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应天府书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应天府书院又称商丘书院睢阳书院南都学舍南京应天书院南京书院南京国子监,原址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商丘古城南湖畔,由五代后晋杨悫所创,并列中国四大书院之一,宋初书院多设于山林胜地,唯应天府书院设于繁华闹市,历来人才辈出。靖康之变时(1126年),兵南侵,中原沦陷,应天府书院被毁,学子纷纷南迁,中国书院教育中心随之南移,应天府书院没落。历朝虽有人曾重修书院,但未能成功,今日应天府书院只剩下残存建筑。

历史

[编辑]

草创

[编辑]

唐朝灭亡后,中国历史进入“五代十国”分裂时期,官学遭受破坏、庠序失教,中原地区开始出现一批私人创办书院,应天府书院由此而生。

书院历史最早追溯到五代后晋时期,宋州(今河南省商丘市)虞城(今商丘市睢阳区)通儒杨悫归德军将军赵直扶助下聚众讲学,创办睢阳学舍。杨悫去世后,他的学生戚同文继承师业,继续办学,培养出诸如宗度、许骧、陈象舆、高象先、郭成范、王砺等后来都成为台阁重臣的著名人物。应天府书院的前身就是当时的睢阳学舍(亦称睢阳书院南都学舍)。

北宋立国初期,急需人才,实行开科取士,睢阳学舍的生徒参加科举考试,登第者达五六十人之多。文人、士子慕戚同文之名不远千里而至宋州求学者络绎不绝,出现了“远近学者皆归之”的盛况,睢阳学舍逐渐形成了一个学术文化交流与教育中心,但戚同文病逝后,学校一度关闭。

北宋盛世

[编辑]

应天府(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商丘古城),在成为应天府之前是宋州(今商丘市)的治所。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宋朝之前,在后周殿前都点检、兼宋州归德军节度使,所以宋州被认为是太祖的发迹地。景德二年(公元1005年),宋太祖赵匡胤尊号为“应天广运仁圣文武至德皇帝”,景德三年(1006年),宋真宗将太祖发迹之处宋州升为应天府;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宋真宗亲自驾临应天府,升应天府为南京 (与东京(今开封)、西京(今洛阳)并列为三京)。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当地人曹诚“请以金三百万建学于先生(杨悫)之庐”,在其旧址建筑院舍150间,藏书1,500卷,并愿以学舍入官,并请令戚同文之孙戚舜宾主院,以曹诚为助教,经由应天府知府上报朝廷,受到宋真宗赞赏,翌年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将该书院正式赐额为“应天府书院”。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应天府升格为“南京应天书院”又称为“南京书院”。庆历三年(1043年),应天府书院改升为“南京国子监”,与东京(今开封)、西京(今洛阳)的国子监并列为北宋最高学府,同时也成为中国古代书院中唯一升级为国子监的书院。

从此,这所书院得到官方承认,成为宋代较早的一所官学化书院。时人称:“州郡置学始于此”,天下学校“视此而兴”。后该书院经应天知府、文学家晏殊等人加以扩展。范仲淹曾受教于此,及后曾在书院任教,盛极一时,“聚学为海,则九河我吞,百谷我尊;淬词为锋,则浮云我决,良玉我切。”这是范仲淹在执掌应天书院时所作的《南京书院题名记》,足见当年应天书院的博雅学风和恢弘气势。应天府书院与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嵩阳书院合称中国四大书院。

应天府的办学模式,令当地书院风气大盛。李觏先在南城创办了盱江书院,求学人数曾达千人之多;杜子野宜黄兴办鹿冈书院曾巩临川办起了兴鲁书院,并亲自制订校规并任教,还聘请欧阳修、王安石等名人教授生徒。

靖康国难

[编辑]

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南侵,应天府书院毁于战乱。同时也因南宋偏安,就读于书院的文人、士子纷纷南迁,中国书院教育中心向南移,在南宋理学大盛日时,应天府书院已不如白鹿洞书院,未能扮演文化传承角色。 

明朝嘉靖十年(1531年),御史蔡瑷在商丘城西北隅以社学改建,而沿用旧名,重建书院,但万历七年(1579),宰相张居正下令拆毁天下书院,应天书院遂废。乾隆十三年(1748年)知府陈锡格又重修应天府书院,但为时不久,书院又废。

教学

[编辑]

概况

[编辑]

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范仲淹戚同文之名,从山东淄州(今淄博)求学于南都学舍。当时书院由戚舜宾主理,办学时奉以“制为学规,课试讲肄,莫不有法;宁亲休沐,莫不有时;曲尽人情,人尤乐从。”应天府书院当时的执教者多是戚同文的再传弟子,均为书院的名师,授以儒家经典,以六经为教材。

应天府书院提供免费教育,学生多为贫寒好学之士,形成刻苦严谨的学风,早年书院伙食不善,范仲淹求学时就有“五年未尝解衣就枕”、“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之说。

应天府书院被纳入地方官学管理后,宋初政府通过赐书、赐匾额、赐学田等加强对书院的控制,但教育方针和教学方法上,书院仍有保留私学教育的特点。宋仁宗天圣年间,文学家晏殊任应天知府时,曾为书院聘请名师任教,书院规模得以进一步发展;1027年,范仲淹因母亲去世辞去了兴化县令的职务,在应天府居丧时,亦于此地任教,四方学子纷纷慕名就学,其治学精神和忧国忧民的言行誉满全国,书院在全国声望空前,一时“人乐名教,复邹鲁之盛”,俨然为中州一大学府。

师资与学生

[编辑]

学者来自不同学派,晏殊孙复胡瑗均曾在应天府书院讲会,其各自不同的政治主张时而引起辩论,学术气氛浓厚。

范仲淹主持应天府书院时,择生只有品德和学业上的基本要求,没有年龄、身份和地域的限制,生徒来源广泛,院生可以随意流动,不受地域、学派限制,均可以前来听学。

课程

[编辑]

范仲淹掌管应天府书院时,总结先师戚同文的教学方法,为书院制定出一系列学规,要求“为学次序”和“读书次序”,严格要求院生学习。《上执政书》提出“固国本”、“厚民力”、“重名器”、“备戎狄”、“杜奸雄”、“明国事”6件大事。其中,“重名器”就是慎科举、敦教育,初步形成了宋初河南书院教育的基本宗旨。

学院的基本课程是儒家经典《诗》、《书》、《礼》、《易》、《乐》和《春秋》,强调“夫善国者,莫先育才,育才之方,莫先劝学,劝学之要,莫尚宗经。”学生会按照不同专长而入读各项分科,课程主张学以致用,提倡实地考察,即所谓“明体达用”。范仲淹说:“天下危困,乏人如此,将何以救?在于教以经济之业,取以经济之才。”在“经济之才”的总要求下,还要培养专业人才。他亦把“德”说成是人性所固有的,他主张选拔人才要德才兼备,且首先注意德。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向学生讲学,但大多是提纲挈领的,并不作逐字逐句的解释串讲,只给学生提示,再由学生提出疑难,作针对性讨论。应天府要求教师作表率,每当给诸生命题作赋,范仲淹会先作一篇,掌握试题难度和着笔重点,使诸生迅速提高写作水平。由于范仲淹在道德学问上堪为表率,学风甚浓。

国家地位

[编辑]

宋仁宗庆历年三年(1043),担任宋廷参知政事的范仲淹提出“精贡举、择官长”等十项改革主张,取胡瑗苏湖教法改革当时教育系统,期时应天府已升格为南京国子监,先行实施改革,一改当时崇尚辞赋的浮浅学风,重经义、重时务、重实际。

范仲淹执教应天府书院时,经常教导学生要“从德”,而不能仅以科举仕进作为求学的最终目的。在他提出的“为学之序”中,学、问、思、辨四者也是最后落实到“行”上。后人立有《宋范文正公讲院碑记》,建藏书楼,回顾范仲淹的讲学生涯。

参考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