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行状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行状,汉朝称“状”,元代以后称之“行状”或“行述”(也谓之“事略”)。叙述死者世系、生平、生卒年月、籍贯、事迹的文章,留作史官提供立传的依据。

行状始于东汉,至魏晋南北朝开始流行,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书记》:“体貌本原,取其事实,先贤表谥,并有行状,状之大者也。”唐代则规定凡重要官员去世,都由家人简录其生平行事,报送中央修史机构存档。行状之撰写遂大增,常由死者门生故吏或亲友撰写,也有出钱委托当时著名文豪代写,文笔多有溢美之辞。唐代李翱曾为韩愈写过行状,但他在〈百官行状奏〉写道:“由是事失其本,文害于理,而行状不足以取信。”

著名的行状有〈大唐故三藏玄奘法师行状〉、〈赴英州乞舟行状〉、〈袁中郎行状〉、〈司马温公行状〉等,另有“逸事状”只记逸事,富于文学色彩,是行状的一种变体,如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

历代行状列表

[编辑]

唐朝

[编辑]
  • 冥详:〈大唐故三藏玄奘法师行状〉
  • 韩愈:〈董晋行状〉
  • 李翱:〈韩吏部行状〉

宋朝

[编辑]
  • 苏轼:〈司马温公行状〉
  • 苏轼:〈赴英州乞舟行状〉
  • 程颐:〈明道先生行状〉
  • 曾肇:〈亡兄行状〉(曾巩
  • 朱熹:〈皇考吏部朱公行状〉(朱松,朱熹之父)
  • 朱熹:〈张魏公行状〉
  • 朱熹:〈籍溪胡先生行状〉
  • 朱熹:〈敷文阁直学士陈公行状〉(陈良翰)
  • 朱熹:〈南岳处士吴君行状〉(吴翌)
  • 朱熹:〈七世祖承军郎退林公行状〉
  • 朱熹:〈八世韦斋府君行状〉
  • 朱熹:〈延平先生李公行状〉(李侗)
  • 黄干:〈朝奉大夫文华阁待制赠宝谟阁直学士通议大夫谥文朱先生行状〉
  • 杨万里:〈张魏公行状〉
  • 黄干:〈朱子行状〉

元朝

[编辑]

明朝

[编辑]
  • 黄伯生:〈诚意伯刘公基行状〉
  • 黄佐:《自叙先世行状》
  • 袁中道:〈袁中郎行状〉
  • 袁中道:〈吏部验封司郎中中郎先生行状〉

清朝

[编辑]

相关连结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文学典·行状部》,出自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