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 (占士·邦)
M | |
---|---|
占士邦角色 | |
首次登場 | 小說《皇家賭場》(1953) |
最後登場 | 電影《007:生死有時》 (2020) |
創作者 | 伊安·法蘭明 |
飾演 | |
角色設定資料 | |
國籍 | 英國 |
職業 | 秘密情報局局長 |
M是伊安·法蘭明創作的占士·邦小說及電影的角色,秘密情報局(即軍情六處)的局長,邦的上司。弗萊明在創作這個角色時,參考了他認識的幾位英國情報部門的管理人員。M這個角色出現在弗萊明及七位後續作者的作品和24部電影中,其中永世製片公司版本先後由柏納德·李、勞勃·布朗、茱迪·丹芝和現任的賴夫·費恩斯飾演,另外兩部獨立作品的版本則由尊·候斯頓、大衛·尼文、愛德華·福克斯飾演。
背景
[編輯]弗萊明在二戰期間服役於海軍情報部,當時他的上級、也就是M的原型,海軍少將約翰·戈弗雷。弗萊明去世後,戈弗雷曾抱怨「他把我變成了不討人喜歡的角色,M」[1]。
M的原型人物還包括軍情六處副主任、戰時Z網絡負責人、克勞德·丹西爵士中校。丹西的好友對他的評價不一,馬爾甘·蒙格瑞奇說他是「軍情六處唯一的老鳥」,休·崔佛-羅珀說丹西「爛透了,腐敗,不稱職,但有點狡猾」[2]。除此之外,軍情五處的局長馬克士威·奈特也是原型之一,弗萊明很了解他,他在備忘錄上籤的名字也是「M」[1]。而軍情六處的頭頭們簽名時只寫一個字母的習慣源於曼斯菲特·史密夫-卡明,卡明簽名時會用綠墨水寫他的姓氏首字母「C」[3]。
威廉·梅爾維爾也是另一個可能是M原型的人物。這位愛爾蘭人是特勤局(軍情五處和軍情六處的前身)局長,認識他的政界人士都會叫他M[4]。梅爾維爾親手把西德尼·佐治·賴利招進政治部門,這位「王牌間諜」曾成功挫敗維多利亞女皇金禧年紀念日的刺殺陰謀[5]。弗萊明傳記作者約翰·皮爾森還假設了弗萊明對M的刻畫,反映了他母親的回憶:
小說
[編輯]弗萊明的第三部邦小說《鐵金剛勇破太空城 (小說)》首次提到M的姓名首字母「M**** M*******」[7],而後來的情節顯示他的姓氏叫邁爾斯(Miles)。在系列的最終作《金槍人》,M的全名海軍中將邁爾斯·梅斯維爾維二等功勳爵[8]。梅斯維爾維繼任在辦公室遭暗殺的前軍情六處處長[9]。
海軍主題貫穿弗萊明對M及其周圍環境的描寫始終,專門研究邦的記者本·麥金太爾認為M的性格是「嚴格執行海軍的每一條規章制度」[8]。麥金太爾還在他研究邦的著作指出,金斯利·艾米斯總結了弗萊明對M話語描寫有:憤怒(3次提到);粗魯、冷漠(7次提到);簡練、枯槁(5次提到);粗野(7次提到)、嚴肅、性急(5次)[10]。
在12部小說和2部短篇小說集中,弗萊明指出了許多跟M的背景和性格有關的細節。在小說《鐵金剛勇破雪山堡》中,M做情報部門主管一年的薪水有6500英鎊(2025年為144,803英鎊[11]),其中1500英鎊是海軍的退役補助金[12]。儘管他的薪水在20世紀50、60年代很體面,但小說沒提到他加入刀片俱樂部或負擔會費的原因,而這個俱樂部的服務由他經常光顧的賭場和餐廳提供。刀片幫僅限200名男士入會,所有會員必須出示10萬英鎊(2025年為2,227,732英鎊[11])現金或金邊債券[13]。艾米斯在他的研究專著《占士·邦檔案》中指出,依M的薪水看來,他那個俱樂部會員資格的手段確實是個迷[12]。由於M個人喜歡阿爾及利亞的廉價紅葡萄酒,刀片幫的工作人員一直給他供應這種酒,但這種酒沒有出現在葡萄酒彩蛋中。M稱這種酒「易怒者」(Infuriator)。除非心情很不好,否則這種酒M不會喝很多[14]。
學者保羅·斯托克(Paul Stock)指出,M的辦公室是英國的代名詞,邦出任務時,必定會去那裏,不過他也認為M是英國和英國文化的代表[15]。
在弗萊明去世後的首部邦小說《孫上校》中,M在寓所Quarterdeck遭人綁架,邦竭盡全力營救[16]。後來由約翰·加德納創作的續作指出,邁爾斯·梅斯維西繼續擔任M。特勤局的氣候不同以往,人浮於事,但M依舊器重邦,認為英國需要「一種銳器」[17]。在加德納的最後一部小說《末日之子》中,M又遭到綁架,邦又去營救,最終M從軍情六處退休[18]。雷蒙德·本森之後在1998年寫了續集《死亡的真諦》,故事接着寫到梅斯維西的退休後仍住在Quarterdeck寓所[19],新任M是芭芭拉·莫茲利(Barbara Mawdsley)[20]。
電影
[編輯]永世製片作品
[編輯]柏納德·李:1962年–1979年
[編輯]自第一部邦電影《鐵金剛勇破神秘島》開始,M一角由柏納德·李飾演,直到《鐵金剛勇破太空城》[21]。在《鐵金剛勇破神秘島》中,M提到自己持有自上任以來行動人數傷亡數目減少的紀錄,暗示之前有人做過他的工作。電影亦指M自稱是軍情七處處長,不過這是電影上映前修改的,李原本說自己管軍情六處。電影的早期內容中,一名電台人員也指他所在的部門是軍情六處[22]。
部分棒的學者指出李對該角色的詮釋切合原著的文學形象。柯克和斯圖茲觀察到,李「非常貼近弗萊明版本的角色」[23],而魯賓認為他是一個嚴肅、有效率、不講胡話的權威人物[24]。與此同時,史密夫和拉文頓表示李是「弗萊明這位脾氣暴躁的海軍上將的非常化身」[25]。
1981年1月,《鐵金剛勇破海龍幫》上映四個月前,拍完了所有的戲份的李罹患癌症去世[26]。出於致敬,他的角色沒有新演員接任,相反劇本改成了他去休假,他的台詞轉給了總參謀長比爾·唐納和國防部長費德歷·格雷爵士。後來的作品也提到了李任內的工作,1999年作品《新鐵金剛之黑日危機》中的軍情六處蘇格蘭總部出現了李的油畫[23]。
- 登場作品:
羅拔·布朗:1983年–1989年
[編輯]李去世後,製作人聘請羅拔·布朗在《鐵金剛勇破爆炸黨》中飾演M。電影發行時,普遍觀點認為這一版的M和李的版本一樣,只不過如今是由布朗飾演罷了,本質上就像羅渣·摩亞和佐治·拉辛比取代辛·康納利一樣。不過,布朗在1977年作品《鐵金剛勇破海底城》中飾演潛艇旗官哈格里夫斯海軍(Admiral Hargreaves)上將,而邦學者史提芬·傑伊·魯賓、約翰·柯克和柯林·斯圖茲都認為哈格里夫斯已經獲任命為M,所以不應認為他和李飾演的M一樣,或是一個完全不同的角色[27][28]。
菲佛和沃羅爾認為,儘管布朗看起來很完美,但是他的角色比李要弱[29],「太像叔伯輩」[30]。然而,到了《鐵金剛勇戰殺人狂魔》,他們又認為布朗的角色在片中撤銷了邦的殺人執照,很有說服力[31]。小說續作作者雷蒙德·本森表示同意,指出M的角色「再度被改寫」,認為布朗沒有機會去挖掘展露的角色特徵[32]。本森也認為他的角色「太過友善」[33]。 2021年作品《007:生死有時》中的軍情六處蘇格蘭總部以油畫畫像呈現。
- 登場作品:
茱迪·丹芝:1995年–2015年
[編輯]經過了《鐵金剛勇戰殺人狂魔》到《新鐵金剛之金眼睛》的一個長的階段,監製決定讓茱迪·丹芝女士接任羅拔·布朗飾演M。她的角色原型是現實中自1992年到1996年擔任軍情五處主管的斯黛拉·雷明頓[34][35]。在《新鐵金剛之金眼睛》中,丹奇扮演了一位冷酷、直率的M,最初討厭邦,認為他是「一頭有性別歧視、厭惡女性的恐龍、冷戰餘孽」[36]。參謀長唐納在電影中給她起了外號「數字界的邪惡女皇」,而在那個依賴統計數字和分析,而非衝動和主動性的年代,她給自己積攢了不少聲譽[37]。
皮雅斯·布士南不再飾演邦後,丹奇於2006年電影《新鐵金剛智破皇家賭場》中繼續扮演M。該片是邦系列的重啟製作,丹尼爾·基克扮演了處在職業生涯初期的邦。在這部全新的續作中,M曾在軍情六處工作過一段時間,有一次她呢喃道:「老天爺,我真懷念冷戰」[38] 。根據《新鐵金剛:智破天凶城》,M此前曾在1990年代掌管軍情六處在香港的行動部門。然而,她掌管軍情六處的能力多次被質疑:在《新鐵金剛智破皇家賭場》中,邦向手無寸鐵的囚犯開槍、炸毀外國大使館的過程被鏡頭錄下,M女士因此需要問責;在《新鐵金剛之量子殺機》,外交及聯邦事務大臣下令M召回在玻利維亞執行任務的邦,停止調查多米尼克·格林(Dominic Greene)的生態恐怖主義組織;在《新鐵金剛:智破天凶城》,軍情六處遺失一個裝有全球臥底特工身份資料的計算機硬盤,M需要接受公開聆訊[39]。《新鐵金剛:智破天凶城》是丹奇第七次出演M,片中她成了前軍情六處特工拉烏爾·施華的目標,為了營救另外六名特工,他將施華交給了中國。M在片中中槍負傷死亡,是永世系列邦片中M唯一一次殉職。《007:鬼影帝國》是丹奇最後一次亮相,她出現在一則影片遺囑中,給邦下最終命令,去追捕擊殺一個人,這最終將邦引向該片的一個有名無實的犯罪組織。
M的身世有過簡要提及[40]:在《新鐵金剛之金眼睛》,他回應了唐納給她的「數字界邪惡女皇」的稱呼,告訴他自己想聽諷刺的話,就會找自己的幾個孩子[41]。《新鐵金剛之量子殺機》的導演馬可·科士打表示,丹奇的角色在與邦建立關係時,產生了母性色彩[42],這種色彩在《新鐵金剛:智破天凶城》中得到彰顯,片中多次叫她「母親」和「媽媽」[43],她在片中透露自己是寡婦。
- 登場作品:
|
另外也出現在六款電子遊戲中:
|
賴夫·費恩斯:2012年–至今
[編輯]《新鐵金剛:智破天凶城》片尾中茱迪·丹芝飾演的M去世後,賴夫·費恩斯飾演的加雷斯·馬洛里(Gareth Mallory)繼任。馬洛里之前是英國陸軍上校,曾任議會情報與安全委員會主席[49]。北愛爾蘭問題時期,曾與特種空勤團在北愛爾蘭服役,在當地被愛爾蘭共和軍俘虜三個月[50]。《007:鬼影帝國》中,軍情六處的00部門被解散,慕禮洛也隨之降級。他協助邦搗毀魔鬼黨利用九眼聯盟佔領全球的計劃。《007:生死有時》中,慕禮洛主導製造了一種用作生物武器的納米機械人,通過改鐵甲再生人類DNA的手段殺人。但這個武器被恐怖分子魯西法·薩菲挪用,徹底剿滅魔鬼黨組織,更計劃用導彈將武器發射到全世界。最終邦及時阻止了他的陰謀,但不幸染上武器。為了保護妻女,邦最終與薩菲導彈同歸於盡。
- 登場作品:
|
其他作品
[編輯]尊·候斯頓/大衛·尼文:1967年
[編輯]1967年滑稽劇《皇家賭場》一角有兩位M。一位是該片的聯合導演尊·候斯頓[51]。片中,M的原名為麥克塔里(McTarry),因意外死亡。為了讓邦退休,他下令軍方用迫擊炮攻擊邦家,這項工作是之前退休的特工拒絕執行的。邦之後去了麥克塔里在蘇格蘭的城堡,歸還在襲擊後發現的M唯一一件遺物——一頂深紅色假髮[52]。後來,大衛·尼文成了新任的M[53],他下令所有軍情六處特工,不論男女,都改名為「占士·邦007」來迷惑敵人[54]。
愛德華·福克斯:1983年
[編輯]1983年《巡弋飛彈》中,愛德華·福克斯飾演了一位蔑視邦M,打破了之前電影M與邦關係。學者謝洛美·布萊克認為,M對00部門特務的蔑視,是對康納利版本邦的回應[55]。福克斯扮演的M比之前的版本都要年輕[36]。媒體史學家占士·查普曼指出,儘管M認為邦是過時的產物,外交大臣還是重啟了00部門[56]。
占士·邦系列以外
[編輯]阿蘭·摩爾和奇雲·奧尼爾創作的漫畫《奇幻兵團LXG》打造了一個1898年風格的聯盟(由米娜·哈克率領),該組織由大師M的手下、占士·邦的祖父坎皮·邦指揮。後來,M被揭示為占士·慕禮亞蒂教授的化身,他利用聯盟贏得對抗傅滿洲的幫派大戰。慕禮亞蒂教授死後,夏洛克·福爾摩斯的哥哥邁克羅夫特·福爾摩斯繼任M[57]。續集《奇幻兵團LXG:黑色檔案》設在1950年代戰後垂死的烏托邦式英國,英國特工部主管M為格林童話《黑獄亡魂》中的哈里·萊姆。最終集《世紀大戰》橫跨1910年到2009年,2009年的M是《復仇者》的老年版愛瑪·皮爾[58]。在2003年改編電影中,M再次由慕禮亞蒂擔任、李察·羅森堡扮演[59]。
參考資料
[編輯]- ^ 1.0 1.1 Macintyre, Ben. Bond – the real Bond. The Times. 2008-04-05: 36.
- ^ Macintyre 2008,第78頁.
- ^ Macintyre 2008,第77頁.
- ^ Sharrock, David. M: Britain's first spymaster was an Irishman who played patriot game. The Times. 2007-07-02: 39.
- ^ Macintyre 2008,第81頁.
- ^ Pearson 1966,第235頁.
- ^ West 2010,第142頁.
- ^ 8.0 8.1 Macintyre 2008,第74頁.
- ^ Griswold 2006,第47頁.
- ^ Amis 1966,第75頁.
- ^ 11.0 11.1 見英國零售價指數,數據來自Clark, Gregory. The Annual RPI and Average Earnings for Britain, 1209 to Present (New Series). MeasuringWorth. 2017 [2022-06-11].
- ^ 12.0 12.1 Amis 1966,第39頁.
- ^ Comentale, Watt & Willman 2005,第153頁.
- ^ Lejeune 1979,第63頁.
- ^ Stock 2009,第251頁.
- ^ Lane & Simpson 2002,第65頁.
- ^ Lane & Simpson 2002,第71頁.
- ^ Simpson 2002,第61頁.
- ^ Simpson 2002,第63頁.
- ^ Lane & Simpson 2002,第81頁.
- ^ Rubin 2003,第256頁.
- ^ Smith & Lavington 2002,第11頁.
- ^ 23.0 23.1 Cork & Stutz 2007,第154頁.
- ^ Rubin 2003,第227-228頁.
- ^ Smith & Lavington 2002,第15頁.
- ^ Obituary: Mr Bernard Lee. The Times. 1981-01-19: 12.
- ^ Cork & Stutz 2007,第154-155頁.
- ^ Rubin 2003,第178頁.
- ^ Pfeiffer & Worrall 1998,第136頁.
- ^ Pfeiffer & Worrall 1998,第155頁.
- ^ Pfeiffer & Worrall 1998,第165頁.
- ^ Benson 1988,第236-137頁.
- ^ Benson 1988,第137頁.
- ^ West 2010,第45頁.
- ^ Rimington 2008,第244頁.
- ^ 36.0 36.1 Black 2005,第100頁.
- ^ Pfeiffer & Worrall 1998,第174頁.
- ^ McKay 2008,第353頁.
- ^ Miller, Henry K. Film of the week: Skyfall. Sight & Sound. British Film Institute. 2012-10-26 [2012-10-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28).
- ^ Jütting 2007,第91頁.
- ^ Simpson 2002,第22頁.
- ^ Nathan, Ian. Quantum's Leap. Empire. October 2008: 87.
- ^ James, Caryn. Skyfall: Bond Is Older, Wiser, Better. The Huffington Post. 2012-11-11 [2012-1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0-31).
- ^ James Bond 007: Everything or Nothing Review. James Bond 007: Everything or Nothing Xbox. IGN Entertainment. 2004-02-18 [2012-01-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4-25).
- ^ GoldenEye: Rogue Agent. GoldenEye: Rogue Agent PlayStation 2. IGN Entertainment. 2004-11-22 [2012-01-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7-24).
- ^ East, Tom. Making Of Quantum Of Solace. Nintendo magazine. Future plc. 2008-11-04 [2012-01-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9-12).
- ^ E3 2010: GoldenEye Reimagined for Wii. GoldenEye 007 Wii. IGN Entertainment. 2010-06-15 [2012-01-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6-20).
- ^ James Bond 007: Blood Stone Review. James Bond 007: Blood Stone Xbox 360. IGN Entertainment. 2010-11-02 [2012-01-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3-11).
- ^ Pande, Sophia. Skyfall. Nepali Times (Kathmandu). 2012-11-09 [2012-1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0-31).
- ^ French, Philip. Skyfall – review. The Observer (London). 2012-10-28: 32 [2020-02-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1-19).
- ^ Casino Royale (1967). Allrovi. Rovi Corporation. [2012-01-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1-30).
- ^ Rubin 2003,第187頁.
- ^ Rubin 2003,第44頁.
- ^ Chapman 2009,第107頁.
- ^ Rubin 2003,第148頁.
- ^ Chapman 2009,第186頁.
- ^ Morrison 2011,第367頁.
- ^ "The League of Extraordinary Gentlemen: Century 1999" Review. The Comics Journal. 2012-07-06 [2012-1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13).
- ^ Kerr, Philip. In a league of its own. New Statesman. 2003-10-27 [2012-01-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9-06).
文獻資料
[編輯]- Amis, Kingsley. The James Bond Dossier. London: Pan Books. 1966. OCLC 752401390.
- Benson, Raymond. The James Bond Bedside Companion. London: Boxtree Ltd. 1988. ISBN 1-85283-234-7.
- Black, Jeremy. The politics of James Bond: from Fleming's novel to the big screen.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2005 [2019-05-14]. ISBN 978-0-8032-624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29).
- Chapman, James. Licence to Thrill: A cultural history of the James Bond films. New York: I.B. Tauris. 2009. ISBN 978-1-84511-515-9.
- Comentale, Edward P; Watt, Stephen; Willman, Skip. Ian Fleming & James Bond: the cultural politics of 007.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05 [2019-05-14]. ISBN 978-0-253-2174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22).
- Cork, John; Stutz, Collin. James Bond encyclopedia. London: Dorling Kindersley. 2007. ISBN 978-1-4053-3427-3.
- Griswold, John. Ian Fleming's James Bond: annotations and chronologies for Ian Fleming's Bond stories. AuthorHouse. 2006 [2019-05-14]. ISBN 1-4259-3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3-08).
- Jütting, Kerstin. "Grow Up, 007!" – James Bond over the decades: formula vs. innovation. GRIN Verlag. 2007 [2019-05-14]. ISBN 978-3-638-8537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31).
- Lane, Andy; Simpson, Paul. The Bond Files: An Unofficial Guide to the World's Greatest Secret Agent. London: Virgin Books. 2002. ISBN 978-0-7535-0712-4.
- Lejeune, Anthony. The gentlemen's clubs of London. London: Mayflower Books. 1979. ISBN 978-0-8317-3800-6.
- Lindner, Christoph. The James Bond Phenomenon: a Critical Read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2009 [2019-05-14]. ISBN 978-0-7190-654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9).
- Macintyre, Ben. For Your Eyes Only. London: Bloomsbury Publishing. 2008. ISBN 978-0-7475-9527-4.
- McKay, Sinclair. The man with the golden touch: how the Bond films conquered the world. London: Aurum Press. 2008. ISBN 978-1-84513-355-9.
- Morrison, Grant. Supergods. London: Random House. 2011. ISBN 978-0-224-08996-8.
- Pearson, John. The Life of Ian Fleming. London: Pan Books. 1966. ISBN 0-330-02082-X.
- Pfeiffer, Lee; Worrall, Dave. The essential Bond. London: Boxtree Ltd. 1998. ISBN 978-0-7522-2477-0.
- Rimington, Stella. Open secret: the autobiography of the former Director-General of MI5. London: Arrow Books. 2008. ISBN 978-0-09-943672-0.
- Rubin, Steven Jay. The complete James Bond movie encyclopedia. New York: McGraw-Hill. 2003. ISBN 0-07-141246-8.
- Simpson, Paul. The rough guide to James Bond. Rough Guides. 2002 [2019-05-14]. ISBN 978-1-84353-14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9).
- Smith, Jim; Lavington, Stephen. Bond films. London: Virgin Books. 2002. ISBN 978-0-7535-0709-4.
- Stock, Paul. Dial 'M' for metonym: Universal Exports, M's office space and empire. Lindner, Christoph (編). The James Bond Phenomenon: a Critical Reader. 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2009. ISBN 978-0-7190-6541-5.
- Vice magazine. The World According to Vice. Edinburgh: Canongate Books. 2011. ISBN 978-0-85786-024-8.
- West, Nigel. 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Ian Fleming's world of intelligence: fact and fiction. Lanham, Maryland: Scarecrow Press. 2010. ISBN 978-0-7524-28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