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印度尼西亚国家档案馆

坐标6°16′43″S 106°49′11″E / 6.278627999999999°S 106.819603°E / -6.278627999999999; 106.819603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6°16′43″S 106°49′11″E / 6.278627999999999°S 106.819603°E / -6.278627999999999; 106.819603

位于加查马达街(Gajah Mada)、哈奄乌禄街(Hayam Wuruk)一带的旧国家档案馆大楼

印度尼西亚国家档案馆印尼语Arsip Nasional Republik Indonesia,简称ANRI)是印度尼西亚一个非部门政府机构,也是印尼的国家档案馆。虽然档案馆的雏形在荷兰殖民时期刚刚统治东印度群岛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不过档案馆直至1860年才得到有序的管理,并于1945年荷兰把东印度群岛的主权移交给印尼的时候转交给印尼政府。这座档案馆所收藏的荷兰东印度公司档案在数量上位居世界之冠,还在2003年与荷兰印度南非斯里兰卡所收藏的同类档案一同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

历史

[编辑]

荷兰刚刚开始统治东印度群岛的时候,档案维护是殖民政府总秘书处的职责。当时殖民政府很少会关注档案维护的事宜,所以已经储存下来的档案通常得不到适当的维护,遭到损毁或者被昆虫蛀蚀的档案数目也与日俱增。英国曾经在拿破仑战争期间,从1811年起取代荷兰人,统治东印度群岛,至1816年撤出;当时负责管理档案的人员是巴达维亚艺术科学学会聘用的图书管理员。档案馆在1819年2月归由荷属东印度政府总秘书处管理,直至1892年才脱离总秘书处[1]

荷兰殖民政府在1860年委派雅各布·安尼·范德海斯(Jacob Anne van der Chijs)和亨利·大卫·莱菲松·诺尔曼(Henry David Levyssohn Norman)调查原有档案馆的状况。档案馆在随后几十年间把15箱档案资料运送到荷兰国家档案馆;本来档案馆还打算把所有馆藏运回荷兰,却被巴达维亚学会阻止,于是当局便在1872年成立一个委员会,决定哪些档案资料有重要意义,可以转交给巴达维亚学会。范德海斯又在1880年奉命编制档案馆的馆藏目录,并在两年后完成任务。当时档案馆共有18,387件馆藏,标注馆藏的工作也在同时展开[2]

荷属东印度政府在1892年1月颁布命令,委任范德海斯为档案管理专员。范德海斯认为他的职务在性质上只是暂时的,他的继任人也没有继续收录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档案。档案馆在1925年迁入原荷属东印度总督莱尼尔·德克勒克别墅;在日本侵占荷属东印度期间,档案馆的馆藏并没有受到损坏。1949年荷兰把东印度群岛的主权移交给印尼之后,档案馆也交由印尼政府管理,并改组为国家档案馆。国家档案馆在1975年迁入位于雅加达南区的新大楼[3]

馆藏

[编辑]

世界各国收藏的荷兰东印度公司档案当中,以印尼的收藏最为丰富[4],这些档案的记载从1612年开始,至1811年结束[5]。印尼国家档案馆所收藏的荷兰东印度公司档案共有15000份(占全球所有荷兰东印度公司档案特藏的一半),需要用长达1.8公里的书架来储存这些档案[6]。印尼、荷兰印度南非斯里兰卡在2003年共同申请将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档案列入世界记忆名录,并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批准[7]

参见

[编辑]

脚注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