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薩爾一世
費薩爾·本·侯賽因 | |
---|---|
大敘利亞國王 | |
統治 | 1920年3月8日-1920年7月24日 |
前任 | 路易斯·波爾斯 |
繼任 | 蘇米·巴拉卡特 |
伊拉克國王 | |
統治 | 1921年8月23日-1933年9月8日 |
前任 | 珀西·考克斯 |
繼任 | 加齊·伊本·費薩爾 |
出生 | 鄂圖曼帝國麥加 | 1883年5月20日
逝世 | 1933年9月8日 瑞士伯恩 | (50歲)
配偶 | 胡扎伊馬·賓特·納賽爾 (1904年結婚—1933年結束) |
子嗣 | 加齊·伊本·費薩爾 |
父親 | 侯賽因·本·阿里 |
費薩爾·本·侯賽因(阿拉伯語:فَيْصَل بن حُسَيْن,羅馬化:Fayṣal bin Ḥusayn,1883年5月20日—1933年9月8日) 是哈希姆王朝的成員,1920年短暫統治過大敘利亞,1921-1933年在位為伊拉克國王。
生平
[編輯]費薩爾·本·侯賽因出生在今天的沙特阿拉伯,是侯賽因·本·阿里的第三個兒子。1913年當選鄂圖曼帝國議會的吉達市代表。
1916年兩次經過大馬士革,於其中一次接受了阿拉伯領袖之間劃定國家界限的《大馬士革議定書》,並加入了阿拉伯國家主義者組織。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西奈及巴勒斯坦戰役中與協約國方合作,幫助後者攻克外約旦並參加了其1918年阿拉伯政府。
是在巴黎和會上阿拉伯代表團的領袖。和英籍阿拉伯專家格特魯德·貝爾一同倡導讓原來鄂圖曼帝國統治下的諸阿拉伯酋長國獨立。托馬斯·愛德華·勞倫斯在《智慧的七柱》一書中記載了他在1916-1918年阿拉伯起義中的作用,雖然勞倫斯書的確實性還有待爭議。
1919年1月3日,與哈伊姆·魏茨曼簽訂了費薩爾-魏茨曼協定,費薩爾承認《貝爾福宣言》,條件是英國遵守大戰期間做出的阿拉伯人獨立的承諾。但該協定未得兌現 [1]。
1920年3月7日,被敘利亞國家大會(Syrian National Congress)擁為大敘利亞國王。但同年4月敘利亞被託管給法國,後者將費薩爾逐出敘利亞。他於是移居英國。
英國政府擔心其託管地伊拉克局勢不穩,遂改直接統治為名義上的君主制。公民投票顯示96%的民眾贊同費薩爾之後,他同意成為伊拉克國王,於1920年8月登基。在伊拉克1932年成為完全獨立國家的過程中,他發揮了重要作用。
1933年9月8日心臟病發作逝世於瑞士伯爾尼,由兒子加齊·伊本·費薩爾繼位。
家族
[編輯]
|
外部連結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Balfour Declaration: Emir Faisal Endorses Declaratio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Kamal Salibi. The Modern History of Jordan. I.B.Tauris. 1998-12-15 [2018-02-07].
- ^ Family tree. alhussein.gov. 2014-01-01 [2018-02-08].
參見
[編輯]費薩爾一世 出生於:1883年5月20日逝世於:1933年9月8日
| ||
---|---|---|
統治者頭銜 | ||
前任者: 無(伊拉克王國成立) |
伊拉克國王 1921年8月23日-1933年9月8日 |
繼任者: 加齊一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