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卡尔罗·马里亚·朱里尼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卡尔罗·马里亚·朱里尼
Carlo Maria Giulini
指挥中的朱里尼(1992年)
音乐家
出生
Carlo Maria Giulini

(1914-05-09)1914年5月9日
逝世2005年6月15日(2005岁—06—15)(91岁)
职业指挥中提琴
音乐类型古典音乐
演奏乐器指挥中提琴
出道地点意大利布雷西亚
活跃年代1946年–1998年
唱片公司EMIDGCBS

卡尔罗·马里亚·朱里尼意大利语Carlo Maria Giulini意大利语发音:[ˈkarlo maˈriːa dʒuˈliːni];1914年5月9日—2005年6月15日),意大利指挥家

朱里尼的音乐启蒙始于小提琴,16岁时他进入意大利顶尖的圣西西里亚国家音乐院意大利语Accademia Nazionale di Santa Cecilia就读,此时他则专注于中提琴演奏与指挥的学习。在一次征选后,朱里尼进入圣西西里亚音乐院管弦乐团,担任中提琴演奏员。两年后,他赢得了指挥比赛,但二战影响了他(以及当代所有音乐家们)的事业规划。战后,朱里尼受邀指挥奥古斯特欧管弦乐团(Augusteo Orchestra,是为圣西西里亚管弦乐团的前身)[1],打开了他的事业能见度。包括芝加哥交响乐团、爱乐管弦乐团以及维也纳爱乐皆对朱里尼递出邀约。

1998年,朱里尼宣布退休,结束其54年的指挥生涯。2005年6月14日,朱里尼于布雷西亚逝世。

生平

[编辑]

早年

[编辑]

卡尔罗·马里亚·朱里尼出生于巴列塔,在博尔扎诺成长[a]。5岁起,他开始学习小提琴演奏,并很快地展现了天赋。1928年,著名小提琴家雷米·普林茨皮(Remy Principe)在博尔扎诺举行独奏会,抽出时间面试了朱里尼,惊艳于他的能力,旋即邀请朱里尼前往罗马进修。1930年,16岁的朱里尼前往罗马的圣西西里亚国家音乐院就读,在普林茨皮门下修习中提琴演奏,另外也跟随布斯底尼(Alessandro Bustini)学习作曲,从莫里纳利意大利语Bernardino Molinari学习指挥[2]。18岁时,为了贴补家用,朱里尼面试了圣西西里亚音乐院管弦乐团的演奏员职位,并成功获得录取[b][3]。担任演奏员期间,朱里尼陆续在华尔特福特文格勒理查德·施特劳斯德·萨巴塔莱纳皮埃尔·蒙特斯特拉汶斯基克伦佩勒等著名指挥家麾下演奏[c]

职业生涯

[编辑]

1940年,朱里尼赢得了一项指挥比赛,该项赛事原本附带了指挥邀约,却因为世界大战爆发而无法实现。朱里尼被意大利军队征召入伍,成为少尉,并被派往克罗地亚战场[d]。1943年9月,意大利与盟军签订停战协定,但纳粹占领军拒绝放弃罗马,朱利尼的指挥官下令部队与纳粹作战。朱里尼选择和妻子、两名友人,以及一个犹太人家庭一同躲藏起来,罗马的街上则有军方勒令擒拿朱里尼的布告,宣称若发现他的踪迹,可以当场处决[4]。1944年6月4日,联军解放罗马。一个月后,朱里尼(他是少数不受法西斯主义影响的指挥家之一)与几位指挥同僚一同指挥圣西西里亚学院乐团,举行了以反法西斯主义为诉求的战后音乐会(1944年7月16日)[1],音乐会的曲目包括勃拉姆斯第4号交响曲在内[e]

1944年,朱里尼开始与罗马室内乐团(Chamber Orchestra of Rome)合作,并于1946年成为该团音乐总监。此外也担任意大利广播交响乐团意大利语Orchestra Sinfonica Nazionale della RAI的助理指挥,并于1946年成为该团首席指挥。1948年,他参与了米兰广播交响乐团的设立,并持续与该团合作至1954年止[5][6]

歌剧指挥

[编辑]

1950年,朱里尼在贝加莫指挥了《茶花女》,是为其歌剧事业的开端。做为一名剧院指挥,朱里尼复兴了多部罕见剧码,包括本地的亚历山德罗·斯卡拉蒂作品在内。他的努力受到指挥大师阿图罗·托斯卡尼尼的赏识,两人一见如故。此外,朱里尼与斯卡拉剧院总监维克多·德·萨巴塔的关系亦好,担任了后者的助理指挥。1952年2月,朱里尼首次在斯卡拉指挥演出,当天的剧目是法雅短促的人生西班牙语La vida breve (ópera)》。1953年,萨巴塔因病逝世,在托斯卡尼尼的推荐下,朱里尼继承了斯卡拉总监一职。任职于斯卡拉期间,朱里尼指导了13次歌剧制作,包括威尔第《茶花女》、罗西尼《阿尔及尔的意大利女郎》、多尼采蒂《爱情灵药》等作。

1955年,朱里尼在爱丁堡音乐节亮相,指挥《法斯塔夫》演出[5],受到英国乐坛的关注。1958年,他在英国皇家歌剧院指挥《唐·卡洛[5],受到好评:“均衡,有说服力,同时具备惊人的能量与张力,又不失抒情”[2]。61年与64年,朱里尼亦在皇家歌剧院指挥演出(64年即著名的“黑白游吟诗人”),1965年他则在荷兰音乐节荷兰语Holland Festival登台,但在此之后他几乎不再指挥歌剧[f]。纽约时报报导[1]

六〇年代前后,朱里尼先生对剧院工作的兴趣锐减。歌剧制作的排练时间不足,内部管理的不当,沽名钓誉的歌者,凡此种种皆使他灰心。自此他局限了自己的(歌剧上的)出场机会,即使是大都会(歌剧院)也无缘与他合作。

交响乐指挥

[编辑]

出于理念的坚持,朱里尼在生涯的后半期专注于交响乐曲目,指挥歌剧的时候极少。1955年,他指挥了芝加哥交响乐团,完成美国本土的初登场,之后陆续与该团合作超过廿年时间。六〇年代时,朱里尼棒下的交响乐曲目相对有限,仅指挥莫扎特贝多芬等古典曲目的演出,之后他开始频繁客席于世界一流乐团。1973–76年间,他是维也纳交响乐团的音乐总监,1978年起他则担任洛杉矶爱乐乐团的音乐总监(兼任首席指挥,任职至1984年止)[g]

1982年,朱里尼指挥洛杉矶爱乐演出《法斯塔夫》,是他生涯晚期仅有的一次歌剧演出。

退休

[编辑]

1984年因其妻患病,朱里尼返回意大利[h]。1998年10月29日,朱里尼在一次排练后感到身体不适,随后他宣布引退。2005年6月14日,朱里尼于布雷西亚逝世,享年九十一,并于翌日在家族墓地下葬。纽约时报乐评安东尼·托马席尼英语Anthony Tommasini总结其生涯[1]

出于对独裁体制的厌恶,朱里尼则是以对作品的深刻探究,以及无私奉献的作风赢得乐团的敬重。他的交响乐诠释大气且令人惊喜,同时又自然、言之成理。其发掘细节的诠释方式,在莫扎特、威尔第的歌剧剧作上更是画龙点睛。

作品

[编辑]

商业录音

[编辑]

朱里尼一生出版了大量优秀的唱片,先是在EMI公司与爱乐管弦乐团合作录制了许多唱片,当中最出名的是《费加洛婚礼》,以及1955年的《唐·乔万尼》现场实况(与玛丽亚·卡拉丝合作)。1976年起,他开始在DG出版唱片,1989年后又为Sony录制了一些唱片。在管弦乐曲目方面,他与芝加哥交响乐团合作录制了德彪西》、《夜曲法语Nocturnes (Debussy)》,德沃夏克第9号交响曲柴可夫斯基第6号交响曲穆索斯基展览会之画》,勃拉姆斯第1号交响曲马勒第1号第9号交响曲等曲目,此外他也与维也纳爱乐合作了勃拉姆斯的全本交响曲。

获奖与荣誉

[编辑]

个人生活

[编辑]

家庭

[编辑]

1942年,朱里尼与女友玛伽菈·德·吉罗拉米(Marcella de Girolami,1921-1995)结为连理,这一段婚姻育有三名子女[5]

注释

[编辑]
  1. ^ 博尔扎诺在一战期间属奥地利所有,随着1915年伦敦条约的签订落实,于1919年回归意大利辖下。由于这样的背景,朱里尼自幼便熟稔于德语。
  2. ^ 该团是当时意大利最好的乐团之一。根据朱里尼的回忆,他得知被录取时喜极而泣,即使他被告知席次将被安排在整个声部的最末一位。
  3. ^ 华尔特温和有礼的排练方式令朱里尼印象深刻,他在乐团的第一场演出亦是由华尔特所指挥,曲目为勃拉姆斯第1号交响曲。
  4. ^ 即使朱里尼本人是一位和平主义者,他仍然必须服膺于国家的规划入伍从军,投入战事。由于他对法西斯主义的反感,战争期间他从未对敌军开火。
  5. ^ 朱里尼在战争期间研读了该曲,后来则成为朱里尼整个指挥生涯当中最频繁被选择的曲目,公开的演出纪录就有超过180次之多。
  6. ^ 朱里尼与荷兰当地的幕后人员在《费加洛婚礼》的视觉效果上无法取得共识,他愤而罢演,仅指挥了预定的交响乐音乐会。
  7. ^ 朱里尼在洛杉矶的到职演出曲目是贝多芬第9交响曲。
  8. ^ 玛伽菈于1995年不幸病逝。

参考资料

[编辑]
参照
  1. ^ 1.0 1.1 1.2 1.3 Anthony Tommasini,"Carlo Maria Giulini, Master Italian Conductor, Dies at 9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New York Times, 16 June 2005; retrieved 23 February 2014
  2. ^ 2.0 2.1 "Carlo Maria Giulini: Italian conductor who brought spiritual intensity to religious works and perfectionism to opera"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Guardian (London), 15 June 2005; retrieved 23 February 2014.
  3. ^ Saler 2010, p. 5
  4. ^ Saler 2010, pp. 9–12
  5. ^ 5.0 5.1 5.2 5.3 "Carlo Maria Giulini"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Obituary), The Telegraph (London), 16 June 2005. (Retrieved 23 February 2014)
  6. ^ "1949–1959": Recordings made during this period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on mapage.noos.fr. Retrieved 23 February 2014
文献
  • Saler, Thomas D. Serving Genius: Carlo Maria Giulini.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2010 [18 August 2013]. ISBN 978-0-252-0350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07). 
  • Allen T.; A. Blyth (2005), "Carlo Maria Giulini, 1914–2005", in Opera (London), Vol. 56 No. 8, pp. 911–914
  • Benzing, Gian Mario (2006), Notes from "Concert in memory of Carlo Maria Giulini" by Orchestra Filarmonica della Scala, directed by Myung-whun Chung. Milano, Teatro alla Scala, 24 April 2006
  • Bras, Jean-Yves (2006), Carlo Maria Giulini. Bleu Nuit Editeur ISBN 2-913575-81-1
  • Foletto, Angelo (1997), Carlo Maria Giulini. Edizioni San Paolo ISBN 88-215-3492-8
  • Hunt, John (2002), Carlo Maria Giulini: Discography and Concert Register. London ISBN 1-901395-11-1
  • Hunt John (2009), 3 Italian Conductors and 7 Viennese Sopranos, 10 Discographies Toscanini, Cantelli, Giulini, Schwarzkopf, Seefried, Gruemmer, Jurinac, Gueden, Casa, Streich. London: Walden Books ISBN 0951026836 ISBN 9780951026830
  • Zignani, Alessandro (2009), Carlo Maria Giulini. Zecchini Editore ISBN 978-88-87203-77-6

参见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
文化职务
前任:
维克多·德·萨巴塔
斯卡拉大剧院
音乐总监

1953年–1956年
继任:
圭多·坎泰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