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陳霸先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陳武帝
統治557年11月12日-559年6月26日(1年226天)
出生503年
逝世559年(55—56歲)
安葬
年號
永定:557年十月-559年六月
諡號
武皇帝
廟號
高祖
政權陳朝

陳武帝陳霸先(503年—559年),興國小字法生吳興郡長城縣(今浙江長興)人,南北朝時代陳朝開國皇帝。557年接受梁敬帝蕭方智的禪位建立陳朝,557年-559年在位。死後廟號高祖,諡號武皇帝

生平

[編輯]

早期生涯

[編輯]

梁武帝天監二年(503年)出生,自幼家境貧寒,卻好讀兵書。初仕鄉為里司,後到建康為油庫吏,之後又為新渝縣侯蕭暎傳教(傳令吏)。當時,蕭暎是廣州刺史,於是陳霸先隨蕭暎來到廣州,任中直兵參軍。因陳霸先平亂有功,被提任為西江督護,很快又因平交州李賁之亂有功,封為交州司馬兼領武平太守越南永福省永安市附近),後任振遠將軍、高要郡太守。梁武帝蕭衍授予陳霸先直閣將軍一職,封號新安子。

侯景之亂

[編輯]

侯景叛亂,陳霸先於梁大寶元年(550年)正月,在始興(今廣東韶關)起兵討侯景,次年與征東將軍王僧辯會合共進。天正二年(552年)三月,領軍圍石頭城(在今南京),大敗侯景。因功授征虜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封司空,領揚州刺史,鎮京口(今江蘇鎮江)。

立帝之爭

[編輯]

承聖三年(554年),西魏南梁發生江陵之戰梁元帝被殺。陳霸先與王僧辯請晉安王蕭方智太宰承制,又遣長史謝哲奉箋勸進,晉安王入居朝堂,稱梁王。承聖四年(555年),王僧辯屈事北齊,迎立北齊扶植的蕭淵明為梁帝,陳霸先苦勸無效,遂誅王僧辯,立蕭方智為帝。後又擊退北齊的南下侵略,剷平了王僧辯餘黨的反抗,晉封陳公,受九錫

王僧辯的部下王琳得知陳霸先立蕭方智為帝,並不服氣,太平二年五月,進攻陳霸先。六月。陳霸先命平西將軍周文育、平南將軍侯安都等征討王琳。侯安都至沌口(今武昌)與王琳對峙多日,侯安都軍大敗。陳霸先再派遣侯瑱徐度進攻王琳,再派謝哲調解。八月,王琳退軍湘州(今湖南長沙),陳霸先以大軍進駐大雷(今安徽望江),同年十月,陳霸先因此功晉爵陳王。雙方再度對峙,直到陳霸先病逝。

建立陳朝

[編輯]
陳霸先

太平二年(557年)梁敬帝蕭方智禪位,陳霸先代梁稱帝建立陳朝,史稱南陳。陳朝疆域從江南到嶺南數省。王琳也立永嘉王蕭莊,稱帝於荊州。陳永定三年(559年)六月十二日,陳霸先生病,同月二十一日病逝。因唯一在世親子陳昌北周扣留,遺詔追兄子臨川王陳蒨入纂,是為陳文帝。八月甲午,群臣上諡號曰武皇帝,廟號高祖。丙申,葬萬安陵(在今南京市江寧區)。隋滅陳後,王僧辯之子王頒是隋軍大將,為報父仇,掘陳霸先之墓,挖出骨骸,焚化成灰水喝進肚裏。

評價

[編輯]

在位僅二年,卻是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尤其南朝方面十分難得的英明君主,其個性節儉樸素,「常膳不過數品,私宴用瓦器、蚌盤,肴核充事而已;後宮無金翠之飾,不設女樂」。在政治上寬政廉平,愛育為本,恆崇寬政,不行株連,懷柔攻心,誠貫天下。疆域有江表、沅湘、嶺南等地區。在經濟上,穩定保持了江南的發展。

  • 南陳的吏部尚書姚察在陳亡被俘到隋朝後,為隋文帝撰寫陳朝歷史,仍認為陳霸先「英略大度,應變無方,」與漢高祖劉邦、魏武帝曹操一樣同屬偉人(《陳書》卷一:英略大度,應變無方,蓋漢高、魏武之亞矣)。
  • 散騎常侍姚思廉(557年-637年),字簡之,自幼習史,父親是南陳的末任吏部尚書姚察。姚思廉曾任隋朝代王楊侑侍讀。唐朝李淵稱帝後,為李世民秦王府文學館學士。自玄武門之變,進任太子洗馬。貞觀初年,又任著作郎,「十八學士」之一。官至散騎常侍,受命與魏徵同修梁陳二史。貞觀十年(636年),成《梁書》(50卷)《陳書》(30卷),為二十四史之一。他評價陳霸先「智以綏物、武以寧亂、英謀獨運、人皆莫及」。
  • 鄭國文貞公魏徵(580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唐朝貞觀時諫臣,曾是《隋書》、《周書》、《北齊書》、《梁書》、《陳書》五部史書的總監修官。魏徵認為陳霸先效命舊王朝,立下豐功偉績,功勳不下曹操、劉裕;三分天下,能夠「決機百勝」,雄豪無愧劉備、孫權(高祖拔起壟畝,有雄桀之姿。始佐下藩,奮英奇之略。魏王之延漢鼎祚,宋武之反晉乘輿,懋績鴻勳,無以尚也。決機百勝,成此三分,方諸鼎峙之雄,足以無慚權、備矣)。[1]
  • 唐朝大史學家李延壽評價:用「雄武英略」、「性甚仁愛」、「恆崇寬簡」、「彌厲恭儉」 來稱讚陳霸先一生[2]
  • 北宋資治通鑒》編撰者司馬光用「臨戎制勝,英謀獨運」、「為政務崇寬簡」、「性儉素」等語言分別概括了陳霸先治軍、從政、為人的鮮明個性。
  • 明朝南京太僕寺丞歸有光評價:「恭儉勤勞,志度弘遠,江左諸帝,號為最賢」、「赫赫陳祖,大業光燦。寂寞沛鄉,吾茲感歎」[3]
  • 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毛澤東說他欣賞的是陳霸先南征北戰所使用的戰術。毛澤東在晚年時曾要求人們讀讀《陳書》,瞭解陳霸先的身世經歷。
  • 中華民國作者柏楊在他的一本名為《中國人史綱》的出版品中評道:「陳帝國是南北朝唯一沒有出過暴君的政權。」

聖井銘並敘碑

[編輯]

隆慶元年(1567年),長興縣令歸有光撰寫《聖井銘並敘碑》,由縣丞吳承恩親筆書寫,刻石立碑,原置於陳霸先出生地聖井旁,現藏於長興博物館。

廟庭

[編輯]

《陳書》記載高祖廟以下配享臣子:

家族

[編輯]

父母

[編輯]

皇后

[編輯]

親生子女

[編輯]

嗣子

[編輯]

影視形象

[編輯]

延伸閱讀

[編輯]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陳書·卷1》,出自姚思廉陳書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陳書·卷2》,出自姚思廉陳書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南史·卷09》,出自李延壽南史
維基共享資源閱覽影像

參考文獻

[編輯]
  1. ^ 連結至維基文庫 陳書/卷6. 維基文庫. 
  2. ^ 連結至維基文庫 南史/卷09. 維基文庫. 
  3. ^ 連結至維基文庫 震川先生集/卷二十九. 維基文庫. 
  4. ^ 《陳書》卷三:〔天嘉二年〕九月甲寅,詔曰:「姬業方闡,望載渭濱,漢曆既融,道通圮上。若乃摛精辰宿,降靈惟岳,風雲有感,夢寐是求,斯固舟楫鹽梅,遞相表裏,長世建國,罔或不然。至於銘德太常,從祀清廟,以貽厥後來,垂諸不朽者也。前皇經濟區宇,裁成品物,靈貺式甄,光膺寶命,雖謩明濬發,幽顯協從,亦文武賢能,翼宣王業。故大司馬、驃騎大將軍瑱,故司空文育,故平北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僧明,故中護軍穎,故領軍將軍擬,或締構艱難,經綸夷險;或摧鋒冒刃,殉義遺生;或宣哲協規,綢繆帷幄;或披荊汗馬,終始勤劬;莫不罄誠悉力,屯泰以之。朕以寡昧,嗣膺丕緒,永言勳烈,思弘典訓,便可式遵故實,載揚盛軌,可並配食高祖廟庭,俾茲大猷,永傳宗祏。」……〔五年三月〕壬午,詔以故護軍將軍周鐵虎配食高祖廟庭。
  5. ^ 《陳書》卷五:景寅,以故太尉徐度、儀同杜稜、儀同程靈洗配食高祖廟庭,故車騎將軍章昭達配食世祖廟庭。
  6. ^ 《陳書·蔡景歷傳》:禎明元年,配享高祖廟庭。
  7. ^ 《陳書·卷二·本紀第二》:辛巳,追尊皇考曰景皇帝,廟號太祖;皇妣董太夫人曰安皇后。追諡前夫人錢氏號為昭皇后,世子克為孝懷太子。
  8. ^ 《陳書·卷二·本紀第二》:壬午,追封皇子立為豫章王,諡曰獻;權為長沙王,諡曰思;長女為永世公主,諡曰懿。
  9. ^ 《陳書·卷二·本紀第二》:遺詔追臨川王蒨入纂。
  10. ^ 《陳書·卷三·本紀第三》:皇后令曰:「昊天不弔,上玄降禍。大行皇帝奄捐萬國,率土哀號,普天如喪,窮酷煩冤,無所迨及。諸孤藐爾,反國無期,須立長主,以寧宇縣。侍中、安東將軍、臨川王蒨,體自景皇,屬惟猶子,建殊功於牧野,敷盛業於戡黎,納麓時敘之辰,負衣乘機之日,並佐時雍,是同草創,祧祏所繫,遐邇宅心,宜奉大宗,嗣膺寶錄,使七廟有奉,兆民寧晏。未亡人假延餘息,嬰此百罹,尋繹纏綿,興言感絕。」
  11. ^ 《南史·卷九·陳本紀上第九》:遺詔追臨川王蒨入纘大業。
  12. ^ 《南史·卷九·陳本紀上第九》:永定三年六月丙午,武帝崩,皇后稱遺詔徵帝入纂皇統。甲寅,至自南皖,入居中書省。皇后令帝嗣膺寶籙,帝辭讓至於再三,公卿固請,其日即皇帝位於太極前殿,大赦,詔州郡悉停奔赴。
  13. ^ 《資治通鑑·卷第一百六十七·陳紀一》:甲寅,王至建康,入居中書省,安都與群臣定議,奉王嗣位,王謙讓不敢當。皇后以昌故,未肯下令,群臣猶豫不能決。安都曰:「今四方未定,何暇及遠!臨川王有大功於天下,須共立之。今日之事,後應者斬!」即按劍上殿,白皇后出璽,又手解蒨發,推就喪次,遷殯大行於太極西階。皇后乃下令,以茜纂承大統。

參見

[編輯]
中國東南地區君主
新頭銜
陳朝建立
南朝·陳朝皇帝
557年11月-559年6月
繼任:
陳文帝
陳蒨
前任:
梁敬帝
蕭方智
中國東南部君主
557年-559年
政府職務
空缺
上一位持有相同頭銜者:
蕭恪
南梁司空
554年-556年
繼任:
侯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