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茶盞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宋朝時期的建窯茶碗

茶盞,是東亞傳統用以盛茶湯茶器,也稱茶碗茶鍾茶盅茶盌茶圓茶甌茶杯等,而大小、材質、文飾不一,有多種形制。在中國,茶盞的主流,因為食茶法的不同,器形大小從的大盞發展到的小盞,色彩從唐的尚、宋的尚發展到明的尚,經歷了數次嬗變過程。

名稱

[編輯]

茶盞一形的茶器在古代漢文典籍中有多種名稱,但並無嚴格的定名標準。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的研究員廖寶秀指出,茶盞、茶碗、茶甌的器形較大,茶杯、茶鍾較小。明清的茶杯沿用茶盞、茶碗等名,但器形大小已與唐宋茶盞有了很大的不同。而據清宮檔案所載,清代宮廷作為品茶用的茶碗、茶圓、茶鍾,口徑有不同,茶鐘口徑約10公分,茶碗約11公分,高度無明顯差別。

茶盞

[編輯]

盞,《博雅》:「杯也」;郭璞注《方言》:「最小杯也」。本作琖。《說文》:「玉爵也;夏曰琖,殷曰斝,周曰爵。從玉戔聲;盞,或從皿。」

  • 大觀茶論》:「盞色貴青黑,玉毫條達者為上。」
  • 茶錄》:「茶色白,宜黑盞,建安所造者紺黑。」

茶碗、茶盌、茶椀、茶埦

[編輯]

盌,《說文》:「小盂也」。椀,《正韻》:「與盌同」。埦,《集韻》:「與盌同」。

  • 茶經》:「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次,壽州、洪州次。」
  • 王世貞詩:「隠囊匡坐自煎茶 窗前竹色分茶盌。」

茶杯

[編輯]
  • 紅樓夢》:「家下僕婦們將帶着行路的茶壺茶杯、十錦屜盒、各樣小食端來,鳳姐等吃過茶,待他們收拾完備,便起身上車。」

茶鍾

[編輯]

[註 1],《說文解字注》:「酒器也。古者此器葢用以宁(貯)[註 2]酒。故大其下,小其頸。自鍾傾之而入於尊,自尊勺之而入於觶。故量之大者亦曰鍾」;《澄衷蒙學堂字課圖說》:「俗呼小杯為鍾」;《通雅》:「今謂茶鍾曰甌,古則曰甂」。

  • 弁而釵》:「喫了茶,將茶鍾放在椅上。」

茶甌

[編輯]

甌,《玉篇》:「椀之小者」。

  • 茶譜》:「茶甌,古人多用建安所出者。」
  • 中山傳信錄》:「茶甌,...甌上造一小木蓋,朱黒漆之;下作空心托子:製作頗工。茶甌頗大,斟茶止二、三分,用菓一小塊貯匙內:此學中國獻茶法也。若國中烹茶法,以茶末雜細粉少許入碗,沸水半甌,用小竹帚攪數十次,起沫滿甌面爲度;以敬客。」

茶圓

[編輯]
  • 清稗類鈔》:「嘉慶款茶圓、茶碗、茶撇及瓶壺等類,計百七十四類。」

茶盅

[編輯]
  • 文明小史》:「又取出三個茶盅,倒了三碗茶上來。」
  • 清稗類鈔》:「金如意茶盤成對,金福壽碗蓋成對,黃地福壽瓷茶盅成對,黃地福壽瓷蓋碗成對。」

茶盞的美名,又有啜香陶寶文等。

形制

[編輯]

中國的茶盞有多種形制,宋之前較大,明朝之後由於飲茶方式改變,茶盞變得細小。

日本的茶碗形制,請參閱茶碗 (日本)

用途

[編輯]

歷史

[編輯]

[編輯]

[編輯]

明清

[編輯]

各地的發展

[編輯]

日本

[編輯]

朝鮮半島

[編輯]

越南

[編輯]

琉球

[編輯]

註釋

[編輯]
  1. ^ 中國大陸的簡化字將「鍾」與「鐘」合併爲一字「钟」。應注意:茶鍾非作茶鐘。
  2. ^ 中國大陸的簡化字將「寧」與「宁」合併爲一字「宁」。此處本作宁。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寧與貯葢古今字」。而貯的簡化字作贮。

參考資料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