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香果
外观
百香果 | |
---|---|
花 | |
科学分类 | |
界: | 植物界 Plantae |
演化支: | 维管植物 Tracheophyta |
演化支: |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
演化支: | 真双子叶植物 Eudicots |
演化支: | 蔷薇类植物 Rosids |
目: | 金虎尾目 Malpighiales |
科: | 西番莲科 Passifloraceae |
属: | 百香果属 Passiflora |
种: | 百香果 P. edulis
|
双名法 | |
Passiflora edulis Sims, 1818
|
百香果(学名:Passiflora edulis),又名西番莲、热情果、鸡蛋果,产于美洲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原产于巴西,巴拉圭,1610年间传入欧洲百香果的果汁常被用作香料,加在其他果汁中。[1]
名称
[编辑]百香果自西班牙语转译至英语称passion fruit,意即“受难果”,“百香果”这个名称实际上是“passion”一字为音译。当时西班牙传教士发现其花的形状极似基督之十字架刑具,柱头上3个分裂,极似3根钉,花瓣红斑、恰似耶稣头部被荆棘刺出血形象,5个花药,恰似钉子或伤痕。西班牙人以Passioflos名之,直译为受难花(Passion Flower)。但英语中passion一词还有“热情”之意,故也常被误译为“热情果”,与原意无关。Passiflora,大约在公元1700年,此名称在巴西的西班牙传教士向原住民传教的教材中提到。[来源请求]
百香果的花有五片花萼和五片花瓣,白色花瓣像时钟的钟面,由紫色转白色的丝状放射副花冠如像时钟之刻痕。雄蕊5枝,像钟上的字盘,雌蕊花柱3歧,柱头3裂,像钟上的时针、分针、秒针;所以在日本称为时计果。[1]
此果在中文地区的常见不同名称:
- 台湾:百香果,因台湾于1907年由日本人田代安定从石川植物园引进,野化,所以也称时计果(台语,sî-kè-kó),时钟瓜(台语,sî-tsing-kue),客家人称tokeisō(时计草日语音)。
- 中国大陆:西番莲、热情果、百香果、鸡蛋果。
- 香港:热情果、百香果、西番果、巴西果(但巴西坚果也被称为巴西果,易混淆)。
营养
[编辑]生百香果含有73%的水分、22%的碳水化合物、2%的蛋白质与0.7%的脂肪(见表)。每100克(3.5盎司)的生百香果提供97卡路里的热量,是维生素C(33%每日摄入量)的丰富来源(指比每日摄入量的20%更多),也是核黄素与钾的中等来源(10-19%每日摄入量)(见表)。其他微量营养素的含量不显著。
每100 g(3.5 oz)食物营养值 | |
---|---|
66 kcal(280 kJ) | |
10.70 g | |
膳食纤维 | 5.3 g |
2.40 g | |
2.20 g | |
维生素 | |
维生素A equiv. | (20%) 162 μg(9%) 950 μg |
硫胺(维生素B1) | (0%) 0 mg |
核黄素(维生素B2) | (8%) 0.1 mg |
烟酸(维生素B3) | (6%) 0.9 mg |
(0%) 0 mg | |
吡哆醇(维生素B6) | (0%) 0 mg |
叶酸(维生素B9) | (0%) 0 μg |
维生素B12 | (0%) 0 μg |
胆碱 | (0%) 0 mg |
维生素C | (39%) 32.0 mg |
维生素D | (0%) 0 IU |
维生素E | (0%) 0 mg |
维生素K | (0%) 0 μg |
膳食矿物质 | |
钙 | (1%) 5 mg |
铁 | (5%) 0.7 mg |
镁 | (8%) 27 mg |
锰 | (0%) 0 mg |
磷 | (7%) 50 mg |
钾 | (4%) 200 mg |
钠 | (0%) 2 mg |
锌 | (7%) 0.7 mg |
其他成分 | |
水 | 84.00 g |
参照美国标准的相对百分比 成人每日的参考膳食摄入量(DRI) 来源:(英文)美国农业部营养数据库 |
图片
[编辑]-
紫色种百香果
-
紫色种与黄色种对照图
-
挂在藤蔓上的未熟果
-
新加坡的一株百香果树
其他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 ^ 1.0 1.1 曹铭宗. 蚵仔煎的身世 台灣食物名小考. 猫头鹰. 2016: 30–32. ISBN 9789862623121.
- 鸡蛋果 Passiflora edulis Sims. 中国植物物种信息数据库. 昆明: 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2013-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简体中文)
- 中国植物志中的百香果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延伸阅读
[编辑][在维基数据编辑]
- 《植物名实图考·西番莲》,出自吴其濬《植物名实图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