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1941—1944年愛沙尼亞抗德抵抗運動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愛沙尼亞抵抗運動愛沙尼亞語:Eesti vastupanuliikumine)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1941-1944年間的一場針對入侵、佔領愛沙尼亞的納粹德國勢力的地下抵抗運動。由於愛沙尼亞德國佔領當局統治手段相對溫和,所以與其他被佔領國相比,愛沙尼亞抗德抵抗運動規模較小。

背景

[編輯]

德國曾在1917-1918年間佔領過愛沙尼亞。第二次世界大戰時A愛沙尼亞又再度被德國佔領。愛沙尼亞人一開始大體上將德國視作解放者,正因為德國人,愛沙尼亞脫離了蘇聯的統治,因此愛沙尼亞人對德國人心懷感激,但蘇德戰爭爆發後不出數月,愛沙尼亞人對德國人的好感逐步消失,愛沙尼亞人開始對德國人冷淡,甚至有些敵視德國人。愛沙尼亞人還厭惡納粹種族法令,更憎惡德國對自己國家自然資源的無節制剝削。愛沙尼亞前總理於里·烏洛茨英語Jüri Uluots曾向德方佔領當局提出要建立獨立的愛沙尼亞政府,但遭到阿道夫·希特拉拒絕,後者隨即讓阿爾弗雷德·羅森堡擔任帝國專員英語Reichskommissar。在德方明確反對重建獨立的愛沙尼亞國家後,愛沙尼亞人和德國人之間的矛盾日益加深。自1942年起,由於德方開始實行義務兵制,愛沙尼亞男子開始被強征入警察營,德國還徵募勞工並減少愛沙尼亞的食物供給,愛沙尼亞民眾因此開始愈發憎惡德方。愛沙尼亞自治政府英語Estonian Self-Administration後又試圖協助德方強制實施徵兵令,因此該政府亦失去民心。自治政府首腦亞爾馬爾·梅英語Hjalmar Mäe也因為批評康斯坦丁·佩茨而失去民心[1][2][3][4][5][6][5]。1942年6月,一荷蘭納粹官員在訪問愛沙尼亞後表示該國民眾具備「民族沙文主義意識」,在他們中找不到真正的親德派[5][6]

獨立派的抵抗

[編輯]

愛沙尼亞地下抵抗運動成員們都指望得到西方盟國的支持,抵抗運動中有忠於康斯坦丁·佩茨的派系,還有如國民中心(National Centre)和社會主義工人黨派等其他派別。在各方努力下,愛沙尼亞發起了一場不合作運動。[7][8][8][6]

1942年6月,在蘇聯的鎮壓中倖存的愛沙尼亞政治領袖們在國內秘密召開會議,會上討論了組建愛沙尼亞地下政府以及如何繼續讓共和國得以延續等問題。1943年1月6日,位於斯德哥爾摩的愛沙尼亞外交代表團舉行了一次會議。會議決定,為確保愛沙尼亞共和國在法理上繼續存在,國家遭入侵前的最後一任符合憲法的總理尤里·烏洛茨英語Jüri Uluots必須繼續履行總理義務。[9][10][10]

1944年3月,愛沙尼亞抵抗運動人士組建了愛沙尼亞共和國全國委員會英語National Committee of the Republic of Estonia。由於蘇聯紅軍已在1944年2月2日抵達愛沙尼亞邊境,委員會考慮如果德軍撤退,那麼他們將組建臨時政府。但至1944年4月,德國安全部門卻逮捕大量委員會成員。儘管約200人被捕,但抵抗運動的領袖們卻逃過一劫,但他們的活動受到了嚴重限制,情況直到當年6月中旬才有好轉。1944年6月,愛沙尼亞共和國的選舉人大會在塔林秘密召開,會議任命尤里·烏洛茨英語Jüri Uluots為政府總理,兼負總統職責。最終抵抗人士借德國人撤離之機宣佈合法的愛沙尼亞政府恢復。愛沙尼亞國民政府正式成立,愛沙尼亞軍隊在塔林的主教座堂山奪取了政府機關大樓,並命令剩下的德軍離開。愛沙尼亞政府所在地的高塔赫爾曼塔上懸掛的旗幟也從德國國旗換成了愛沙尼亞國旗。不過臨時政府未能控制住局面,雖然臨時政府試圖組織部隊保衛首都,阻擋進軍中的紅軍,但德軍隨即攻克了部隊的司令部,另外大部分抵抗運動成員和官員都被蘇方逮捕、監禁、驅逐,乃至處決[11][12][13][10][14][8]

親蘇派 的抵抗

[編輯]

有少量親蘇派愛沙尼亞人在二戰期間參與了地下抵抗運動,他們印製反德出版物並進行間諜活動以及暴力破壞行動[15][16][17][18][19][20][21][22]

參考文獻

[編輯]
  1. ^ Eesti ajalugu VI. Tartu 2005. p. 199.
  2. ^ Kasekamp, Andres. The radical right in interwar Estonia. Palgrave Macmillan. 2000: 136. ISBN 978-0-312-22598-8. 
  3. ^ Eesti ajalugu VI. Tartu 2005. p. 200.
  4. ^ Statiev, Alexander. The Soviet Counterinsurgency in the Western Borderland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0: 90. ISBN 978-0-521-76833-7. 
  5. ^ 5.0 5.1 5.2 Misiunas, Romuald J.; Rein Taagepera; Georg von Rauch. The Baltic States, years of dependence, 1940-1980.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10: 62. ISBN 978-0-520-04625-2. 
  6. ^ 6.0 6.1 6.2 von Rauch, Georg. Die Geschichte der baltischen Staate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4: 229–230. ISBN 978-0-520-02600-1. 
  7. ^ Misiunas p66
  8. ^ 8.0 8.1 8.2 Smith, David James. Estonia: Independence and European Integration. Routledge. 2001: 36. ISBN 978-0-415-26728-1. 
  9. ^ Mälksoo, Lauri (2000). Professor Uluots, the Estonian Government in Exile and the Continuity of the Republic of Estonia in International Law. Nordic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英語Nordic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69.3, 289–316.
  10. ^ 10.0 10.1 10.2 Chronology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June 9, 2007,. at the EIHC
  11. ^ Hiio, Toomas. Estonia, 1940-1945: Reports of the Estonian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for the Investigation of Crimes Against Humanity. Estonian Foundation for the Investigation of Crimes Against Humanity. 2006: 1099. ISBN 978-9949-13-040-5. 
  12. ^ Laur, Mati. History of Estonia. Avita. 2000: 275. ISBN 978-9985-2-0324-8. 
  13. ^ By Royal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Information Dept. Published 1945. [2023-04-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20). 
  14. ^ Miljan, Toivo. 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Estonia. Scarecrow Press. 2004: 21 [2023-04-17]. ISBN 978-0-8108-4904-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19). 
  15. ^ "Suure võitluse algus", compiled by Karl Mang & August Pähklimägi, 塔林, 1965, p. 73-79.
  16. ^ Georgi Karl Loik.
  17. ^ «Ich habe den Anzug seit der Befreiung nicht mehr gewaschen». [2023-04-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10). 
  18. ^ Valve Raudnask, Rõõmus eluga toimetulek.. [2009-05-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20). 
  19. ^ Velise Algkooli Karskusringi Vilistlaskogu.. [2023-04-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23). 
  20. ^ Läänemaalane Aleksander Looring 1905. aasta ajaloo uurijana.. [2023-04-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10). 
  21. ^ Rudolf Lumi. Rahvatasujad (1. osa). Estonia: Eesti Riiklik Kirjastus. 1962. OL 24377325M. 
  22. ^ Rudolf Lumi. Rahvatasujad (2. osa). Tallinn, Estonia: Eesti Raamat. 1965. OL 24377333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