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薩克森蘇維埃共和國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薩克森蘇維埃共和國
Sächsische Räterepublik
1918年—1919年
薩克森蘇維埃共和國
國旗
薩克森蘇維埃共和國
國徽
薩克森蘇維埃共和國所宣稱的領土
薩克森蘇維埃共和國所宣稱的領土
地位未受國際普遍承認國家
首都德累斯頓
常用語言德語
政府蘇維埃共和國
• 1918年11月15日 – 1919年1月21日
里夏德·利平斯基英語Richard Lipinski
• 1919年1月21日 – 1919年3月14日
格奧爾格·格拉德瑙爾英語Georg Gradnauer
歷史 
• 建立
1918年11月13日
• 終結
1919年5月11日
前身
繼承
薩克森王國
威瑪共和國
薩克森自由邦
今屬於 德國

薩克森蘇維埃共和國(德語:Räterepublik Sachsen)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德意志帝國崩潰後在前薩克森王國建立的一個短命的、未被承認的蘇維埃國家。

1918年—1919年德國革命的最初幾周,工人和士兵委員會接管了薩克森州許多城市的控制權。由於一些成員希望建立蘇維埃式的議會政府,而另一些成員則主張議會共和制,因此內部存在相當大的分歧,導致兩派之間的分裂。1919年2月上旬,舉行了州議會Volkskammer選舉,其中溫和派獲得了控制權。1919年3月卡普政變期間爆發的暴力事件導致國家政府強行將最後一批工人委員會從萊比錫撤走,標誌着「蘇維埃共和國」的終結。薩克森隨後在威瑪共和國內通過了民主憲法。

在該時期的歷史和同時代的資料中,提及「薩克森蘇維埃共和國」的情況並不常見。大多數人談論的是德累斯頓、萊比錫和開姆尼茨等主要城市的個別議會,而不是單一的薩克森共和國。

建立工人和士兵委員會

[編輯]

與德國其他城市一樣,包括柏林的國家級城市,1918年11月上旬德意志帝國崩潰時,薩克森州各地也成立了工人和士兵委員會。在全州範圍內的大規模示威活動中,萊比錫德累斯頓的抗議者佔領了許多政府建築,包括德累斯頓的軍隊和警察總部。11月8日,工人和士兵委員會接管了這座城市的控制權後,撒克遜國王腓特烈·奧古斯都三世逃往德累斯頓西北的莫里茨堡城堡。該委員會由斯巴達克同盟德國獨立社會民主黨成員組成,自稱為大德累斯頓聯合革命工人和士兵委員會( Vereinigte Revolutionäre Arbeiter- und Soldatenrat Groß-Dresden)。兩天後,宣佈國王被廢黜,君主制被廢除[1]。在德累斯頓的薩拉薩尼馬戲團大樓,獨立社會民主黨的赫爾曼·弗萊斯納宣佈成立「薩克森社會主義共和國」。[2]

弗里德里希·奧古斯特三世,薩克森最後一位國王,1914 年

國王腓特烈·奧古斯都離開莫里茨堡前往普魯士古特博恩,於 11 月 13 日退位,並要求國家官員繼續為「祖國」服務。 [1]十五日,新政府( Zentralrat,"中央委員會")由三名社會民主黨(USPD)人民代表(Volksbeauftragte)和三個較為中間派的多數社會民主黨(MSPD)成立。他們從德累斯頓、萊比錫和開姆尼茨發佈了一份「致薩克森人民的公告」,其中大部分是由獨立社會民主黨的理查德·利平斯基撰寫的。在概述新政府的目標時,它也要求公職人員留任以維持秩序,這一決定使許多舊政權的追隨者控制了政府職能。該公告還要求建立一個集權的社會主義德國,並繼續革命,直到實現統一的社會主義德國。 [3]它設想的新國家是確保結社和宗教自由、八小時工作日、安全的食品供應以及對那些在舊的「階級正義」制度下受到懲罰的人的特赦。 [4]然而,社會民主黨的當務之急是維持秩序和滿足人民的基本需求,而不是社會的革命性重組。 [5]他們推動一月份的地方選舉和州議會(Volkskammer,人民議會)這將為薩克森州制定一部憲法。選舉將按照普遍、平等、直接和秘密的比例代表制進行,21歲以上的男性和女性均可參加。[6]

當社會民主黨致力於議會民主時,獨立社會民主黨則希望永久保留工人和士兵委員會。 1919 年 1 月 16 日,兩黨之間的不和已經嚴重到以利平斯基為首的獨立社會民主黨 (USPD) 從德累斯頓中央委員會撤回其 3 名成員的情況。 MSPD 用自己的成員取代了他們,使他們完全控制了委員會 [3],格奧爾格·格拉德瑙爾 (Georg Gradnauer)擔任薩克森州部長主席。年底舉行的新的工人和士兵委員會選舉使社會民主黨在德累斯頓和開姆尼茨取得了重大勝利。結果使社會民主黨增強了對獨立社會民主黨的主導地位 [5] ,儘管在萊比錫,獨立社會民主黨仍然控制着委員會。它解散了萊比錫市議會並接管了駐紮在該市的集團軍。 [7]

民主選舉、持續的暴力和理事會的結束

[編輯]
梅爾克少將在自由軍團的幫助下廢除了萊比錫的工人和士兵委員會

在 2 月 2 日的Volkskammer選舉中,MSPD 和 USPD 合計贏得 58% 的選票。 2 月 25 日,Volkskammer 第一次會議舉行,六名 MSPD 人民代表辭職。在Volkskammer3月份,MSPD和USPD之間的聯合談判失敗了。隨後,社會民主黨的格奧爾格·格拉德瑙爾 (Georg Gradnauer) 繼續擔任少數派政府的部長主席。[8]

1919年3月中旬,威瑪共和國的右翼反對者在柏林煽動了卡普政變。在薩克森州各地爆發的反對示威活動中,最嚴重的暴力事件發生在德累斯頓,那裏有59名抗議者被政府軍殺害。萊比錫也發生了衝突,當地共產黨領導層在3月18日政變結束後仍在繼續,但政府軍很快平息了騷亂,隨後燒毀了萊比錫工會總部大樓 (Volkshaus) 。 [9]

4 月 12 日,又爆發了共產黨領導的騷亂。撒克遜戰爭部長古斯塔夫·紐林(MSPD) 被傷殘退伍軍人殺害,這些退伍軍人聽說他們的福利將被削減。次日,薩克森政府宣佈薩克森州進入戒嚴狀態,23日柏林政府也發佈了類似的公告。自由軍團的地面獵兵團(Landjägerkorps)的梅爾克少將於 5 月 11 日進入萊比錫,使這座城市平靜下來,沒有造成人員傷亡,並廢除了工人委員會。 [10]至此,薩克森 ——「薩克森蘇維埃共和國」—— 的革命時期可以說已經結束了。

1920 年 10 月,Volkskammer,人民制憲會議通過了薩克森共和憲法並自行解散。 11 月 14 日,第一屆薩克森議會選舉產生,社會黨佔據微弱多數。 [11]

後來在薩克森的共產主義運動

[編輯]

1920 年 3 月德國中部失敗的共產主義起義(被稱為「三月行動」 )主要發生在普魯士薩克森省,而不是薩克森州本身,那裏唯一值得注意的事件是對德累斯頓、萊比錫和弗萊堡政府大樓的爆炸事件。 [12]

1923年10月,影響魏瑪共和國的一系列危機,其中最嚴重的是法國和比利時軍隊佔領魯爾,導致蘇聯共產黨領導層向德國共產黨(KPD)施壓利用這種情況在德國發動革命。隨後在薩克森、圖林根和共和國其他地方發生的事件被稱為「德國十月」。 10 月 10 日,薩克森州部長總統埃里希·蔡格納 任命兩名德國共產黨成員加入內閣。柏林要求他將其移除,當他拒絕時,他下令對薩克森州進行帝國處決( Reichsexekution) ——即是由中央政府的直接武裝干預。德國國防軍於 10 月 23 日進入薩克森州,在沒有暴力或流血的情況下將蔡格納及其內閣趕下台。由於工人們表現出不願意戰鬥,德共取消了發動革命的嘗試。 [13]

參見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Souveränes Königreich Sachsen 1815–1918 [The Sovereign Kingdom of Saxony 1815–1918]. sachsen.de. [20 June 20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0-02) (德語). 
  2. ^ Ostrowski, Marius S. Eduard Bernstein on the German Revolution. Selected Historical Writings. New York: Springer International. 2019: 111 [2023-11-02]. ISBN 978303027719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06). 
  3. ^ 3.0 3.1 Vestring, Sigrid. Die Mehrheitssozialdemokratie und die Entstehung der Reichsverfassung von Weimar, 1918/1919 [Majority Social Democracy and the Emergence of the Weimar Constitution, 1918/1919]. Münster: Lit. 1987: 74–75 [2023-1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05) (德語). 
  4. ^ Pryce, Donald B. The Reich Government versus Saxony, 1923: The Decision to Intervene. Central European History. June 1977, 10 (2): 113–115 [2023-11-02]. JSTOR 4545794. S2CID 143820323. doi:10.1017/S000893890001836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19) –透過JSTOR. 
  5. ^ 5.0 5.1 Pohl, Karl Heinrich. Sachsen 1923. Das linksrepublikanische Projekt – eine vertane Chance für die Weimarer Demokratie? [Saxony 1923. The Left-Republican Project – a Missed Chance for Weimar Democracy?]. Göttingen: Vandenhoeck & Ruprecht. 2022: (ebook) [2023-11-02]. ISBN 978364799367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05) (德語). 
  6. ^ Der Erste Weltkrieg in Sachsen [The First World War in Saxony]. Sächsische Landeszentrale für politische Bildung. [19 June 20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0-02) (德語). 
  7. ^ Otto, Martin. Von der Eigenkirche zum Volkseigenen Betrieb. Erwin Jacobi (1884–1965) : Arbeits-, Staats- und Kirchenrecht zwischen Kaiserreich und DDR [From His Own Church to the People's Own Enterprise. Erwin Jacobi (1884–1965) : Labor, State and Church Law between the Empire and the GDR]. Tübingen: Mohr Siebeck. 2008: 44 [2023-11-02]. ISBN 9783161495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08) (德語). 
  8. ^ Krause, Henry; Nakoinz, Rico; Budai, Judith. Revolution und Demokratie. Sachsen in den Umbrüchen des 20. Jahrhunderts [Revolution and Democracy. Saxony in the Upheavals of the 20th Century]. issuu.com. Sächsische Staatskanzlei. 10 December 2020 [21 June 2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05) (德語). 
  9. ^ Pryce, Donald B. The Reich Government versus Saxony, 1923: The Decision to Intervene. Central European History. June 1977, 10 (2): 113–115 [2023-11-02]. JSTOR 4545794. S2CID 143820323. doi:10.1017/S000893890001836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19) –透過JSTOR. 
  10. ^ Otto, Martin. Von der Eigenkirche zum Volkseigenen Betrieb. Erwin Jacobi (1884–1965) : Arbeits-, Staats- und Kirchenrecht zwischen Kaiserreich und DDR [From His Own Church to the People's Own Enterprise. Erwin Jacobi (1884–1965) : Labor, State and Church Law between the Empire and the GDR]. Tübingen: Mohr Siebeck. 2008: 44 [2023-11-02]. ISBN 9783161495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08) (德語). 
  11. ^ Krause, Henry; Nakoinz, Rico; Budai, Judith. Revolution und Demokratie. Sachsen in den Umbrüchen des 20. Jahrhunderts [Revolution and Democracy. Saxony in the Upheavals of the 20th Century]. issuu.com. Sächsische Staatskanzlei. 10 December 2020 [21 June 2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05) (德語). 
  12. ^ Leicht, Johannes. Die Märzkämpfe in Mitteldeutschland 1921 [The March Battles in Central Germany 1921]. Deutsches Historisches Museum. 14 September 2014 [26 June 20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28) (德語). 
  13. ^ Scriba, Arnulf. Der "deutsche Oktober" 1923 [The "German October" 1923]. Deutsches Historisches Museum. 14 September 2014 [26 June 20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1-06) (德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