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芬蘭湯姆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一個典型的「芬蘭湯姆」的男性形象

芬蘭湯姆[1],或稱芬蘭的湯姆(英語:Tom of Finland,1920年5月8日-1991年11月7日),出身芬蘭卡里納,本名托科·拉克索寧芬蘭語Touko Laaksonen),是一名性崇拜幻想藝術家,以其同性愛藝術作品及影響20世紀晚期同性戀文化而著稱。他在超過四十年的時間中畫了約3500張插畫,大多數特點是顯示男子第一及第二性徵:強壯肌肉的軀幹、四肢、臀部及現實中不太可能的碩大陽具。緊身或者部分脫下的衣服用來表現這些特徵,如陽具經常激凸的包在緊身褲子當中展示給觀眾。他的畫作經常表現兩個或者更多男子即將高潮或性愛動作[2]

生活與職業

[編輯]
托科·拉克索寧(攝於1959年)

托科·拉克索寧在他年輕時做了第一批色情畫作,但沒有留存。拉克索寧開始說他隱藏了這些作品,但是後來又銷毀了,因為「我要參軍」[3]。他的畫作以他年輕時接觸的芬蘭肌肉強壯的勞動者形象為基調。芬蘭不久即捲入與蘇聯冬季戰爭當中,正式加入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拉克索寧應徵加入芬蘭部隊,擔任防空部隊的少尉。他後來認為他對穿制服男性的性崇拜幻想就是因為在軍中的經歷。戰後,拉克索寧退伍,在廣告業做商業畫師,繼續以自己的趣味創作色情畫作。

1956年,拉克索寧向美國頗有影響力的雜誌《男人體》(Physique Pictorial)提交了一些同性色情畫作獲得發表,署筆名湯姆,一個與他的名字托科類似的名字。雜誌編輯將名字改為了「芬蘭湯姆」[4]

拉克索寧的作品引起了同性戀社群的極大關注。到1974年,他已經出版了色情漫畫畫集,並在藝術界有所影響。他最知名的作品都以男性感十足的同性戀為原型,如伐木工人、騎摩托車的警察、水手、商人、摩托車騎士、皮衣男子等。他最著名的漫畫系列是「Kake」,其中包含了大量的此種角色。

拉克索寧作品展開始於1970年代,1973年他辭去國際廣告公司麥肯廣告赫爾辛基辦事處的全職工作。他這樣描述當時的生活:「從那時起,我就生活在牛仔褲中,以我的畫作為生」。

1979年,拉克索寧建立了芬蘭湯姆公司,收集和發表他的作品。這個公司仍然存在,發展為非盈利基金會,致力於收集、保存及展覽同性戀色情藝術作品。 1990年代末,公司以他的作品為基礎引入時尚產品,涵蓋了很多以他作品中的裝扮為特徵的服飾。時尚產品用於時尚文化活動中的原創同性色情畫作開支。他們的走秀也經常與其他時尚公司一樣在很多地點同時舉行。

在拉克索寧去世前,他成為芬蘭紀錄片《爹地和肌肉學院——芬蘭湯姆的藝術、生活及時代》(Daddy and the Muscle Academy - The Art, Life, and Times of Tom of Finland)的主題,該片包含了他的訪談。歐洲發行人Taschen已經出版了他的不同的作品集,包括三個回顧選集。

他的畫作很多都基於照片,但是不是完全再現。照相的靈感一方面用於創造有着可信的動作及手勢、栩栩如生的動感圖像,另一方面,拉克索寧誇大人體特徵及以他的想法展示男性美及性誘惑,將真實與幻想結合起來。在《爹地和肌肉學院——芬蘭湯姆的藝術、生活及時代》中,湯姆對一些細節加以解釋,同時還將一些照片及畫作並排展示說明。

爭論及藝術鑑賞

[編輯]

在生前及身後,對拉克索寧的作品的評價在藝術社群一直有不同的聲音,或讚賞或蔑視。拉克索寧與同性戀照相師羅伯特·梅普爾索普的友誼也是備受爭論,後者的作品經常表現性虐戀及性崇拜幻想。

對他畫作的一個爭論是對穿納粹制服的男性進行色情化處理。這些構成了他全部作品的一小部分,但是對這些角色恭維的視覺處理導致一些觀眾認為這是與納粹有共鳴感或者親納粹。在他最近的作品選集中,這類作品被略去。後來,拉克索寧否認這些作品,並且極力不贊同將他與法西斯主義或者種族主義聯繫起來。他還在他的圖畫中描繪了大量的黑人男子,沒有明顯的種族或政治信息;儘管他們與種族主義漫畫一樣被描述為性慾超強的黑人男性,但這些特性也都同樣出現在拉克索寧描繪的白人角色上。

藝術評論家對拉克索寧的作品看法不一。他的細節作畫技術,導致他被形容為「用鉛筆的大師」,而荷蘭報紙Het Parool的一位評論家則相反的形容他的作品為「沒有表現力的說明」。

不可忽略的爭議是,關於他作品中描繪的「超級男性」(擁有巨大性器和強壯肌肉的男人)是溫和的還是令人討厭的,或是他的作品中是否有顛覆傳統的更深層次的複雜事物。例如,一些評論家指出的一些例子中,男性味道十足的角色在虐戀的場景中表現出在傳統的粗暴中帶有明顯的外在溫和或是調皮的笑容。

在這些情況下,仍有大量基於單純功利主義而讚嘆的讀者,如阿姆斯特丹的一個皮具店及藝術畫廊的主人Rob Meyer描述的那樣「這些作品不是用來談論的,是用來自慰的」。

文化衝擊及遺產

[編輯]
在基金會的芬蘭湯姆的紀念室,擺放有他的個人物品,Henning von Berg 2002年在洛杉磯拍攝。

可以說,拉克索寧的作品使得地下皮裝反主流文化復甦並且商業化,並且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1970年代末及1980年代初愛滋病出現在同性戀社群前達到了高峰。

這段時期,大量的同性戀男子採取這樣的服裝、造型及舉止都是直接源於他的作品(如村民樂隊的Glenn Hughes)。儘管在1980年代中期這種裝扮的流行已經衰落,但拉克索寧的作品仍然廣泛使用在同性戀出版物,酒吧,夜總會,以及網上的情色主題社區。 帽子、皮夾克和鬍子的組合成為西方世界流行文化中的同性戀男子的視覺形象(見警察學院電影系列) 。

在1970年代後期,時裝設計師薇薇安·魏斯伍德(Vivienne Westwood)以拉克索寧的畫作製作了以性為特徵的T恤,商店由魏斯伍德及其夥伴馬爾科姆·麥克拉倫(Malcolm McLaren)運作。T恤由性手槍的席德·維瑟斯(Sid Vicious)做模特,成為朋克歷史進程中標誌性的一部分。

在 1980年代後期,藝術家G.B. 瓊斯英語G. B. Jones(G.B. Jones)開始名為「湯姆女孩」的系列畫作。作品以芬蘭湯姆的風格為基礎,但是以朋克女孩及其他明顯的亞文化女性為特色。然而,與湯姆的作品不同,瓊斯的作品中,權威形象的存在只是被破壞,而沒有被服從。兩位藝術家在1990年代早期在紐約一起出現過。

1999年,在巴黎的芬蘭文化中心(Institut Culturel Finlandais)舉辦了一個展覽。

紐約的現代藝術博物館獲取了一些拉克索寧的畫作作為永久藏品[5]

為紀念芬蘭湯姆去世15周年,赫爾辛基藝術博物館於2006年舉辦了一次芬蘭湯姆畫展。同時也出版了一部有關芬蘭湯姆畫作的書籍(《Ennennäkemätöntä - Unforeseen》,前所未聞)。[6]

2011年作為歐洲文化之都活動的一部分,圖爾庫市舉辦了一次芬蘭湯姆回顧展。[7]

2014年在赫爾辛基一個叫Muu-galleria的畫廊也展示了芬蘭湯姆的一些畫作。同時也出版芬蘭湯姆系列畫的選集。[8]

2016年5月7日至8月7日赫爾辛基藝術廳舉辦了一個名為《芬蘭湯姆:遊戲的歡愉》(Tom of Finland: The Pleasure of Play)的畫展。[9]

2017年1月圖爾庫城市劇院英語Turku City Theatre首演了名為《芬蘭湯姆》的音樂劇。[10]

2017年1月27日哥德堡電影節首映名為《芬蘭湯姆》的電影,該電影在芬蘭首映於2017年2月24日。[11]

為紀念拉克索寧誕生100周年,2020年2月21日至4月19日在愛沙尼亞塔林舉辦芬蘭湯姆為模特拍攝的照片展覽[12]

視頻錄像

[編輯]
  • 《爹地和肌肉學院——芬蘭湯姆的藝術、生活及時代》(Daddy and the Muscle Academy: Tom of Finland):作者Ilppo Pohjola,製片人Kari Paljakka及Alvaro Pardo,英國的Oracle Home Entertainment在2002年出版。片長93分鐘,含有拉克索寧的畫作,限定18歲以上觀眾觀看。

郵票

[編輯]

2014年9月芬蘭郵政發行了有三枚拉克索寧畫作郵票的小全張,同時還在芬蘭郵政博物館裏展示了他的一些信件。兩張郵票中展示了畫作的部分,當中一個裸體男人坐在另一個穿着成警察的男人的兩腿之間。另一張郵票則顯示了一個赤裸的臀部,其兩腿之間為一個男人的臉龐[13]。這套郵票收到了來自178個國家的訂單,完全超出了芬蘭郵政的期望,成為芬蘭郵政歷史上最暢銷的一套郵票[14]

個人生活

[編輯]
拉克索寧在彈鋼琴,背後是他的生活伴侶韋利·邁基寧和姐姐凱婭。

拉克索寧的生活伴侶是韋利·邁基寧(Veli Mäkinen[15]。邁基寧在1981年7月因喉頭癌去世。

除了對姐姐凱婭(Kaija)之外拉克索寧從未對他的家人透露他的性取向[15]。家人和親屬在他去世之前從不知道「芬蘭湯姆」是拉克索寧的藝名。他的生活伴侶邁基寧只是被介紹為同租一套房子的室友。

除繪畫外拉克索寧也是一位很有才華的音樂家。他的父親曾是一個合唱團的指揮,拉克索寧曾在1940年代西貝柳斯音樂學院里學習過音樂。在年輕的時候他曾在合唱團里唱過低音,在戰後也曾在餐館裏彈過鋼琴。他譜寫過的一個曲子也曾在1949年發表。[15][16]

因職業的緣故,拉克索寧去過多次美國,特別是當他的同伴去世後他在美國待得更久。在去世前的幾個冬天裏他都在加州南部度過。

他的外甥在2016年對記者說他的舅舅是一個好交際、有幽默感、和喜歡跟小孩一起玩耍的人[15]

擴展閱讀

[編輯]
  • Hooven, F. Valentine. Tom of Finland: His Life and Times.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93. ISBN 031209325X
  • Ramakers, Mischa. Dirty Pictures: Tom of Finland, Masculinity and Homosexuality.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2001. ISBN 0312205260
  • Tom of Finland: The Art of Pleasure. Mischa Ramakers, ed. London: Taschen, 1998, ISBN 3822885983
  • Tom of Finland: The Comic Collection. Vol. 1-5. Dian Hanson, ed. London: Taschen, 2005. ISBN 3822383497
  • Arell, Berndt; Mustola, Kati, Tom of Finland: Ennennäkemätöntä - Unforeseen, Helsinki: Like, 2006, ISBN 952-471-843-X 

參考文獻

[編輯]
  1. ^ 簡恆宇. 芬兰情色寝具 拥壮男入梦. 中時電子報. 2014-11-23 [2016-07-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20). 中時電子報把 Tom of Finland 翻譯為「芬蘭湯姆」。 
  2. ^ Arell, Berndt; Mustola, Kati, Tom of Finland: Ennennäkemätöntä - Unforeseen, Helsinki: Like, 2006, ISBN 952-471-843-X 
  3. ^ Arell & Mustola, p. 15
  4. ^ Arell & Mustola, p. 31. 這是根據雜誌的命名習慣,例如其他的筆名例子如「Hank the Shuckett」和「Bobby of Tub」。
  5. ^ Arell & Mustola, p. 187
  6. ^ Tom of Finlandin matka kaapista galleriaan. 芬蘭廣播公司. 2006-06-21 [2017-01-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11) (芬蘭語). 
  7. ^ Tom of Finland. Turku 2011 -säätiö. [2017-01-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3-03) (芬蘭語). 
  8. ^ Tiainen, Tuomas. Tom of Finland ja panemisen taide – Tuhmat ruudut Muu-galleriassa. mustekala.info. 2014-09-14 [2017-01-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09) (芬蘭語). 
  9. ^ Tom of Finland: The Pleasure of Play. Kunsthalle Helsinki. [2017-01-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7-10) (英語). 
  10. ^ Martela, Olli. Tom of Finlandista musikaali Turun kaupunginteatteriin. iltalehti.fi. 2016-02-29 [2017-01-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02) (芬蘭語). 
  11. ^ Koppinen, Mari. Tom of Finland valittiin Göteborgin elokuvajuhlien avauselokuvaksi – ”Suuri mahdollisuus saada kansainvälistä huomiota”. 赫爾辛基日報. 2017-01-10 [2017-01-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20) (芬蘭語). 
  12. ^ TOM OF FINLAND The Darkroom. Tom of Finland Foundation. [2020-03-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4) (英語). 
  13. ^ World's first homoerotic stamps produced in Finland. BBC. 2014-04-17 [2017-0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29) (英語). 
  14. ^ Tom of Finland stamps on sale Monday; Finland's biggest seller ever. Yle. 2014-09-08 [2017-0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3) (英語). 
  15. ^ 15.0 15.1 15.2 15.3 Aino Frilander. Millainen mies löytyy Tom of Finland -kuvien takaa? Touko Laaksosen sisarenpoika avasi kotialbumit HS:lle. 赫爾辛基日報(Helsingin Sanomat). 2016-05-05 [2016-07-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09) (芬蘭語). 
  16. ^ Tom of Finlandin kadonnut laulu. 芬蘭廣播公司(Yle). 2011-07-29 [2016-07-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6-02) (芬蘭語).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