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中立国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立国
  有争议的中立国
  前中立国

中立国指在发生武装冲突时,对交战的任何一方都不采取敌对行动的国家,分为战时中立国和永久中立国两种。在海牙第五公约[1]《中立国和人民在陆战中的权利和义务公约》和第十三公约[2]《关于中立国在海战中的权利和义务公约》中,对于中立国的权利和义务作出了规定,和不结盟是有区别的。

词义

[编辑]
  • 作为一个主权国家,“中立国”不会在特定战争中加入冲突的任何一方,并遵守国际法中的中立法原则。尽管历史上各国常在战争爆发时自称中立,但它们没有这种政治义务。1907年的海牙第5公约及海牙第13公约中定义了中立国的权利及义务。
  • 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永久中立国”受国际条约或其自身声明的约束,对未来所有战争的交战方保持中立(如瑞士)。战争中立的概念是狭义的,它对中立方施加了特定的限制,便以换取国际公认的保持中立的权利。
  • “中立主义”或“中立主义政策”是一个国家打算在未来战争中保持中立的一种外交政策或立场。一个主权国家如果在武装中立的状态下受到战争一方的攻击,将有权利转变成为交战国。
  • 非交战国英语Non-belligerent并不参与军事行动,而是在政治或物质上帮助冲突一方,以间接方式参与战争,包括允许将其领土用于战争等方式。这与中立性相反,也没有被定义在国际法中。

中立国的权利及义务

[编辑]

交战方英语Belligerent不得入侵中立领土[3],而中立国抵制任何此类企图并不损害其中立性[4]

中立国必须拘留进入其领土的交战部队人员[5],但不包括逃跑的战俘(非指逃兵[6]。交战部队不得征募中立国国民[7],但他们可以出国参军。[8]交战部队的战斗人员和军用物资不得经过中立领土进行运输[9],但伤员可以[10]。中立国可以为交战国提供通讯设施[11],但不得提供军用物资[12],虽然中立国不需要阻止此类物资的出口[13]

交战国军舰在中立国港口停留的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但中立国可施以不同的限制[14]。船只需要修理时例外,最起码保证使其能够返海航行所需的修理时间[15]。另外一个例外情况是如果敌对一方的军舰已经在港口停泊,先进入港口的军舰必须比后进入的军舰提前二十四小时起航[16]。交战一方在中立国领水内捕获的船只必须交给该中立国,该中立国必须拘留船上人员[17]

承认及条件

[编辑]

武装中立

[编辑]

武装中立(英语:Armed neutrality),在国际政治中,指一个主权国或一个国家集团,在战争中不支持任何一方,并声称将抵御任何入侵的做法[18]。著名的武装中立国包括瑞士和曾经的瑞典,他们在整个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维持武装中立[19]

“武装中立”有时也指“武装中立联盟”,1780年叶卡捷琳娜二世组织了第一次武装中立联盟,以在美国独立战争中保护中立国船只[20]第二次武装中立联盟则出现在法国大革命战争[21]第三次武装中立联盟曾有机会在美国内战时期成立,但并从未真正实现[22]

维和

[编辑]

争议

[编辑]

欧盟

[编辑]

二战时的中立国

[编辑]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尽管许多国家宣布中立。但大多遭到占领。至二战末期,全欧洲只剩瑞典瑞士爱尔兰列支敦士登西班牙葡萄牙、和土耳其仍维持中立,而土耳其亦在1945年2月对纳粹德国和日本宣战。甚至后来亦有人质疑这几个国家当时的中立性,认为瑞典、瑞士、西班牙曾就政治、外交及经济上与纳粹德国联系,其中瑞典曾向德国出口铁矿,对德国的军备制造相当重要;瑞士透过给予德国一些经济上的特许协议以维持中立;和轴心国同为法西斯国家的西班牙更曾向德国提供情报,并且允许日本设立情报机关,甚至一度考虑加入轴心国。而爱尔兰则被认为秘密参与同盟国

中立国列表

[编辑]

目前国际普遍公认

[编辑]
国家 开始年份 备注
 瑞士 1815年
  • 其具有自我强加性、永久性和武装性,旨在确保外部安全。因此,瑞士在全球各中立国例子当中最负盛名。
  • 在1815年维也纳会议的6月决议中,来自反法联盟欧洲七大国承诺给予瑞士“中立保证”,但相关批准被推迟到拿破仑被击败之后才执行,以便联军通过瑞士领土入侵法国(见1815年小规模战役英语Minor campaigns of 1815和同年11月20日瑞士中立性法案签署国),故瑞士的永久中立国身份通常自在同年的《巴黎条约》开始算起。此后它未曾参与过任何战争,不过自1961年起为经合组织成员国。2022年2月28日,瑞士总统卡西斯表示瑞士将因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战争对俄罗斯实施制裁。2022年5月23日,卡西斯在世界经济论坛上提出,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战争,违反了瑞士坚守的价值观,因此不可能维持中立,瑞士与其他不袖手旁观的民主国家站在同一阵线,瑞士将遵行“国际参与式的中立”。[23][24]
 列支敦士登 1868年
  • 自1868年军事解散以来中立。
 梵蒂冈 1929年
  • 在1929年与意大利签署的《拉特兰条约》强调“教宗承诺在国际关系中永久中立,除非各方特别要求,否则在争议中放弃调停”,从而使梵蒂冈城成为中立。
 哥斯达黎加 1949年
  • 身为不结盟运动的观察员,哥斯达黎加宣布其自1949年军事解散以来完全中立,并且于2014年通过法律批准。
 巴拿马 1989年
 土库曼斯坦 1995年

欧盟成员国

[编辑]
国家 开始年份 备注
 奥地利 1920年-1938年、1955年-
  • 经合组织成员国(1961年起)。
  • 维护边界的外部独立性和不可侵犯性(明确模仿瑞士的中立性)。
 爱尔兰 1939年-[25]
  • 经合组织成员国(1961年起)。
  • 在二战期间制定了自己的中立国政策,被视为爱尔兰不再跟随英国外交政策以及“反英”的体现。
  • 与美国保持密切友好关系,但拒绝加入有英国参与的北约。由于其在国际政治中使用武力的看法,被在《尼斯条约》中的塞维利亚声明特定授予确认。
 马耳他 1980年-
  • 前不结盟运动成员。
  • 自1980年以来,与意大利达成的条约保障的中立政策并于1983年完成。

目前自称中立

[编辑]
国家 开始年份 备注
 摩尔多瓦 1994年
  • 1994年宪法第11条规定“永久中立”。
 墨西哥 1930年-
  • 经合组织成员国(1994年起)。
  • 不结盟运动的观察员。
  • 77国集团的前成员。
  • 参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同盟国一边。在20世纪冷战期间开放边界,接收南美洲和西班牙军政权的政治难民。墨西哥的中立制度被称为“埃斯他达主义英语Estrada Doctrine”(Estrada Doctrine)。
 蒙古国 1914年-1918年
2015年-
 卢旺达 2009年
  • 非洲联盟的成员。
  • 不结盟运动的成员。
  • 77国集团的成员。
  • 1994年,卢旺达内部曾引发种族灭绝。2009年,卢旺达加入共和联邦后宣布永久中立。
 塞尔维亚 2007年
  • 不结盟运动的观察员。
  • 2007年,塞尔维亚议会宣布武装中立。
  • 若加入北约欧盟和国家安全组织,该国的中立政策可能会改变。虽然作为中立国,但外交政策上跟随俄罗斯,亦因为拒绝承认科索沃的主权。
 新加坡 1965年-
  • 不结盟运动的成员。
  • 1965年被逐出马来西亚联邦并获得独立
  • 东南亚国家联盟的创始成员国,与东南亚邻国一道。
  • 自独立以来未参与任何战争,只是在1975年发生一起事件,当北越共产党接管南越时,一名南越飞行员驾驶着一架从越南战争中失窃的飞机(C-130运输机)作为战争难民带着家人离开南越。

曾经中立

[编辑]
国家或政治实体 开始年份 备注
夏威夷州 夏威夷王国 1853年-1894年
 大清 1904年2月8日-1905年9月5日
 阿富汗 1914年-1918年、1939年-1945年
  • 不结盟运动的成员。
  • 77国集团的成员。
 阿尔巴尼亚 1914年-1918年、1968年-2009年
  • 2009年以来是北约成员国。计划加入欧盟
 阿根廷 1939年–1945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试图保持中立)
  • 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时宣布中立,尽管由于受到经济制裁的威胁、国际联盟的驱逐以及美国极有可能因怀疑与纳粹德国结盟而入侵,以说服阿根廷向轴心国宣战,但这种威胁还是被美国于1945年向轴心国宣战。
 比利时 1839年-1914年、1936年-1940年
  • 经合组织成员国(1961年起)。
  • 北约及欧盟成员国(1949年起)。
  • 自1839年以来的中立立场,通过根据《凡尔赛条约》废止,之后再次在二次大战之后废除,1936年10月宣布与法国结盟。
 不丹 1914年-1918年、1939年-1945年
  • 不结盟运动的成员。
  • 77国集团的成员。
  • 根据1910年与英国签署的普那卡条约,不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处理外交关系权力给英国,不丹成为事实上的战时中立国家。
 柬埔寨 1955年-1970年
  • 东南亚国家联盟的成员。
  • 不结盟运动的成员。
  • 77国集团的成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9年-1971年
  • 不结盟运动的观察员。
  • 77国集团的成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自认为不是77国集团成员[26])。
 丹麦 1864年-1940年
  • 经合组织成员国(1961年起)。
  • 北约成员国(1949年起)。
  • 欧盟成员国(1973年起)。
 爱沙尼亚 1938年–1939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
 芬兰 1917年-1941年、1945年-2022年
  • 经合组织成员国(1961年起)。
  • 北约成员国(2023年起)。
  • 欧盟成员国(1995年起)。
  • 芬兰总理马琳于2022年2月28日表示,芬兰将向交战国乌克兰提供武器、弹药和军事物资。2023年4月4日,芬兰正式加入北约。
 大韩民国 1954年-1963年
  • 经合组织成员国(1996年起)。
  • 77国集团的前成员。
 寮国 1955年-1975年
  • 东南亚国家联盟的成员。
  • 不结盟运动的成员。
  • 77国集团的成员。
  • 《老挝国际中立协定》于1962年7月23日在日内瓦由包括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在内的14个国家签署而被确认为永久中立国。然而,在老挝内战期间,老挝正在美国和其他反共产国家的帮助下,与越南人民军和巴特寮进行战斗。因此,老挝的中立性可以被描述为“虚假中立”。
 拉脱维亚 1938年–1939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
 立陶宛 1939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
 卢森堡 1839年-1914年、1920年-1940年
  • 经合组织成员国(1961年起)。
  • 北约及欧盟成员国(1949年起)。
  • 自1839年以来的中立立场,于1948年通过修改其宪法废除。
 荷兰 1839年-1940年
  • 经合组织成员国(1961年起)。
  • 北约及欧盟成员国(1949年起)。
  • 1839年至1940年在欧洲大陆自我中立。
 挪威 1814年–1940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
  • 北约成员国(1949年起)。
 葡萄牙 1932年-1945年
  • 经合组织成员国(1961年起)。
  • 北约及欧盟成员国(1949年起)。
 瑞典 1814年-2022年
  • 经合组织成员国(1961年起)。
  • 欧盟成员国(1995年起)。
  • 北约成员国(2024年起)。
  • 2022年,瑞典向乌克兰提供武器、弹药和军事物资。
 美国 1914年-1917年、1939年-1941年
  • 经合组织成员国(1961年起)。
  • 北约成员国(1949年起)。
  • 根据乔治·华盛顿提出的不干涉政策,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之初宣布中立。然而,由于德国发动的无限制潜艇战击沉在大西洋航行的美国船只,造成许多美国平民的无辜死伤,在战争最后阶段,1917年美国加入协约国以对抗同盟国。之后,在1941年,日本突击袭击夏威夷的檀香山的珍珠港,美国宣布加入反法西斯同盟以对抗轴心国。之后成为自由世界的领导者。
 乌克兰 1991年-2014年
  • 乌克兰在其《主权宣言》(1990年)中宣布,它有“意图成为一个永久中立的国家,不参加军事集团,坚持三项无核原则”(第9条)。然后,根据1991年8月24日《独立宣言》、《乌克兰宪法》规定了中立,其中载有不联盟和未来中立的基本原则。2010年,法律再次确认了这种国家不结盟政策。
  • 2014年2月20日,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入侵并占领了包括克里米亚和卢汉斯克及顿内次克州的部分地区。乌克兰议会随后于2014年12月23日投票取消不结盟地位。
 南斯拉夫王国 1940年–1941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南斯拉夫
  • 尽管小协约国的创始成员一直致力于直到1938年其解散,但在德国施加很大压力之后,南斯拉夫被迫宣布其在轴心国与西方列强之间的中立地位[27]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 1949年–1992年
  • 自1949年苏南决裂以来,铁托统治下的南斯拉夫就成为苏联集团和西方之间的缓冲区。南斯拉夫坚持在冷战中保持中立,成为不结盟运动的创始人和领导力量。[28]

参考文献

[编辑]
  1. ^ 海牙第五公约. [2009-07-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1-21). 
  2. ^ 海牙第十三公约. [2009-07-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1-21). 
  3. ^ 海牙第五公约,第一条
  4. ^ 海牙第五公约,第十条
  5. ^ 海牙第五公约,第十一条
  6. ^ 海牙第五公约,第十三条
  7. ^ 海牙第五公约,第四、五条
  8. ^ 海牙第五公约,第六条
  9. ^ 海牙第五公约,第二条
  10. ^ 海牙第五公约,第十四条
  11. ^ 海牙第五公约,第八条
  12. ^ 海牙第十三公约,第六条
  13. ^ 海牙第十三公约,第七条
  14. ^ 海牙第十三公约,第十二条
  15. ^ 海牙第十三公约,第十四条
  16. ^ 海牙第十三公约,第十六条
  17. ^ 海牙第十三公约,第三条
  18. ^ Oppenheim, International Law: War and Neutrality, 1906, p. 325.
  19. ^ Bissell and Gasteyger, The Missing link: West European Neutrals and Regional Security, 1990, p. 117; Murdoch and Sandler, "Swedish Military Expenditures and Armed Neutrality," in The Economics of Defence Spending, 1990, p. 148-149.
  20. ^ See, generally, Scott, The Armed Neutralities of 1780 and 1800: A Collection of Official Documents Preceded by the Views of Representative Publicists, 1918; Karsh, Neutrality and Small States, 1988, p. 16-17; Jones, Crucible of Power: A History of American Foreign Relations to 1913, 2009, p. 15-17.
  21. ^ See, generally, Scott, The Armed Neutralities of 1780 and 1800: A Collection of Official Documents Preceded by the Views of Representative Publicists, 1918; Karsh, Neutrality and Small States, 1988, p. 17.
  22. ^ Bienstock, The Struggle for the Pacific, 2007, p. 150.
  23. ^ «Kooperative Neutralität»: Cassis überrascht mit neuem Begriff. SRF.CH. 2022-05-24 [2022-06-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25) (德语). 
  24. ^ Bundespräsident Ignazio Cassis proklamiert die «kooperative Neutralität»: War die Schweiz früher unkooperativ?. Aargauer Zeitung. 2022-05-24 [2022-06-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07) (德语). 
  25. ^ Neutrality in the 21st century - Lessons for Serbia (PDF). International and Security Affairs Centre Fond. 2013 [2020-12-12]. ISBN 978-86-86383-16-7.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6-05-28) (英语). 
  26. ^ 七十七国集团.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网站. [2015-09-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7) (中文(中国大陆)). 
  27. ^ Contemporary Yugoslavia: Twenty Years of Socialist Experiment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y Wayne S. Vucinich and Jozo Tomasevich, Stanford University, page 64
  28. ^ Neutrality and Neutralism in the Global Cold War: Between or Within the Bloc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y Sandra Bott, Jussi M. Hanhimaki, Janick Schaufelbuehl and Marco Wyss, page 74

注解

[编辑]

参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