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蕭紅、蕭軍、舒群故居

座標36°04′09.4″N 120°19′26.7″E / 36.069278°N 120.324083°E / 36.069278; 120.324083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蕭紅、蕭軍、舒群故居

蕭紅、蕭軍、舒群故居,2016年9月
青島市文物保護單位
地址青島市市南區觀象一路1號
分類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時代1945年前
編號第七批,編號44
認定時間2005年2月5日

36°04′09.4″N 120°19′26.7″E / 36.069278°N 120.324083°E / 36.069278; 120.324083

蕭紅、蕭軍、舒群故居位於中國山東省青島市市南區觀象一路1號,建造年代不詳,作家蕭紅蕭軍舒群曾於1934年在此暫居,現為青島市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

[編輯]

蕭紅、蕭軍、舒群故居建築本身建造年代不詳,有資料稱其建於1928年[1]

1934年初,舒群逃離已被日本佔領的東北,到達青島,並結識了當時在青島市政府社會局任科員的進步分子倪魯平,後來與倪魯平之妹倪青華(一作倪菁華)結婚,住在觀象一路1號樓下。同年夏,舒群邀請蕭紅、蕭軍到青島,兩人於端午節前一天(6月15日)到達青島,由舒群夫婦在大港碼頭迎接,租住在觀象一路1號樓下另一間房內,後來搬到二樓「太極圖」山牆下凸出的單間。[2][3]

蕭軍在青島期間,在中共地下黨接辦的《青島晨報》任編輯,完成了小說《八月的鄉村》,並結識了晨報編輯張梅林荒島書店的創辦者孫樂文、當時在青島市立中學上學的黃宗江李前管等人。蕭紅除為《青島晨報》編輯《新女性》周刊外,完成了小說《生死場》。蕭軍、蕭紅的小說完稿後,通過孫樂文與在上海魯迅取得聯繫,後來在上海經魯迅幫助將小說出版。在青島期間,蕭紅、蕭軍、張梅林等人常到海水浴場中山公園海濱公園觀象山等處遊玩。[2][3]

1934年,中共黨員高嵩在青島重建黨組織,恢復了舒群的黨組織關係,並介紹倪魯平入黨。同年9月7日,中共青島市委重建,高嵩任書記,倪魯平任宣傳委員[4]。不久後因當時任市委組織部長的中統特務王金玉告密,舒群與倪氏兄妹於中秋節遭國民黨軍警逮捕,高嵩也於同日被捕。經孫樂文告知,蕭紅、蕭軍、張梅林於11月1日乘船匆匆離開青島赴上海[3]。舒群被捕後關押在青島監獄,與高嵩同處一室。因高嵩與時任青島市公安局局長王時澤關係良好(高嵩與舒群是東北商船學校同學,而當時學校校長是王時澤),二人所在囚室條件稍好,允許讀書寫作。舒群在獄中經高嵩支持完成了短篇小說《沒有祖國的孩子》。1935年春,舒群因拒不招供且警察證據不足而被釋放,經煙臺到上海。[2]

1936年,蕭軍隻身到青島居住約兩個月,居住在山東大學東北角一座宿舍樓內,期間完成了長篇小說《第三代》的後半部分,到博山煤礦參觀後寫成了短篇小說《四條腿的人》,還寫成了《鄰居》《水靈山島》兩篇散文,分別取材於觀象一路1號居住經歷與青島附近的靈山島。1951年,蕭軍與兒子蕭鳴第三次到訪青島,看望當時在山東大學的老友方未艾。1979年,青島學者魯海曾致信蕭軍,詢問其在青島的住處,並找到觀象一路1號故居。蕭軍在後來的回信中描述該樓「碧海臨窗瞰左右,青山傍戶路三叉」。1986年夏,蕭軍第四次到訪青島,在山東海洋學院(原山東大學青島校址)講學,併到觀象一路1號故地重遊。蕭軍後來曾在《青島懷蹤錄》中描述該樓,並稱「青島是值得我們永遠懷念和紀念的地方」。[2][5]

蕭紅、蕭軍、舒群故居現為居民樓。2000年列入青島市歷史優秀建築名單[6]。2003年,青島市人民政府將此處作為文化名人故居掛牌保護[7]。2005年2月5日列入第七批青島市文物保護單位[8]

建築

[編輯]
蕭紅、蕭軍、舒群故居所在的「七路口」

蕭紅、蕭軍、舒群故居位於觀象山西南麓,東鄰江蘇路、觀象一路、蘇州路、萊蕪一路、伏龍路、齊東路、龍山路的七路岔口。該樓所在地勢較高,與觀象一路路面有較大高差,因此築有一座高約4米的花崗岩擋土牆。該樓建築面積380餘平方米,樓高2層[1],磚石木結構,紅瓦坡屋頂,一樓牆為花崗岩蘑菇石裝飾,二樓正立面東側起山牆,山牆中央原有一太極圖(蕭軍的回憶錄及往來信件中曾提及),在翻修中消失。樓內一層僅有兩個面積約15平方米的半地下室房間,二層有五個房間[9]

相關條目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青島市文物局; 青島市史志辦公室 (編). 《青岛文物志》. 北京: 中國出版社. 2004. ISBN 988-97146-6-1. 
  2. ^ 2.0 2.1 2.2 2.3 魯海. 《作家与青岛》. 青島: 青島出版社. 2016. ISBN 978-7-5552-1798-5. 
  3. ^ 3.0 3.1 3.2 張文艷. 萧红萧军在青岛的足迹:漂泊中的驿站(图). 半島都市報 半島網. 2014-10-14 [2017-11-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1). 
  4. ^ 魯海. 《名人故居》. 青島: 青島出版社. 2004. ISBN 7-5436-3174-1. 
  5. ^ 王照青. 萧军与青岛的四度去住因缘 ——忆记萧军第四次来青. 青島財經日報 青島財經網. 2014-10-31 [2020-0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1). 
  6. ^ 青島市規劃局 青島市文化局. 关于公布青岛市第二批历史优秀建筑的通知(青规字〔2006〕72号). 青島政務網. 2006-05-20 [2024-02-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2-26). 
  7. ^ 王法艷. 青岛名人故居新拓展30处 包括蔡元培故居等. 半島都市報. 2014-07-16 [2022-02-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3). 
  8. ^ 青島市人民政府. 关于公布青岛市第七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 青島政務網. 2005-02-05 [2017-11-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13). 
  9. ^ 張樹楓. 萧军与萧红故居. 青島市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 (編). 《青岛文史资料(第十六辑)》. 青島: 青島出版社. 2006. ISBN 7-5436-05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