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老年糖尿病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老年糖尿病,指60歲或60歲以後發病或者60歲以前發病但延續到60歲以後的糖尿病患者,2型糖尿病居多。老年糖尿病患者有其自身獨特的表現,比如合併疾病較多,由此帶來的共同用藥較多,一般糖尿病症狀不典型或者甚至被其它疾病症狀掩蓋。隨着老齡化進程加劇,老年糖尿病患者也逐漸增加,老年糖尿病的表現與治療應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

臨床特點

[編輯]
  • 臨床發病率高:歐美等國家老年糖尿病發病率保持在大約20%,中國發病率正在攀升[1],北京地區從1982年的6.8%上升到1995年的10%。
  • 臨床症狀和體徵不典型:很多老年糖尿病出現誤診、漏診,原因主要是症狀和體徵都不典型,甚至被合併疾病的臨床表現所掩蓋。比如有些患者出現視物模糊、乏力等,還有些患者甚至先發高血壓等並發疾病。
  • 低血糖發生率較高:老年人進食較少,且同時具有代謝率低、臥床多、活動少等特點,因此導致低血糖發生率較高。
  • 嚴重或致命性併發症發生率較高:一些嚴重併發症如心血管病變及神經病變、眼部疾病、泌尿系感染等。輕症糖尿病患者或既往無糖尿病病史者易發嚴重急性併發症如高滲非酮症糖尿病昏迷。
  • 依從性不良:各種原因導致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治療不系統不達標,選擇最適合的治療方案並堅持治療極其重要。

發病原因

[編輯]

老年糖尿病的發病原因主要是以下幾種,其中遺傳因素、環境因素及生理性老化引起的胰島素抵抗和胰島素作用不足為最主要的發病原因。

  • 遺傳因素:遺傳因素在糖尿病發病中佔有重要地位,許多學者認為糖尿病為一種多基因多因子遺傳性疾病。
  • 環境因素:老年人運動量較少,基礎代謝率偏低,且進食較少,從而致葡萄糖耐量逐漸降低,一旦運動量減少或進食過多,則體重容易增加,超重者胰島素受體減少,胰島素抵抗惡化,這種狀態持續一段時間,則容易發生糖尿病。
  • 年齡因素:研究顯示,胰島中β細胞減少會隨着年齡增加,且纖維增生,同時糖耐量降低,胰島素釋放速度延緩,釋放量減少,因此易發糖尿病。
  • 胰島素原因素:隨着年齡增加,胰島素原逐漸增加,體內胰島素活性減小,也是老年糖尿病的原因之一。
  • 胰淀素因素:胰淀素是新近發現的β細胞激素,老年人體內胰淀素增加,因此對胰島組織造成損害,從而導致胰島素分泌量減少。

疾病診斷

[編輯]

老年糖尿病的診斷標準存在兩種意見:一種認為不論年齡,均應該採用國際通用糖尿病診斷標準;另一種認為既然老年患者存在糖耐量降低的生理現象,則不能用標準診斷標準,且採用後可能對治療不利。因為目前老年糖尿病患者尚未出台其獨有診斷標準,因此仍暫時採用國際統一標準。根據美國糖尿病協會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ADA)2010年的推薦標準,只要滿足以下任一條即可診斷為糖尿病:

治療方案

[編輯]

非藥物治療方案

[編輯]
  • 糖尿病知識教育。老年糖尿病患者往往對自身及疾病認識不足,經常過度憂慮,因此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糖尿病知識的普及教育,可加深其對疾病的認識,從而能夠更好配合醫生治療,尤其是如果能夠及時、定期地進行血糖監測,配合醫生進行藥物用量的調節,則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飲食運動療法。飲食運動療法是糖尿病患者最基礎的治療方案。嚴格控制飲食但要保持營養均衡,與主治醫生或營養師確定健康的適合的糖尿病食譜並堅持應用非常重要,可對藥物治療起到輔助作用。同時,適量的運動及適宜的運動方式可減輕體重,使血脂與血糖維持在較佳水平,注意在制定運動方案前,也應該和醫生仔細研究疾病狀態包括併發症等,不當的運動方案易造成危險。

藥物治療方案

[編輯]
  • 磺脲類:該類藥物適用於存在一定胰島功能且未發生過急性併發症的輕中度糖尿病患者。   
  • 雙胍類:雙胍類藥物的作用機制為:增加外周組織對葡萄糖的利用和消耗;抑制消化道腸壁細胞對葡萄糖的攝取,具有胰島素依賴性。該類藥物適用於較肥胖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也可獲益於二甲雙胍,因此在臨床上應用較多。   
  • 噻唑烷二酮類:噻唑烷二酮類屬於新型胰島素增敏劑。主要通過增高胰島素敏感性,使胰島素活性增加,使血糖水平降低。同時,它低血糖風險極低,也可降低血脂,因此也是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治療選擇。   
  •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不刺激胰島素分泌,且單藥應用時不會產生低血糖,可以降低餐後高血糖,適合老年患者,但存在消化感染時慎用(主要副作用是腸脹氣)。   
  • 胰島素:多數學者認為老年糖尿病患者應儘早應用胰島素,確診時即可應用。且研究發現,老年糖尿病患者對口服降糖藥物效果較差,而胰島素治療更能維持血糖水平平穩。目前臨床常用胰島素製劑包括人胰島素製劑與胰島素類似物,前者如諾和靈系列,胰島素類似物如諾和銳諾和銳30諾和平。胰島素的治療方案應儘量模擬胰島素生理分泌的模式,補充基礎胰島素和餐時胰島素,並且劑量和次數都應根據患者的具體特徵高度個體化,儘早將血糖降至標準水平並保持平穩。   

基因治療

[編輯]

近幾年來,研究者們正在將眾多的2型糖尿病候選基因如胰島素受體基因、胰島素基因等作為治療靶點,並進行積極研究,但此類治療方案還存在爭議,尚未進入臨床應用。

參考資料

[編輯]
  1. ^ 老年人糖尿病的临床特点。邱明才. [2011-07-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