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德語:Karl Marx;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經濟學家、社會學家、政治學家、革命理論家、新聞從業員、歷史學者、革命社會主義者。馬克思在經濟學上的工作解釋絕大多數工人和資本家間的關係,並且奠定後來諸多經濟思想的基礎馬克思亦是社會學與社會科學的鼻祖之一,在卡爾·馬克思的一生中出版過大量理論著作,其中最著名和具備超強影響力的兩部作品分別有1848年發表的《共產黨宣言》和1867年至1894年出版的《資本論》。馬克思積極地實踐他的理論,指出工人階級應該有組織地發動革命,推翻資本主義以改變社會經濟體制。馬克思的觀點也在國際領域,極其強烈地影響着越來越多地知識分子、工會和政黨,並且以馬克思的想法為核心基礎而延伸出許許多多的不同派別、學術體系。
“
|
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共產黨宣言》
|
”
|
“
|
共產黨人不屑於隱瞞自己的觀點和意圖。他們公開宣佈:他們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現存的社會制度才能達到。讓統治階級在共產主義革命面前發抖吧。無產者在這個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鎖鏈。他們獲得的將是整個世界。——《共產黨宣言》
|
”
|
“
|
只有在不僅消滅了階級對立,而且在實際生活中也忘卻了這種對立的社會發展階段上,超越階級對立和超越這種對立的回憶的真正人的道德才成為可能。 ——恩格斯
|
”
|
“
|
國家是階級統治的機關,是一個階級壓迫另一個階級的機關。國家是建立一種社會秩序,來使統治階級的壓迫合法化和固定化;而這種秩序的建立不是階級調和,恰恰是一個階級壓迫另一個階級的表現。 ——列寧《國家與革命》
|
”
|
“
|
革命所建立的法律和政治準則對落後的經濟起了一種進步的作用,但是另一方面,這些準則本身卻受到那種落後所發生的消極影響。蘇聯在資本主義包圍中的時間越長,社會結構的蛻化也就越深。長期孤立的不可避免的結局,不是民族共產主義,而是資本主義復辟。 ——托洛茨基《被背叛的革命》
|
”
|
“
|
我們所有的進展,我們在社會主義建設方面的每一個稍微重大的成就,都是我們國內階級鬥爭的表現和結果。——斯大林
|
”
|
“
|
我們堅信,仍然有人在為理想活着。——切·格瓦拉
|
”
|
法國共產黨(法語:Parti communiste français)成立於1920年,目前有黨員13萬8千人,是西歐最大的共產黨。該黨在法國國民議會擁有7個議席,在法國參議院擁有17個議席。黨報為《人道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