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抗日战争第一战区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抗日战争第一战区是指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为了因应战争形势,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于境内划分;与日军作战的战区之一。最初第一战区所辖范围为河北北部及山东北部,后来视战争实际情况,第一战区分别于1938年、1939年与1944年做过三次相当大规模的更动。

1937年

[编辑]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7月10日设立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石家庄行营,徐永昌为主任,林蔚为参谋长。8月14日石家庄行营改为保定行营,在石家庄改设军事委员会石家庄办事处,徐永昌为保定行营主任,林蔚主持石家庄办事处。8月22日大本营颁发关于全面抗战作战指导方案,成立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蒋介石兼。作战地境为冀省和鲁北。司令长官部设于保定。由徐永昌“分达该区各集团军总司令[1]。部队编成方面,有宋哲元率领第一集团军,刘峙率领第二集团军及卫立煌率领第十四集团军。

9月11日冀鲁北、津浦铁路沿线划为第六战区。9月23日程潜至石家庄代行司令长官职权。10月25日程潜实任司令长官,鹿钟麟为副司令长官。11月河北沦陷,一战区退至黄河以南。

1938年

[编辑]

1938年,增援日军迅速于华北取得优势,并占领上海,切断中国军队之华北运输线。同年1月发表之1938年国民革命军战斗序列当中,将第一战区区域略作更动,以北平至武汉连接线为主,也就是平汉铁路沿线带状扩张区域。而所辖军队以商震率领第20集团军与宋哲元率领第1集团军;共25个步兵师,2步兵旅,2骑兵师构成部队,以整编师8000人计算,人数超过20万人。11月28日,卫立煌任司令长官,战区改辖河南安徽之一部。

1938年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战斗序列第一战区部分

[编辑]

1938年起程潜担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兼河南省政府主席,直至1938年底调任天水行营主任。 司令长官:程潜

1939年

[编辑]

1939年1月,卫立煌出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

兵力:12步兵师、1步兵旅、1骑兵师、1骑兵旅,其他特种部队在外

1942年

[编辑]

1942年1月,军事委员会西安办公厅主任蒋鼎文卫立煌对调职务,汤恩伯升任副司令长官。蒋鼎文回忆:“我本来只管军事,征粮是河南省政府的事,但明知道河南缺粮,李培基却报告说河南的收获还好,这使我不能向它处求粮。”第一战区辖8个集团军,17个军。

1944年豫中会战前后

[编辑]

民国33年(1944年)5月,豫中会战失败。胡宗南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部奉令增援,赴华阴指挥所部署陕州反击战。蒋忧心河南战事,5月8日派侍从室主任林蔚登门劝陈诚中断休养出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收拾豫西残局。5月12日晚陈诚飞抵西安下榻城南杜工祠。陈诚建议加紧联络失去行踪的汤恩伯,第五战区出一个军向鲁山、襄城,第一战区部队集结密县、登封、洛阳,胡宗南部出陇海路正面,第二战区部队向晋南、豫东部队向西北出击。但遭到蒋鼎文的反对。5月20日下午,汤恩伯到达西峡口,与西安恢复了电讯联络;第十二军、第十三军、第二十九军均回复联络;豫东部队完整,周口、界首、舞阳、叶县、沈丘、阜阳均未沦陷。陈诚以通讯问题尚无解决为名,拒绝接收汤恩伯部与第五战区支援的刘汝明集团军的指挥权。5月23日陈诚回重庆汇报战况,并允诺暂负责洛阳方面会战。5月25日陈诚飞安康设营。5月25日洛阳失守。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支持反攻豫西、确保豫南方案,派出第五十五军支援。6月5日陈诚在西峡口召开当地士绅、豫省党政干部和汤恩伯等开座谈会。6月10日陈诚飞回重庆汇报,提出当务之急是解决第一战区和河南省政府人事,蒋鼎文、汤恩伯“易地为官”。日军攻占洛阳后,西进陕州,胡宗南派5师出潼关,未能守住灵宝、虢略防线,幸日军未继续西进;蒋在日记中称“胡宗南在灵宝擅自撤退,实为五年来最大之打击”。6月20日蒋介石亲劝陈诚到西北就职,陈诚提出四项权力:

  1. 对于辖区内所有部队有整编训练及指挥作战之权
  2. 人事、经理、卫生、武器、装备、补给、军法等,有统一处理之权
  3. 军委会各部会所属之单位,如军粮、被服、训练等机关,以及各留守处、办事处等,有指挥、整饬之权
  4. 各党政机关有配合军事、予以指导之权

蒋“所请均予照准”。

1944年7月,蒋鼎文引咎辞职。蒋介石将豫、陕、晋地区并入第一战区内;陈诚出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总部设在汉中,辖39个步兵师,2个骑兵师及其它特种部队。胡宗南改任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撤销西安的副司令长官部,幕僚机构改为另设第一战区西安指挥所(主任为罗泽)。陈因与胡素有积怨,便下令胡宗南、郭寄峤两个副司令长官分别派往潼关商南建立前进指挥所。

陈诚决定“对日军暂取攻势防御,以有力部队配置于嵩县、洛宁、官道口、虢略、灵宝及陕东沿河之线,确保现在态势,掩护主力整补训练,完成反攻准备,并以一部向嵩山及陕州、洛阳间挺进,树立反攻基础。”[3]

1944年11月

[编辑]

民国33年(1944年)11月,陈诚调重庆任参谋总长,胡宗南代理第一战区司令长官。1945年1月,胡宗南将第一战区司令长官部迁至西安,并将第一战区西安指挥所并入,在荐福寺故址设立第一战区司令长官部。6个集团军及其他一些直属和代管部队,合计为25个军,50多个师另8个特种兵团,正规军达50余万人。

民国35年(1946年)春,因第三十四、第三十一集团军等部队先后拨归其他战区或绥靖公署,另有属下若干军、师单位又实行合并或裁撤,胡宗南军事集团已不足10个整编师,约有20个整编旅及若干直属特种兵部队等,总兵力降至20万人左右。民国36年(1947年)春,第一战区司令长官部奉命改组为西安绥靖公署。

战后改组

[编辑]

1945年9月22日在郑州接受日本第12军投降。

1947年3月15日,第一战区改组为西安绥靖公署

参考文献

[编辑]

引用

[编辑]
  1. ^ 大本营颁国军战争指导方案训令》,1937-08-20
  2. ^ 刘凤翰:〈论抗战期间国军游击队与敌后战场〉,《近代中国》第90期,刊张玉法:《中华民国史稿》,台北:联经出版,1998年6月,ISBN 978-957-08-1826-0
  3. ^ 冯杰:“中州风云:陈诚与河南会战前后的第一战区作”,《同舟共进》2019年第9期,第69-73页。

来源

[编辑]
书籍
  • 何应钦:《日军侵华八年抗战史》,1982年,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
  • 张明金、刘立勤 主编:《国民党历史上的158个军》,2007年,北京:解放军出版社
  • 刘寿林、万仁元、王玉文、孔庆泰 编:《民国职官年表》,1995年,北京:中华书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