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園巷教堂
溫州市基督教花園巷教堂原稱「中華基督教自治內地會溫屬總會」。因地置市區花園巷地段,故稱為花園巷教堂。目前是溫州市基督教「兩會」直屬的兩間教堂之一。
該堂始建於1877年,至2006年共130周年。其規模雖不及基督教城西堂和周宅祠巷天主教總堂,但其現存建築年代要早於前面兩處教堂,是溫州市區教堂歷史最悠久的一處,也是浙南地區基督徒最早敬拜、聚會的場所。
歷史沿革
[編輯]1867年11月,基督教內地會英籍傳教士曹雅直自甬來溫傳教,設活動點於今址。
1877年,歷10年艱苦經營,該堂終於在花園巷地段購置建造,共佔地4617.64平方米。
1884年10月,該堂在甲申教案中被焚毀,1890年重建。
解放後,教產大部分被軍分區佔用。文革時期,連大堂及勉勵會堂亦被工廠佔為倉庫。
直至「四人幫」粉碎後,幾經努力,政府落實宗教政策,於1989年歸還勉勵會堂(小堂),1990年歸還大堂。
其餘大部分教產目前仍在努力爭取歸還落實之中。
建築特色
[編輯]該堂建築東起花園巷,北抵縣學前,西到興文里,南界興文里52號民居。由大堂、勉勵會堂(小堂)、牧師樓等多幢建築組成。
大堂坐東朝西,磚木結構,五間一層,建築面積約400平方米。俯視為不規則的「凸」字形。南、北側為山牆,北側分四個壁柱,柱間開券門及券窗,券窗兩個一組,用連續的尖券拱。堂內則採用傳統的抬梁式木結構梁架,上有吊頂。
教堂建築風格呈中西合璧,體現了當年以傳統建築形式的教堂吸引信徒的傳教方式。
文物保護
[編輯]經歷百年風雨,教堂現已破損嚴重。對於這座珍貴的宗教文化遺產的處置,信徒及社會各界人士亦有不同看法。有人力主教堂整體拆除,重建新堂。教會人員也曾到市里主管部門要求批准,整體拆建的動向日漸高漲,據說市里也曾開過專門協調會,原則上通過了拆建案。[1]
但有人認為若採用此舉,百年教堂將毀於一旦,這等於是割斷了一段歷史,溫州也將少一件歷史文物。他們認為應該及早加以保護,不但不能拆舊建新,反而要申請為市級文保單位,加強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