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阿佛烈·丁尼生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丁尼生勳爵
The Lord Tennyson

FRS
1860年代的丁尼生
出生1809年8月6日
英格蘭林肯郡索姆斯比
逝世1892年10月6日(1892歲—10—06)(83歲)
英格蘭修適士郡盧格肖爾[1]
墓地西敏寺
職業桂冠詩人
母校劍橋大學三一學院
配偶艾蜜莉·塞爾武德1850年結婚)

第一代丁尼生男爵阿佛烈·丁尼生(英語:Alfred Tennyson, 1st Baron Tennyson,1809年8月6日—1892年10月6日),是華茲華斯之後的英國桂冠詩人。詩作題材廣泛,想像豐富,形式完美,詞藻綺麗,音調鏗鏘。其131首的組詩《悼念》被視為英國文學史上最優秀哀歌之一,其他重要詩作有《尤利西斯》、《伊諾克·阿登》和《過沙洲》詩歌《悼念集》等。 他深受維多利亞女王的賞識,於1850年獲得了桂冠詩人的稱號,後來又在1884年被封為男爵。其子哈勒姆·丁尼生曾任澳洲總督

早年

[編輯]

丁尼生出生於林肯郡的索姆斯比,在12個兄弟姐妹中排行第4。他的父親是村莊教區牧師。年輕的丁尼生曾在父親的圖書館裏閱讀大量書籍,並在8歲時開始寫詩。1827年,阿佛烈和他的兄弟費德歷及查理斯出版了《兩兄弟詩集》,其實這部著作包括了三兄弟的作品。阿佛烈的詩歌趨於平淡,只是單純模仿偶像拜倫的作品。

1828年丁尼生進入劍橋大學三一學院就讀。1829年他的詩歌《廷巴克圖》贏得了校長金牌。他成為學生團體「使徒」的一員,在同伴的鼓舞下於1830年出版了《抒情至上》,一些評論家喜愛這本書中的《慕禮亞納》和其它幾首詩歌,但總的說來是持負面評價。

1831年丁尼生的父親去世,丁尼生擔負起家庭重擔,未取得學位就離開劍橋。第二年他出版了一本小冊子,名為《詩集》,包括《夏洛特小姐》等名作,但並未被廣泛接受。隨筆作家阿瑟·亨利·賀萊姆是丁尼生最親密的朋友,也是他姐姐的未婚夫,賀萊姆於1833年逝世。在痛失密友及作品受到惡評的雙重打擊之下,丁尼生近10年內未再出版作品。

創作高峰

[編輯]

1842年丁尼生發表了《詩集》的第二部,兩卷本的《詩集》贏得了評論家及公眾的熱烈歡迎。最好的詩歌包括《拍岸曲》(受賀萊姆之死啟發而創作)、《亞瑟王之死》及《洛克斯利大廳》。

1846年丁尼生遷居切爾特南,在這裏他寫出了第一部長詩《公主》,詩人借中世紀公主的幻想故事討論婦女的權利和地位問題,並試圖證明女人最大的成就就是幸福的婚姻。(吉爾伯托和蘇利文將詩歌改編為滑稽劇《艾達公主》)丁尼生一些最好的抒情無韻詩篇就來自於以「淚水,空虛的淚水」開篇的那首詩《公主》。後來的版本又加入《輕輕地,柔和地》以及其它幾首歌。

桂冠詩人

[編輯]

1850年丁尼生的生活發生了三件大事。《悼念》終於付梓,自賀萊姆去世以來,丁尼生一直在創作這部作品。它包括131首短詩,外加一篇序言及後記,是英國文學中最偉大的輓歌之一,也是丁尼生最能經受時間考驗的作品。

6月丁尼生娶了相愛十五年的艾蜜莉·塞爾武德(Emily Sellwood),同年11月丁尼生繼威廉·華茲華斯之後,成為桂冠詩人。

丁尼生作為桂冠詩人的首部正式作品,是莊嚴鄭重但有點拘謹的《悼惠靈頓公爵之死》(1852年)。1854年創作了《輕騎兵進擊》,以紀念英國騎兵在克里米亞戰爭巴拉克拉瓦戰役中體現出來的英雄氣概。

日前,人們在美國一位收藏家搜集的大批丁尼生手稿中找到了一本詩集的校樣,其中有他對自己詩作的校改。這本留有詩人校改手跡的書籍是迄今為止絕無僅有的發現,因為丁尼生非常不願意讓人看到自己對作品的改動。從這本書中,人們發現丁尼生曾打算對自己 1855年的名作《輕騎兵進擊》(The Charge of the Light Brigade)進行大幅度刪改,原因是當時人們對他同期的作品《莫德》(Maud)頗有微詞,他因此對自己產生了懷疑。另一個原因則是丁尼生年輕時曾備受批評家指責,以致他一度沉默了整整9年,在那期間一首詩也沒發表。

《輕騎兵進擊》是丁尼生為歌頌克里米亞戰爭中在巴拉克拉瓦襲擊俄軍的英國輕騎兵旅而作的。這是一次自殺襲擊,英軍傷亡人數達到了247人。在這本校樣中,丁尼生用黑色墨水勾掉了《輕騎兵進擊》一詩的幾乎半數詩行,打算把它們刪去,其中包括一些為人們熟知的名句,比如「他們無意追根究底/他們只是慷慨赴死」以及「有人犯下了愚蠢的錯誤」。這裏所說的「愚蠢錯誤」是指巴拉克拉瓦戰役中由英軍兩位指揮官之間的摩擦引發的指揮混亂。

不過,這些修改最終沒有成為現實。10年之後,丁尼生親筆謄寫了這首詩的最終稿。在詩稿底部的自注中,詩人着重指出了「愚蠢的錯誤」那行詩的重要意義,其中寫道:「這首長短格的詩是在讀了《泰晤士報》記者(關於戰爭)的第一篇報道後寫的,全詩由『有人犯下了愚蠢的錯誤』一句生發而來。」其有名的一句話:for man is man and master of his fate。(人就是人,是自己命運的主人。(丁尼生))

1853年以後,丁尼生多數時間生活在自己位於懷特島法令福德(Farringford)的莊園中,有時會住在自己1868年建在舒梨郡阿爾沃的一所房子裏。1855年出版的長篇獨白詩劇《莫德》遭到冷遇之後,丁尼生把自己封閉在法令福德,着手創作組詩《國王敘事詩》。1859年這一系列的第一部分出版,講述亞瑟王和他的騎士的故事,表明社會由於道德敗壞而墮落,暗示了對英國社會的憂慮,立即在社會上獲得成功。

晚年

[編輯]

《伊諾克·阿登及其他詩歌》(1864年)中的《伊諾克·阿登》是丁尼生最著名的詩歌之一。其他幾部稍為遜色的歷史戲劇作品包括《瑪麗女王》(1875年)、《哈羅德》(1877年),以及《貝克特》(1879年)《民謠及其他詩歌》(1880年)中優美的短篇抒情詩《沙洲行》展示了丁尼生恬靜的宗教信仰。

1884年丁尼生受封男爵。完整版本的《國王敘事詩》和《得墨忒爾及其他詩歌》於1889年出版,《俄諾涅之死,阿卡巴之夢及其他詩歌》於1892年他逝世後出版。在他的葬禮上來賓朗誦了《沙洲行》。他被葬在了西敏寺的詩人角,與喬叟相鄰。

參考來源

[編輯]
  1. ^ British Listed Buildings – Aldworth House, Lurgashall. British Listed Buildings Online. [5 November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0-24). 
  • 外國歷史名人辭典,莊錫昌主編,江西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3頁
  • 外國名作家傳(下),丁尼生條目
聯合王國貴族爵位
前任:
新爵位
丁尼生男爵英語Baron Tennyson
繼任:
哈勒姆·丁尼生,第二代丁尼生男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