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輯佚
外觀
輯佚曾於2009年12月25日通過新條目推薦投票,登上維基百科首頁的「你知道嗎?」欄位。 |
新條目推薦
[編輯]- 四庫全書裏面標有「永樂大典本」的書籍都是通過什麼方式得到的?—愛學習的飯桶 (留言) 2009年12月20日 (日) 16:45 (UTC)
- (+)支持——白布 (留言) 2009年12月20日 (日) 17:16 (UTC)
- (+)支持——問題中的「搞到」不如改為「輯出」?回到原點(留言) 2009年12月21日 (一) 00:47 (UTC)
- 「輯出」就把謎底給說了。不過你倒提醒了我,「搞到」的確太粗俗,我換成「得到」便是。—愛學習的飯桶 (留言) 2009年12月21日 (一) 15:40 (UTC)
- (+)支持,希望可以再追加梁啟超批判當時某些學子熱衷於閱覽輯本而忽略了要先從完本閱讀及「逸書淵藪」的內容(我在國學導讀書有看過)。--RekishiEJ (留言) 2009年12月21日 (一) 03:39 (UTC)
- 那段批判詞我也讀過,感覺不大好寫。—愛學習的飯桶 (留言) 2009年12月21日 (一) 15:40 (UTC)
附:梁啓超的批判詞
總而論之,清儒所做輯佚事業甚勤苦,其成績可供後此專家研究資料者亦不少,然畢竟一鈔書匠之能事耳,末流以此相矜尚,治經者現成的三禮鄭注不讀,而專講些什麼尚書、論語鄭注,治史者現成之後漢書、三國志不讀,而專講些什麼謝承、華嶠、臧榮緒、何法盛,治諸子者現成幾部子書不讀,而專講些什麼佚文和什麼偽妄的鬻子、燕丹子。若此之徒,真未可本末倒置,大惑不解,善夫章實齋之言曰:「……今之俗儒,逐於時趨,誤以擘績補苴謂足盡天地之能事。幸而生後世也,如生秦火未毀以前,典籍具存,無事補輯,彼將無所用其學矣。」
- (+)支持。輯佚是動詞,把輯佚移動到輯佚學,只需將詞句稍加改動,豈不更好?--inhorw (留言) 2009年12月21日 (一) 05:17 (UTC)
- 中文的詞性很靈活的。—愛學習的飯桶 (留言) 2009年12月21日 (一) 16:37 (UTC)
- (+)支持—黑暗魔君 (留言) 2009年12月21日 (一) 11:39 (UTC)
- (+)支持--玖巧仔@留言 2009年12月21日 (一) 12:01 (UTC)
- (+)支持--Alexchen4836 (留言) 2009年12月22日 (二) 07:25 (UTC)
- (+)支持—Iflwlou [ M { 2009年12月22日 (二) 09:58 (UTC)
- (!)意見:請補充日、韓、越的資料,朝鮮有《玉函山房輯佚書》,日語版維基ja:佚文條目有提及輯佚,《箋注倭名類聚抄》是日本的輯本,另外請google一下「집일」和用日本google搜尋「輯佚」。如無補充其他地區內容則改投(-)反對票--Ws227 (留言) 2009年12月22日 (二) 10:21 (UTC)
- 《玉函山房輯佚書》是馬國翰所輯。馬國翰怎麼也成了韓國人?除了這點必須抗議,我倒也不反對補充日、韓、越的資料。日、韓、越身處漢字文化圈,把中國的輯佚學移植到他們國家也不是不可能。—愛學習的飯桶 (留言) 2009年12月22日 (二) 20:04 (UTC)
- 抱歉,我對古書不熟,是因為在韓文網頁看到《玉函山房輯佚書》這個名稱,沒有詳閱網頁內容,才以為是朝鮮的(我韓語程度只看得懂少量漢字詞),不過應該還有其他資料--Ws227 (留言) 2009年12月22日 (二) 22:59 (UTC)
- (+)支持—幫忙添加了一些日本的輯佚資料,內容來自日文wiki。 Chaoswing (留言) 2009年12月22日 (二) 21:44 (UTC)
- 曹書傑先生嘗言:「台灣學者的輯佚成就、日本學者的輯佚工作也是值得研究的問題。」奈何相關文獻實在太少,你不止是幫了我一個大忙,也給別人留下了啟迪研究思路的材料,實在是功德無量啊!—愛學習的飯桶 (留言) 2009年12月23日 (三) 10:56 (UTC)
- 《玉函山房輯佚書》是馬國翰所輯。馬國翰怎麼也成了韓國人?除了這點必須抗議,我倒也不反對補充日、韓、越的資料。日、韓、越身處漢字文化圈,把中國的輯佚學移植到他們國家也不是不可能。—愛學習的飯桶 (留言) 2009年12月22日 (二) 20:04 (UTC)
- (!)意見:可以麻煩再追加古籍全部或局部亡佚的原因嗎?--RekishiEJ (留言) 2009年12月22日 (二) 11:38 (UTC)
- 悲劇啊!中國古代典籍的亡佚,最大的原因是人禍。秦朝有燒書,歷代有禁書,清代的乾隆皇帝借着修《四庫全書》搞刪書,再經過□□□□□□□□□□□,古籍能不亡佚殘缺嗎?—愛學習的飯桶 (留言) 2009年12月22日 (二) 20:04 (UTC)
- 暫時(-)反對,請補充世界性資訊,另外,只要不渉及攻擊他人,百科尊重且接受任何言論,請愛學習的飯桶討論時不要自行屏蔽自己的說法,一方面要對自己說的話負責,一方面也是要避免他人錯誤的聯想,要嘛就說清楚,要嘛就不要說。—天上的雲彩‧ธันวา| สนทนาธรรมได้ที่นี่ 2009年12月23日 (三) 00:23 (UTC)
- 當一個關鍵字就足以讓這個頁面在13億人面前化作貌似無辜的「技術性」空白,生長在自由國度的你又怎能知曉飯桶的用心良苦?--Krytyk (留言) 2009年12月24日 (四) 12:17 (UTC)
- (+)支持:有待完善是下一步的工作,我認為既然符合DYK的要求,就支持!這也有助於更多人參與討論完善。—王雲峰 (留言) 2009年12月24日 (四) 01:57 (UTC)
- (!)意見,新增的關於日本古籍輯佚其中一個句子「但有人認為這部分佚文可能成文於奈良時代」與ja:風土記中關於部份古風土記佚文是否真為奈良時代風土記記述的說明矛盾。請對日本古籍嫻熟者予以校正。順道一提,很多入DYK的英語維基百科條目在登上首頁時都只有start的等級,因此輯佚條目就算僅提及中國古籍的輯佚也是可以入DYK的。--RekishiEJ (留言) 2009年12月24日 (四) 06:11 (UTC)
處理人:—天上的雲彩‧ธันวา| สนทนาธรรมได้ที่นี่ 2009年12月25日 (五) 09:07 (UTC)
古風土記
[編輯]這部分是我翻譯的。原文「ただし逸文とされるものの中にも本當に奈良時代の風土記の記述であるか疑問が持たれているものも存在する。」直譯過來就是「也存在着關於這些被認為是佚文的部分中可能存在着實際是記述奈良時代的風土記的疑問」,寫成中文是略作改寫為「但有人認為這部分佚文可能成文於奈良時代」,當時沒注意,現在發現確實會產生意義上的偏差。已修改為「但有人認為這部分佚文中可能有成文於奈良時代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