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康熙台北湖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清康熙台北湖台湾台北盆地康熙年间疑因1694年康熙大地震形成的湖泊假说,由地理学家陈正祥教授提出、地质学家林朝棨教授所命名[1]

背景

[编辑]

郁永河所著《裨海记游》描绘该湖景色为:

而关于康熙台北湖的成因,郁永河转述淡水社社长张大的描述:

范围

[编辑]

陈正祥教授利用郁永河所著《裨海纪游》的文字记录和陈梦林所绘《诸罗县志》的〈干豆门与灵山宫图〉来推测康熙台北湖的水域面积,当时的湖岸应和今日10米等高线一致 ,推算该湖的面积大约为150平方公里、深度5米[1]谢英宗教授依据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所林朝宗所长曾以数位地形图将台北盆地的视角调整到与〈干豆门与灵山宫图〉相近,再将盆地面西北侧等高线3米以下部分区域以水覆盖,所呈现的数位地形图和 1717 年陈梦林所绘的〈干豆门与灵山宫图〉非常接近[1],认定地震所造成的真实地陷量应可能仅在3米以内,该湖满潮时的水域可能包含现今基隆河下游及其北侧、社子岛、淡水河社子岛段的河道和关渡平原的一部分,估计其面积约为30平方公里左右,但因该湖受潮汐影响,其水域面积变化相当大。盆地面的上升、沉积物的加积、降雨量减少和人为的拓垦是该湖消失的重要因素。[2]

林明圣副教授认为由文中记载的“浅处犹有竹树梢出水面,三社旧址可识”判断,若依一般竹子的生长以及原住民干栏式建筑的高度来看,可能至少有3米深。《雍正台湾舆图》和《乾隆台湾舆图》的地形衍育具一致性,可认《雍正台湾舆图》时还存在的康熙台北湖到《乾隆台湾舆图》时已不复存在了,换句话说,这个湖泊的存在至少四十年,但绝对不会超过六十年。[3]

争议

[编辑]

康熙台北湖存在

[编辑]

康熙56年(1717年)《诸罗县志》的〈干豆门与灵山宫图〉里,可见台北盆地有个与海相连的湖泊里的台北盆地,是个西广东狭的海湾,绕过湾口的关渡与外海相连,与《裨海纪游》的描述完全一致。在雍正12年间绘制(1723-1734)的《雍正台湾舆图》也清楚描绘台北当时是个海湾湖[4]

康熙台北湖不存在

[编辑]

除《裨海纪游》外的文献资料不足,1654年荷兰人绘制的《大台北古地图[4]、清康熙38年至43年(1699年-1704年)间绘制的《康熙台湾舆图》并无此湖之存在,而乾隆6年(1741年)《重修福建台湾府志》地图和《康熙台湾舆图》一致。

专精于研究台湾史的翁佳音教授反对这个说法,并在《大台北古地岸图考释》中提到,康熙47年(1708)已经有人在传闻是康熙台北湖所在地的万华东园地区开垦成水田。由时间来推算康熙台北大地震发生于1694年并产生康熙台北湖,而郁永河在1697年经过此地时发现了湖泊的存在,海水退出后有盐分的土地必须经数十年以上时间的土壤改良才能开垦,然而距离发现开垦纪录仅有13、14年,从而认定此湖根本不存在[5]。此外,将《裨海纪游》中“....入门,水忽广,漶为大湖,渺无涯矣。行十许里,有茅庐凡二十间...”解读为“海船亦可以在航行湖中走十余里”值得商榷,该段记载若前后文对照判断,原意是“船进入关渡之后,再沿着基隆河行十里许”,而到磺溪会流处的今社仔对岸一带;所谓的“麻少翁等三社”,即指麻少翁、大浪泵与唭里岸三社。换句话说,郁永河所描述的地震而引起一片土地突然之间陷入水中,最有可能之处应该是指社子岛这一附近的地带。[5]

民俗专家唐羽根据《诸罗县志》“...淡水港,海口水程十里至干豆门,内有大澳,分为二港,西南至摆接社止、东北至蜂仔峙止。番民往来俱用蟒甲….”的记载[3][5],认为郁永河误将大澳记为大湖。

中央地质调查所探勘附近可能引发地震的山脚断层,归类为属于过去1万年内未曾经活动过的第二类活动断层[6],否定了1694年曾经发生过地震。学者利用中央地质调查所2010年公布之活动断层山脚断层的分布与型态,应用Wells and Coppersmith (1994)经验式与郑世楠等(2010)经验式,评估康熙大地震对应的规模为MW=7.0, ML=6.8。参考 Jean et al.(2006) 衰减式与辛在勤(1998)衰减式,模拟1694年台北地震的等震度分布图淡水地区均显示为震度VII, 应造成相当显著的破坏,在郁永河裨海纪游》中淡水社长张大却未提及淡水地区的灾害,是否是因为发生地震导致康熙台北湖出现有待商榷。[7]

洪水蓄积导致康熙台北湖

[编辑]

郑世楠教授认为如果真的发生规模7.0的康熙大地震,受灾范围绝不仅有台北盆地一带,整个北台湾都会有灾情,然而郁永河一路往北的路途中,在淡水、南崁、竹堑(今新竹)等地,都没有相应的灾情纪录或传闻。

郑世楠教授推测台北湖可能是洪水蓄积不退。郁永河农历5月2日从淡水入港发现大湖,在此之前曾在农历4月14日因大雨被困在牛骂社(台中清水)一个礼拜不得前进,记述到“阴霾,大雨,不得行;午后雨止,闻海吼声,如钱塘怒潮,至夜不息”,此际大雨连下三日、海浪滔天,很可能是梅雨锋面或台风侵袭,这波雨势带来的积水不退或许就是后来所见的台北湖的成因。

相关作品

[编辑]

中文小说

参见

[编辑]

注释

[编辑]
  1. ^ 从淡水港进入,看到前方有两座山相夹的地方,称为“甘答门”(关渡),水道非常狭窄,进入了甘答门后,水面突然宽广,像一个大的湖泊一样,看不到边界。
  2. ^ 所谓的“麻少翁等三社”,即指麻少翁、大浪泵与唭里岸三社。

参考来源

[编辑]
  1. ^ 1.0 1.1 1.2 谢英宗. 康熙.臺北.湖,信之有乎? (PDF). 台湾博物季刊. 2016, 35 (4): 66–71 [2019-05-30]. ISSN 1026-239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05-30). 
  2. ^ 谢英宗. 康熙臺北湖古地理環境之探討. 地理学报. 2000, 27: 85–95 [2018-02-23]. ISSN 0494-538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03-24. 
  3. ^ 3.0 3.1 林明圣. 三百多年前的康熙臺北湖 (PDF). 台湾博物季刊. 2013, 32 (1): 62–71 [2019-06-01]. ISSN 1026-239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10-01). 
  4. ^ 4.0 4.1 李柏昱. 臺北以前是座湖?懸而未決的歷史謎團. 科技大观园. 科技部. 2014-08-21 [2021-0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3) (中文(台湾)). 
  5. ^ 5.0 5.1 5.2 翁佳音. 基隆河流域──一號至十七號地圖解讀. 大臺北古地圖考釋. 台北县立文化中心. 1998: 23-50 [2014-02-09]. ISBN 978957022084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0). 
  6. ^ 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所. 臺灣活動斷層分布圖(2012). [2024-0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04). 
  7. ^ 郑世楠; 江嘉豪; 陈燕玲. 台灣地區歷史地震資料的建置. 中央气象局地震技术报告汇编. 2012, 60: 427–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