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奇挑战者
道奇挑战者 | |
---|---|
概览 | |
制造商 | 道奇(克莱斯勒)(1958年–1959年,1969年–1974年) 三菱(1978年–1983年) 道奇(克莱斯勒/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2008年–2023年) |
动力布局 | 前置后驱 |
年表 | |
后继车型 | 道奇Charger (第八代) |
道奇挑战者(英语:Dodge Challenger)为道奇所生产的三代各异的美国汽车。银色挑战者生产于1958至1959年。第一代挑战者小马车使用克莱斯勒E汽车平台,与普利茅斯梭鱼共用主要部件。第二代生产于1978至1983年,为经过换牌工程的三菱Galant Λ。第三代,也是目前所属的车代,介绍于2008年早期,成为了新第五代福特野马和第五代雪佛兰科迈罗的竞争对手。
2021年11月,斯泰兰蒂斯宣布2023年将是道奇冲锋者和道奇挑战者的最后一个车型年,因为由于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对2023年式提出了更严格的排放标准,该公司将把未来计划的重点放在电动车而不是化石燃料动力车上。挑战者的生产已于2023年12月22日结束,安大略省布兰普顿组装厂将进行重新装备,以组装电动后继车型。
道奇银色挑战者(1958–1959)
[编辑]道奇银色挑战者 | |
---|---|
车身及底盘 | |
车辆类别 | 标准轿车 |
车体风格 | 双门轿车 |
相关车型 | 道奇皇冠(第四代) |
动力系统 | |
引擎 | 230立方英寸(3.8升)“Getaway”L头I6 325立方英寸(5.3升)“红公羊”V8 |
变速器 | 3前速手排(标准选项)、自排(可选选项) |
规格 | |
轴距 | 122.0英寸(3,099 mm) |
长度 | 217.4英寸(5,522 mm) |
第一辆名为“挑战者”的汽车就是第四代道奇皇冠系列的限量版银色挑战者。[1]
银色挑战者只限银色喷漆,并有两种引擎选项。第一种引擎选项为价格2,227美元的230立方英寸(3.8升)“Getaway”L头I6,第二种则为价格2,408美元的325立方英寸(5.3升)“红公羊”V8引擎。[1]这款车于春季销售旺季销售给“一直在等待获得最大最少的新车买主”。[2]
银色挑战者提供了无额外价格的额外功能。包括了白壁轮胎、全轮盖、电动雨刷、银色金属乙烯和黑色“满族”内饰面料、还有双扶手、遮阳板以及覆盖到边缘的脚垫。[2][3]
第一代(1970–1974)
[编辑]第一代 | |
---|---|
概览 | |
生产日期 | 1969年–1974年 |
装配地 | 美国密芝根州哈姆特拉米克 美国加利福尼亚洛杉矶 |
设计师 | Carl Cameron(1968年) |
车身及底盘 | |
车辆类别 | 小马车 |
车体风格 | 双门敞篷车 双门硬顶车 |
平台 | E车体 |
相关车型 | 普利茅斯梭鱼 |
动力系统 | |
引擎 | 198 cu in(3.24 L) 斜置-6 198 I6 225 cu in(3.69 L) 斜置-6 225 I6 318 cu in(5.21 L) LA 318 V8 340 cu in(5.6 L) LA 340 V8 360 cu in(5.9 L) LA 360 V8 383 cu in(6.28 L) B 383 V8 426 cu in(6.98 L) 赫米 426 V8 440 cu in(7.2 L) RB 440 V8 |
变速器 | 3前速手排 4前速手排 3前速TorqueFlite自排 |
规格 | |
轴距 | 110.0英寸(2,790 mm) |
长度 | 191.3英寸(4,860 mm)[4] |
宽度 | 76.1英寸(1,930 mm) |
高度 | 50.9英寸(1,290 mm) |
挑战者曾被描述在一本关于1960年代美国车形容道奇“酬对野马和科迈罗”的书。[5]第一代挑战者介绍于1969年尾,[5]本代挑战者属于两种克莱斯勒E车体的一种,另一种E车体为普利茅斯梭鱼。“挑战者和梭鱼提供惊人数量的内饰和可选级别,并意欲和科迈罗与野马一争高下,而在克莱斯勒库存提供几乎所有的引擎中做到这点。”[6]然而,70年的挑战者“在野马响应小马车时来得较晚”。[7]Robert Genat在他的书《赫米肌肉车》[8]中写说挑战者在60年代末期被认为相当于普利茅斯梭鱼的道奇车辆,而梭鱼旨在对野马竞争。64年的梭鱼在几周前其实是这种跑车类型中的第一辆车,但很快在野马定义这个汽车类型后黯然失色(所谓的“类型”是指小马车)。他还写道说克莱斯勒的新70年挑战者为“以往最强大的小马车,”并定位其要“挑战水星美洲狮和庞蒂克火鸟。”Genat还在书里指出“梭鱼预期要在市场上与野马和科迈罗/火鸟竞争,而道奇被定为要与美洲狮”和其它奢侈型肌肉车竞争。[9] 挑战者到达时下降 本代挑战者较长的轴距、较大的尺寸和更豪华的内饰都是由67年水星美洲狮的上市所促使,同样是瞄准富裕的年轻美国买主的一辆更大,更豪华,更昂贵的小马车。[10]挑战者110英寸(2,794毫米)长的轮距,比梭鱼长两英寸,而道奇外部的钣金与普利茅斯大不相同,就像美洲狮的短轴距与福特野马不同。空调和后窗除雾器为可选选项。
挑战者的外观设计由Carl Cameron完成,他也曾完成了1966年道奇军马。他根据那辆有涡轮引擎的军马原型车旧草图设计70年挑战者的水箱罩。军马从来没有涡轮,但挑战者的特点是这款车的水箱罩。虽然挑战者深受市民欢迎(70年车款生产了76,935台),但由于新闻界的批评和小马车市场在挑战者到达时而下降。销售量在1970年后急剧下降,虽然73年车款的销售额同比增长了27,800台。挑战者在1974年的车款中途停止。共有165,437台挑战者在这代都被销售出去了。
车款
[编辑]挑战者有硬顶或敞篷两种风格设计和两种车款选择。[11]原名基本款搭载六缸或V8引擎,而R/T款搭载了383 cu in(6.28 L) V8引擎。SE特别版增加了若干外观、便利性和舒适性的物品,并为“无论是挑战者或挑战者R/T的一种车款。”[12]基本款的标准V8引擎为配有双筒化油器的230匹马力(171.5千瓦)318 cu in(5.2 L) V8引擎。到1970年,有340、383 cu in(5.6、6.3 L)和440、426 cu in(7.2、7.0 L) V8选择,所有这些款式配有3前速手动变速箱,除了配有TorqueFlite自动变速箱的290 bhp(216.3 kW) 383 CID款式。除了225 CID六缸和双筒383 CID V8引擎款式,其他款式都有4前速手动变速箱选择。
1971年,挑战者系列加入了新的车款——“挑战者轿跑车”,也配有六缸或V8两种引擎选择。作为最基本版本的挑战者,该款挑战者有了固定位置的帷幔窗口和配有喇叭的基本黑色方向盘。[13]
挑战者的性能车款为R/T(道路/赛道),搭载了383 cu in(6.28 L)“马格南”V8引擎,功率达到335匹马力(249.8千瓦);到1971年则因压缩下降而下降至300匹马力(223.7千瓦)。标准变速箱为3前速手排。R/T的其它可选引擎为375匹马力(279.6千瓦)的440 cu in(7.2 L)“马格南”、390匹马力(290.8千瓦)的440 CID Six-Pack及425匹马力(316.9千瓦)的426 cu in(7.0 L)“赫米”。R/T有硬顶和敞篷两种选择。到了1970年,基本款硬顶车和R/T硬顶车提供了更豪华的SE规格,其中包含了皮革座椅、乙烯基车顶、小型的“正式”后窗、包含三个警示灯(车门微开、低燃料、安全带)的顶置控制台内饰。[14]挑战者R/T附带有拉力赛仪表,仪表包含了150 mph(240 km/h)的时速表、8,000转的转速表、(72至74年的为7,000转)[15]和油压表。在1972年,R/T标徽被取消,车款被改名为“拉力”,虽然原厂没有用此名字做标徽过。拉力款在挡泥板配有人造刹车通风孔。在1971年,挑战者再没有提供振动式引擎盖进气口。
只限1970年的唯一挑战者车款为挑战者T/A(Trans Am)亿安科技赛车,为了在美国的跨美国轿车锦标赛的运动汽车俱乐部比赛,道奇建造了该赛车的街道版(就像普利茅斯的梭鱼AAR)并命名为挑战者T/A。挑战者T/A搭载340平方寸引擎,街道版T/A配置了位于铝合金进气歧管顶部的三组双桶化油器,并组成了340六套件、340六套件的引擎有290匹马力(216.3千瓦),比原版的仅多出15匹马力(11千瓦)(相同于第二代科迈罗Z/28和福特野马老大302)。但实际上有320匹马力(238.6千瓦)。该引擎使用手提箱大小的进气口,铰链着磨砂黑色玻璃钢引擎盖。低限双排气管位于原装消声器的位置,其铬制排气管头位于后轮前方。其可选部件包含了TorqueFlite或赫斯特的手枪型握把4前速变速箱、3.55:1或3.90:1齿轮比,以及以及手动或动力转向。前碟刹为标准配备。其特别的Rallye悬吊使用了耐用零件,还有功率提升的后弹簧。挑战者T/A为前后轮胎大小不一样的第一款美国肌肉车,前轮胎为E60x15固特异Polyglas,后轮胎为G60x15。[16][17]T/A修改后的腔高架尾部足以清空后轮胎及侧排气口。厚厚的双面条纹、加粗的ID花印、玻璃纤维鸭尾后扰流板、以及玻璃纤维前扰流板也包含在内。其内装与其它挑战者明显不同。
72年款的水箱罩和尾灯排列方式被用在73-74年款上,还增加了强制性的时速5英里保险杠。而225平方寸的六缸引擎被停产,只留有两款V8引擎,其它所有可选选项也用在72年款。到1974年,340平方寸引擎被245匹马力(183千瓦;248 PS)的360平方寸引擎所取代,但小马车市场已倒下,且挑战者的生产也于1974年4月尾停止。A/C款并未配有3前速手排。
美观变化
[编辑]虽然原本的车体风格并未改变地贯穿五年,但前水箱罩有两个显著变化。71年的有“分离”的水箱罩,而72年的引入了位于保险杠的新设计延长水箱罩(绰号“悲伤口”)。随着车体前端的这种变化,72年到74年的车款已经几乎没有任何变化。正确区分它们的唯一方法是,72年款嵌入式安装的保险杠,没有保险杠护架(又可选的小型保险杠护架),而73-74年款结合突出“每小时五英里(8公里)”的保险杠与大型保险杠护架(加有橡胶型填料)。74年款有较大的后保险杠护架以遵守后部时速5英里后部撞击条例。这些改变都是为遵守美国的安全碰撞测试法规所做。
70年的尾灯贯穿整辆车的后部了,并配有中间的倒车灯。尾灯排列也在72年有所改变,现有的车灯有4个的长方形尾灯。
回收
[编辑]尽管很少人因E-车体车款的结束而悼念,但岁月的流逝创造了传奇,并强调了挑战者与梭鱼的独特个性。[6]凭借较低的总生产量,以及多年来的可生存性,任何挑战者都值一笔可观的金额。在历史回顾里,Edmunds Inside Line的作者将挑战者评为:1970年的“浩大”,1971年的“优良”,另外“三个年款逐步糟糕”(1972-74年款)。[6]随着的总销售额和生产关闭的2/3,71年挑战者的性能引擎为最稀有的。1973年的销售和生产量(只有两种V8款)实际上比1971年销售量多出了大约1,700台。
出口市场
[编辑]道奇挑战者主要生产适用于美国和加拿大市场。有趣的是,克莱斯勒通过靠近苏黎世,位于欣茨纳赫巴德的汽车进口商AMAG Automobil- und Motoren进口挑战者到瑞士。只有几台挑战者送到AMAG。AMAG对挑战者进行瑞士规格的最后组装。现在AMAG仍然还有瑞士规格挑战者。从收藏家的角度来看,这些车是非常可取的。今天,已知还有不超过五台瑞士挑战者留在北美洲。[18]
自从福特成功地在法国销售数量少的野马,克莱斯勒通过克莱斯勒的法国Simca进口挑战者到法国。然而,只有一些挑战者进口到法国,过后克莱斯勒决定终止进口到法国的主意。
生产量
[编辑]- 1970年:76,935台,*包括2,539台T/A
- I6硬顶车:9,929
- V8硬顶车:39,350*
- I6硬顶跑车:350
- V8硬顶跑车:5,873
- I6敞篷车:378
- V8敞篷车:2,543
- R/T硬顶车:13,796
- 特别版R/T硬顶车:3,753
- R/T敞篷车:963
- 1971年:26,299
- I6硬顶车:1,672
- V8硬顶车:18,956
- I6敞篷车:83
- V8敞篷车:1,774
- R/T V8硬顶车:3,814
- 1972年:22,919
- I6硬顶车:842
- V8硬顶车:15,175
- V8拉力硬顶车:8,123
- 1973年:27,930,全为V8硬顶车
- 1974年:11,354,全为V8硬顶车
第二代(1978–1983)
[编辑]第二代 | |
---|---|
概览 | |
生产日期 | 1977年–1983年 |
款式年份 | 1978年–1983年 |
装配地 | 冈崎市,爱知县,日本 |
车身及底盘 | |
车辆类别 | 次紧凑型车 |
车体风格 | 双门硬顶车 |
相关车型 | 三菱Galant Λ、普利茅斯Sapporo |
动力系统 | |
引擎 | 1.6 L(98 cu in) SOHC八气门 I4 2.6 L(160 cu in) SOHC八气门 I4 |
变速器 | 5前速手排 3前速自排 |
规格 | |
轴距 | 2,530 mm(100英寸) |
长度 | 4,525 mm(178.1英寸) |
宽度 | 1,675 mm(65.9英寸) |
高度 | 1,345—1,355 mm(53.0—53.3英寸) |
挑战者的车名复兴于1978年早期版本的三菱Galant Λ轿跑车。在进口到海外道奇的经销商时,这款车被称为三菱Sapporo/Scropion。这款车与札幌相同,除了颜色和较小的修整、道奇版本的强调运动风格、鲜艳的色彩和条纹带,而普利茅斯强调奢华和更柔和的修整。二代挑战者于1981年略微重新设计,这次的设计包括了修改后的头灯和其他次要的修饰性改进。所有二代挑战者和三菱Sapporo销售直到1983年,被道奇征服和道奇代托纳所取代。
车体保留了老挑战者的无框硬顶造型,但有较小的四缸引擎(相对于以前的六气缸或八气缸引擎)且与其性能差之相远。虽然说二代挑战者获得了声誉及一流的合理轻快性能,这不仅是因为以前的2.6升赫米引擎。这个大小的四缸引擎通常因固有的振动而很少建造,但三菱汽车为此引擎首创了静默轴以抑制这种影响,而挑战者也因此成为美国市场第一款使用做这个技术的车款;该技术已被授权给许多其他制造商。
第三代(2008–2023)
[编辑]第三代 | |
---|---|
概览 | |
生产日期 | 2008年–2023年 |
款式年份 | 2008年–2023年 |
装配地 |
|
设计师 | Michael Castiglione and Alan Barrington (2004–2005)[20] |
车身及底盘 | |
车辆类别 | 肌肉车 (S) 标准车 (E) |
车体风格 | 2-door notchback coupe |
动力布局 | |
平台 |
|
相关车型 | |
动力系统 | |
引擎 |
|
变速器 |
|
规格 | |
轴距 | 116.0英寸(2,946 mm) |
长度 | 197.7英寸(5,022 mm) |
宽度 | 75.7英寸(1,923 mm) |
高度 | 55.7—57.5英寸(1,415—1,460 mm) |
整备质量 |
2006年底特律车展,推出一款概念车:Dodge Challenger Concept。 2007/12/3,克莱斯勒的三代道奇发表 2008/2/6 芝加哥汽车展和费城国际车展首次亮相[25] . 售价为美金US$40,095 设计外型带有一代风格的三代依然主打小马车价格模式, 但是外型更高更大一些. 底盘是修改版的道奇LX底盘(即LC底盘)(克莱斯勒300C也采用本底盘), 所有 2008 版都是SRT8型配有6.1升V8 Hemi引擎和5段自排,这具大排气量引擎拥有425匹马力以及570 Nm的最大扭力输出性能比传奇性的1970年 Hemi 还强0~100km/h加速可在5秒内完成.[26] 总计2008预售6,400 辆并于2008/5/8生产.加拿大也卖出500 辆墨西哥则是100辆. 克莱斯勒并捐出两辆2008版 SRT8给慈善组织义卖.[27].
2008 纽约车展则发表了2009年的完整产品线, 三代共有三种配备(SE, R/T 和SRT8)可选,全车系配有车载电脑和GPS导航、ABS安全气囊。
- SE版配备3.5 L 基本款引擎
- R/T版配备5.7 L 中阶引擎
- SRT8版配备6.1 L 高阶引擎 并有6段手排
本车有不输日本街车的改车空间,例如夸张的美式引擎盖上进气口就是诸多改车族的选择,还有尾翼和大包围等市售配件极多。
2011年式车型,因应Dodge换上新CI,故移去公羊厂徽。同时动力也换上新开发的3.6升Pentastar V6,其余维持现有规格。而SRT8也有换上392cu in.的6.4升Hemi V8引擎。
2014年纽约车展推出中期改款车,外型以1971年式车型为蓝本设计。尔后的SRT8车型中,更推出名为Hellcat的车款。Hellcat车款为克莱斯勒集团当前最强车种,使用6.2升 HEMI机械增压引擎并输出707hp最大马力,搭配6速手排或8速手自排变速箱。
因为道奇毒蛇在2017年停产,所以挑战者Hellcat也成为了道奇跑车的旗舰车型后,推出仅接受限量订购次世代挑战者SRT Demon,更拥有惊人性能 加速 0-100km/h 2.3秒,平了布加迪Chiron世界量产纯汽油车加速记录,而售价不足布加迪的十分一。
2019年在Demon停产后,SRT Hellcat Redeye被开发出来填补空缺。从本质上讲,Redeye是一款经过高度升级的Hellcat,配备了动力稍弱(由于引擎进气系统较小)Demon引擎:机械增压6.2升V8引擎,额定功率为797匹马力和97.7牛顿米扭力,比标准Hellcat引擎增加了90匹马力和15牛顿米扭力。0-96km/h加速仅需3.4秒,以及327km/h的极速。
另外也提供宽体包装:对于2019年车型年,买家可以订购带有“宽体包装”的挑战者Scat Pack,SRT Hellcat和SRT Hellcat Redeye。
2020年道奇推出了一款SRT Super Stock车型,介于Hellcat Redeye和Demon之间。引擎与Redeye相同,但动力略高,为807匹马力。红线转速从6300rpm增加到6400rpm。并替换上加速赛轮胎与悬吊系统和四活塞卡钳与较小的碟盘。
自2022年8月16日起,挑战者敞篷车可在道奇官方经销商订购。然后,客户将与改装公司Drop Top Customs和道奇经销商合作制造他们的车辆。敞篷选项适用于2022年式挑战者R/T、R/T Scat Pack和所有挑战者SRT车型。
参考
[编辑]- ^ 1.0 1.1 Gunnell, John. Standard guide to 1950s American cars. KP Books. 2004: 96 [July 13, 2014]. ISBN 978-0-87349-868-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22).
- ^ 2.0 2.1 soiouz. 1959 Dodge mid-year Silver Challenger edition. forwardlook.net. 14 February 2010 [July 13,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26).
- ^ 1959 Dodge Silver Challenger (Dodge Public Relations) (新闻稿). challengertalk.com. [July 13,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08).
- ^ 1970 Dodge Challenger Lineup (brochure). Oldcarbrochures.com. [July 13,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6).
- ^ 5.0 5.1 Gunnell, John. American Cars of the 1960s. Krause Publications. 2005: 69 [July 13, 2014]. ISBN 978-0-89689-13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17).
- ^ 6.0 6.1 6.2 Dodge Challenger and Plymouth Barracuda. Edmunds Inside Line. March 13, 2006 [July 13,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3-01).
- ^ Statham, Steve. Dodge Dart and Plymouth Duster. Motorbooks. 2000: 21 [July 13, 2014]. ISBN 978-0-7603-076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6-26).
- ^ Genat, Robert. Hemi Muscle Cars. MotorBooks. 1999: 61, 63 [July 13, 2014]. ISBN 978-0-7603-0635-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6-26).
- ^ Newhardt, David. Dodge Challenger & Plymouth Barracuda. MotorBooks. 2000: 42 [July 13, 2014]. ISBN 978-0-7603-07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6-26).
- ^ Auto editors of Consumer Guide. 1970–1974 Dodge Challenger. auto.howstuffworks.com. October 17, 2007 [July 13,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27).
- ^ 1970 Dodge Challenger Lineup. Oldcarbrochures.com: 96–97. [July 13,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4).
- ^ 1970 Dodge Challenger Lineup. Oldcarbrochures.com: 117. [July 13,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4).
- ^ 1971 Dodge Challenger Brochure. Oldcarbrochures.com: 6. [July 13,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5).
- ^ 1970 Dodge Challenger Lineup. Oldcarbrochures.com. [July 13,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6).
- ^ 1970 Dodge Challenger Brochure. Oldcarbrochures.com. [July 13,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6).
- ^ Auto Editors of Consumer Guide. 1970 Dodge Challenger T/A. HowStuffWorks.com. 10 January 2007 [24 February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1).
- ^ Doke, Kelly. 1970 Dodge Challenger R/T and Challenger T/A. Allpar. [24 February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9).
- ^ Dodge Challenger – The Car That The World Prefers. car-lots.net. [July 13,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9-18).
- ^ Chrysler Celebrates Production of All-New 2008 Dodge Challenger SRT8. The Auto Channel. [July 13,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September 7, 2008).
- ^ Throwback Thursday: The History Of The Modern Challenger (Part 1). Mopar Insiders. Robert S. Miller. August 9, 2018 [August 9,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29).
- ^ 2015 Dodge Challenger - Features & Specs. Edmunds. [June 1,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09).
- ^ Tested: 2015 Dodge Challenger R/T 5.7L Manual. January 27, 2015 [2022-04-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17).
- ^ Tested: 2015 Dodge Challenger R/T Scat Pack 6.4L Manual. October 16, 2014 [2022-04-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15).
- ^ Dodge Challenger SRT / SRT Hellcat. Car and Driver. [June 1,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17).
- ^ Dodge Swamped With Challenger Orders. Inside Line. [2009-03-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1-31).
- ^ Dodge Challenger and Plymouth Barracuda. Inside Line.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3-01).
- ^ SOLD! #43 Dodge Challenger SRT8 Raises $228,143.43 for Charity.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