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中国鳄蜥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国鳄蜥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爬行纲 Reptilia
目: 有鳞目 Squamata
科: 鳄蜥科 Shinisauridae
属: 鳄蜥属 Shinisaurus
种:
中国鳄蜥 S. crocodilurus
二名法
Shinisaurus crocodilurus
Ahl, 1930

中国鳄蜥学名Shinisaurus crocodilurus,意为“鳄尾辛氏蜥”)为鳄蜥科鳄蜥属的爬行动物,又称鳄蜥瑶山鳄蜥,俗名大睡蛇木睡鱼、落水狗。为中国的特有物种,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由于中国鳄蜥在广西金秀大瑶山首次被发现,所以又称之为瑶山鳄蜥。2003年,越南生物学研究生黎克决越南语Lê Khắc Quyết(音)和德国生物学家托马斯·齐格勒德语Thomas Ziegler (Zoologe)在HAMADRYAD杂志上报道[2]在越南东北部的广宁省安子山越南语Núi Yên Tử区发现有鳄蜥,这是首次报道在中国以外有鳄蜥分布。

特征

[编辑]

全长30~36厘米。背面棕黑色,体侧棕黄色,有黑纹;腹面带有红色和黄色,有黑斑;尾部有黄黑相间的横纹11~12条;背部有颗粒状鳞和分散的棱鳞,尾侧扁似鳄,尾背有两条脊棱。

分布

[编辑]

鳄蜥分布于广西和越南东北部等地,常栖息于水域附近以及常在山冲溪流不大的积水坑内或匍匐在山溪的树枝上。其生存的海拔上限为760米。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广西大瑶山。[3]

亚种

[编辑]
  • 大瑶山亚种(学名:Shinisaurus crocodilurus crocodilurus (Ahl, 1930) (华南) ,指名亚种
  • 安子山亚种(学名:Shinisaurus crocodilurus vietnamensis (Schingen et al., 2016) (越南东北)[4]

生活习性

[编辑]

若鳄蜥人类捉住,牠们往往会装死躺下,若捕猎者一不小心更会被咬住。

繁殖

[编辑]

中国鳄蜥是卵胎生动物,每次产幼蜥2-7只。

保护

[编辑]

族群现况

[编辑]

1980年代以来,中国鳄蜥栖息地原始阔叶林植被被破坏和改变,使得水溪的水流量减少或枯竭,导致中国鳄蜥种群数量大幅度下降。全中国的鳄蜥种群数量快速下降到目前的不足1000只。

参见

[编辑]

参考来源

[编辑]
  1. ^ Shinisaurus crocodilurus.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16. [1 October 2016].  数据库资料包含说明此物种被编入濒危级别的原因
  2. ^ Q.K. Le, T. Ziegler First record of the Chinese crocodile lizard from outside of China: Report on a population of Shinisaurus crocodilurus Ahl, 1930 from North-eastern Vietnam Hamadryad, 27 (2003), pp. 193-199
  3. ^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鳄蜥. 《中国动物物种编目数据库》.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4-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4. ^ Mona van Schingen, Minh Duc Le, Hanh Thi Ngo, Cuong The Pham, Quynh Quy Ha, Truong Quang Nguyen and Thomas Ziegler. 2016. Is there more than one Crocodile Lizard? An Integrative Taxonomic Approach Reveals Vietnamese and Chinese Shinisaurus crocodilurus Represent Separate Conservation and Taxonomic Units. [Gibt es mehr als eine Krokodilschwanzechse? Ein integrativer taxonomischer Ansatz zeigt, dass vietnamesische und chinesische Shinisaurus crocodilurus separate Schutz-, sowie taxonomische Einheiten darstellen]. Der Zoologische Garten. DOI: 10.1016/j.zoolgart.2016.06.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