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廬山
廬山曾屬典範條目,但已撤銷資格。下方條目里程碑的連結中可了解撤銷資格的詳細原因及改善建議。條目照建議改善而重新符合標準後可再次提名評選。 | ||||||||||||||||||||||
|
本條目依照頁面評級標準評為乙級。 本條目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
|||||||||||||||||||||||||||||||||||||||||||||||||||||||||||||||||
---|---|---|---|---|---|---|---|---|---|---|---|---|---|---|---|---|---|---|---|---|---|---|---|---|---|---|---|---|---|---|---|---|---|---|---|---|---|---|---|---|---|---|---|---|---|---|---|---|---|---|---|---|---|---|---|---|---|---|---|---|---|---|---|---|---|
|
英文版廬山世界地質公園的內容en:Lushan National Geological Park。--Isnow 10:16 2005年7月26日 (UTC)
優良條目候選
[編輯]廬山(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分類:地理 - 山川,提名人:JHH755 (留言) 2011年6月19日 (日) 11:44 (UTC)
(+)支持:該條目系在原有內容基礎上進行了大幅度擴充,個人感覺符合優良。JHH755 (留言) 2011年6月19日 (日) 11:44 (UTC)JHH755 (留言) 2011年6月21日 (二) 10:29 (UTC)- (-)反對:
- 大章節的劃分有些問題,比如為什麼地質沒和自然放在一起,宗教為什麼和文化分開,廬山戀單獨成一段也很奇怪;
- 「地質成因」一段有抄襲之嫌?在下隨手抽取其中一句,和這裏一模一樣;
- 來源太少,且只在段末加注,似乎不太符合要求;
- 把參見列在段末這種用法是在下第一次見到?
以上。--Kuailongwikibreak 2011年6月19日 (日) 12:53 (UTC)
(:)回應感覺章節劃分的反對理由不成立。- (:)回應自查有漏改寫之處,將即刻糾正。JHH755 (留言) 2011年6月19日 (日) 14:00 (UTC)完成JHH755 (留言) 2011年6月19日 (日) 14:28 (UTC)
- (:)回應勞煩給出註釋不可放在段末的維基方針。
- (:)回應敬請告知違背那條編輯原則?
以上。感謝您對條目提出意見。JHH755 (留言) 2011年6月19日 (日) 13:31 (UTC)JHH755 (留言) 2011年6月21日 (二) 10:29 (UTC)
- (+)支持:看得出你的努力--圍棋一級 (留言) 2011年6月20日 (一) 08:34 (UTC)
- (-)反對,同Kuailong。另外,條目開頭「廬山擁有多項世界級及中國國家級稱號,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定的文化遺產、世界地質公園、世界名山大會、中國國家5A級風景區、中國文明旅遊風景區等 」,以及「景點簡介及風光圖片」都不太像是百科條目風格--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1年6月20日 (一) 08:42 (UTC)
*(:)回應,百無一用是書生反對觀點缺乏維基百科方針依據,屬個人邏輯,提名者不認同。JHH755 (留言) 2011年6月20日 (一) 09:43 (UTC)JHH755 (留言) 2011年6月21日 (二) 10:29 (UTC)
- 條目有較大提升空間,請管理員撤消此次評選。提名者謹在此向給條目提供提升意見的KUAILONG、百無一用是書生表示感謝!JHH755 (留言) 2011年6月21日 (二) 10:29 (UTC)
- 條目有較大提升空間,請管理員撤消此次評選。提名者謹在此向給條目提供提升意見的KUAILONG、百無一用是書生表示感謝!JHH755 (留言) 2011年6月21日 (二) 10:29 (UTC)
2011/6/20
[編輯]- 這幾天因手頭工作與廬山有關,故順帶將廬山條目的內容作了擴充。因在添加條目內容時,地質一章所參考的資料忘記改寫,被其他維基人發現涉嫌抄襲。我是很反感抄襲的,平時也會盡力避免,對自己這次上傳了有抄襲內容的版本甚感內疚。好彩同行Kuailong發現及時,要不真的很糟糕。今日已對條目作了全文檢查,改寫了幾處與來源雷同或近似雷同的句子。也許自我檢查不能發現所有問題,如您方便,請幫忙再核查一下,看看條目中是否還存在與來源雷同的句子。另外,如您認為條目還有其他問題,請一併指出。謝謝!JHH755 (留言) 2011年6月20日 (一) 08:25 (UTC)
- 至於廬山,我大致看了一下,雖然不能給您什麼協助,但可以給您點意見。我個人不太喜歡把一個條目弄得像「資料匯編」似的,這是目前多數中文條目的通病。特別是引用學術性的資料,作者將相關細節寫得特別完整時,編者欲進行刪削與整理時就顯得無力。維基告訴我們為了避免侵權,儘可能用自己的描述方式寫出來,叫做「改寫」。但其實當我們引用的字句太長時,多數人不願花費心思濃縮時,不論怎麼改寫看起來都像「稍作潤飾」而已,根本不是真的「改寫」。而我所有看過最漂亮的改寫,其實描述方式已接近原創研究,常見於論著與期刊中,但那又是維基不允許的。改寫是每個人的基本功,要靠自己花心思去處理,那是對自己的學術精神負責,下次注意點就好。至於是否還有句子雷同,這您不用過度擔憂,如果是一兩句是無傷大雅的,但整段雷同就一定要處理了。確實有少數人會偏執一兩句雷同的句子,之前我遇這種的,您大可不用理會他們。--Mihara57 (留言) 2011年6月20日 (一) 16:16 (UTC)
2011/6/21
[編輯]- 您今日信息所提「廬山」行文像「資料匯編」,這個我還真沒留意,您能否抽空從條目中試舉幾例,以便我作相應的修正。因現行工作與廬山相關,這個條目我會盡力做好,目前已掛「評優」,但觀之投票人氣,感覺品質尚需提升,可能會落選,不過多看點同行對條目的評論(特別是反對意見)也很好,於品質提升有益。JHH755 (留言) 2011年6月21日 (二) 03:58 (UTC)JHH755 (留言) 2011年6月21日 (二) 07:54 (UTC)
- 那是多數中文維基編者的通病,您可以不必太介意。「資料匯編」是比較誇張的比喻,意思是將相關資料丟進來,加以分類,不加以刪削。是協助研究者的手邊材料,其用意是力求資料完整齊全。但長江旱災這條目則情況不同,過去並未有系統的整合著作出現,所以您弄得像新聞包的做法,我非常認同,冷門或太新的議題本該在初期細節上力求完善,可以幫助後人建立起完整的知識。至於已經是陳年的研究議題,則應該點出重點就好,讓真正有心的讀者涉法取得出處並詳閱。以城市條目為例,您可以見維基百科討論:台灣主題公告欄的「高雄市、臺南市兩個條目會不會太過冗長了些?」與「要條目成為特色條目或優良條目與條目的元組/位元組長短無關」。英語維基編者是真的在編「百科全書」條目,特別是大條目。中文維基一遇到大條目,就像在編「類書條目,很少對內容進行修改與濃縮的。而且不重要的虛寫、重複詞彙一再出處(優點是字句優雅,看起來有深度)。如:
- 廬山#地質成因:「號稱世界地質公園」可省略,後面已有提到。「廬山有多座山峰」也可省略,「廣布…峰巒」已提過了。「在周圍地勢下之時」有漏字。「1930年代以前」可以跟前面句子斷開。
- 廬山#地理:「四周懸崖峭壁,氣勢巍峨雄奇」,後面一句是虛寫,對傳達知識沒有幫助。六六成雙的句子,這種行文放在旅遊雜誌、遊記作品就好。還有「龍首崖崖上勁松挺拔,崖下萬丈深淵」也是虛寫,也可省略。文內這現象還很多,我只是舉一個例子。--Mihara57 (留言) 2011年6月21日
- 分析得很好,我特別認同您對條目「虛寫」問題的看法。百科條目確實沒必要虛寫,華麗辭藻反而會使條目太過花哨,讀之無味,不中用。條目行文言之有物是要遵循的原則,儘量杜絕多餘的虛寫,我會以此來規範後續的編輯工作,對「廬山」重新審視,儘可能剔除不適合百科要求的內容及不恰當的句子表述。JHH755 (留言) 2011年6月21日 (二) 07:54 (UTC)
2011年7月
[編輯]- 因出差在外,近期沒有時間做維基,今日得空上網,發現「廬山」已掛上了特色標記,甚感欣慰。我反覆審視了一下條目,發覺仍有提升之處,但限於「當局者迷」,說不出所以然,您能否再抽空看一下,給我一些提升建議,以便回去後再做完善。謝謝!JHH755 (留言) 2011年7月13日 (三) 08:55 (UTC)
- 當務之急,請先適度加入一些紙本的參考資料,以強化資料的可信度。圖書方面,比如廬山跟地理相關,那麼《江西省志》、《九江市志》就是最基本的來源。張根壽《廬山地理調查》(武漢大學出版社,2005)應該能派上用場。吳宗慈是早期研究廬山的專家,《江西通志》(稿本)、《廬山志》、《續廬山志》可瀏覽一下,至少引用《廬山志》,看書中是否有一兩句中肯的導言。期刊與學位論文方面也有不少研究,看您那邊有沒有地方能查「中國期刊數據庫」跟「萬方數據」,如果沒辦法這部分可省略。不清楚您那邊的學術資源取得方不方便,大專院校圖書館是免不了要跑一趟的,您先試試看吧,記得先上網查一下是否有館藏。--Mihara57 (留言) 2011年7月13日 (三) 11:14 (UTC)
- 所言即是。等我忙完手上的工作,去「深圳大學圖書館」和「深圳書城」走一趟,儘量找一些關聯的期刊書籍來支持「廬山」文中的敘述依據,並適當替換現有文中具有時效性的「新聞類參考資料」,以維持參考資料的穩定性。也許我2012年農曆年會去武漢公幹,到時順便繞道廬山,實地搜集、查閱文件及實物資料,拍多點照片,儘量將條目的敘述語言做得更準確些、內容做得更豐富些。謝謝您的建議。
- 另外,我也看過「評特」中的三條意見,感覺User:長夜無風的觀點和您類似,看來期刊、書籍對條目質量至關重要。「名人部分的那個列舉是個敗筆---百無一用是書生」 和「另外為什麼引用的內容里要加上「◇」符號?--達師」這兩條意見並未深入解釋,我私下認為名人舉例並非「敗筆」,那個「◇」號也沒什麼錯。但這兩位畢竟是維基的重量級編輯,水平很高,我的理解可能並不準確,能否幫忙分析一下他們兩位的意見。(本想直接給他們留言,但我之前因其他編輯問題曾給百無一用是書生寫過幾次留言,均無回復;而達師的那個意見,我真的不知如何去解釋。)JHH755 (留言) 2011年7月14日 (四) 01:07 (UTC)
- 有的人不喜歡「列舉」(或稱條列、列點)的呈現方式。我個人是不太介意,但如果您想試圖改善它,可以參考en:Shimer College#Alumni將它改寫成「散文」,另外弄一個廬山名人列表做連結。--Mihara57 (留言) 2011年7月14日 (四) 02:22 (UTC)
- 因為「◇」這種符號在一般學術文章裏不會看到,學術界裏對格式的要求相當嚴謹,會希望大家用一般的方式去表達就好。這種表現方式,比較適合用在市面上的大眾書籍。另外,「聯合國世界遺產委員會對廬山的評價詞」不能有任何改寫,框內必須忠實保留原本的文字。除非您能找英語來源,在不失原意的情況下,才能用您希望的表達方式翻譯成中文。--Mihara57 (留言) 2011年7月14日 (四) 02:22 (UTC)
- 解釋得很好,謝!看來那個「名人」章節還是弄一下為好,儘量使條目格式能為更多的維基人所接受。我認為百科條目與學術論文在格式上還是有區別的,百科重在條理性,「◇」號其實有醒目的分段作用,就像我們留言中的那個「*」號,並無不妥,但沒有似乎也無傷大雅。既然資深編輯達師認為不妥,去掉也無妨,畢竟格式獲得更廣泛的維基人認同會更好些。那個「名人」我會在周六、日修繕一下。JHH755 (留言) 2011年7月14日 (四) 04:24 (UTC)
- 當務之急,請先適度加入一些紙本的參考資料,以強化資料的可信度。圖書方面,比如廬山跟地理相關,那麼《江西省志》、《九江市志》就是最基本的來源。張根壽《廬山地理調查》(武漢大學出版社,2005)應該能派上用場。吳宗慈是早期研究廬山的專家,《江西通志》(稿本)、《廬山志》、《續廬山志》可瀏覽一下,至少引用《廬山志》,看書中是否有一兩句中肯的導言。期刊與學位論文方面也有不少研究,看您那邊有沒有地方能查「中國期刊數據庫」跟「萬方數據」,如果沒辦法這部分可省略。不清楚您那邊的學術資源取得方不方便,大專院校圖書館是免不了要跑一趟的,您先試試看吧,記得先上網查一下是否有館藏。--Mihara57 (留言) 2011年7月13日 (三) 11:14 (UTC)
建議不要添加File:Kuling(cc).jpg
[編輯]這張圖片是歪的,看上去很怪,而且放得這麼大。我嘗試用PS旋轉並裁剪,但是得出的畫面只有很少一部分。所以在條目中刪除這張圖片,誰可以的話就去那裏拍一張正一點的照片。--Caiguanhao (留言) 2011年6月25日 (六) 16:41 (UTC)
- 好提議。我已將圖片撤換,謝謝!JHH755 (留言) 2011年6月27日 (一) 04:31 (UTC)
下列網頁錨點已失效。
請協助修正錯誤錨點。若機械人無法在修復錨點後數分鐘內自動刪除本範本告知的訊息,請您協助移除本模板。 | 報告錯誤 |
新條目推薦討論
- 蘇東坡詩句「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是指中國哪一座名山?
- (+)支持:擴充了很多,內容翔實,來源補全一下的話在下覺得可以提到GA。個人覺得黃山更漂亮,不過條目好可憐……--SyaNHs 2011年6月22日 (三) 14:08 (UTC)
- (+)支持:冗長一向是大型條目的通病,該條目在細節上的修訂上確實有難度,不免令人心生畏懼。勇於刪削與修改的精神,需要比擴充更精確的判斷力,這是我認為值得欽佩的地方。--Mihara57 (留言) 2011年6月24日 (五) 15:50 (UTC)
- (+)支持--Alexchris (留言) 2011年6月25日 (六) 01:32 (UTC)
- (+)支持--凡 (留言) 2011年6月25日 (六) 14:07 (UTC)
- (+)支持:內容相當豐富且有多幅圖片。--祥龍 (留言) 2011年6月26日 (日) 01:56 (UTC)
- (+)支持--堯玉 (留言) 2011年6月28日 (二) 05:40 (UTC)
- (+)支持-Iflwlou [ M { 2011年6月29日 (三) 06:59 (UTC)
名人與廬山
[編輯]建議將此節中的{{main}}撤掉,這個紅鏈條目沒甚麼收錄標準,被創建的可能性太小。--淺藍雪❉ 2013年12月28日 (六) 21:25 (UTC)
特色條目重審
[編輯]廬山
[編輯]廬山(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分類:-,提名人:7(留言) 2015年4月30日 (四) 16:09 (UTC)
- 投票期:2015年4月30日 (四) 16:09 (UTC) 至 2015年5月14日 (四) 16:09 (UTC)
- 不符合典範條目標準:提名人票。1、侵犯版權:「廬山雲霧是廬山一大奇特景觀,聞名中外。廬山處於一個盆地,四面山嶺聳立,南依鄱陽湖,北傍浩瀚的長江。大江大湖蒸騰大量不竭的水汽,形成滔滔的雲霧湧向廬山,因為這襟江帶湖的關係,廬山的濕氣很盛,因此山中雲氣出沒無常,諸峰忽隱忽現。瞬息間雲海密佈,瀰漫山谷,咫尺之間不能辨物。廬山雲霧,四季皆有。夏季最多,秋季較少。夏季雲霧多在山頂,冬季雲霧多在山腰,這是因為冬季水氣凝結的位置低於夏季,所以冬季雲層的位置也就低於夏季。春夏之交,由於水氣多,季風變換,群峰經常雲遮霧罩,煙霞瀰漫,天氣忽晴忽雨,變幻莫測,雲霧也詭譎奇特,變化多端。整個廬山隱現在虛無縹緲之間,年均霧日為190多天。真使人有"不識廬山真面目"之感。」完全是從南京康輝旅遊網照抄,內容見:廬山雲海,請管理員隱藏從這裏開始至今的50多個侵權版本。2、原創研究:在中國幾乎所有的價格聽證會都是「逢聽必漲」[原創研究?];3、不可靠來源:如驢評網中的網友點評作為事實依據:廬山門票昂貴;西祠胡同中的用戶發帖作為來源:中國旅遊業暴利黑幕,此來源已經失效,而且找不到備份;甚至還有搜狗問問,而且還引用了9次,第33號腳註8次,第52號1次,兩者是重複的……4、名人與廬山章節缺乏入選標準,而且有說法缺乏查證基礎;5、有他人之前掛上後很長時間沒有處理的來源請求;另外有心改善的同工還請注意:大量來源已經失效。--7(留言) 2015年4月30日 (四) 16:09 (UTC)
- (=)中立:所提問題均為均為來源問題,看來閣下對來源還真是很重視。--Whaterss(留言) 2015年5月1日 (五) 00:28 (UTC)
- (:)回應當然啦,來源乃是維基之本。--小夊(留言) 2015年5月3日 (日) 05:03 (UTC)
0支持,1反對=>撤銷--5.151.2.18(留言) 2015年5月14日 (四) 20:57 (UTC)
外部連結已修改
[編輯]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廬山中的2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械人忽略某個連結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 向 http://www.jjxw.cn/1081/2009/10/08/[email protected] 中加入存檔連結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21120121330/http://www.jjxw.cn/1081/2009/10/08/[email protected]
- 向 http://www.jjxw.cn/1081/2009/08/28/[email protected] 中加入存檔連結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21120121356/http://www.jjxw.cn/1081/2009/08/28/[email protected]
有關機械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