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2008年世界科學節

典範條目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2008年世界科學節
紐約市的三名高中學生參與2008年科學節利昂·萊德曼的小組訪談會
類型科學節
地點美國紐約市
出席者12萬
網站http://www.worldsciencefestival.com/

2008年世界科學節於5月28日至6月1日在美國紐約舉辦,是首屆世界科學節。主要活動包括小組討論、舞台對話和多媒體演示,還有面向年青人和家庭、從科學角度詮釋的體育運動項目及大量街頭展會活動。演員兼作家阿倫·阿爾達在科學節上主導文化項目,聚焦科學催生的藝術靈感。科學節還包含「世界科學峰會」,參與者囊括世界科學、政治、商業和行政管理領域的高層人士。

世界科學節源自哥倫比亞大學物理學家布萊恩·葛林和夫人特蕾西·戴的構想,希望能將兩人的長處結合。本屆活動由包括哥倫比亞大學、紐約大學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在內的紐約主要文化和學術機構合作舉辦。活動從籌備到開幕一直受到媒體關注,整體反響良好,在商業和口碑兩方面都獲得成功。

歷史和背景

[編輯]
阿倫·阿爾達、特蕾西·戴和布萊恩·葛林出席2008年世界科學節新聞發佈會

世界科學節由布萊恩·葛林和夫人特蕾西·戴創立。葛林是哥倫比亞大學物理學教授,曾出版包括《優雅的宇宙》在內多本科普書籍。戴是電視新聞工作者,曾獲艾美獎肯定。葛林於2005年應邀在熱那亞舉辦的科學節上演講,受該活動啟發,葛林和夫人決定在紐約創辦類似活動,相信這會成為把科學帶給更多公眾的寶貴機遇。根據兩人的構想,科學節可以把葛林身為科學家和科學傳播者與戴作為新聞工作者和節目製作人的技能結合,讓活動既紮根於科學,又能滿足專業電視和劇場節目製作的需要。[1]

戴和葛林向其他科學家和科學傳播者介紹自己的設想,邀請眾多聯繫人擔任活動的科學顧問。兩人還同紐約主要學府及其文化和科學院系負責人會晤,邀請他們成為合作夥伴,共同創辦科學節。葛林對此表示,不管走到哪裏,他們都會把思路傳達到哪裏,面對這些建議他人最常見的反應就是覺得紐約應該已經有類似活動。[1]2006年初,致力於組織科學節和相關活動的非營利組織科學節基金會在紐約創立。葛林出任基金會主席兼董事會主席,其他董事會成員包括演員兼作家阿倫·阿爾達、哥倫比亞大學校長李·卡羅爾·布林格、基金會總裁朱迪思·考克斯、紐約大學校長約翰·塞克斯頓和科學節執行董事戴。[2][3]

接下來團隊開始加入製作人,負責組織科學節活動[4]。曾因《夜線》獲艾美獎的凱爾·吉布森成為科學節高級節目製作人[4][5];面向年青人和家庭的項目由前華特迪斯尼幻想工程節目製作人、環球影業創意部副總裁羅賓·里爾登負責,里爾登同時還是科學節的常務董事[4][6]

除基金會外,世界科學節的合作組織方還包括哥倫比亞大學、紐約大學、紐約市立大學洛克菲勒大學柯柏聯盟學院,以及包含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古根海姆博物館現代藝術博物館在內的文化機構。2008年的首屆科學節還有個人、企業贊助商和多家基金會提供財政支持,包括斯隆基金會西蒙斯基金會坦伯頓基金會洛克菲勒基金會、庫爾曼基金會和瑞士信貸集團[7]

首屆科學節

[編輯]

2008年5月28日至6月1日,首屆世界科學節在紐約市22處場館舉行。除46項活動和一場街頭展會外,科學節第一天還在哥倫比亞大學舉辦為期一天的世界科學峰會。本屆科學節共吸引12萬人觀看。[8][9][10]科學節包含多種活動形式,包括面向大眾的科學活動、聚焦科學催生藝術靈感的文化項目,以及面向年青人和家庭的活動[11]

世界科學峰會

[編輯]

5月28日,紐約市市長米高·布隆伯格主持科學節開幕式。公眾活動開始前,僅限邀請參與的世界科學峰會率先登場。峰會現場有多個討論小組,受邀觀眾可以同知名科學家互動。參與者包括尼娜·費多羅夫美國國務卿康多莉扎·賴斯的科技顧問)、生物學家戴維·巴爾的摩和癌症研究員哈羅德·瓦慕斯[12]

峰會期間,首屆科維理獎得主經紐約連線奧斯陸同步公佈馬爾滕·施密特唐納德·林登貝爾獲天體物理學獎,表彰他們在類星體領域的開拓。路易斯·布魯斯飯島澄男分享納米科學獎,感謝他們分別在量子點碳納米管科學領域的貢獻。神經科學獎授予帕斯科·拉基克托馬斯·傑塞爾斯滕·格里納,認可他們在神經元網絡如何發育和聯繫方面的研究成果。[9]

科學節活動

[編輯]
2008年世界科學節「何謂人類」小組討論會

科學節活動涵蓋的科學主題範圍很廣,活動內容包括講座、示範、視頻演示和小組討論。面向「大問題」的有多個活動,例外查理·羅斯主持,物理學家威廉·丹尼爾·菲利普斯、神經科學家安東尼奧·達馬西奧、認知科學家馬文·閔斯基、癌症研究員哈羅德·瓦慕斯、哲學家帕特里夏·丘齊蘭德丹尼爾·丹尼特共同參與辯論的「何謂人類」小組討論會。科學成果的廣泛意義是科學節上反覆探討的主題,例如參與個人基因組學研究前景和後果討論的就包括生化學家保羅·納斯、社會學家尼古拉斯·羅斯人類基因組計劃領軍人物法蘭西斯·柯林斯。多個活動探討科學和藝術間的聯繫,例如心理學家南希·庫弗·安德烈森、編舞兼舞蹈演員比爾·瓊斯和作家米高·約克加入的小組討論就專注針對創造力的科學研究。其他活動包括物理學家勞倫斯·克勞斯和電台主持伊拉·弗拉圖介紹現代宇宙學,古生物學家理查德·李奇探討第六次滅絕事件,化學家弗蘭克·舍伍德·羅蘭倫斯勒理工學院院長雪莉·安·積遜討論滿足人類能源需求的新途徑。現場還有多個由科學節各合作夥伴共同製作的活動,例如新聞工作者羅伯特·克魯維奇與神經學家兼作家奧利佛·薩克斯在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討論感觀,音樂家馬克·奧利弗·艾弗雷特在現代藝術博物館探討父親休·艾弗雷特對科學領域的影響。[8][13][14]

本屆科學節還提供文化項目,例如卡羅爾·阿米蒂奇編排的弦理論主題舞蹈表演,與飛蛾故事會合作製作,新聞工作者兼作家露西·霍金、物理學家吉姆·蓋茨、作家山姆·謝潑德等人共同參與的故事會。阿倫·阿爾達再次扮演彼得·帕內爾舞台劇《QED》主角理查德·費曼,與奧利佛·薩克斯一起在哥倫比亞大學米勒劇院探討音樂和科學,現場還有阿比西尼亞浸信會教堂唱詩班的表演。由阿爾達執筆、根據阿爾伯特·愛因斯坦信件創作的舞台朗誦《親愛的阿爾伯特》在本屆科學節首演,安東尼·拉帕里亞扮演愛因斯坦。[8][15][16][17]

科學節為青年觀眾提供多項活動,例如體育科學家湯姆·克勞福德、神經科學家大衛·伊格曼、運動員布萊文·奈特麗莎·威利斯萊拉尼·米切爾共同參加的體育科學檢視。科學節的第一項活動由音樂電視網記者朴秀金主持,紐約市三名高中生在舞台上同機械人專家辛西婭·布雷扎和物理學家利昂·萊德曼現場交流。此外,華特迪斯尼幻想工程還在科學家上展示特技效果科學和遊樂園技術,包括雲霄飛車煙火動作捕捉和人造霧。[18][19][20][13]

街頭展會

[編輯]
「數學魔術師」亞瑟·本傑明在世界科學節街頭展會表演心算五位數平方

世界科學節街頭展會於5月30日(星期六)在紐約大學校園、華盛頓廣場公園及其周邊舉行,雖因雷雨被迫中斷,但據紐約市警察局估算還是有約十萬人參與[21][22]。街頭展會上的舞台活動包括:「數學魔術師」亞瑟·本傑明、「科學說唱歌手」扎克·鮑爾斯[23],以及「數學機械師」樂隊的現場表演;由自由科學中心富蘭克林研究所等機構團隊提供的科學示範;露西·霍金和視覺藝術家斯科特·德拉維斯提供的現場演示等。迪斯尼電子動畫恐龍「幸運」,以及《數學小先鋒》、《大大世界》、《超級紅卜卜》、《祖拉巡邏隊》等科學或教育相關電視節目中的角色都在街頭展會上亮相。參與紐約–新澤西FIRST機械人競賽的團隊在現場提供演示表演,還有包括解剖貓頭鷹唾餘、發射微型火箭等觀眾可以動手參與的活動。另外,街頭還有美國自然史博物館和《神奇校巴》的移動博物館展示。[24][22][25]

反響

[編輯]

科學節開幕前就引來多家主要報紙發文關注,阿爾達與葛林獲邀參與《與里吉斯和凱利在一起》和《科拜爾報告》等在全美都頗具影響的電視節目[26][27]。這些報道主要介紹科學節的理念、組織方、活動,以及在紐約舉辦此類活動的承諾[11][7]。除了涉及活動組織方的一些小磨擦,針對科學節活動的新聞報道大多持正面態度。《早安美國》和《科學新聞》都在報道中重點關注科學節啟發下一代科學家和「讓極客潮起來」的潛力[28][29][30]。《紐約郵報》稱,世界科學節在紐約文化領域的作用就像極客世界中的時裝周托尼獎[31]科學頻道稱讚科學節「鼓舞人心、信息豐富」[32]。《紐約時報》稱葛林和戴看來已經成功組建「新文化機構」[8]Ars Technica也有類似看法[21]。此外,《紐約時報》還稱科學節在商業和口碑兩方面都獲得成功[33][15]

線上媒體報道大多關注科學節中的特定活動。對於「何謂人類」、「拉馬錢德蘭/拉馬錢德蘭:今日和未來的人類」、「未來城市」,以及奧利佛·薩克斯參與的兩個活動,《科學》、《連線》、科學頻道和《今日美國》當天或次日就發佈報道。[34]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Cf. Musser, George. A Science Fête Project: A Q&A with Brian Greene. Scientific American. 2008-04-25 [2020-05-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22). 
  2. ^ GuideStar. GuideStar USA, Inc. 2008 [2020-05-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1-15). 
  3. ^ World Science Festival. Board of directors. Science Festival Foundation. 2008-04 [2020-05-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6-07). 
  4. ^ 4.0 4.1 4.2 World Science Festival Website: Founders and Staff. Science Festival Foundation. 2008 [2008-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6-05). 
  5. ^ Koppel, Ted; Gibson, Kyle. History in the Making and the Making of Television. Times Books. 1996. ISBN 978-0-8129-2478-7. 
  6. ^ R3Productions Website: Robin Reardon. R3Productions, LLC. [2009-05-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5-31). 
  7. ^ 7.0 7.1 Overbye, Dennis. Coming to New York, a Science Event for the Masses. New York Times. 2008-04-03: E2 [2020-05-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4-30). 
  8. ^ 8.0 8.1 8.2 8.3 Overbye, Dennis. An Overflowing Five-Day Banquet of Science and Its Meanings. The New York Times. 2008-06-03 [2020-05-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4-30). 
  9. ^ 9.0 9.1 Timmer, John. First Kavli Prize winners in new fields of science announced. Ars Technica. 2008-05-28 [2020-05-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21). 
  10. ^ Souccar, Miriam. City's Science Festival attracts record numbers. Crain's New York Business. 2008-06-06 [2020-05-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16). 
  11. ^ 11.0 11.1 Timmer, John. NYC to host the World Science Festival in May. Ars Technica. 2008-04-03 [2020-05-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21). 
  12. ^ Richburg, Keith B. U.S. Experts Bemoan Nation's Loss of Stature in the World of Science. Washington Post. 2008-05-29: A04 [2020-05-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5-12). 
  13. ^ 13.0 13.1 World Science Festival. Speakers. Science Festival Foundation. 2008 [2008-07-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7-01). 
  14. ^ World Science Festival. All Events by Date. Science Festival Foundation. [2008-07-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7-16). 
  15. ^ 15.0 15.1 Tierney, John. Early Reviews of Science Festival. TierneyLab. The New York Times. 2008-05-30 [2020-05-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6-04). 
  16. ^ van Gelder, Lawrence. Arts, Briefly: Footnotes. New York Times. 2008-05-12 [2020-05-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4-30). 
  17. ^ Hoffman, Jascha. Insight into Einstein. Nature. 2008, 453 (7198): 987. Bibcode:2008Natur.453..987H. doi:10.1038/453987a. 可免費查閱
  18. ^ Scalera, Nicholas. Science of Sports (– 學術搜索). Science Channel's Live Coverage of World Science Festival 2008. 2008-06-01 [2008-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6-01). 
  19. ^ Zielinski, Jess. World Science Festival: Pioneers in science. USA Today Blogs: Science Fair. USA Today. 2008-05-30. 
  20. ^ Cohen, Patricia. The World Science Festival: Behind Disney's Magic. ArtsBeat. The New York Times. 2008-05-31 [2020-05-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6-05). 
  21. ^ 21.0 21.1 Timmer, John. World Science Festival wrapup. Ars Technica. 2008-06-19 [2020-05-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6-20). 
  22. ^ 22.0 22.1 Tierney, John. Happy Fairgoers, Worried Biologists. TierneyLab. The New York Times. 2008-06-01 [2020-05-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30). 
  23. ^ Powers, Zach. The PCR Rap. YouTube. 2009-08-17 [2009-08-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4-30). 
  24. ^ Graeber, Laurel. Spare Times: For Children - World Science Festival. New York Times. 2008-05-30 [2008-06-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20). 
  25. ^ World Science Festival. WSF Street Fair. Science Festival Foundation. 2008-04 [2008-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7-31). 
  26. ^ The Colbert Report for May 27, 2008: Brian Greene. Comedy Central. 2008-05-27 [2020-05-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5). 
  27. ^ Guest Guide Archive (Official "Live with Regis and Kelly" Website). Disney/ABC Domestic Television. [2008-11-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0-29). 
  28. ^ Science Rocks!. ABC News. 2008-06-01 [2008-11-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6-07). 
  29. ^ Alan Alda Starts Science Festival. ABC News. 2008-06-01 [2009-06-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6-01). 
  30. ^ Raloff, Janet. Son of Furby. Science News Online. 2008-05-30 [2008-1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2-01). 
  31. ^ Silverman, J. R. Science and the City. New York Post. 2008-05-30 [2008-11-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5-31). 
  32. ^ Scalera, Nicholas. Human, All Too Human (– 學術搜索). Science Channel's Live Coverage of World Science Festival 2008. 2008-06-01 [2008-11-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6-06). 
  33. ^ Tierney, John. Boffo Box Office for Science Festival. TierneyLab Blog. The New York Times. 2008-05-30 [2008-1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8-20). 
  34. ^ Bhattacharjee, Yudhijit. A sociologist among geneticists. Findings: Science Magazine News Blog. 2008-05-31 [2009-0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1-05). 
    Shulman, Polly. The Meaning of Life. Findings: Science Magazine News Blog. 2008-06-01 [2009-0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1-05). 
    Shulman, Polly. Halting the Handbasket. Findings: Science Magazine News Blog. 2008-06-01 [2008-11-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1-19). 
    Bhattacharjee, Yudhijit. To meet a famous scientist. Findings: Science Magazine News Blog. 2008-06-01 [2009-01-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1-06). 
    Bhattacharjee, Yudhijit. Where's the evidence? (Or What is evidence?). Findings: Science Magazine News Blog. 2008-06-01 [2009-01-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1-06). 
    Keim, Brandon. What Does It Mean to Be Human?. Wired Science. 2008-06-01 [2020-05-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05). 
    Keim, Brandon. Poetry Comes from Our Tree-Climbing Ancestors, Neuroscientist Says. Wired Science. 2008-05-30 [2020-05-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22). 
    Keim, Brandon. The Persistence of Vision: A Story of Freakish Perception. Wired Science. 2008-05-31 [2020-05-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11). 
    Keim, Brandon. Five People Who'll Make You Feel Good About the Future. Wired Science. 2008-05-31 [2020-05-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23). 
    Keim, Brandon. Pharmaceutical Fountain of Youth Could Cost Pennies. Wired Science. 2008-06-02 [2020-05-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1-31). 
    Zielinski, Jess. World Science Festival: 'The Laws for Life'. USA Today Science Fair. 2008-06-02 [2020-05-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16). 
    Zielinski, Jess. World Science Festival: '90 is the New 50'. USA Today Science Fair. 2008-06-02 [2020-05-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16). 
    Zielinsk, Jess. World Science Festival: 'Brain Tricks'. USA Today Science Fair. 2008-05-31 [2020-05-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16). 
    Zielinski, Jess. World Science Festival: 'The Science of Sports'. USA Today Science Fair. 2008-05-31 [2020-05-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16). 
    Zielinski, Jess. World Science Festival: 'Music and the Brain'. USA Today Science Fair. 2008-06-01 [2020-05-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16). 
    Scalera, Nicholas. Human, All Too Human (– 學術搜索). Science Channel's Live Coverage of World Science Festival 2008. 2008-06-01 [2008-11-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6-06). 
    Quinlan, Heather. About Your Genes (– 學術搜索). Science Channel's Live Coverage of World Science Festival 2008. 2008-05-31 [2008-11-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6-01). 
    Scalera, Nicholas. Science of Sports (– 學術搜索). Science Channel's Live Coverage of World Science Festival 2008. 2008-06-01 [2008-11-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6-01). 
    Quinlan, Heather. Invisible Reality (– 學術搜索). Science Channel's Live Coverage of World Science Festival 2008. 2008-05-31 [2008-11-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6-01). 
    Scalera, Nicholas. Not the Usual Doom and Gloom (– 學術搜索). Science Channel's Live Coverage of World Science Festival 2008. 2008-05-31 [2008-11-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6-01). 
    Quinlan, Heather. To See or Not to See (– 學術搜索). Science Channel's Live Coverage of World Science Festival 2008. 2008-05-31 [2008-11-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6-01). 
    Scalera, Nicholas. Help Wanted! (– 學術搜索). Science Channel's Live Coverage of World Science Festival 2008. 2008-05-31 [2008-11-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6-01). 
    Quinlan, Heather. Toil and Trouble (– 學術搜索). Science Channel's Live Coverage of World Science Festival 2008. 2008-05-30 [2008-11-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6-01). 
    Quinlan, Heather. Meet the Pioneers (– 學術搜索). Science Channel's Live Coverage of World Science Festival 2008. 2008-05-30 [2008-11-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6-01).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