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理查德·温特斯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理查德·温特斯
Richard Winters
1942年温特斯的留影
昵称迪克(Dick
出生(1918-01-21)1918年1月21日
宾夕法尼亚新荷兰镇英语New Holland, Pennsylvania
逝世2011年1月2日(2011岁—01—02)(92岁)
宾夕法尼亚赫尔希镇
墓地宾夕法尼亚埃夫拉塔
贝斯拉斯国家公墓
效命 美国
军种United States Army seal 美国陆军
服役年份1941年-1946年
1951年-1952年
军衔 少校
部队
参与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
获得勋章 杰出服役十字勋章
铜星勋章 (2枚)
紫心勋章
亲属已婚、一子一女

理查德·戴维斯·“迪克”·温特斯(英语:Richard Davis "Dick" Winters)(1918年1月21日—2011年1月2日)[1]少校,是一位美国陆军退伍军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指挥第101空中突击师第506步兵团英语506th Infantry Regiment (United States)第2营的E连

在“D-Day”前夕,温特斯空降到诺曼底参与战事,随队穿越过法国、荷兰及比利时,最终抵达德国,至二次大战末期,在历任E连第二排长及E连连长后,晋升为第2营营长,随着德军宣布投降,他选择离开506团返抵法国,并在那里以高级军官的身份安排等候回国。在1951年,由于朝鲜战争爆发,温特斯获美国陆军再次征召,主要负责团部策划,以及在新泽西迪克斯堡基地培训军官,当时他一度收到参战指示,更准备出发前往韩国,不过,根据当时军方高层的一项新规定,针对所有自二战后不再活跃于前线的军官,他选择中止职务并退出陆军。

温特斯从此卸除在陆军的军籍,回归到日常生活,他首先在新泽西州工作,及后回到家乡宾夕法尼亚,成立属于自己的巧克力分销公司,售卖军用品配给商好时公司生产的巧克力商品。此外,他也是西点军校的常任嘉宾讲师,至1997年正式退休。

温特斯的军旅经历及事迹,为多本著作所描述,在2001年,美国HBO上演的小型连续剧《兄弟连》便是以温特斯的回忆录为蓝本,其剧中角色则由英国演员戴米恩·路易斯担纲演出。

早年生活及教育

[编辑]

理查德·温特斯于1918年1月21日,出生于宾夕法尼亚埃夫拉塔[2],父亲亦名理查德(Richard),母亲为伊迪丝(Edith)。在小温特斯八岁时,举家迁到靠近兰卡斯特一带[3],他在当地一间男子高中就读,至1937年预科毕业后进入富兰克林·马歇尔学院(Franklin and Marshall College),展开大学生活。

在大学中,温特斯表现活跃,除了联谊性质的兄弟会Delta Sigma Phi英语Delta Sigma Phi外,亦分别参加校内足球及篮球竞技,从而取得奖励星章(Upsilon Chapter),不过为负担自己的学费支出,他在专注学业之余,不时也需要透过兼职工作赚钱,这后来迫使他放弃了个人最爱的摔角运动,以及其他各式各样学院社交活动。经过四年攻读,他于1941年以最优异成绩从商学院毕业,取得商业学位[2][4],就在此时,二次大战的欧洲战事陆续爆发,他随即向陆军报到[5]

第二次世界大战

[编辑]

投入大战

[编辑]

就在德军刚进行巴巴罗萨行动,开始与苏联激战之际,1941年8月25日,温特斯向美国陆军报到[4],随即于九月份入伍,到南卡罗莱纳州的克罗夫特营 (Camp Croft, South Carolina) 接受基本军事训练(boot camp)[6],完成基础军训后,他所属营里的大部分人,都马上被部署到巴拿马守卫运河,只有他留在营中,负责协助其他入伍新兵及志愿者。1942年4月,他获荐参加乔治亚州班宁堡预备军官学校英语Officer Candidate School(Officer Candidate School, OCS)[7],他正是在这里认识到于整个大战期间,都一起在第101空中突击师共事的挚友路易斯·尼克松英语Lewis Nixon III[8]。同年7月2日,他由军官学校毕业,获授予军官中的最低级别,即少尉军衔。

在就读军官课程之时,温特斯便暗自许下决定,想要加入空降部队成为伞兵[9]。因此一待毕业后,他就回到熟悉的克罗夫特营,然而当时暂没有伞兵职务的空缺,他惟有继续从事于训练新丁,并且耐心等待着。终于,经过五周之后,他突然收到调任指示,得以前往乔治亚州西北部的塔科亚营英语Camp Toccoa,加入506伞兵团英语506th Parachute Infantry Regiment[10]接受伞兵训练。

受训及加入E连

[编辑]
温特斯与E连一起接受伞兵训练所在的乔治亚州塔科亚营

他在1942年8月抵达塔科亚营,分派到该团第2营的E连,直接受命于连长贺拔·索伯中尉(之后晋升上尉)的麾下[11]。为避免听错相近的发音,当时军中习惯根据陆、海军联合语音表,替部队取较容易记的称呼,因此E连普遍又会昵称为“Easy Company”,而该连在同一时代的同名连队之中,可谓是最广为人知。作为E连的创始成员,他最初担任部队的其中一位排长,负责指挥第2排的士兵,但在1942年10月,即是入营约两个月后,他就迅速升任中尉,担任E连的副连长(executive officer, XO)[12][13][2],不过到1943年5月份,他才收到升迁的官方确认[13]

在当时,506伞兵团可以称得上实验性的部队,它是美国第一个接受完整空降训练的军事单位[14]。由于连队里面许多官兵,以前都只有少得可怜的军事经验,因此每一天在塔科亚营,训练都必需制订得非常艰难。也因此,连队的人员流失情况相当严重。事实上,刚开始时506团总共有500位主动参训的军官,但其中只有148位,到最后成功完成空降训练,同样地,应征入伍的士兵们也过得不轻松,5300名志愿者中只有1800人入选为队员,反映出训练要求相当严格[14][15]

1943年7月10日,506团正式编制,加入隶属于第101空中突击师[16],为了隔年盟军大举反攻欧洲大陆的计划,他们之后搭乘军舰撒玛利亚号前往英国,并在9月15日于利物浦上岸[17],前往渭州郡奥尔德本英语Aldbourne市,展开另一阶段的密集式军事训练,让506团对反攻欧洲的准备更加充足[18]

同僚争执

[编辑]
E连原任连长贺拔·索伯上尉

就在正筹划反攻,E连驻扎在奥尔德本的期间,温特斯中尉与贺拔·索伯上尉之间,弥漫着紧张的氛围,于1943年11至12月起,两人便开始针锋相对[19]。在此之前,他私底下对于索伯带领整个连队的能力,已经烦恼了一段时间,但一直没有开口。而在连队里面,不少士兵同样在质疑连长索伯的领导能力,相较之下,大多数人都认为做事实在的温特斯更值得敬佩[20]

当时,温特斯曾经尝试为事件降温,他公开地表示,自己从没想过要与索伯争夺对E连的控制权。然而,索伯并未放过攻击对方的机会,他指控温特斯拒绝军令,没有遵循自己下达的合法指示,借此随意处罚对方,从此以后,情况便变得一发不可收拾[21]

因为觉得惩罚有失公平,温特斯断然要求,把指控交由军事法庭裁决,就在惩处正等候营长发布之时却被搁置,索伯当天过后,再对温特斯提出另一项独立检控。之后,军事法庭受理仲裁,并展开相关调查,温特斯因此暂时调到指挥本部,担任营部杂务官(mess officer)[22]

接着,虽然温特斯游说反对,但是E连中为数不少的士官(noncommissioned officers, NCOs)仍决定联合起来表达诉求,他们向506团团长罗拔·辛克上校发出通牒:除非撤换贺拔·索伯,否则所有士官都会集体离队[23]。辛克上校对这违反纪律的做法深感不悦,实际上,数名提出要求的士官当下被降职,甚至调离E连。纵使如此,辛克上校由这事件了解到索伯并不得人心、与连队下属关系恶劣,为此,辛克尽可能谨慎地处理事件,最后经过一番权衡之下,他决定必须要换走索伯[24]

不久索伯被调职,去出任一所新成立的伞兵学校校长[25],而温特斯在军事法庭方面的指控则无限期停滞,他重新返回到E连担任第1排排长。尽管俩人个性上有冲突,温特斯后来坦言,他觉得E连的成功,至少有一部分应该要归功于贺拔·索伯,因为索伯对部队有着很高的期许,让士兵们对刻苦的训练习以为常[26]。在1944年2月,团部定出新指挥官的人选,E连连长一职由汤玛士·米汉三世中尉接任[25]

D-DAY

[编辑]

米汉继续指挥E连,直到反攻诺曼地为止。可惜的是,时间约在1944年6月6日凌晨1时15分左右,米汉中尉、连士官长伊凡斯以及E连部分伞兵,搭乘的领航C-47运输机jump stick 66,德军猛烈的防空炮火击中,机上全员阵亡[27]

当晚,温特斯排长从运输机跳伞,顺利于法国西北部沿岸的圣梅尔埃格利斯一带空降登陆[28],他的步枪等武器在空降时不慎遗失,但凭借判读地图,他迅速掌握自己的所在位置,沿途集合包括第82空降师在内的少数伞兵,指挥他们推进到接近圣玛丽-迪蒙的预定集合点[29]。在圣玛丽-迪蒙,兵力陆续从四面八方聚集,但没有人知道米汉的下落,温特斯遂成为E连连长(Commanding Officer, CO),带领连队投入反攻部署的第二波大君主作战[30]

在D-DAY后不久,温特斯带领伞兵们突击德军阵地,目的是破坏一门正在轰炸犹他滩头盟军登陆部队的105毫米榴弹炮炮台[31],美军方面预测,该炮台由德军一整个排的军力负责保卫,面对约50名敌军,温特斯仅率领13人就完成任务[31],此次突击发生在Le Grand-Chemin英语Le Grand-Chemin小村的南面,称为布里考特突击(Brécourt Manor Assault)。鉴于这次突击非常具有效率,因此美国陆军军官学院(西点军校)一直将其用于教学引用范本,作为对固定阵地展开攻击的典范[32]

另一个意外收获是,温特斯于摧毁榴弹炮阵地时,无意中获得一幅德军地图,上面列出德军在犹他滩头各区的防卫设施地点[33],具有珍贵的战略价值。

市场花园行动

[编辑]

1944年7月1日,温特斯获得告知,其已晋升上尉[34]。翌日,他由美国第一军团司令奥马尔·布拉德利将军手中,正式接受杰出服役十字勋章[34],之后,506团短暂撤离法国,回去英国的奥尔德本基地,以便重新进行战略调配[34]

1944年9月,506团参与市场花园行动,遂以空降的方式进入荷兰,至10月5日,德国部队向506团第2营的侧翼发动攻击,并扬言要突破该条防线。同一时间,E连一支四人巡逻队于常规执勤时,遭遇敌方袭击而负伤[35] ,当四人逃回指挥部后汇报,在连队驻地东方约1,300码(1200米)的一个十字路口,正有大批的德军不断聚集[36]

温特斯判断事态严重,决定率领E连第1排的其中一(由8至13人组成),火速赶往十字路口附近。在那里,他们观察到一挺德军机枪,正朝着南方不远处的506团第2营营部开火[36]。经过一轮部署后,温特斯向敌方机枪阵地的人员发动突击[37],迅速占领阵地,但是,小队随即意外受到阵地另一侧的德军炮火攻击,他们猜测,该处可能是由一整排的德军负责防卫,温特斯马上透过无线电召集第1排的其余士兵到场增援,最后成功克制敌军,经过清点后,发现当时在十字路口附近的德军数量,实际至少约有300人左右[38]

同年10月9日,由于前任副营长荷顿少校(Oliver Horton)阵亡,温特斯再次受到上级提拔,成为506团第2营的副营长[39],虽然副营长职务惯常由少校出任,但温特斯获得此职位时,官阶上仍然只是上尉。

突出部之役

[编辑]
突出部之战前夕,E连士兵由卡车运送到比利时巴斯托涅

在1944年12月16日,德军在比利时对盟军展开反击。之后,101空降师马上于12月18日,借由卡车运输,进入到比利时东南边境的巴斯托涅区域,作为第2营的副营长,温特斯和E连奉命驻守巴斯托涅的东北面,靠近小镇富瓦一带的防线,后来,此战事成为广为人知的突出部之役[40]

而时值寒冬的巴斯托涅,战况对美军极为不利,主因是双方兵力差距甚为悬殊,整个101空降师加上一部分的第10装甲师英语10th Armored Division (United States),在此地需要与德军总共由15个组成的庞大军团对抗,德军在火力和装甲方面都拥有优势,相对地,101空降师无论是粮食、弹药和药物等物资,都显得非常匮乏,经过将近一星期的殊死坚守,“铁胆将军”乔治·巴顿麾下的第三军团英语U.S. Third Army,才成功突破巴斯托涅外围的德军封锁线[40]

受友军解围后,在1945年1月9日,第2营向富瓦发起攻击,之后占领该个小镇[41]。在3月8日,第2营进入法国莱茵区的阿盖诺,温特斯晋升为少校[42],不久之后,因为斯特雷耶中校调任团部参谋,他便补上空缺,获任命为506团第2营营长[43][44]。不过,随着欧洲战场的战况逐渐明朗,第2营此后再也没有遇到像突出部之役般的恶战了[44]

战争后期

[编辑]

同年四月份,战争开始踏入最后阶段,第2营沿着莱茵河执行防守任务,然后在该月下旬进入德国巴伐利亚境内[45]

在五月初,101空降师接到命令,要去搜索阿道夫·希特勒藏身的“鹰巢贝希特斯加登[46],他们沿途遇到络绎不绝已投降的德国士兵,并率先抵达阿尔卑斯山区,101空降师在1945年5月5日中午,到达贝希特斯加登小镇[47],他们停留的第三天,也就是1945年5月8日,欧洲战争正式宣告结束[48],是为二战欧战胜利纪念日(V-E Day)。

战事结束后一段时间,温特斯留在欧洲监管当地复员及复工等过程。实际上5月12日时温特斯已经取得足够的军旅积分,可以申请返回美国,但他获上级告知,需要他留在德国协助组织相关善后工作[49]。5月26日,温特斯经上级同意后与第13空降师查普曼将军见面,申请加入该师参加对日作战任务,却遭婉拒。之后,上级向温特斯提出邀请,希望他在战后,仍然留在美军常备军任职,但遭到温特斯婉拒[50]

终于,他在1945年11月4日登上Wooster Victory号,由德国撤退回到法国马赛[51]。在当地,1945年11月29日,他和营部和E连其余出生入死的战友告别,独自踏上归程,不过,直待至翌年1月22日,军方一直都没有正式批准他退役,只把他的个案当成是休假处理[52]

由于在布里考特突击中,展现出众的领导能力,减少盟军在抢滩时承受的德军火力,为此,温特斯曾获上级推荐颁授荣誉勋章,但后来降一级为杰出服役十字勋章(美国军队第2最高的战斗授勋),理由是美军方针订明,每场战役中,每个师部只可颁发一枚荣誉勋章,而101空降师于诺曼地战事的荣誉勋章,已经颁给罗伯特·高尔英语Robert G. Cole中校[53]。在迷你剧集《兄弟连》播出后,曾经有人发起联署活动,希望写信给军方,要求颁发荣誉勋章予温特斯,不过至今尚未成功[32]

朝鲜战争

[编辑]

随着二次大战欧洲战事终结,温特斯接受战时挚友路易斯·尼克松英语Lewis_Nixon_III上尉的邀请,参与尼克松家位于新泽西州爱迪生市的家族生意,并在1950年成为该公司总经理,协助管理业务[54]。而在1948年5月16日,温特斯迎娶埃塞尔·埃斯托佩(Ethel Estoppey)为妻[2],与此同时,他也没有放弃学习的机会,在退伍军人权利法(G.I. Bill)的保障下,温特斯继续到罗格斯大学进修,报读了商业及人事管理课程[55]

1951年6月份,由于朝鲜战争爆发,温特斯率领伞兵的丰富经验再受重视,因此重新应美国陆军征召入营[56],受命派遣到驻守肯塔基州甘保营的第11空降师去,不过,温特斯并非战争狂热份子,在距离向军方报到的六个月期限前,温特斯特地前往华盛邨特区拜会安东尼·麦考利夫将军,希望说服军方避免派遣他到韩国前线去[56]

温特斯向麦考利夫解释指,自己所亲身见证的战争,已经足够多了,因此不想再牵涉入另一段战火洗礼,不过,虽然将军明显了解到他的立场,但麦考利夫同一时间表明,由于温特斯在战地的指挥经验丰富,因此军方需要用到他的力量,间接婉拒了温特斯的要求[57]

温特斯别无选择,惟有回到新泽西州迪克斯堡报到,在那里,他奉派出任团部参谋,并且负责训练步兵军官[57]。然而,在迪克斯堡的时间,温特斯对他的工作并不满意,他发觉受训的新一辈军官都缺乏纪律,甚至乎经常缺席己安排好的常规课堂,温特斯对此松散、怠慢的气氛提不起劲。终于他决定离开,改为志愿加入属于陆军精英的游骑兵学校,继续担任教官工作,那里的训练以极度严格见称,普遍及格率不足30%[57]

酝酿开战前夕,温特斯收到动员命令,并立即抵达西岸的西雅图候命,准备随时开赴到韩国前线,但在部署训练前的行政过程,温特斯获提供一个机会退出战争,最终他便决定离开战线[57]

战争之后

[编辑]
温特斯于2004年留影

在两次服役之后,温特斯退出军队,在新泽西州新布朗斯维克的一间塑胶粘剂企业担任工厂主管[57]。1951年,他与妻子爱赛儿·伊斯托佩买下一个小农庄经营,温特斯又建造一个小农舍作居所,两夫妇在此安稳地生活,并养育他们的两个孩子成长。1972年,温特斯回到家乡宾夕法尼亚州,开始从事属于自己的生意,而生意内容主要是贩售动物饲料给当地农民[57]。不久之后,他和家庭又移居到以好时巧克力闻名的赫尔希镇生活[2],直至1997年正式退休[58]

在1990年代,温特斯接受出版社及电视台专访,讲述他的战时经历,以及E连的其他成员事迹。至1992年,史提芬·安布洛斯的小说著作《 Band of Brothers: E Company, 506th Regiment, 101st Airborne from Normandy to Hitler's Eagle's Nest 》出版,随后,根据此书改编的HBO迷你影集《兄弟连》在2001年首播,温特斯和E连的事迹逐渐受到大众关注[2][59]

以温特斯为主题的书还有《Biggest Brother: The Life of Major Dick Winters, The Man Who Led the Band of Brothers,》,作者是Larry Alexander,在2005年出版。而温特斯的个人回忆录《Beyond Band of Brothers: The War Memoirs of Major Dick Winters》也在2006年初出版,由军事历史学家及退役美国陆军上校Cole C. Kingseed合作编撰。

此外,他又经常受邀到西点军校担任讲师,向学员分享自己的二战经验,以及对军官领导能力的见解等[59]。在2009年5月16日,温特斯的大学母校富兰克林·马歇尔学院,向温特斯颁发荣誉人文博士学位[60]

虽然逐渐变得知名后,温特斯经常收到很多的赞扬,但他对自己的过往依然保持十分谦虚[61]。在《兄弟连》内的访谈中,温特斯引述由麦克·蓝尼(Mike Ranney)中士寄给他的信件内容,“我常常会怀缅一段有关我孙子的回忆,他提出了疑问:‘爷爷,您是战争中的英雄吗?’,爷爷回答他:‘不是......但是我身在一个英雄们的连队’”(Grandpa, were you a hero in the war?' Grandpa said 'No...but I served in a company of heroes)。

去世

[编辑]

2011年1月2日,温特斯在宾夕法尼亚州赫尔希镇的一间疗养院过世,享寿92岁[1],当时他已经与柏金逊症搏斗逾数年[62]。根据温特斯的遗愿,他的葬礼不对外公开,于2011年1月8日举行私人葬礼,其过世的消息一直到翌日才传到外界,引起美国及各地媒体的广泛报导和关注[63]。曾经在拍摄期间与温特斯合作的HBO总裁派柏(Richard Plepler)表示,忆及在《兄弟连》拍摄进行时,温特斯的性格威严与谦逊兼备,他的这种特质在大规模水陆两栖作战时,能够散发出领袖的光芒,并且有助结束二次世界大战[64]

他的葬礼是在宾夕法尼亚埃夫拉塔进行,纪念仪式采用路德会形式[65],灵柩稍后下葬在位于贝斯拉斯国家公墓的温特斯家乡墓地,就在他父母的位置旁边。他的墓碑标示为“理查德·D·温特斯--第二次世界大战, 101空降师”(Richard D. Winters World War II 101st Airborne)。

在2012年6月6日,即是盟军“D-Day”登陆的六十八周年,一个12英尺高的温特斯青铜雕像,在法国圣玛丽-迪蒙市附近树立并揭幕[66],据了解,一直低调的温特斯当初之所以协议同意此安排,接受用他的外表铸造雕像,只因为他希望把这个纪念碑的悼词,献给所有曾经于诺曼底登陆中服役、或是阵亡的下级军士[67]

勋章

[编辑]
width=130px
Bronze oak leaf cluster
Bronze oak leaf cluster
Arrowhead
Bronze star
Bronze star
Bronze star
战斗步兵徽章英语Combat Infantryman Badge 伞兵徽章英语Parachutist_Badge_(United_States)
两枚战斗之星
杰出服役十字勋章
铜星勋章
两枚
紫心勋章 美国总统集体嘉奖勋表英语Presidential Unit Citation (United States)
加橡叶,突出部之战
美国防御服役奖章英语American Defense Service Medal 欧-非-中东战功奖章英语European-African-Middle Eastern Campaign Medal
加箭头,三枚战斗之星
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奖章
陆军占领服役奖章英语Army of Occupation Medal 国防部服役奖章
一枚
法国英勇十字勋章
解放法国表扬勋章英语French Liberation Medal 比利时英勇十字勋章英语War_Cross_(Belgium) 比利时二战服务勋章英语Commemorative Medal of the War 1940–1945

参考文献

[编辑]

引用

[编辑]
  1. ^ 1.0 1.1 T. Rees Shapiro. Post Mortem - Dick Winters dies; WWII hero commanded 'Band of Brothers'. Washington Post. January 9, 2011 [January 10,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8). 
  2. ^ 2.0 2.1 2.2 2.3 2.4 2.5 Boland, Timothy. Richard Winters. The Pennsylvania Center for the Book. 2007 [June 2,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03). 
  3. ^ Winters, p.4.
  4. ^ 4.0 4.1 Winters, p.6.
  5. ^ Richard D. Winters (1918–2011). Delta Sigma Phi. January 28, 2011 [November 10,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7月14日). 
  6. ^ Winters, p.7.
  7. ^ Winters, pp.8–10.
  8. ^ Winters, p.13.
  9. ^ Winters, p.12.
  10. ^ Winters, p.14.
  11. ^ Winters, pp.16–17.
  12. ^ Ambrose, p.25.
  13. ^ 13.0 13.1 Winters, p. 39.
  14. ^ 14.0 14.1 Ambrose, p.18.
  15. ^ Winters, p. 18.
  16. ^ Ambrose, p.39.
  17. ^ Ambrose, p.44.
  18. ^ Ambrose, p.45.
  19. ^ Ambrose, pp. 47–52.
  20. ^ Ambrose, p.48.
  21. ^ Ambrose, p.51.
  22. ^ Ambrose, p.52.
  23. ^ Ambrose, p.53.
  24. ^ Ambrose, p.54.
  25. ^ 25.0 25.1 Winters, p.57.
  26. ^ Winters, p.287.
  27. ^ Winters, pp.78–79.
  28. ^ Winters, p.80.
  29. ^ Ambrose, p.76.
  30. ^ Ambrose, p.92.
  31. ^ 31.0 31.1 Ambrose, pp.78–84.
  32. ^ 32.0 32.1 Major Dick Winters: Remembering and Honoring WWII Veterans. [June 2,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03). 
  33. ^ Winters, p.88.
  34. ^ 34.0 34.1 34.2 Winters, p.112.
  35. ^ Winters, pp.136–137.
  36. ^ 36.0 36.1 Winters, p.137.
  37. ^ Winters, p.138.
  38. ^ Winters, p.145.
  39. ^ Winters, p.147.
  40. ^ 40.0 40.1 Ambrose, pp.179–212.
  41. ^ Ambrose, p.205.
  42. ^ Winters, p.200.
  43. ^ Ambrose, p.221.
  44. ^ 44.0 44.1 Winters, p.202.
  45. ^ Winters, pp.209–213.
  46. ^ Winters, p.216.
  47. ^ Winters, p. 217.
  48. ^ Winters, p.224.
  49. ^ Winters, p.243.
  50. ^ Ambrose, p. 283.
  51. ^ Winters, p.254.
  52. ^ Winters, p.255.
  53. ^ Ambrose, p.85.
  54. ^ Ambrose, p.306.
  55. ^ Winters, p.256.
  56. ^ 56.0 56.1 Winters, p.256.
  57. ^ 57.0 57.1 57.2 57.3 57.4 57.5 Winters, p.257.
  58. ^ Winters, p.258.
  59. ^ 59.0 59.1 Kingseed, Cole. Captains Courageous. [June 3,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5-05). 
  60. ^ Honorary Degree Recipients. Franklin & Marshall College. [June 2,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年4月14日). 
  61. ^ Winters, p.289.
  62. ^ Jon Hurdle. Band of Brothers leader Richard Winters dies. Reuters. January 10, 2011 [10 January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8). 
  63. ^ Susquehanna Valley Native Major Dick Winters Dies. WGAL. January 9, 2011 [January 10,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年9月28日). 
  64. ^ "Band of Brothers" leader Richard Winters dies. Reuters. January 10, 2011 [May 1,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27). 
  65. ^ Brenckle, Lara. Memorial service for Dick Winters, 'Band of Brothers' inspiration, will be held at Hershey Theatre. Harrisburg Patriot News. January 12, 2011 [February 20,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14). 
  66. ^ Strassmann, Mark. D-Day: Statue of 'Band of Brothers' hero Richard Winters unveiled. CBS News. June 6, 2012 [June 6,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12). 
  67. ^ Statue honors D-Day's junior U.S. officers. San Francisco Chronicle. June 7, 2012. 

书籍

[编辑]
  • Band of Brothers: E Company, 506th Regiment, 101st Airborne from Normandy to Hitler's Eagle's Nest, 史提芬·安布洛斯, Simon & Schuster, 1992年. ISBN 0743464117
  • D-Day, June 6, 1944, The Battle For The Normandy Beaches,史提芬·安布洛斯, Simon & Schuster, 1994年. ISBN 0743449746
  • Beyond Band of Brothers : The war memoirs of Major Dick Winters ,迪克·温特斯少校(with Cole C. Kingseed), Berkley Hardcover, 2006年. ISBN 0425208133
  • Biggest Brother: The Life of Major Dick Winters, The Man Who Led the Band of Brothers,拉里·亚历山大, NAL Hardcover, 2005年, ISBN 0451215109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