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弗朗茨·哈尔德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弗朗茨·哈尔德
Franz Halder
1938年的弗朗茨·哈尔德大将
出生1884年6月30日
 德意志帝国巴伐利亚王国维尔茨堡
逝世1972年4月2日
 西德巴伐利亚基姆高地区阿绍
国籍 德国
效命德意志帝国 德意志帝国(至1918年)
德国 魏玛共和国(至1933年)
纳粹德国 纳粹德国
兵科
服役年份1902年—1945年
军衔大将
参与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获得勋章骑士铁十字勋章

弗朗茨·哈尔德(德语:Franz Halder,1884年6月30日—1972年4月2日)是一名德国陆军大将,在1938年至1942年9月期间于德国国防军中担任陆军参谋长,由于在战略上频繁地与阿道夫·希特勒冲突而被解职。在哈尔德的任期中,德国陆军的事业到达巅峰,同时哈尔德也是一名反对希特勒与纳粹政权的军人,但一直未直接参与政变行动,活到了战后。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哈尔德担任美国陆军历史部门的首席顾问。 他监督700名前德国军官撰写了2,500多份历史文献,并指示他们删除有损德国武装部队形象的材料。 哈尔德利用自己的影响力,编造了德苏冲突的虚假历史,德国军队在这场冲突中进行了一场“崇高的战争”,并否认其战争罪行。 美国陆军忽视了哈尔德的道歉,因为哈尔德的小组正在提供有关苏联的军事见解,由于处于冷战期间,美国陆军认为这些见解很重要。 哈尔德成功地实现了为德国军队开脱的目的:首先是在美国军队中,然后是在越来越广泛的政治家圈子中,最后是在美国流行文化中。1961年,哈尔德获颁功勋公务员奖。

早年生涯

[编辑]

哈尔德出生于维尔茨堡,父亲为马克思·哈尔德(Max Halder)。在1902年时,哈尔德加入了慕尼黑巴伐利亚皇家陆军第3炮兵团。他在1904年时自慕尼黑的军校毕业,被晋升为中尉,接着于1906年至07年就读炮兵学校、1911年至1914年就读巴伐利亚参谋学校(战争学院),这两座学校皆座落于慕尼黑。

第一次世界大战

[编辑]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1914年,哈尔德成为兵工署参谋军官,于巴伐利亚第3军指挥部服务。1915年8月,哈尔德晋升为上尉,并被任命为巴伐利亚第6步兵师军需处处长,到了1917年时,他又转到第2集团军的参谋部服务,后来再转到第4集团军。

战间期

[编辑]

在1919年与1920年期间于魏玛防卫军的战争部的训练处服务,而在1921年至1923年则在慕尼黑第7军区担任战术教官。 1924年3月晋升少校。1926年转任第7军区的参谋部,担任业务主任一职。1929年2月晋升至中校,之后在1929年10月至1931年后期这段时间里作国防部训练处的工作。

1931年12月晋升为上校,并于1934年前期被任命为第6军区明斯特参谋长。在1930年代德国军方认为波兰可能会攻击与德国本土未接壤的东普鲁士,因此德军制定如何保护东普鲁士的计划。1934年10月晋升为少将,被指派为驻慕尼黑的第7步兵师师长。

由于哈尔德公认优秀的计划和组织能力,1936年8月晋升中将,并负责演习事宜。不久后成为柏林陆军参谋本部训练处处长,于1937年10月至隔年2月期间担任此职。1938年2月1日晋升为炮兵上将。在这段时间威廉·凯特尔被提拔至德国陆军最高领导层。凯特尔曾要求哈尔德担任总参谋长的职位,并告诉他,希特勒希望任命瓦尔特·冯·赖歇瑙将军为陆军总司令,然而哈尔德加以拒绝,他认为由于个性上的极端差异,无法和该人共事。由于凯特尔认同哈尔德优异的军事策划能力,他怂恿希特勒任命瓦尔特·冯·布劳希奇为陆军总司令。于是在1938年9月1日接受参谋总长的职位,成为路德维希·贝克的后继者。

1939年,哈尔德视察芬兰白卫军

一星期后,哈尔德应希特勒要求,提出入侵捷克斯洛伐克的计划,该行动主要依赖格特·冯·伦德施泰特威廉·冯·里布箝形攻势。但此计划遭到希特勒的斥责,被认为未妥善利用摩托化兵力与装甲武力,希特勒认为应由赖歇瑙领兵直取布拉格。然而因为英国首相内维尔·张伯伦促成了著名的慕尼黑协定,将苏台德地区即捷克防务的重点全部割让给德国,此计划便告终止。就刚好在此“苏台德危机”前不久,哈尔德与德国军方一些人暗中进行着推翻希特勒的阴谋,并意图绑架他,最后在9月29日因为慕尼黑协定英法两国的屈服而作罢,10月1日德国陆军进驻苏台德地区

第二次世界大战

[编辑]

哈尔德参与策划了大战第一阶段的全部战事,而因为波兰战役的成功,哈尔德于1939年10月27日受获骑士铁十字勋章。

波兰战役

[编辑]

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的行动标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9月19日的日记中提到他自党卫队长官莱因哈特·海德里希得到消息,党卫队已开始在波兰“清除环境”,围捕包括犹太人、知识分子、天主教神职人员和贵族。这些纪录引来历史学家对他的批评,认为哈尔德知道大屠杀的事情,同时也没有制止,而哈尔德的日记仅写道:“我对希姆莱的措施感到怀疑[1]”。

1939年11月期间试图联合布劳希奇阻止希特勒将战争扩大,但遭到布劳希奇拒绝,此为著名的索森阴谋。尽管反对希特勒将战争扩大,但他仍对后者个人宣誓效忠过,因此无法以直接性的行动表示反对。针对这一点经常感到绝望与难过,认为自己应该将希特勒射杀[2]。一名与哈尔德关系颇近的上校写道:“哈尔德满面泪水,说他已经在口袋放着一星期的手枪,随时可能对‘艾米尔’(Emil,希特勒的代名)开枪[2]”。

陆军总司令瓦尔特·冯·布劳希奇上将(右)与陆军总参谋长炮兵上将弗朗兹·哈尔德将军在波兰战役期间。

1939年底负责策划对法国、低地国家和巴尔干诸国的攻击行动,最初怀疑德军是否有能力入侵法国及艾里希·冯·曼施坦因镰刀收割是否太过大胆。然而结果证明通过阿登森林的计划令法国崩溃。1940年7月19日晋升为大将,8月他开始策划巴巴罗萨作战,这个巨大的入侵苏联行动。不久后希特勒开始干涉东线作战的指挥权,使得哈尔德被排挤。

入侵苏联

[编辑]

1941年3月30日,哈尔德出席了国防军总参谋部的会议,希特勒向约200名国防军高级军官描述了入侵计划。 他后来在日记中写道,总结希特勒的言论:

哈尔德在随后入侵苏联期间的战争罪的准备和实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让他的幕僚在没有希特勒的指示或干涉的情况下起草了《政委法令》和《巴巴罗萨法令》。命令的作者是尤金·穆勒,他直接向哈尔德报告他的工作。政委令要求政委被俘后立即处决。哈尔德还坚持在《巴巴罗萨法令》中添加一项条款,赋予军官夷平整个村庄并处决居民的权利。 该法令使士兵免于因在东方犯下战争罪而受到任何形式的起诉。该法令没有具体目标:苏联公民可以随时以任何理由被杀害。

在此之前,只有党卫军可以杀害公民,而不必担心以后会受到起诉。 这些命令允许全军军官处决公民而不会造成任何后果。 乌尔里希·冯·哈塞尔在讨论哈尔德下达的命令时表示,被征服的人民正受到专制主义的控制。 他补充说,德国人正在变成一种以前只存在于敌人宣传中的存在。奥马尔·巴托夫将这些命令描述为“战争的野蛮化”。

反犹主义

[编辑]

在入侵苏联之前,前往前线的三百万德军士兵接到了一项重要命令。 它的标题是“在俄罗斯军队的行为准则”。该语言是由哈尔德决定的。 它将布尔什维克主义描述为“国家社会主义德国人民的死敌”,并敦促德国军队“严厉镇压”并“消除一切抵抗”。 命令中提到了犹太人,并打算将其作为灭绝的一部分。1941年4月,哈尔德为玛丽塔行动期间的安全警察和安全部门起草了一份命令。 该命令将敌人定义为破坏分子、恐怖分子、共产主义者和犹太人。哈尔德起草的“刑事命令”记录了他对希特勒反犹太主义和种族主义政策的声援。

莫斯科战役
[编辑]

在巴巴罗萨作战中,他的日记时而悲观、时而乐观,他认为德军严重低估了苏军的实力,但也因为战争初期极为巨大的苏军俘虏数量而对前景看好,一直到基辅会战前,认为德军应攻向莫斯科,却被希特勒加以干涉,将中央集团军群兵力调遣,导致日后莫斯科战役的灾难。

蓝色方案
[编辑]

1942 年春,哈尔德与德国最高统帅部一起开始计划对苏联发动新的雄心勃勃的攻势。 尽管国防军在1941年遭受了惨重损失,但该计划的代号为“蓝色方案”,设想对前线南部地区发动进攻。 目的是夺取苏联在高加索的油田。希特勒于1942年4月5日发布了进攻指令,设想了一系列复杂的交错行动。攻势于1942年6月28日开始,一开始似乎很成功。 弗里德里希·保卢斯轻松地突破了防御阵地,博克写道:“什么都没有剩下:敌人在任何地方都没有成功地组织新的防御。”

苏联军队采取了一种被称为“弹性防御”的新战略,这与之前的交战非常不寻常,并使德军逼近已经离开的敌人。随之而来的混乱导致了竞选的失败。 博克被解除B集团军群司令职务,由马克西米利安·冯·韦克斯接任,哈尔德则被边缘化。希特勒和哈尔德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张。 哈尔德的日记变得越来越讽刺,希特勒嘲笑他。 有一次,希特勒说哈尔德在办公室“坐在同一个转凳上”度过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战争到1942年哈尔德与希特勒冲突日益激烈,战略目标上,哈尔德对于高加索的进攻目标也不认同,希特勒后来对他已无法忍受,认为其已缺乏进取精神,于1942年2月24日将其退休到“元首后备军英语Fuhrer Reserve”。

囚禁

[编辑]

1944年7月20日发生一群德国军官试图刺杀希特勒盖世太保于隔天逮捕了哈尔德,但他并未参加政变行动。然而希特勒认为哈尔德很可能是反对派的领袖,于是将他囚禁于福洛森堡集中营达豪集中营两个月。1945年1月31日正式从德军中除役,连同7月20日刺杀行动的犯人和一些囚犯,哈尔德被转送至蒂耶罗集中营英语Tyrol,于5月4日就在那里被美军所俘虏[3],而党卫队警卫则逃走了,接下来的两年则待在战俘营中。

战后

[编辑]

在1950年代,哈尔德于美国陆军政史部担任顾问。在1950年代早期,哈尔德曾建议二战后德军的再武装。最后,哈尔德死于1972年的巴伐利亚希姆高的阿绍。

国防军无罪论

[编辑]
于“最高统帅部审判”出席作证的哈尔德

哈尔德在创造国防军无罪论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这是对纳粹与苏联战争的错误、神话般的看法,在这场战争中,德国军队进行了一场“崇高的战争”。 它否认德国战争罪的存在,或无视德国战争罪。这个神话的起源是1945年11月制定并提交给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的“将军备忘录”。 该备忘录的标题是“1920年至1945年的德国陆军”。 该书由哈尔德和前陆军元帅瓦尔特·冯·布劳希奇埃里希·冯·曼斯坦以及其他高级军事人物共同撰写。 它旨在将德国武装部队描绘成非政治性的,并且对纳粹政权所犯下的罪行基本上是无辜的。备忘录中概述的策略后来被国防军高级指挥官高级指挥审判的首席辩护律师汉斯·拉特恩瑟采纳。该文件是根据美国将军威廉·唐诺文的建议编写的,他后来创立了中央情报局,并将苏联视为对世界和平的全球威胁。 多诺万曾担任国际军事法庭副检察官; 他和其他一些美国代表认为审判不应该继续进行。 他认为美国应该尽一切努力确保德国成为在日益激烈的冷战中对抗苏联的军事盟友。

随着冷战的进展,美国陆军历史部门德国部分提供的军事情报对美国人来说变得越来越重要。哈尔德负责监督该研究计划的德国部分,该部分后来被称为“哈尔德小组”。他的团队制作了来自700多位德国作家的2,500多份主要历史手稿,详细介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哈尔德利用该小组利用真相、半真半假、歪曲和谎言重塑了战时历史。他成立了一个由值得信赖的前纳粹军官组成的“控制小组”,负责审查所有手稿,并在必要时要求作者更改其内容。哈尔德在该组织中的副手是阿道夫·豪辛格,他也在德国的美国军事情报组织盖伦组织工作。

哈尔德著有《作为军事指挥的希特勒》(Hitler als Feldherr,1949年出版),并被翻译成英文,名为《Hitler as War Lord》(1950年出版),以及另一本《哈尔德日记》(The Halder Diaries,1976年出版)。哈尔德日记连同一些机密文件被美国历史学家威廉·劳伦斯·夏伊勒用作他的著作—《第三帝国兴亡史》的主要资料来源。 在提到哈尔德的个性时,英国作家休·特雷弗-罗珀写道:“哈尔德是一个在军事上极为自负的人,认为业余人士不会理解战争的奥秘。”而古德里安传记的作者—肯尼兹·麦克塞则写道:“快、精明与机智,他是一位在计划和训练事务上的卓越军人之子。他虽然支持贝克反对希特勒,但真到了关键时刻却又不提供帮助。在9月他并未认真考虑谋反希特勒,但又对纳粹党回归苏台德的事情举棋不定”,“很多人认为哈尔德像一名出身旧普鲁士军事学院的军人,如同曼施坦因元帅那种工作态度与受誓言束缚的操守。”

历史学家罗南德·塞姆斯勒(Ronald Smelser)和爱德华·J·戴维斯二世(Edward J. Davies II)在《东线的神话》(The Myth of the Eastern Front)一书中提到:“1945年后,哈尔德在纳粹德国与苏联的战争中所犯下的两大错误—战争罪行与军事失败的基础上,建立起一个虚幻的神话。

晚年

[编辑]

哈尔德在历史委员会的工作于20世纪50年代末结束,他的贡献受到了五角大楼的赞扬。海军少将沃尔特·安塞尔曾与哈尔德一起研究计划中的入侵英格兰的海狮行动,并推荐他成为美国海军学院的研究员。1961年,他因这项工作被授予功勋公民服务奖。 该奖项由埃德加·C·多尔曼少将代表约翰·F·肯尼迪总统颁发。 哈尔德因此成为唯一一位同时获得阿道夫·希特勒和美国总统颁发勋章的德国人。

在20世纪60年代,哈尔德变得类似于“历史偶像”, 成为了受人尊敬的公共历史学家。哈尔德于1972年在西德巴伐利亚州基姆高地区阿绍去世。 他后半生所获得的鲜花与赞扬和他实际的军事生涯——尤其是其在东线的战争罪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获得奖项

[编辑]

资料来源

[编辑]
  1. ^ Hitler Strikes Poland, pp. 22, 116 and 176
  2. ^ 2.0 2.1 Frieser, Karl-Heinz and John T. Greenwood, "The Blitzkrieg Legend", Naval Institute Press, 2005, ISBN 1591142946
  3. ^ Hartmann, Christian: Halder. Generalstabschef Hitlers 1938-1942, Paderborn: Schoeningh 1991, ISBN 3506774840
  4. ^ The Private War Journal of Generaloberst Franz Halder - Summary Guide. Liddell Hart Centre for Military Archives. [2007-07-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6-11). 

参考书目

[编辑]
  • Burdick, Charles, Jacobsen, Hans-Adolf. (1988). The Halder War Diary 1939-1942. New York: Presidio Press. ISBN 0-89141-302-2.
  • Taylor, Telford. Sword and Swastika. Chicago: Quadrangle, 1952. Print.

外部链接

[编辑]
军职
前任:
路德维希·贝克
陆军参谋长
1938年9月 - 1942年9月
继任:
库尔特·蔡茨勒
奖项与成就
前任者:
亨利·阿诺德
时代杂志封面
1942年6月29日
继任者:
美国国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