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黄绾 (礼部尚书)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黄绾
大明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
族裔汉族
字号字宗贤,号久庵
出生成化十六年(1480年)
浙江承宣布政使司台州府黄岩县
逝世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
浙江承宣布政使司台州府黄岩县
亲属黄孔昭(祖父)
黄俌(父)
黄承文(子)
著作
《四书五经原古明道编》、《石龙集》、《石龙奏议》、《思古堂笔记》、《家训》、《论刑狱疏》

黄绾(1480年—1554年),字宗贤,号久庵,浙江承宣布政使司台州府黄岩县(今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人,侍郎黄孔昭之孙,明朝政治人物,官至礼部尚书翰林院学士

生平

[编辑]

黄绾因祖荫而官至后军都督府都事,曾经求学于谢铎王守仁嘉靖初年,曾任南京都察院经历。大礼议事件中,因上疏支持明世宗立生父为皇考,而受到重视,后改为南京刑部员外郎。嘉靖六年六月,召为光禄寺少卿,参与修撰《明伦大典[1]

王守仁因被嫉妒,虽然被封伯爵,但不给于诰券岁禄;其他宸濠之乱中有功的人如知府邢珣徐琏陈槐,御史伍希儒谢源等,多以考察名义罢免。黄绾多上疏请求改变,之后王守仁得到赏赐,而邢珣等人也被录用。同年,张璁桂萼驱逐大量翰林人士去朝外,而引自己人进入,于是升用黄绾晋升为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讲学士,直入经筵,此为明朝历史前所未有。次年,明伦大典书成,晋升为詹事府詹事。当时,锦衣卫佥事聂能迁,最初因依附钱宁得官,此后依附张璁桂萼,当初书成后大量官员晋升,而唯独没有他。于是聂能迁大怒,嘱咐被罢免闲住的主事翁洪上奏,诬陷王守仁能被召用是因为贿赂席书,其中词语牵连至黄绾与张璁。黄绾抗辩,并乞求引避。世宗优旨留用,而罢免聂能迁入三法司、并贬至戍所,翁洪被贬为民。随后张璁与黄绾深为相交,张璁欲升用其为吏部侍郎,且令典试南京,却被杨一清抑制,并称其是南方口音,不能参与经筵。此后黄绾上疏斥责杨一清,世宗也因此指责杨。同年十月,黄绾出任南京礼部右侍郎。嘉靖十二年,拜为礼部左侍郎[2]

最初,黄绾与张璁关系密切,至此夏言进入礼部后,世宗重用夏言,黄绾于是改为依附他,而与张璁相左。其担任南京礼部侍郎时,礼部郎中邹守益生病辞职,世宗命他复查。但是黄绾久不上报,而邹守益竟然离去。吏部尚书汪𬭎按照张璁旨意去举发此事,世宗下诏夺取邹守益职位,并命汪𬭎复查,汪𬭎遂弹劾黄绾欺瞒。恰逢礼部用人,世宗留用黄绾。而汪𬭎不息再次攻击他,黄绾上疏自辩且诋毁汪𬭎为张璁鹰犬,并请求罢黜以避祸。世宗仍然念及黄绾在大礼议的功劳,而留用。黄绾于是与张璁的矛盾公开化了[3]

当初,大同发生兵变,士兵杀死总兵官李瑾,并占领城池拒守。总制侍郎刘源清、提督郤永商议屠城,城中恟惧,于是与塞外的蒙古勾结为外应,塞外大乱。巡抚潘仿请求停止用兵,而引起刘源清大怒,刘源清上疏诋毁潘仿。张总与朝廷大臣一同支持刘源清,唯独黄绾称此为策略。当时刘源清被罢免,侍郎张瓒代任,张瓒未抵达时,郎中詹荣已经平定叛乱。因未彻底平定,请朝廷派遣大臣安抚。奏折进入礼部后,夏言认为可以,并极力诋毁当初的用兵策略的谬论,言语涉及张璁。张璁大怒,坚持己见而不欲派遣。世宗委曲谕解,并特命黄绾赶往调查军情,考核功罪,并便宜用事。黄绾抵达大同后,一无所问,以安其心,并集合军民,晓之以祸福;同事逮捕通谋的官员,制造防御和教育,使得城中大安。黄绾回朝后,上疏文武将吏功罪,并极力诋毁刘源清、郤永。黄绾因此增俸一等,张璁和兵部因庇护刘源清,而在私下诋毁黄绾。黄绾连续上奏,世宗于是坚持逮捕刘源清、郤永。随后黄绾因母丧丁忧。嘉靖十八年,世宗派遣黄绾为礼部尚书兼翰林学士、担任正使,张治为副使,一同出使安南。黄绾在路上称病,不能前行。此后世宗改为派遣他人。随后黄绾因上奏为父母请赠,而使得世宗大怒,被夺去尚书,而改以礼部侍郎闲住,出使的事情竟停止。久之,黄绾死于家中[4]

延伸阅读

[编辑]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明史卷一百九十七》,出自《明史

参考文献

[编辑]
  1. ^ ·张廷玉等,《明史》(卷197):“黄绾,字宗贤,黄岩人,侍郎孔昭孙也。承祖荫官后府都事。尝师谢铎、王守仁。嘉靖初,为南京都察院经历。张璁、桂萼争“大礼”,帝心向之。三年二月,绾亦上言曰:“武宗承孝宗之统十有六年,今复以陛下为孝宗之子,继孝宗之统,则武宗不应有庙矣。是使孝宗不得子武宗,乃所以绝孝宗也。由是,使兴献帝不得子陛下,乃所以绝兴献帝也。不几于三纲沦,九法斁哉!”奏入,帝大喜,下之所司。其月,再上疏申前说。俄闻帝下诏称本生皇考,复抗疏极辨。又与璁、萼及黄宗明合疏争,“大礼”乃定。绾自是大受帝知。及明年,何渊请建世室,绾与宗明斥其谬。寻迁南京刑部员外郎,再谢病归。帝念其议礼功,六年六月召擢光禄少卿,预修明伦大典。”
  2. ^ ·张廷玉等,《明史》(卷197):“王守仁中忌者,虽封伯,不给诰券岁禄;诸有功若知府邢珣、徐琏、陈槐,御史伍希儒、谢源,多以考察黜。绾讼之于朝,且请召守仁辅政。守仁得给赐如制,珣等亦叙录。绾寻迁大理左少卿。其年十月,璁、萼逐诸翰林于外,引己所善者补之,遂用绾为少詹事兼侍讲学士,直经筵。以任子官翰林,前此未有也。明年,大典成,进詹事。锦衣佥事聂能迁者,初附钱宁得官,用登极诏例还为百户。后附璁、萼议“大礼”,且交关中贵崔文,得复故职。大典成,诸人皆进秩,能迁独不与,大恨。嘱罢闲主事翁洪草奏,诬王守仁贿席书得召用,词连绾及璁。绾疏辨,且乞引避。帝优旨留之,而下能迁法司,遣之戍,洪亦编原籍为民。绾与璁辈深相得。璁欲用为吏部侍郎,且令典试南京,并为杨一清所抑,又以其南音不令与经筵。绾大恚,上疏丑诋一清而不斥其名。帝心知其为一清也,以浮词责之。其年十月出为南京礼部右侍郎,遍摄诸部印。十二年召拜礼部左侍郎。”
  3. ^ ·张廷玉等,《明史》(卷197):“初,绾与璁深相结。至是,夏言长礼部,帝方向用,绾乃潜附之,与璁左。其佐南礼部也,郎中邹守益引疾,诏绾核实。久不报,而守益竟去。吏部尚书汪𬭎希璁指疏发其事,诏夺守益官,令𬭎覆核,𬭎遂劾绾欺蔽。璁调旨削三秩出之外。会礼部请祈谷导引官,帝留绾供事。𬭎于是再疏攻绾,且掇及他事,帝复命调外。绾上疏自理,因诋𬭎为璁鹰犬,乞赐罢黜以避祸。帝终念绾议礼功,仍留任如故。绾自是显与璁贰矣。”
  4. ^ ·张廷玉等,《明史》(卷197):“初,大同军变,杀总兵官李瑾,据城拒守。总制侍郎刘源清、提督郤永议屠之。城中恟惧,外勾蒙古为助,塞上大震。巡抚潘仿急请止兵,源清怒,驰疏力诋仿。璁及廷议并右源清,绾独言非策。及源清罢,侍郎张瓒往代。未至,而郎中詹荣等已定乱。叛卒未尽获,军民疮痍甚,代王请遣大臣绥辑之。疏下礼部,夏言以为宜许,而极诋前用兵之谬,语侵璁。璁怒,力持不欲遣。帝委曲谕解之,乃特以命绾,且令察军情,勘功罪,得便宜行事。绾驰至大同,宗室军民牒诉官军暴掠者以百数,无告叛军者。绾一无所问,以安其心。有为叛军使蒙古归者,绾执戮之,反侧者复相煽。绾大集军民,晓以祸福。罹害者陈牒,绾佯不问,而密以牒授给振官,按里核实,一日捕首恶数十人。卒尚钦杀一家三人,惧不免,夜鸣金倡乱,无应者,遂就擒。绾复图形购首恶数人,军民乃不复虞诖误。遂令有司树木栅,设保甲四隅,创社学,教军民子弟,城中大安。还朝,列上文武将吏功罪,极诋源清、永。绾以劳增俸一等,璁及兵部庇源清,阴抑绾。绾累疏论,帝亦意向之,源清、永卒被逮。绾寻以母忧归。十八年,礼官以恭上皇天上帝大号及皇祖谥号,请遣官诏谕朝鲜。时帝方议讨安南,欲因以觇之,乃曰:“安南亦朝贡之国,不可以迩年叛服故,不使与闻。其择大臣有学识者往。”廷臣屡以名上,皆不用。特起绾礼部尚书兼翰林学士为正使,谕德张治副之。帝方幸承天,趣绾诣行在受命。绾惮往,至徐州先驰使奏疾不能前,致失期。帝责绾不驰赴行在,而舟诣京师为大不敬,令陈状,已而释之。绾数陈便宜,请得节制两广、云、贵重臣,遣给事御史同事,吏、礼、兵三部择郎官二人备任使。帝悉从之。最后为其父母请赠,且援建储恩例请给诰命如其官。帝怒,褫尚书新命,令以侍郎闲住,使事亦竟寝。久之卒于家。绾起家任子,致位卿贰。初附张璁,晚背璁附夏言,时皆以倾狡目之。”