觀察演習頻繁訓練著中央司令部,防範可能自札格羅斯山脈跨越過來的蘇軍攻擊[1]。現階段,中央司令部已有至少兩次大規模軍事作戰行動:抵禦伊拉克威脅的90號內觀行動(Internal Look '90),以及之後發展為伊拉克自由行動的03號內觀行動。
歷史
[編輯]1983年,中央司令部承接了快速部署聯合任務部隊的職責,管控美國於西南亞、中亞與波斯灣的國防利益,也因此發動了油輪戰爭與波斯灣戰爭。顧名思義,中央司令部涵蓋了位於歐洲,非洲和太平洋地區之間的全球「中心」地區。當伊朗人質危機和蘇聯入侵阿富汗強調有必要加強美國在該地區的利益時,總統吉米·卡特於1980年3月建立了快速部署聯合特遣部隊(RDJTF)。為了對該地區提供一個更強大,更持久的解決方案,朗奴·列根總統採取兩步,將RDJTF轉變為長期的統一指揮部隊。第一步是使RDJTF獨立於美國準備指揮部,第二步在1983年1月啟動了中央司令部。除了看似冷戰思維名稱以外,為了克服對該戰區仍是RDJTF的懷疑花費了很多時間。伊朗-伊拉克戰爭明顯地強調了該地區日益緊張的局勢,而且在波斯灣進行的伊朗採礦業務等事態發展也導致了中央戰區的第一次作戰。
到1988年底,區域戰略仍然主要集中在蘇聯大規模的入侵伊朗的潛在威脅。新的中央情報局司令總參謀長諾曼·施瓦茨科普夫(H. Norman Schwarzkopf)相信,不斷變化的國際政治氣候使得這種情況的可能性不大。他開始把注意力集中在可能出現新的地區威脅 - 伊拉克的薩達姆·侯賽因 - 並將這些關切轉移到1990年夏季的戰區演習報告。演習與伊拉克部隊實際動向之間存在令人毛骨悚然的相似之處,最終導致伊拉克在演習的最後幾天入侵科威特。美國總統喬治·布什回應很快。及時部署和組建聯盟,阻止伊拉克入侵沙地阿拉伯,該命令開始側重於解放科威特。聯合國安理會第678號決議要求伊拉克部隊離開科威特,而美軍和聯合部隊繼續加強軍隊的集結。1991年1月17日,美國和聯合部隊開展了「沙漠風暴行動」,大規模的空中攔截為聯合部隊的地面行動開闢了戰場。主要的目標是解放科威特,於二月二十七日實現,第二天一早,在地面戰鬥開始後的一百個小時,宣佈停火。
此區的美軍行動主要自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以及隨後的「沙漠之盾行動」展開,數十萬名美軍調往沙地阿拉伯。伊斯蘭主義者反對非穆斯林部隊駐於沙地阿拉伯,而美軍攻擊伊拉克的沙漠風暴行動更讓沙國反對派有了口實。到了1990年代後期,反對派勢力擴張到了其他國家,特別是巴林、科威特、卡塔爾、阿曼和阿聯酋。
正式敵對行動的結束並沒有使伊拉克陷入困境。向庫爾德人提供人道主義援助並在伊拉克北部執行「禁飛區」的行動,於1991年4月開始實施。1992年8月,南方觀察行動回應了薩達姆不遵守聯合國安理會第688號決議譴責他在伊拉克東南部對伊拉克平民的野蠻鎮壓的行為。在戰區和西亞盟友的支持下,聯合部隊這次行動中在第32空中走廊南部開闢了禁飛區。1997年1月,「北部手錶」行動取代了「提供舒適」,重點是執行北部禁飛區。在整個十年間,中央戰區 「警惕戰士」,「警哨哨兵」,「沙漠打擊」等行動成功的回擊了伊拉克對其鄰國的威脅,並且在薩達姆的頑固態度面前,力圖執行聯合國安理會決議。
1990年代也給東非國家索馬里也面臨重大挑戰,即區域恐怖主義日益增長的威脅。為了防止部族戰爭導致廣泛的饑荒,指揮部於1992年作出決定,提供救援行動,向索馬里和肯雅東北部提供人道主義援助。中央戰區司令部的行動「恢復希望」支持聯合國安理會第794號決議和一個跨國統一工作隊的成立,在1993年5月聯合國成立第二期UNOSOM之前提供了安全保障。儘管二期UNOSOM行動在農村取得了成功,但摩加迪沙的局勢惡化,還有一系列暴力事件爆發,最終領導克林頓總統命令美軍從索馬里撤軍。波斯灣戰爭後的十年間,恐怖襲擊對該地區的中央戰區司令部的力量產生了重大影響。面對一九九六年爆炸造成19名美軍飛行員死亡的襲擊事件,指揮部啟動了「沙漠襲擊行動」,旨在將美國的設施遷往更多的防衛地點(如蘇丹王子空軍基地),減少美國的「足跡」。1998年,恐怖分子襲擊了在肯雅和坦桑尼亞的美國大使館,造成250人死亡,其中包括12名美國人。通過拆除不必要的基地以減少美國的「足跡」,並將相關人員遣返美國。2000年10月對美軍科爾號導彈驅逐艦的進攻,造成17名美國水兵死亡,這起事件與奧薩馬·本·拉登的阿爾蓋達組織有關。
2001年9月11日針對美國的恐怖襲擊導致布什總統宣佈打擊國際恐怖主義。中央司令部很快推出了「持久自由行動」,驅逐阿富汗塔利班政府,阿富汗境內藏着阿爾蓋達組織恐怖主義分子,舉辦恐怖主義訓練營,鎮壓阿富汗人民。
中央戰區司令部於2002年10月開始在非洲之角進行活動,協助東道國打擊恐怖主義,建立安全的環境,促進區域穩定。這些行動主要採取人道主義援助,後果管理和各種公民行動方案的形式。
在9-11之後,國際社會發現薩達姆與聯合國安理會(UNSC)缺乏關於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問題決議的繼續合作,這是無法接受的。侯賽因繼續頑抗導致聯合國安理會授權美國領導的聯盟使用武力。伊拉克自由行動於2003年3月19日開始。
依照軍事行動規模,中央司令部使用的基地數量有所差別,2003年打擊伊拉克與阿富汗時,美國空軍使用了35座基地,而在2006年至今則使用14座,其中4座於伊拉克境內。
隨着阿富汗塔利班政權(2001年11月9日)和伊拉克薩達姆政府(2003年4月8日)的失敗,中央戰區司令部繼續向新任自由選舉的政府提供安全保障,進行反叛亂行動,協助東道國安全部隊自衛。
該指揮部還準備在整個區域提供救災,其最近的重大救濟行動是為了應對2005年10月在巴基斯坦發生的地震和2006年從黎巴嫩大規模撤離美國公民的情況。
2019年4月8日,伊朗的伊朗最高國家安全委員會將美國中央司令部列為「恐怖組織」,因美國政府也將伊斯蘭革命衛隊做出同樣作為。[2][3]
組織結構
[編輯]若不包括戰鬥單位,中央司令部下屬司令部如下:
- 美國中央陸軍司令部(U.S. Army Forces Central Command,ARCENT)
- 美國中央海軍陸戰隊司令部(U.S. Marine Forces Central Command,USMARCENT)
- 美國中央海軍司令部(U.S. Naval Forces Central Command,USNAVCENT)
- 美國中央空軍司令部(U.S. Air Forces Central,AFCENT)
- 中央特種作戰司令部(Special Operations Command Central,SOCCENT)
另有多個指揮部於中央司令部負責區行動,需向其報告作戰者:
- 駐伊拉克美軍(United States Forces – Iraq)
- 駐阿富汗國際維和部隊,現由北約接管。其前身為駐阿富汗的美軍(阿富汗多國部隊司令部)。
- 未公開的臨時特遣部隊
2008年10月1日,於吉布提萊蒙尼爾軍營(Camp Lemonnier)的非洲之角聯合任務部隊被轉進美國非洲司令部。在2006年以色列進攻黎巴嫩時,中央司令部也緊急集結臨時軍「黎巴嫩聯合特遣部隊」(Joint Task Force Lebanon)作戰。
中央司令部參謀處職掌範圍達人事、作戰、後勤、情報和其他事務。情報部門為「聯合情報中心」(Joint Intelligence Center,JICCENT),中央司令部還要協調情報資訊。在情報首長下,包括了阿富汗-巴基斯坦卓越中心在內的數支單位。
另外還有幾支聯合作戰司令部(Unified Combatant Command)單位,如美國特種作戰司令部,亦於中央司令部的管轄範圍內運作。顯示中央特種作戰司令部並未指導由聯合特種作戰司令部(Joint Special Operations Command)的「黑色」單位(如三角洲部隊和遊騎兵,自2001年9月11日以來,這些部隊負責進行最機密的任務—打擊基地組織和塔利班領袖人物)臨時編組的第77任務部隊。第77任務部隊則編入了第11任務部隊,也改動了編號與名字,由美國特種作戰司令部之下的聯合特種作戰司令部指揮。
地理範疇
[編輯]中央指揮部負責範圍遍及21個國家:阿富汗、巴林、埃及、伊朗、伊拉克、約旦、哈薩克、科威特、吉爾吉斯、黎巴嫩、阿曼、巴基斯坦、卡塔爾、沙地阿拉伯、敘利亞、塔吉克、土庫曼、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烏茲別克、也門和以色列。公海則包括紅海、波斯灣和印度洋西岸[4],2004年3月10日後,敘利亞和黎巴嫩也自美國歐洲司令部轉調到中央司令部的轄區。
2007年2月7日,美國非洲司令部(United States Africa Command)創建完成,其將負責除了埃及以外的所有非洲國家。2008年10月1日,非洲司令部轉為作戰性組織,以及中央司令部在非洲的主要部隊—「非洲之角聯合特遣部隊」(Combined Joint Task Force - Horn of Africa)轉調至史特加的非洲司令部,取代了坦帕的中央司令部。國防部將蘇丹,厄立特里亞,埃塞俄比亞,吉布提,肯雅和索馬里的責任轉交給新成立的非洲司令部。埃及,國防部最大的軍事演習明亮之星所在地,仍然在中央戰區司令部的責任領域[5]。
以色列曾是特別的一例,2020年以前儘管它被中央指揮部負責的國家所環繞,它仍隸屬美國歐洲司令部負責,據美軍軍官所言,原因是其政治上、軍事上和文化上與歐洲較為貼近[6],諾曼·史瓦茲柯夫上將曾就以色列的地位在其1992年的自傳中坦言:「歐洲司令部繼續負責以色列,這對我來說反而是好事,若我們逗留於特拉維夫(以色列第二大城)太久,將難令阿拉伯人諒解我們有促使中東地緣政治安定的意願[7]」。2021年1月15日美國國防部證實,因《亞伯拉罕協議》之後阿拉伯多國與以色列實現關係正常化,五角大樓將以色列從美國在歐洲司令部的行動區域,轉移至包括阿拉伯國家在內的中央司令部[8]。
歷任司令
[編輯]任次 | 照片 | 姓名 | 服役單位 | 就任時間 | 任期終止時間 |
---|---|---|---|---|---|
1. | 羅伯特·C·京士頓上將 Robert Kingston (1928-2007) |
美國陸軍 | 1983年1月1日 | 1985年11月27日 | |
2. | 喬治·B·克里斯特上將 George B. Crist (1931-) |
美國海軍陸戰隊 | 1985年11月27日 | 1988年11月23日 | |
3. | 諾曼·史瓦茲柯夫上將 H. Norman Schwarzkopf Jr. (1934-2012) |
美國陸軍 | 1988年11月23日 | 1991年8月9日 | |
4. | 約瑟夫·P·霍爾上將 Joseph P. Hoar (1934-) |
美國海軍陸戰隊 | 1991年8月9日 | 1994年8月5日 | |
5. | J·H·賓福德·皮艾三世上將 J.H. Binford Peay III (1940-) |
美國陸軍 | 1994年8月5日 | 1997年8月13日 | |
6. | 安東尼·C·津尼上將 Anthony C. Zinni (1943-) |
美國海軍陸戰隊 | 1997年8月13日 | 2000年7月6日 | |
7. | 湯米·R·弗蘭克斯上將 Tommy R. Franks (1945-) |
美國陸軍 | 2000年7月6日 | 2003年7月7日 | |
8. | 約翰·P·阿比扎伊德上將 John P. Abizaid (1951-) |
美國陸軍 | 2003年7月7日 | 2007年3月16日 | |
9. | 威廉·J·法倫上將 William J. Fallon (1944-) |
美國海軍 | 2007年3月16日 | 2008年3月28日 | |
(代理) | 馬丁·登普西中將 Martin E. Dempsey (1952-) |
美國陸軍 | 2008年3月28日 | 2008年10月31日 | |
10. | 大衛·H·彼得雷烏斯上將 David H. Petraeus (1952-) |
美國陸軍 | 2008年10月31日 | 2010年6月30日 | |
(代理) | 約翰·艾倫中將 John R. Allen (1953-) |
美國海軍陸戰隊 | 2010年6月30日 | 2010年8月11日 | |
11. | 詹姆斯·馬蒂斯上將 James N. Mattis (1950-) |
美國海軍陸戰隊 | 2010年8月11日 | 2013年3月22日 | |
12. | 勞埃德·柯士甸三世上將 Lloyd J. Austin III (1953-) |
美國陸軍 | 2013年3月22日 | 2016年3月30日 | |
13. | 約瑟夫·沃特爾三世上將 Joseph L. Votel (1958-) |
美國陸軍 | 2016年3月30日 | 2019年3月28日 | |
14. | 肯尼思·麥肯齊上將 Kenneth F. McKenzie Jr. (1957-) |
美國海軍陸戰隊 | 2019年3月28日 | 2022年4月1日 | |
15. | 邁克爾·E·庫里拉上將 Michael Erik Kurilla (1966-) |
美國陸軍 | 2022年4月1日 | 現任 |
授勛
[編輯]下列獎項授予給麥克迪爾空軍基地的中央司令部指揮所,不適用於其他下屬機構。
飾帶 | 榮譽 | 日期 | 附註 |
---|---|---|---|
聯合功績集體獎 | 1990年8月2日 – 1991年4月21日 | 陸軍部總獎(DAGO):1991-22 與 1992-34[9] | |
聯合功績集體獎 | 1992年8月1日 – 1993年5月4日 | DAGO 1994-12 & 1996-01 | |
聯合功績集體獎 | 1994年10月8日 – 1995年3月16日 | DAGO 2001–25 | |
聯合功績集體獎 | 1996年9月1日 – 1997年1月6日 | 聯合參謀永久獎(JSPO)J-ISO-0012-97 | |
聯合功績集體獎 | 1997年10月1日 – 1998年7月15日 | JSPO J-ISO-0241-98 | |
聯合功績集體獎 | 1998年7月16日 – 1999年11月1日 | JSPO J-ISO-0330-99 / DAGO 2001–25 | |
聯合功績集體獎 | 1999年11月2日 – 2001年3月15日 | ||
聯合功績集體獎 | 2001年9月11日 – 2003年5月1日 | DAGO 2005–09 | |
聯合功績集體獎 | 2003年5月2日 – 2005年12月31日 | ||
聯合功績集體獎 | 2006年1月1日 – 2008年3月1日 | JSPO J-ISO-0061-08 | |
聯合功績集體獎 | 2008年3月2日 – 2010年7月1日 |
參考文獻
[編輯]- ^ 諾曼·史瓦茲柯夫, It Doesn't Take a Hero, Bantam Books paperback edition, 1993, p.331–2, 335–6. ISBN 0-553-56338-6. Harold Coyle's novel Sword Point gives an impression of what such planning envisaged, by a U.S. Army officer who would have had some idea of the general planning approach.
- ^ US Designates Elite Iranian Force as Terrorist Organization. VOA. 2019-04-08 [2020-01-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08).
- ^ 伊朗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将美军列为“恐怖组织”. 新華網. 2019-04-08 [2020-01-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11).
- ^ Globalsecurity.org, Central Command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HISTORY. www.centcom.mil. [2017-10-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30) (美國英語).
- ^ Department of Defense: Unified Command. [2012-12-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11-30).
- ^ Schwarzkopf, It Doesn't Take a Hero, Bantam Books paperback edition, 1993, p.318
- ^ 遏制伊朗:特朗普扩大中央司令部负责范围以包含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 ALJAZEERA. [2021-06-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6).
- ^ Department of the Army General Orders; Army Knowledge Online account may be required. United States Army Publications Directorate. [30 April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4-27).
外部連結
[編輯]- U.S. Central Command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Multi-National Force – Iraq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英文)
- Multi-National Force – Iraq (阿拉伯文)
- Combined Joint Task Force – Horn of Africae
- ISAF
- Spiegel, Peter. Naming New Generals A Key Step In Shift On Iraq. Los Angeles Times. 5 January 2007 [2012-12-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