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太极图说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太极图

太极图说》是宋代哲学家周敦颐哲学著作,全文只有249字,在四库全书中为子部儒家类。

受《周易·系辞传》的启发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阐释了其宇宙观,“无极而生太极,太极而生阳,动极而静。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主要在阐述宇宙由没有到有的形成,在能量的有无对转中,经由离心力与内聚力的回绕与平衡,奠定了时间与空间的系统。

《太极图说》基本上是受道家影响,也吸收佛家思想。这种宇宙观成为朱熹理学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朱熹盛推《太极图说》,他整理注解《太极图说》时,将当时《国史》中的《周敦颐传》引作“自无极而为太极”一句,删去了“自”“为”二字,改成“无极而太极”,认为无极只是形容太极 ,说明它之上没有更高的本原。这并不符合《太极图》的原意,同时,朱熹对图也有个别改动。

南宋淳熙十四年(1187年),陆九韶致信朱熹,认为,《太极图说》成作于周氏学术未成之时,或非周氏所作。朱熹覆信否定其说,讥其“妄以己意,增饰其所无,破坏其所有”;还说“子静似亦未免此病”[1]陆九渊则不认同《太极图说》中无极的概念,象山(陆九渊)相信朱震讲法:“朱子发谓濂溪得《太极图》于穆伯长。伯长之传,出于陈希夷。其必有考。”淳熙十五年(1188年)九渊致函朱熹,提出诘辩。双方往还通信,围绕“无极”问题展开激烈论争。最后双方不欢而散。四年之后,又爆发了“皇极之辨”[2]

毛奇龄谓此太极图说出于道教,据毛奇龄考证,太极图是模仿了彭晓的《明镜图诀》中的《水火匡廓图》和《三五至精图》[3]。清初黄宗炎在《太极图说辨》中便说:“图学从来,出于图南(陈抟)。不过陈抟乃是假《易》理而论仙道。”吕思勉谓“太极图之出于道家,殆不可讳”[4]束景南认为“周氏《太极图》思想渊源于道教,是易家剽窃了道图,而不是道徒改造了易图”,“太极图渊源于太易图,是道徒把太易图改制成为太极图”[5]

注释

[编辑]
  1. ^ 朱文公文集》卷三十六《答陆子美》
  2. ^ 《朱文公文集》卷七十九
  3. ^ 侯外庐主编《中国思想通史》1959年本 第四卷上册540页
  4. ^ 吕思勉著《理学纲要》第36页 东方出版社 1996年3月第一版
  5. ^ 束景南《太易图与太极图——周敦颐太极图渊源论》《东南文化》1994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