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淮河入江水道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淮河入江水道,是淮河下游的干流河道。北起洪泽湖三河闸,下至江都三江营,全长157.2公里,泄洪能力12000立方米每秒,可将淮河上中游70%以上的洪水泄入长江。保障洪泽湖防洪标准达到100年一遇。

历史

[编辑]

明代万历三年(1575年)黄河淮河并涨,高、宝、兴、盐汇为巨浸[1]。此后给事中汤聘尹与河道尚书凌云翼均提出导淮入江的方案。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总河尚书杨一魁施行“分黄导淮”的方略,在高家堰建闸,开毛塘港和金家湾,建立金湾及芒稻减水闸,形成淮河入江水道的雏形[2]

清代年间又先后开挖人字河(今运盐河)、石羊沟(今太平河),拓宽凤凰河、壁虎河,在里运河东堤改建和新建昭关坝、车逻坝、五里中坝、南关新坝和南关坝等5座归海坝。至道光年间,入江水道口共有6条河,即运盐河、金湾河、太平河、凤凰河、新河、淮扬运河(即里运河)。咸丰十一年(1861年)因归江河道上的闸、坝、桥年久失修,遂全部改用芦柴筑柴土坝,共有沙河坝、老坝、壁虎坝、新河坝、凤凰坝、拦江坝、褚山坝、金湾坝、西湾坝、东湾坝等10座,史称“归江十坝”[2]

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北徙后丁显裴荫森左宗棠张謇等人对淮河入江、入海也提出过各种方案,但均未实施。中华民国时期对里运河堤防进行修缮,但淮河入江水道并无太大变化。[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淮河入江水道先后兴建了一系列工程。1953年7月建成三河闸。1957年兴建白马湖隔堤。

1969年11月,按照淮河流域规划行洪12000立方米每秒的相应水位超高2.5米的标准,江苏省革命委员会成立入江水道工程指挥部,组织淮阴扬州六合24.7万人次,用两个冬春时间,对入江水道全面治理,全面加高加宽三河南北大堤,兴建堵断入宝应湖的口门的4.4km三河拦河坝(坝顶高程14.5米,顶宽14.0米,混凝土挡土墙顶高程15.0米,宽30厘米),完成金沟改道段东西大堤,在金湖县城东横跨入江水道处兴建漫水公路,并在东、西偏泓上各建一座漫水闸和西偏泓漫水套闸,新建大汕子格堤12.1公里和宝应湖大汕子退水闸,使淮河洪水由过去弯曲迂回经宝应湖再入高邮湖的状况,改由金沟直接入高邮湖,缩短洪水入江线路20多公里,并使宝应湖地区不再行洪,实现了洪涝分治。同时,加固了淮南圩大堤和里运河西堤,增做块石护坡,湖西圩堤加固,整治新民滩,清除行洪障碍,修建由新、老王港闸等6座漫水闸联结起来的高邮湖控制线。[2]

水道

[编辑]

上段

[编辑]

入江水道上段自三河闸起,经金湖县共和集、黎城、石港、金沟达施尖汇入高邮湖,长55公里,宽2~3公里[3]。该段水道包括三河闸和金湖两级控制[2]

中段

[编辑]

入江水道中段大部分属于湖区,自高邮湖邵伯湖六闸长55公里,并建有高邮湖控制工程。[2]

下段

[编辑]

明代时,淮河只有少量来水进入长江。清代康熙、乾隆年间开挖、拓宽了诸多河道,直至道光年间方形成目前淮河入江水道下段的布局[4]。入江水道下段由数条归江河道分流入江,并建有归江控制,从邵伯湖六闸以下到三江营,长48公里[2]。归江河道自西向东依次为里运河、壁虎河、新河、凤凰河、太平河、金湾河、芒稻河[5],除里运河外的河道均注入夹江。凤凰河、太平河、金湾河大致以江淮分水岭附近的古运盐河故道(在此区域又称横河)为界,横河以北称凤凰河、太平河、金湾河,横河以南称廖家沟、石洋沟、董家沟。万福闸控制线以下的入江水道仍然受到长江潮汐的影响。[6]

  • 里运河:于施桥六圩汇入长江。
  • 沙河:宋代已有此河,原为古运河支流,曾经也是淮水入江的通道之一,长约9.2公里。1960年开挖里运河时沙河被切断。[6]
  • 壁虎河:原先是古运盐河的分支,明末已存在,乾隆年间拓宽[2],于万福闸北部汇入廖家沟[7]
  • 新河:清道光八年(1828年)开辟[2],于万福闸北部汇入廖家沟。
  • 凤凰河:南端又名廖家沟[7]。明末已存在,宽度仅约4米,乾隆年间拓宽[2]。乾隆十三年(1748年)南端廖家沟上的土坝宽度达到53米,同治六年(1867年)廖家沟上的万福桥桥长达到507米,120年间变宽约10倍[6]。北起邵伯湖六闸,经万福闸、十里甸、霍家桥,于羊尾巴入夹江,长33公里,宽700米[8]
  • 太平河:南端又名石洋沟。清乾隆十年(1745年)开。北起邵伯湖六闸,经秦庄至太平闸入廖家沟,长11公里,宽160~210米。[3]
  • 金湾河:原名金湾坝引河,南端又名董家沟。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开。北起邵伯湖六闸,经泰安、金湾闸入芒稻河,长11.5公里,宽200米。[3]
  • 芒稻河:又名蟒导河、高水河。明宣德六年(1431年)陈瑄开凿,康熙元年(1662年)又开人字河,1963年-1966年又开邵仙引河。北起邵伯湖六闸,南经邵仙节制闸、仙女镇、芒稻船闸后转向东南,流至八江口入夹江,长25公里(不计夹江八江口至三江营的长度),是江水北调的主要通道。[9][6]
  • 夹江:又名沙头河,西起沙头河口,东到三江营,长34.30公里。起先夹江两端均与长江相通,20世纪60至70年代在夹江蒋桥、小虹桥、华家窅筑起堤坝,隔断了夹江西出口与长江的联系。廖家沟与芒稻河先后注入夹江,形成淮河入江水道尾闾。[10]

参见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张廷玉. 链接至维基文库 明史/卷87. 维基文库 (中文). 至万历三年三月,高家堰决,高、宝、兴、盐为巨浸。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江苏省志: 水利志. 江苏古籍出版社. 2001. ISBN 978-7-80643-555-7. 
  3. ^ 3.0 3.1 3.2 江苏省志: 地理志. 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9: 186. 
  4. ^ 李春国. 扬州水利史话. 扬州: 广陵书社. 2013: 459–466. ISBN 9787806949146. 
  5. ^ 七河八岛. 2014-03-12 [2015-1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中文). 
  6. ^ 6.0 6.1 6.2 6.3 邗江县志. 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5: 207–247. ISBN 9787214015549. 
  7. ^ 7.0 7.1 江蘇省通誌稿. 江苏古籍出版社. : 404–432. 
  8. ^ 江苏省志:地名志. 江苏人民出版社. 
  9. ^ 江苏省志: 交通志. 航运篇. 江苏古籍出版社. 2001. ISBN 978-7-80643-609-7. 
  10. ^ 夹江湿地藏着国家鱼缸. 扬州晚报. 2011-06-26 [2015-1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2-22)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