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书评书目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书评书目》是台湾曾经存在的一本文学杂志,于1972年9月创刊于台北市[1],发刊词中强调“将以三分之二的篇幅刊载书评,其余的刊登书目”[1]。一开始由隐地简静惠等主持编务,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会发行[1],以文学批评为主,兼具史料性质的综合性期刊,先后出刊“儿童文学专题”、“校园精神专题”、“以撒·辛格专题”、“漫画专题”等,并经常举办各种座谈和讨论,如“评台湾的报纸副刊”、“小说改编电影座谈会”。

《书评书目》创刊时为双月刊,第九期起改为月刊,1981年9月宣布停刊[1]。从创刊到停刊,历时九年,共发行100期,是二战后台湾最早的书评刊物。对于1970年代文学史料的保存,有相当重要的贡献。

《书评书目》在2021年11月由洪建全基金会与新汇流出版中心合作以网络版形式复刊。

文献

[编辑]
  • 蔡明田,《庄子的政治思想》,《书评书目》第五期,页62-63,1973年5月。
  • 李宽宏,试论“家变”,《书评书目》第六期,页82-87,1973年7月。
  • 何欣,《论黄春明小说中的人物(上)》,《书评书目》第八期,1973年11月。
  • 何欣,《论黄春明小说中的人物(下)》,《书评书目》第九期,1974年1月。
  • 林清玄记录,《黄春明,小说,黄春明》,《书评书目》第十四期,1974年6月1日。
  • 江放,《失去的桃花源》,《书评书目》第十五期,1974年7月。
  • 王安祈,《谈黄春明的小说》,《书评书目》第十五期,1973年7月。
  • 林怀民,《倾听那呼唤——读黄春明小说的随想》,《书评书目》第十五期,1974年7月1日。
  • 罗青,《论商禽的“鸽子”》,《书评书目》第二十五期。
  • 黄森峰,《《碾玉观音》主题和技巧的分析〉,《书评书目》第二十八期,1975年7日。
  • 亮轩,《流不尽的菩萨泉──看琦君《三更有梦书当枕》有感〉,《书评书目》第二十九期,页19─24,1975年9月。
  • 林瑞美,《比较朱自清的《背影》与琦君的《髻》──浅论现代散文进步了没有》,《书评书目》第三十五期,页31—39,1976年3月。
  • 张系国,《滑铁格之役印象》《书评书目》四十一期,1976年。
  • 季季,《王祯和的“素兰要出嫁”》,《书评书目》第四十八期,页166-168,1977年4月。
  • 卢素贞,《我读《烟愁》〉,《书评书目》第四十九期,页48─49,1977年5月。
  • 秋堇,《王祯和访问记-那一牛车嫁妆到那里去了》,《书评书目》第五十九期,页53-63,1978年3月。
  • 黄武忠,《小说的方言使用——兼谈杨青矗“工厂人”、王祯和“嫁妆一牛车”、黄春明“莎哟娜啦·再见”用语之比较》。《书评书目》第七十二期,页56-65,1979年4月。
  • 萧萧,《洪醒夫小说里的一个象征结构》,《书评书目》第七十三期,1979年5月。
  • 喻丽清,《失去的一角──重读《烟愁》〉,《书评书目》第八十一期,页88─89,1980年1月。
  • 张芬龄,《在时间对面——析陈黎、杨泽的两首诗》,《书评书目》第八十一期,1980年1月。
  • 黄武忠,《日据时代台湾新文学的特性——兼谈研读应有的认识》,《书评书目》第八十六期,页24-32,1980年6月1日。
  • 洪裕宏,《赖尔:“论心灵概念”》,《书评书目》第八十六期,1980年6月1日。
  • 李瑞腾,《小牛仔研究(杨茯“庸人的下午”)》,《书评书目》第八十七期,75-81页,1980年7月。
  • 林双不,《香格里拉(王祯和著)》,《书评书目》第九十三期,页60-61,1981年1月。
  • 林时民,《简评冯撰《中国美术史》〉,《书评书目》第九十六期,页108-112,1981年5月。
  • 胡秀春,《生命的答案——评山上的灵魂》,书评书目第九十九期,页110-111,1981年8月。
  • 龚鹏程,《古川幸次郎著《宋诗概说》简评〉,《书评书目》第一百期,页44-48,1981年9月。
  • 若华,《试泛《词人之舟》〉,《书评书目》第一百期,页172─173,1981年9月。

参考

[编辑]
  1. ^ 1.0 1.1 1.2 1.3 封德屏; 杜秀卿 (编). 《文訊》二十週年 台灣文學雜誌展覽目錄. 台北: 文讯杂志社. 2003: 60. ISBN 957-9994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